專利名稱: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通用零部件軸承安裝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將軸承固定于軸承座上的軸承孔中,以防止軸承脫落的粉末冶金軸承壓蓋。
背景技術:
軸承壓蓋屬于機械通用零部件范疇,在許多機械設備和機械零件的高速轉動中,滾動軸承得到了廣泛應用。尺寸較大的滾動軸承在安裝使用時,一般是將滾動軸承壓裝入與軸承外徑相配合且位于軸承座上的軸承孔中;然后再用軸承壓蓋固定,以防止軸承從上述軸承孔中脫出。現有的軸承壓蓋采用生鐵為原料,鑄造出毛坯,然后再通過復雜的機械加工而成。現有軸承壓蓋及軸承座的結構是在軸承壓蓋的同一圓周面上均布有3-8個臺階圓孔;在 軸承座上設有入口、與入口連通的軸承孔以及3-8個螺紋孔,該3-8個螺紋孔位于軸承孔外側且與軸承壓蓋上的3-8個臺階圓孔對應設置。安裝時,先將滾動軸承壓入軸承座上的軸承孔中,再把軸承壓蓋放置于軸承座的入口處,然后將3-8個螺栓各自穿過3-8個臺階圓孔并分別與3-8個螺紋孔形成螺紋配合連接,最后將滾動軸承固定住以防止其從軸承孔中脫落。現有的軸承壓蓋存在的不足如下(I)裝配復雜,操作不方便;(2)無法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3)軸承壓蓋的外徑尺寸大,用料多;(4)為了保證軸承的軸向間隙,軸承孔的軸向尺寸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相應地也提高了軸承壓蓋的加工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本實用新型是由粉末冶金材料通過粉末冶金模具一次壓制成型的整體式結構,其能夠靈活方便地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并且安裝簡單方便安全,節省原材料,減輕重量,降低制造成本。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是由粉末冶金材料通過粉末冶金模具一次壓制成型的整體式結構,包括本體;其中所述本體呈圓環形結構,其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螺紋;所述本體的一端面上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凹槽;所述本體內設有中心孔I、中心孔II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環形凹槽;所述本體在裝配時安裝在軸承座上的入口中,同時本體上設有的外螺紋與軸承座入口處的內螺紋形成螺紋連接配合,并且將壓裝入軸承座上的軸承孔中的軸承固定住。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為內外通的徑向凹槽I。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為內通而外不通的徑向凹槽II。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為外通而內不通的徑向凹槽III。[0013]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是由內通而外不通的徑向凹槽II、以及外通而內不通的徑向凹槽III進行交錯間隔設置而形成的。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是由內外通的徑向凹槽I、內通而外不通的徑向凹槽II、以及外通而內不通的徑向凹槽III進行交錯間隔設置而形成的。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呈U形或梯形,其數量為2 260個,每一個凹槽的寬度為Imm 150mm,深度為Imm 15mm,該凹槽的兩側面與垂直面之間的夾角為0° 89°。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凹槽兩側面與本體端面的連接處為圓倒角,該圓倒角的半徑為R = Omm 2mm,該凹槽的槽底面與本體中心孔面、外圓的交接處為倒角,該倒角的徑向長度為0. Imm 3mm,與槽底面的夾角為I° 89°。所述中心孔I、中心孔II分別靠近本體的兩端,其中該中心孔II靠近設有凹槽的本體一端;該中心孔I、中心孔II的內徑為小20mm 小300mm,且中心孔II的內徑大于 中心孔I的內徑Imm IOmm ;所述環形凹槽的寬度為Imm 15mm,其槽底深于中心孔II的孔表面0. Imm 10mnin所述中心孔I的外端部設有倒角III,所述中心孔II的外端部設有倒角IV,該倒角III、倒角IV的軸向長度為0. Imm 3mm,其與中心孔面之間的夾角為1° 89°。所述本體的兩端外圓處分別設有倒角I、倒角II,該倒角I、倒角II的軸向長度為
0.Imm 3mm,與外圓的夾角為I° 89。。所述本體上設有的外螺紋是公制螺紋或美制螺紋或英制螺紋。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是由粉末冶金材料通過粉末冶金模具一次壓制成型的整體式結構,具有制造工藝簡單,節省原材料,減輕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安裝簡單方便安全,適于大批量生產且產品質量穩定等優點。與同規格的現有鑄鐵制品相比,由于軸承壓蓋的外徑尺寸縮小了,因而可節省原材料15 25%,自身重量減輕10 15%,降低制造成本15%以上。另外,由于對軸承座與軸承配合的軸承孔的軸向加工精度要求降低,相應也降低了產品的加工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的一種結構剖視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I中的軸承壓蓋與軸承和軸承座的裝配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的另一種結構剖視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的第三種結構剖視圖;圖8為圖7的俯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的B-B剖視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的第五種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1的C-C剖視圖。[0035]圖中部件說明1、本體;1_1、倒角I ;1_2、倒角II ;2、徑向凹槽I ;3、外螺紋;4、中心孔I ;4-1、倒角III ;5、中心孔II ;5-1、倒角IV ;6、環形凹槽;7、軸承座;7-1、軸承孔;7-2、入口 ;7-3、內螺紋;8、軸承;9、徑向凹槽II ;10、徑向凹槽III。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的作用一是,實現軸承的軸向定位和在軸承座上的固定安裝;二是,與密封件配合以達到密封作用。實施例一參照圖I-圖4。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粉末冶金軸承壓蓋是由粉末冶金材料通過粉末冶金模具一次壓制成型的整體式結構,包括本體I ;其中 所述本體I呈圓環形結構,其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螺紋3 ;該外螺紋3可以是公制螺紋,也可以是美制螺紋或英制螺紋。在本體I的兩端外圓處分別設有倒角I 1-1、倒角II1-2,該倒角I 1-1、倒角II 1-2的軸向長度為0. Imm 3mm,與外圓的夾角為I ° 89°。所述本體I的一端面上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凹槽;本實施例中的凹槽為內外通的徑向凹槽12,共有12個,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在本體I的一端面上,兩兩之間互成30°夾角。該徑向凹槽12呈U形或梯形,該徑向凹槽12的兩側面與垂直面之間的夾角為0° 89°。該徑向凹槽12的數量為2 260個,每一個徑向凹槽12的寬度為Imm 150mm,深度為Imm 15mm。該徑向凹槽12的兩側面與本體端面的連接處為圓倒角,該圓倒角的半徑為R = Omm 2_ ;該徑向凹槽12的槽底面與本體中心孔面和外圓的交接處為倒角,該倒角的徑向長度為0. Imm 3mm,與槽底面的夾角為1° 89°。上述徑向凹槽12的作用是與結構相匹配的扳手配合,通過旋轉軸承壓蓋不僅可以固定住軸承,而且還可以通過旋入或旋出操作來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所述本體I內設有中心孔I 4、中心孔115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環形凹槽6。該中心孔14、中心孔115分別靠近本體I的兩端,其中該中心孔115靠近設有徑向凹槽12的本體一端;該中心孔115的內徑大于中心孔14的內徑,該環形凹槽6的槽底深于中心孔115的孔表面。本實施例中,所述中心孔14、中心孔115的內徑為<j520mm <j5300mm,且中心孔115的內徑大于中心孔I 4的內徑Imm 10mm。該中心孔14的外端部設有倒角III 4-1,該中心孔115的外端部設有倒角IV 5-1;該倒角III 4-1、倒角IV 5-1的軸向長度為0. Imm 3mm,與中心孔面的夾角為I° 89°。該環形凹槽6的寬度為Imm 15mm,其槽底深于中心孔115的孔表面0. Imm 10mnin上述四個倒角即倒角I 1-1、倒角II 1-2、倒角III 4-1、倒角IV 5-1的作用是去掉本體上的毛刺,使安裝裝配更加方便安全。另外,倒角II 1-2還起導向作用。如圖3、圖4所示,在軸承座7內設有入口 7-2和與入口連通的軸承孔7-1,在入口7-2的內表面設有內螺紋7-3 ;裝配時,該內螺紋7-3能與軸承壓蓋上設有的外螺紋3形成螺紋配合連接。裝配時,通過軸承座入口 7-2壓入軸承8后,再將軸承壓蓋上的外螺紋3旋入軸承座入口處的內螺紋7-3中,并將軸承壓緊。軸承壓蓋的旋入工具是扳手。有傳動軸貫穿于軸承的中心孔和軸承壓蓋的中心孔中,另有密封件鑲嵌于軸承壓蓋上的環形凹槽6內,另外通過扳手旋入或旋出軸承壓蓋,可以靈活地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并且操作更加方便簡單。實施例二參照圖5-圖6。本實施例二中的凹槽結構是采用內通而外不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119 ;本實施例中,徑向凹槽119共有12個,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在本體I的一端面上,兩兩之間互成30°夾角。通過使用與徑 向凹槽II 9的結構相匹配的扳手,以實現軸承壓蓋對軸承的固定安裝以及對軸承的軸向間隙調整。本實施例二的其它結構與上述實施例一結構相同。本實施例二的工作原理也與上述實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實施例三參照圖7-圖8。本實施例三中的凹槽結構是采用外通而內不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IIIlO ;本實施例中,徑向凹槽IIIlO共有12個,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在本體I的一端面上,兩兩之間互成30°夾角。通過使用與徑向凹槽IIIlO的結構相匹配的扳手,以實現軸承壓蓋對軸承的固定安裝以及對軸承的軸向間隙調整。本實施例三的其它結構與上述實施例一結構相同。本實施例三的工作原理也與上述實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實施例四參照圖9-圖10。本實施例四中的凹槽結構是由內通而外不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119、以及外通而內不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IIIlO進行交錯間隔設置而形成的。具體結構是,上述6個徑向凹槽119與6個徑向凹槽IIIlO沿圓周均布且相互交錯間隔設置,兩兩之間互成30°夾角,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四的其它結構與上述實施例一結構相同。本實施例四的工作原理與上述實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實施例五參照圖11-圖12。本實施例五中的凹槽結構是由內外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12、內通而外不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119、以及外通而內不通的若干個徑向凹槽IIIlO進行交錯間隔設置而形成的。具體結構是,上述4個徑向凹槽12與4個徑向凹槽119和4個徑向凹槽IIIlO沿圓周均布且相互交錯間隔設置,兩兩之間互成30°夾角,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五的其它結構與上述實施例一結構相同。本實施例五的工作原理與上述實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當然,本實用新型軸承壓蓋并不局限于以上幾種實施例結構,只要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其是由粉末冶金材料通過粉末冶金模具一次壓制成型的整體式結構,包括本體(I);其中所述本體(I)呈圓環形結構,其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螺紋(3);所述本體(I)的一端面上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凹槽;所述本體(I)內設有中心孔I (4)、中心孔11(5)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環形凹槽(6); 所述本體(I)在裝配時安裝在軸承座上的入口(7-2)中,同時本體(I)上設有的外螺紋(3)與軸承座入口處的內螺紋(7-3)形成螺紋連接配合,并且將壓裝入軸承座上的軸承孔(7-1)中的軸承(8)固定住。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為內外通的徑向凹槽1(2)。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為內通而外不通的徑向凹槽II (9)。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為外通而內不通的徑向凹槽III(IO)。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是由內通而外不通的徑向凹槽II (9)、以及外通而內不通的徑向凹槽III(IO)進行交錯間隔設置而形成的。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是由內外通的徑向凹槽I (2)、內通而外不通的徑向凹槽II (9)、以及外通而內不通的徑向凹槽III(IO)進行交錯間隔設置而形成的。
7.如權利要求I至6中的任一頂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呈U形或梯形,其數量為2 260個,每一個凹槽的寬度為Imm 150mm,深度為Imm 15mm,該凹槽的兩側面與垂直面之間的夾角為0° 89°。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凹槽兩側面與本體端面的連接處為圓倒角,該圓倒角的半徑為R = Omm 2mm,該凹槽的槽底面與本體中心孔面、外圓的交接處為倒角,該倒角的徑向長度為0. Imm 3mm,與槽底面的夾角為1° 89°。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孔I(4)、中心孔11(5)分別靠近本體(I)的兩端,其中該中心孔11(5)靠近設有凹槽的本體一端;該中心孔I (4)、中心孔II (5)的內徑為小20mm 小300mm,且中心孔II (5)的內徑大于中心孔I (4)的內徑Imm IOmm ;所述環形凹槽(6)的寬度為Imm 15mm,其槽底深于中心孔II (5)的孔表面0. Imm 10mnin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孔1(4)的外端部設有倒角III (4-1),所述中心孔II (5)的外端部設有倒角IV (5-1),該倒角III (4-1)、倒角IV(5-1)的軸向長度為0. Imm 3mm,與中心孔面之間的夾角為1° 89°。
1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的兩端外圓處分別設有倒角I (1-1)、倒角II (1-2),該倒角I (1-1)、倒角11(1-2)的軸向長度為0.Imm 3mm,與外圓的夾角為I° 89。。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上設有的外螺紋(3)是公制螺紋或美制螺紋或英制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末冶金軸承壓蓋,其是由粉末冶金材料通過粉末冶金模具一次壓制成型的整體式結構,包括本體;其中所述本體呈圓環形結構,其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螺紋;所述本體的一端面上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凹槽;所述本體內設有中心孔I、中心孔II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環形凹槽;所述本體在裝配時安裝在軸承座上的入口中,同時本體上設有的外螺紋與軸承座入口處的內螺紋形成螺紋連接配合,并且將壓裝入軸承座上的軸承孔中的軸承固定住。本實用新型具有制造工藝簡單,節省原材料,減輕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安裝簡單方便安全,能夠靈活方便地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適于大批量生產且產品質量穩定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C35/00GK202484098SQ2012201144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5日
發明者李志榮 申請人:李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