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軌道壓塊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軌道壓塊組件,屬于機械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新產品不斷問世,從而使得人們對固定裝置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并且對固定裝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那些需要安裝在軌道上的部件,通常需要軌道壓塊將其固定。現有的一些軌道壓塊通常是隨同部件一起安裝在軌道上,由于許多產品需要在戶外甚至相當復雜的環境中完成安裝、固定,這導致了在安裝和固定時不同于在車間中采用精密的儀器、工具來完成。還有一些軌道壓塊是事先將其部分零件先安裝在軌道上,到了安 裝產品時再將安裝好的一些零件重新定位,然后將其他零件固定好。可見,現有的一些軌道壓塊無法實現將其完全固定在軌道上,都需要通過一些復雜的戶外工序才能實現固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軌道壓塊組件,能夠根據位置的需要事先將其完整的固定在軌道上,輕松的將帶固定的部件通過卡接的方式固定。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軌道壓塊組件,包括H型壓塊主體和彈簧,連接件依次穿過H型壓塊主體的橫板和彈簧,將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件還穿過一個位于H型壓塊主體的橫板下方的固定件。前述的軌道壓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壓塊主體的一個豎板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卡鉤。前述的軌道壓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外六角螺栓,外六角螺栓的上部安裝有螺母,所述固定件為薄螺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外六角螺栓的頭部放置在軌道的滑槽中,移動到需要固定的位置后,利用一個薄螺母將其位置固定,然后依次將壓塊主體、彈簧安裝在外六角螺栓上,然后擰上螺母但不擰緊,通過卡鉤將帶固定的部件卡住后,擰緊螺母,完成固定,不僅固定方便,而且能事先根據需要固定好軌道壓塊組件的位置。
圖I是本實用新型軌道壓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H型壓塊主體1,連接件2,固定件3,彈簧4,螺母5,豎板11,卡鉤12,橫板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軌道壓塊組件,包括H型壓塊主體I和彈簧4,連接件2依次穿過H型壓塊主體I的橫板13和彈簧4,將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件2還穿過一個位于H型壓塊主體I的橫板13下方的固定件3,所述H型壓塊主體I的一個豎板11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卡鉤12,所述連接件2為外六角螺栓,外六角螺栓的上部安裝有螺母5,所述固定件3為薄螺母。在安裝該軌道壓塊組件到軌道上時,將外六角螺栓的頭部放置到軌道的滑槽中,滑至需要的位置后,通過一個薄螺母將其固定在軌道上,實現對軌道壓塊組件位置的固定。然后依次將H型壓塊主體I、彈簧4套接到外六角螺栓上,并擰上螺母5,但并不擰緊。在利用該軌道壓塊組件固定部件時,用手對豎板11施加一個向橫板13方向的作用力,由于螺母5并未擰緊,使得H型壓塊主體I發生傾斜,彈簧被壓縮,從而使卡鉤12向 上翻起,此時,將帶固定的部件放入卡鉤12內后松手,利用彈簧4的彈力使H型壓塊主體I恢復豎直,然后將螺母5擰緊,實現了對部件的固定。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道壓塊組件,能夠根據位置的需要事先將其完整的固定在軌道上,輕松的將帶固定的部件通過卡接的方式固定。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
權利要求1.一種軌道壓塊組件,包括H型壓塊主體(I)和彈簧(4),連接件(2)依次穿過H型壓塊主體(I)的橫板(13)和彈簧(4),將其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2)還穿過一個位于H型壓塊主體(I)的橫板(13 )下方的固定件(3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軌道壓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壓塊主體(I)的一個豎板(11)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卡鉤(12)。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軌道壓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2)為外六角螺栓,外六角螺栓的上部安裝有螺母(5),所述固定件(3)為薄螺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道壓塊組件,包括H型壓塊主體和彈簧,連接件依次穿過H型壓塊主體的橫板和彈簧,將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件還穿過一個位于H型壓塊主體的橫板下方的固定件,所述H型壓塊主體的一個豎板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卡鉤。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現有的一些軌道壓塊無法實現將其完全固定在軌道上,都需要通過一些復雜的戶外工序才能實現固定的問題,能夠根據位置的需要事先將其完整的固定在軌道上,輕松的將帶固定的部件通過卡接的方式固定。
文檔編號F16B1/00GK202468564SQ20122008192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7日
發明者徐建榮, 詹洪堅, 鄭恢康 申請人:蘇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