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輸送管及混凝土輸送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輸送管。本實用新型同時涉及ー種包括上述輸送管的混凝土輸送泵。
背景技術:
目前,混凝土泵送設備的輸送管由金屬管道組成,在使用過程中輸送管耐磨性差、內壁易被尖鋭的巖石磨損,同時混凝土中的化學成分對金屬管內壁造成腐蝕破壞也導致輸 送管使用壽命縮短,而且金屬輸送管重量較大,再有,泵送時混凝土對輸送管內壁會產生沖擊力,金屬輸送管對該沖擊カ沒有緩沖,會引起泵車臂架較大的震動。針對金屬輸送管的上述不足,現有技術中出現了ー種聚氨酯復合輸送管,其外管為金屬管,內管為聚氨酷。現有的聚氨酯復合輸送管的端部采用圓形密封翻邊結構,兩輸送管端部密封連接時通過管夾進行夾緊,密封翻邊承受較大的正壓カ與剪切力,加上泵送時較大的振動會加大兩個力的作用峰值,正壓カ使得翻邊處的聚氨酯向輸送管軸心凸出,減小端ロ管體尺寸,容易加劇局部磨損甚至形成堵管。剪切力使得聚氨酯與金屬管的粘接層容易疲勞損壞,導致聚氨酯脫落引起的密封翻邊的損壞。同時該結構存在エ藝復雜,難以進行制作的問題,而且,因聚氨酯翻邊處厚度與金屬管內聚氨酯管厚度不同,在制作時收縮量會不同,因此在此處會形成一個臺階,臺階會使聚氨酯翻邊的接觸面上出現縫隙,在泵送エ作時該縫隙會帶來額外的沖擊,因而會使聚氨酯復合輸送管的使用壽命縮短。再者,現有的聚氨酯輸送管兩端容易磨損破壞,壽命受到了限制。同時圓形密封翻邊結構只能用于直管與直管的密封連接,彎管和椎管等的連接不能采用圓形密封翻邊端ロ,這就限制了帶密封翻邊的輸送管的使用范圍。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送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包括外管、內管、耐磨套和法蘭,所述內管連接在所述外管的內壁,所述內管為聚氨酯內管,在所述外管的兩端分別固定有所述法蘭,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法蘭的內壁或者所述外管的內壁,并且所述耐磨套與所述內管的端面連接。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輸送管的內管為聚氨酯內管,去除了現有技術中輸送管端ロ的內管翻邊,從而消除了由所述翻邊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并在輸送管端ロ設置耐磨套,改善了輸送管端ロ容易磨損或脫落的問題,可有效保護輸送管兩端內管不被擠壓變形,進而避免了內管過早磨損或脫落,解決了該處的壽命瓶頸,延長了輸送管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能夠連接各種形狀(如彎管、椎管)的管件,使用范圍不受限制,エ藝簡單,容易實現,所述內管為聚氨酯管,可以使所述輸送管重量較輕,例如將本技術方案中的輸送管應用到混凝土輸送泵上作為輸送管,比傳統的鋼質輸送管的重量可減輕50%以上,而且由于內管采用聚氨酯彈性材料,可有效緩沖輸送物料時對輸送管內壁的沖擊,再有,由于聚氨酯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可大大提高輸送管的使用壽命。[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當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法蘭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凸臺,當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外管的內壁時所述外管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凸臺,并且,在所述耐磨套的外壁設置有與所述限位凸臺配合的限位凸緣。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耐磨套在嵌入安裝至所述法蘭或所述外管中時,方便對所述耐磨套進行限位。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當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法蘭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的內壁設置有臺階,當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外管的內壁時所述外管端部的內壁設置有臺階,并且,在所述耐磨套外端的外壁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卡在臺階上。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耐磨套在嵌入安裝至所述法蘭或所述外管中時,方便對所述耐磨套進行限位。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當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法蘭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的外端設置有向內延伸的擋邊,所述耐磨套的外端抵在所述擋邊的內側。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擋邊可擋住所述耐磨套的外端,可以防止所述耐磨套從法蘭中沖出。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外管為金屬外管,所述聚氨酯內管通過離心澆注方式連接在所述金屬外管的內壁。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外管為金屬管,可以使所述輸送 管能夠承受很大彎矩,所述聚氨酯管采用離心澆注的方式連接在所述金屬管的內壁上,可以使所述聚氨酯管厚度均勻,粘接緊密,而且所述聚氨酯管的厚度可以精準控制,方便了對所述輸送管內徑值的設定。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在所述外管的內壁涂覆有膠粘劑。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內管與所述耐磨套的連接端面為斜面或者豎直面,所述內管與所述耐磨套的連接端面為斜面與豎直面的組合。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耐磨套與所述聚氨酯管的連接面為斜面,可増大耐磨套與聚氨酯的接觸面積,防止聚氨酯層脫落。所述耐磨套與所述聚氨酯管的連接處為豎直面,使所述聚氨酯管的澆注エ藝簡化。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法蘭通過焊接方式與所述外管連接。綜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輸送管包括所述耐磨套,去除了輸送管端ロ的內管翻邊,就消除了由所述翻邊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將耐磨套設置在輸送管端ロ,改善了輸送管端ロ容易磨損或脫落的問題,可有效保護輸送管兩端內管不被擠壓變形,進而避免了內管過早磨損或脫落,解決了該處的壽命瓶頸,延長了輸送管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由于去除了翻邊,就可使輸送管能夠連接各種形狀(如彎管、椎管)的管件,使用范圍不受限制,而且エ藝簡單,容易實現。所述的外管還可以為金屬管,所述內管可以為聚氨酯管,這就可以使所述輸送管在能夠承受很大彎矩的同時重量較輕,例如將本技術方案中的輸送管應用到混凝土輸送泵上作為輸送管,比傳統的鋼質輸送管的重量可減輕50%以上,而且由于內管采用聚氨酯材料弾性材料,可有效緩沖輸送物料時對輸送管內壁的沖擊,再有,由于聚氨酷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可大大提高輸送管的使用壽命。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ー種包括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輸送管的混凝土輸送泵,所述輸送管與所述混凝土輸送泵的泵送機構的出料ロ連接,所述的混凝土輸送泵也相應地具有以上所述有益效果。還可以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應用于其他的機械設備當中,在此無法窮舉,不再贅述。但其應用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18]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五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 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的第五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包括外管I、內管2、耐磨套3和法蘭4,內管2連接在外管I的內壁,內管2為聚氨酯內管,在外管I的兩端分別固定有法蘭4,耐磨套3嵌在法蘭4的內壁或者外管I的內壁,并且耐磨套3與內管2的端面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外管I的材料優選為金屬材料;同時,所述的耐磨套3通常選用耐磨材料,例如耐磨鋼等材料。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輸送管的內管為聚氨酯內管,耐磨套,去除了現有技術中輸送管端ロ的內管翻邊,就消除了由所述翻邊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并在輸送管端ロ設置耐磨套,改善了復合管輸送管端ロ容易磨損或脫落的問題,可有效保護復合管輸送管兩端內管不被擠壓變形,進而避免了內管過早磨損或脫落,解決了該處的壽命瓶頸,延長了復合管輸送管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復合管輸送管能夠連接各種形狀(如彎管、椎管)的管件,使用范圍不受限制,エ藝簡単,容易實現,所述內管為聚氨酯管,可以使所述復合管輸送管重量較輕,例如將本技術方案中的復合管輸送管應用到混凝土輸送泵上作為輸送管,比傳統的鋼質輸送管的重量可減輕50%以上,而且由于內管采用聚氨酯弾性材料,可有效緩沖輸送物料時對復合管輸送管內壁的沖擊,再有,由于聚氨酯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可大大提高復合管輸送管的使用壽命。如圖I所示,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當耐磨套3嵌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時,在法蘭4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凸臺5,耐磨套3的外壁設置有與限位凸臺5配合的限位凸緣6。如圖2所示,當耐磨套3嵌在外管I的內壁時,外管I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凸臺5,耐磨套3的外壁設置有與限位凸臺5配合的限位凸緣6。限位凸緣6和限位凸臺5的凸出高度相同,限位凸臺5的內徑應當大于內管I的內徑,以滿足耐磨套3的內徑與內管I的內徑相等的要求。圖I和圖2中所示的耐磨套3與所述聚氨酯內管的接觸面為豎直面,但該接觸面也可以為斜面,相應的在耐磨套與聚氨酯內管連接的端部,其外周設置成斜面。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耐磨套在嵌入安裝至所述法蘭或所述外管中吋,方便對所述耐磨套進行限位。通過在法蘭4的內壁或者外管I的內壁設置限位凸臺5,在耐磨套和法蘭之間或耐磨套與外管之間形成ー個環形容置空間,在聚氨酯內管離心澆注時可供聚氨酯進入,増大聚氨酯與耐磨套、法蘭或外管的接觸面積,防止聚氨酯層脫落。如圖3所示,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在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設置有臺階7,所述耐磨套3外端的外壁設置有凸臺8。如圖4所示,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外管I的內壁時,所述外管I端部的內壁設置有臺階7,所述耐磨套3外端的外壁設置有凸臺8,所述凸臺8卡在臺階7上。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耐磨套在嵌入安裝至所述法蘭或所述外管中時,方便對所述耐磨套進行限位。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耐磨套的端面與聚氨酯內管的端面連接,該連接面可以為豎直面和/或斜面。如圖5所示,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當耐磨套3嵌在法蘭4的內壁時,在法蘭4的外端設置有向內延伸的擋邊9,耐磨套3的外端抵在擋邊9的內側。加工生產時先將所述耐磨套3從所述法蘭4的內端裝入所述法蘭4中,再將裝入所述耐磨套3的所述法蘭4焊接在所述外管I上,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擋邊可擋住所述耐磨套的外端,可以防止所述耐磨套從所述法蘭中沖出。如圖所示,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外管I為金屬外管,所述聚氨酯內管通過離心澆注方式連接在所述金屬外管的內壁,所述耐磨套3的內徑可以與所述聚氨酯管的內徑 一致,所述金屬管可以為直管或彎管。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外管為金屬管可以使所述輸送管能夠承受很大彎矩,且外管與內管連接較緊密,不易分離,所述聚氨酯管采用離心澆注的方式粘貼在所述金屬管的內壁上,可以使所述聚氨酯管厚度均勻,粘接緊密,而且所述聚氨酯管的厚度可以精準控制,方便了對所述輸送管內徑值的設定。相應的,在耐磨套和法蘭之間形成ー個環形容置空間,在聚氨酯內管離心澆注時可供聚氨酯進入,増大聚氨酯與耐磨套、法蘭或外管的接觸面積,起到防止聚氨酯層脫落的功能。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在外管I的內壁涂覆有膠粘劑。如圖所示,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耐磨套3與所述內管2的連接面為圖I、圖2、圖4以及圖5中的豎直面11,所述耐磨套3與所述內管2的連接面也可以為圖3中的斜面10,或者,如圖3所示,所述耐磨套3與所述內管2的連接面一部分為斜面10另ー 部分豎直面11。當然,所述的耐磨套3與所述內管2的連接面還可以有其它的許多形狀上的變換,例如所述連接面還可以是凹凸互補的曲面等,這些形狀的變換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無需通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實現。所述耐磨套與所述聚氨酯管內管的連接面為斜面,可増大耐磨套與聚氨酯的接觸面積,防止聚氨酯層脫落。所述耐磨套與所述聚氨酯管的連接處為豎直面,使所述聚氨酯管的澆注エ藝簡化。可以理解的,當所述耐磨套與所述聚氨酯管內管的連接面為斜面時,如圖3所示,在耐磨套與聚氨酯內管連接的端部,其外周設置有斜面,當耐磨套嵌入在法蘭內壁時,在法蘭與耐磨套之間形成錐形間隙,從而在聚氨酯成型過程中聚氨酯進入該錐形間隙中。如圖所示,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法蘭4焊接在外管I的端部,所述耐磨套3嵌入所述法蘭4或所述外管I內,嵌入方式可為過盈配合,這種連接方式簡單,密封性也好。所述聚氨酯管通過膠粘劑與金屬管、耐磨套3連接成為ー個整體。本實施例中,所述法蘭4選用金屬材料,根據實際需要,所述法蘭4或所述耐磨套3可以只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的一端設置或在所述輸送管兩端都設置。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法蘭焊接在所述金屬管的端部的端頭上,連接牢固可靠,能夠承受較大沖擊,可以適用于重型機械中;所述耐磨套嵌入在所述法蘭或所述外管內,裝配較為方便。[0036]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制作吋,對所述金屬管的內壁可以進行處理,首先進行脫脂、脫油和脫雜質,然后進行噴丸,之后是涂覆粘結劑。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經脫脂、脫油、脫雜質后的所述金屬管的內壁很干凈有利干與其他物體的粘接,噴丸處理后可以使所述金屬管內壁的粗糙度増大,從而増大表面積,更有利干與其他物體的粘接,所述聚氨酯管采用離心澆注的方式粘貼在所述金屬管的內壁上,可以使所述聚氨酯管厚度均勻,粘接緊密,而且所述聚氨酯管的厚度可以精準控制,方便了對所述輸送管內徑值的設定。綜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輸送管的內管為聚氨酯內管,去除了現有技術中輸送管端ロ的內管翻邊,就消除了由所述翻邊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并在輸送管端ロ設置耐磨套,改善了輸送管端ロ容易磨損或脫落的問題,可有效保護輸送管兩端內管不被擠壓變形,進而避免了內管過早磨損或脫落,解決了該處的壽命瓶頸,延長了輸送管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由于去除了翻邊,就可使輸送管能夠連接各種形狀(如彎管、椎管)的管件,使用范圍不受限制,而且エ藝簡單,容易實現。所述的外管還可以為金屬管,所述內管可以為聚氨酯管,這就可以使所述輸送管在能夠承受很大彎矩的同時重量較輕,例如將本技術方案中的輸送管應用到混凝土輸送泵上作為輸送管,比傳統的鋼質輸送管的重量可減輕50%以上,而且由于內管采用聚氨酯材料弾性材料,可有效緩沖輸送物料時對輸送管內壁的沖·擊,再有,由于聚氨酯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可大大提高輸送管的使用壽命。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應用于混凝土輸送泵的泵送機構上,即可獲得本實用新型所述混凝土輸送泵的實施例,所述輸送管與所述泵送機構的出料ロ連接。所述混凝土輸送泵也相應地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還可以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送管應用于其他的機械設備當中,在此無法窮舉,不再贅述。但其應用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輸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I)、內管(2)、耐磨套(3)和法蘭(4),所述內管(2)連接在所述外管(I)的內壁,所述內管(2)為聚氨酯內管,在所述外管(I)的兩端分別固定有所述法蘭(4),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或者所述外管(I)的內壁,并且所述耐磨套(3)與所述內管(2)的端面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的輸送管,其特征在于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凸臺(5),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外管(I)的內壁時所述外管(I)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凸臺(5),并且,在所述耐磨套(3)的外壁設置有與所述限位凸臺(5)配合的限位凸緣(6)。
3.根據權利要求I述的輸送管,其特征在于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設置有臺階(7),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外管(I)的內壁時所述外管(I)端部的內壁設置有臺階(7),并且,在所述耐磨套(3)外端的外壁設置有凸臺(8),所述凸臺⑶卡在臺階(7)上。
4.根據權利要求I述的輸送管,其特征在于當所述耐磨套(3)嵌在所述法蘭(4)的內壁時,在所述法蘭(4)的外端設置有向內延伸的擋邊(9),所述耐磨套(3)的外端抵在所述擋邊(9)的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輸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為金屬外管,所述聚氨酯內管通過離心澆注方式連接在所述金屬外管的內壁。
6.根據權利要求5的輸送管,其特征在干在所述外管(I)的內壁涂覆有膠粘劑。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2)與所述耐磨套(3)的連接端面為斜面(10)和/或豎直面(11)。
8.根據權利要求5的輸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4)通過焊接方式與所述外管(I)連接。
9.ー種混凝土輸送泵,包括泵送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8中任ー項的輸送管,所述輸送管與所述泵送機構的出料ロ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送管,包括外管、內管、耐磨套和法蘭,所述內管連接在所述外管的內壁,所述內管為聚氨酯內管,在所述外管的兩端分別固定有所述法蘭,所述耐磨套嵌在所述法蘭的內壁或者所述外管的內壁,并且所述耐磨套與所述內管的端面連接。本實用新型中,輸送管的內管為聚氨酯內管,去除了現有技術中輸送管端口的內管翻邊,消除了由翻邊引起的問題,通過設置耐磨套能夠改善輸送管端口容易磨損或脫落的問題,可有效保護輸送管兩端內管不被擠壓變形,進而避免了內管過早磨損或脫落,解決了該處的壽命瓶頸,延長了輸送管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本實用新型同時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的混凝土輸送泵。
文檔編號F16L23/00GK202484474SQ20122006894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盧桂陽, 李軍, 李瑤 申請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