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地暖混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暖裝置,具體地說一種地暖混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地暖混水裝置主要用于地暖高溫水源系統,利用地暖散熱后的低溫回水與高溫進水相混合以提供適當溫度的采暖供水,具有結構簡單、溫度穩定的優點,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如現有技術中國專利文獻CN202171275U公開的一種溫控熱電閥的地暖混水裝置,所述溫控熱電閥的地暖混水裝置設置在高溫進水、低溫進水和分水器入口和集水器出口之間,包括三通混水閥、水泵、止回閥和三通接頭,其中三通接頭分別連接止回閥、低溫入 水口及集水器出口,水泵出口管道連接分水器入口,還設有分別連接感溫探頭和熱電閥的液晶控制器,其中感溫探頭設置在所述水泵出口管道上,用于檢測水溫并輸出水溫信號,熱電閥設置在所述三通混水閥的閥桿上,用于調節所述三通混水閥的開度,液晶控制器用于接收水溫信號并控制熱電閥的運動。上述專利文獻中地暖混水裝置需要三通混水閥、止回閥和熱電閥三個部件配合來控制高溫進水和低溫進水的進水量,結構較為復雜。此外,上述專利文獻中的地暖混水裝置使用時,當熱電閥控制三通混水閥的閥桿位于三通混水閥內的最下端,高溫進水通道關閉,低溫進水通道全開,低溫進水通過止回閥流入三通混水閥,經三通混水閥流入分流器,然后流經集水器,最后流回低溫入水口處,但是,由于上述地暖混水裝置只有進口沒有出口,地暖混水裝置內部的水無法排出,導致低溫進水不能持續進入地暖混水裝置,因此,地暖混水裝置內的水無法實現循環流動,也就是說,上述地暖混水裝置并不能在溫度太高時對其內部水流進行降溫;同樣,當調整閥桿位于三通混水閥內的中部時,即高溫進水通道和低溫進水通道均半開,低溫進水通過止回閥進入三通混水閥的冷水和高溫入水口同時流入冷水和熱水,但沒有流出口,地暖混水裝置中的水流也不能實現循環;當控制閥桿位于三通混水閥內的最上端,低溫進水通道關閉,高溫進水通道全開,高溫進水經三通混水閥,流經水泵,進入分水器,再流入集水器,流到低溫入水口,從止回閥流回三通混水閥,由于低溫進水通道關閉,地暖混水裝置內的水無法通過三通混水閥,因此,地暖混水裝置內的水無法實現循環流動,上述地暖混水裝置并不能在溫度太低時對其內部水流進行持續升溫。也就是說,上述專利文獻中的地暖混水裝置的設置并不能實現對地暖混水裝置的溫度控制。即使上述專利文獻中地暖混水裝置可以實現其說明書中所述的調節,但僅通過高溫進水通道和低溫進水通道的全開、關閉或半開三檔來控制高溫進水和低溫進水的進水量來控制系統的溫度,并不能對其內部水流的溫度進行精確的調整,且溫度波動大,即當溫度高于設定溫度但又不是偏離太多時,如果全開低溫進水通道來調節,溫度會迅速降低,由于降溫速度過快,不易控制,溫度可能會降的過低,溫度調整精度低,且溫度波動大;而選擇高溫進水通道和低溫進水通道均半開時,對內部循環水的溫度的微調作用不明顯,往往會反向調節過度,即調節后的溫度反而低于設定溫度;此時,如果全開高溫進水通道來升溫,溫度會迅速升高,由于升溫速度過快,不易控制,溫度可能會升的過高。因此,上述專利文獻中的地暖裝置即使能正常調節,其溫度調節精度低,溫度波動大,使用時舒適性差。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地暖混水裝置結構復雜,進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地暖混水裝置。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 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地暖混水裝置溫度調節精度低,溫度波動大,進而提供一種溫度控制精度高,溫度調節穩定的地暖混水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地暖混水裝置,包括
混水閥,其包括混水閥閥體,為柱狀中空管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可調止回裝置,其
包括
隔板,設置在所述混水閥閥體內,將所述混水閥閥體分隔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過水孔;
調節裝置,具有一調節閥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側,所述調節閥芯與所述過水孔配合,用于調節通過所述過水孔的過水量;
所述混水閥閥體上設置有高溫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溫入水口和低溫回水口,所述高溫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別與所述第一腔室連通,所述低溫入水口和低溫回水口分別與第二腔室連通。調節裝置還包括
調節閥座孔,位于所述混水閥閥體的一端,其軸線與所述混水閥閥體的軸線平行;
調節閥座,與所述調節閥座孔密封連接,所述調節閥座上成形有調節桿孔;
調節桿,所述調節桿一端與所述調節桿孔螺紋連接,另一端成形有調節閥芯孔,具有所述調節閥芯孔的一端穿過所述調節桿孔伸入所述混水閥閥體內;
所述調節閥芯,其一端伸入所述調節閥芯孔內與所述調節桿可伸縮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過水孔配合。所述調節閥芯與所述調節桿可伸縮連接為所述調節閥芯孔內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一端抵住所述調節閥芯孔封閉端,所述彈簧另一端與所述調節閥芯固定連接。 所述混水閥的高溫入水口處設置有進水閥。還包括控制器,所述進水閥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的混水閥的低溫回水口處設有回水閥,其包括
回水閥閥體,為管狀體;
回水閥隔板,將所述回水閥閥體分隔為軸向分布的進水腔室和出水腔室,所述進水腔室與所述低溫回水口連通,所述回水閥隔板具有沿所述回水閥閥體軸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成形有入水口 ;所述入水口上設置有線性調節裝置,其中,所述線性調節裝置包括
回水閥閥座孔,成型在所述回水閥閥體側壁上,其軸線與所述回水閥閥體軸線垂直;回水閥閥座,所述回水閥閥座一部分穿過所述回水閥座孔并與所述回水閥座孔密封固定,所述回水閥閥座上成型有回水閥閥柱孔;回水閥閥柱,所述回水閥閥柱與所述回水閥閥柱孔螺紋配合,用于線性調節從進水腔室通過入水口進入出水腔室的入水量。所述調節閥芯為T形,寬的一端為封閉所述混水閥過水孔。調節桿伸出所述調節閥座且在該端設置有六角螺帽。與混水出口處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多功能管件,所述多功能管件具有一多功能管件管體,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側壁上設有用于檢測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內流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和用于檢測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內流體壓力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上還設有排氣孔,所述的控制器與所述多功能管件的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電連接。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I)本發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包括混水閥,所述混水閥內設有可調止回裝置,可調止回裝置內包括設有過水孔的隔板和調節裝置,所述隔板將混水閥體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高溫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別與第一腔室連通,低溫入水口和低溫回水口分別與第二·腔室連通,只需通過調節裝置與過水孔的配合來調節通過所述過水孔的低溫進水量就能實現現有技術需要熱電閥和止回閥兩個部件所要達到的功能,控制高溫進水與低溫進水的混合,達到調節溫度的作用,所述地暖混水裝置結構較為簡單。(2)本發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所述混水閥的調節裝置包括調節閥座、調節閥座孔、調節桿和調節閥芯,通過設置調節桿與調節閥芯可伸縮連接,當控制器檢測到系統能溫度偏離設定值時。通過控制器控制水泵進而控制水流對調節閥芯的作用力,由于所述調節閥芯與調節桿可伸縮連接,通過中用力的不同來控制所述過水孔開啟程度的大小,可以對低溫進水量進行微調,進而達到對系統溫度的微調。(3)本發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還包括回水閥,所述回水閥包括線性調節裝置,所述線性調節裝置包括回水閥閥柱,通過控制回水閥閥柱與回水閥入水口的距離控制低溫回水量,回水閥閥柱與回水閥入水口的距離越遠,低溫回水量越大,回水閥閥柱與回水閥入水口的距離越近,低溫回水量越小,線性調節好,可以對低溫回水量進行微調,進而控制地暖混水裝置系統內的壓力,同時,當回水閥開啟較大時,所述低溫回水大部分通過回水閥排出,只有少部分低溫回水才通過所述混水閥的過水孔與高溫進水混合,當回水閥開啟較小時,所述低溫回水大部分通過所述混水閥的過水孔與高溫進水混合,只有少部分低溫回水才通過回水閥排出,當進入所述混水閥第一腔室的低溫回水量大時,從高溫入水口進入的高溫進水量降低,所述地暖混水裝置的溫度調節精度高,使得系統內的溫度穩定。(4)本發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所述調節桿伸出所述調節閥座且在該端設置有六角螺帽,可以通過調節六角螺帽,控制與調節桿連接彈簧的壓縮量,進而控制所述調節閥芯遠離所述過水孔的難易,進而控制所述過水孔的開啟程度,當水的推動力一定時。(5)本發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所述混水閥的低溫回水口連接有回水閥,所述回水閥用來控制地暖混水裝置系統內排出的低溫回水量,進而控制地暖混水裝置系統的壓力。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發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混水閥的剖面示意 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進水閥的剖面示意 圖4是本發明所述的回水閥的剖面示意 圖5是本發明所述的多功能管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_混水閥,11-混水閥閥體,111-第一腔室,112-第二腔室,113-高溫入水口,114-混水出口,115-低溫入水口,116-低溫回水口,12-隔板,121-過水孔,13-調節閥芯,14-調節閥座,15-調節桿,16-調節閥座孔,17-彈簧,18-六角螺帽,19-調節桿孔,2-回水閥,21 -回水閥閥體,211 -進水腔室,212-出水腔室,22-回水閥隔板,221-入水口,23-水平部,24-回水閥閥座孔,25-回水閥閥座,26-回水閥閥柱,27-回水閥
閥柱孔,28-回水閥閥蓋,3-多功能管件,31-多功能管件管體,32-溫度傳感器,33-壓力傳感器,34-排氣孔,4-控制器,5-進水閥,51-進水閥閥體,511-進水口,512-出水口,513-進水室,514-出水室,52-進水閥閥座,521-進水閥閥座孔,53-進水閥閥芯,54-進水閥閥桿,55-入水孔,56-柱狀分腔室,57-進水閥隔板,58-進水閥彈簧,59-進水閥閥蓋,6-水栗。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所示為本發明所述地暖混水裝置,包括混水閥I (如圖2所示),其包括混水閥閥體11、可調止回裝置,其中,所述混水閥閥體11為柱狀中空管體,所述可調止回裝置包括隔板12和調節裝置,所述隔板12設置在所述混水閥閥體11內,將所述混水閥閥體11分隔為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所述隔板12上成形有過水孔121 ;所述調節裝置具有一調節閥芯13,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1 一側,所述調節閥芯13與所述過水孔121配合,用于調節通過所述過水孔121的過水量;所述混水閥閥體11上設置有高溫入水口 113、混水出口114、低溫入水口 115和低溫回水口 116,所述高溫入水口 113和混水出口 114分別與所述第一腔室111連通,所述低溫入水口 115和低溫回水口 116分別與第二腔室112連通。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調節閥座孔16、調節閥座14、調節桿15,所述調節閥座孔16位于所述混水閥閥體11的一端,所述調節閥座孔16的軸線與所述混水閥閥體11的軸線平行,所述調節閥座孔16與所述第一腔室111連通;調節閥座14與所述調節閥座孔16密封連接,所述調節閥座14與所述調節閥座孔16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調節閥座14上成形有調節桿孔19 ;所述調節桿15 —端與所述調節桿孔19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桿15與所述調節桿孔19間設有密封墊,所述調節桿15另一端成形有調節閥芯孔,具有所述調節閥芯孔的一端穿過所述調節桿孔19伸入所述混水閥閥體11內的第一腔室111 ;所述調節閥芯13,其一端伸入所述調節閥芯孔內與所述調節桿15可伸縮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過水孔121配合,本實施例中設置所述調節閥芯孔內與所述調節桿15可伸縮連接通過設置彈簧17實現,所述彈簧17 —端抵住所述調節閥芯孔封閉端,所述彈簧17另一端與所述調節閥芯13固定連接。所述調節桿15伸出所述調節閥座14且在該端設置有六角螺帽18,旋轉六角螺帽18,控制所述調節桿15伸出所述調節閥座14的長度,通過調節桿15和調節閥座14的配合,可以控制彈簧17的壓縮量,即通過調節彈簧17的壓縮量來設置預應力,當壓縮量大時,從過水孔121進入的水量少,當壓縮量小時,從過水孔121進入的水量就多。所述混水閥閥體11、隔板12、高溫入水口 113、低溫入水口 115、低溫回水口 116和混水出口 114為一體成型,因此,混水閥閥體11與現有技術相比不需要與止回閥連接,因此減少了泄露點。所述混水閥I的混水出口 114與水泵6的入口連接,所述水泵6的出口與分水器的入口連接,所述分水器的出口與集水器的入口連接,所述集水器出口與所述混水閥I的低溫入水口 115連接,所述控制器4與水泵6連接。本實施例所述地暖混水裝置的使用過程如下
(I)當地暖混水裝置的檢測的溫度高于設定值時,調節可調節止回裝置,減小彈簧的預應力,增加從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的過水量,低溫進水通過所述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與所述高溫入水口 113流入的高溫進水混合,通過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統內,經水泵6、分水器和集水器后混水溫度經換熱后降低,流到低溫入水口 115流向混水閥I的第二腔室112,反復上述自循環,直到溫度達到設定值。(2)當地暖混水裝置的檢測的溫度低于設定值時,關閉可調節止回裝置,即其調節·桿旋至最底端并抵住調節閥芯,從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的過水量為零,即只從高溫入水口 113進熱水,從低溫回水口 116出水,直到溫度達到設定值。進一步,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在所述的高溫入水口 113處設有進水閥5 (如圖3所示),包括,進水閥閥體51,進水閥閥座52,進水閥閥芯53,進水閥閥桿54 ;所述進水閥閥體51為具有進水室513和出水室514的管狀體,所述進水閥閥體51側壁上成形有進水閥閥座孔521,所述進水閥閥座孔521將進水閥閥體51內部與外界連通,所述進水室513和出水室514之間具有進水閥隔板57,所述進水閥隔板57上成形有入水孔55 ;所述進水閥閥座52部分穿過所述進水閥閥座孔521并與所述進水閥閥座孔521密封固定;進水閥閥芯53為與所述入水孔55形狀相適配的柱體,設置于所述進水閥閥體51內,用于密封或打開所述入水孔55 ;所述進水閥閥桿54 —端與所述進水閥閥芯53固定連接,所述進水閥閥桿54另一端可軸向移動的密封設置在所述進水閥閥座52上;所述出水室514與所述入水孔55相對的空間為柱狀分腔室5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閥閥座52與進水閥閥座孔521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進水閥閥座52與進水閥閥座孔521通過螺紋密封連接。所述進水閥閥桿54與進水閥閥座52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進水閥閥桿54與進水閥閥座52通過螺紋密封連接。所述的入水孔55的軸線方向與所述進水閥閥體51的軸線方向垂直。所述進水閥閥體51的進水口 511和出水口 512在同一軸線上。所述進水閥隔板57與所述進水閥閥體51的軸線平行。所述進水閥閥座52的軸線與所述進水閥閥體51的軸線垂直。所述進水閥閥桿54穿過所述進水閥閥蓋59并固定在所述進水閥閥蓋59上,設置在所述進水閥閥座52內的所述進水閥閥桿54同軸套設有進水閥彈簧58,所述進水閥閥桿54穿過進水閥閥蓋59,當進水閥閥桿54向進水閥閥體51內旋轉時,所述進水閥彈簧58壓縮,進水閥閥桿54與所述進水閥閥座52連接緊密,密封性好。所述進水閥5與所述控制器4電連接。所述低溫回水口 116處設有回水閥2(如圖4所示),其包括回水閥閥體21和回水閥隔板22,所述回水閥閥體21為管狀體,所述回水閥隔板22將所述回水閥閥體21分隔為軸向分布的進水腔室211和出水腔室212,所述進水腔室212與所述低溫回水口 116連通,所述回水閥隔板22具有沿所述回水閥閥體21軸向延伸的水平部23,所述水平部23上成形有入水口 221 ;所述入水口 221上設置有線性調節裝置,其中,所述線性調節裝置包括回水閥閥座孔24,回水閥閥座25,回水閥閥柱孔27和回水閥閥柱26,其中,所述回水閥閥座孔24成型在所述回水閥閥體21側壁上,其軸線與所述回水閥閥體21軸線垂直;所述回水閥閥座25 —部分穿過所述回水閥閥座孔25并與所述回水閥閥座孔25密封固定,所述回水閥閥座25上成型有回水閥閥柱孔27 ;所述回水閥閥柱26與所述回水閥閥柱孔27螺紋配合,用于線性調節從進水腔室211通過入水口 221進入出水腔室212的入水量。本實施例中所述回水閥閥柱26通過連接管延伸至所述回水閥閥體21外,且在該延伸端設置有回水閥閥蓋28。所述回水閥閥蓋28與所述連接管螺紋連接。本實施例中設置所述回水閥2結構,所述回水閥2用來控制地暖混水裝置系統內低溫回水的排出量,進而調節地暖混水裝置系統內的溫度,線性調節好。作為可替換的方式,所述進水閥5結構與所述回水閥2相同(如圖4所示),線性調節好,可以對高溫進水量進行微調,所述地暖混水裝置的溫度調節精度高,使得系統內的溫度穩定。本實施例所述地暖混水裝置的使用過程如下
(O當地暖混水裝置的檢測的溫度高于設定值時,關閉進水閥5,回水閥2可以關閉也可以不關閉,第一腔室111水壓減小,調節閥芯13在第二腔室112的水壓作用下向調節閥座14移動,因水泵的吸力,低溫回水閥不通過回水閥2排出,即使水泵不開啟,因已關閉進水閥,管內形成負壓,水流直接通過所述過水孔121,進而增加了從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的過水量,低溫進水通過所述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通過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統內,經水泵6、分水器和集水器后混水溫度經換熱后降低,流到低溫入水口 115流向混水閥I的第二腔室112,反復上述自循環,直到溫度接近設定值。當檢測的溫度稍低于設定值時,需要對所述地暖混水裝置進行微調,此時,打開進水閥5,線性調節從高溫入水口 113的進水量,打開回水閥2,線性調節低溫回水口 116的排出量,直到達到設定值。實際應用時,可以不用完全關閉進水閥5和回水閥2,稍開一點,以便于循環更通暢。(2)當地暖混水裝置的檢測的溫度低于設定值時,進水閥5開啟,回水閥2線性開啟,高溫水從高溫入水口 113進入,第一腔室111水壓增大,調節閥芯13在第一腔室111的水壓作用下向低溫入水口 115方向移動,部分低溫回水通過回水閥2排出,部分低溫回水通過所述過水孔121,也就是說,減少了從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的過水量,高溫水進入第一腔室111通過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統內,使系統內水溫升高,從低溫回水口 116出水,直到溫度升至設定值。當檢測的溫度稍高于設定值時,進水閥5慢慢關閉,回水閥2緩慢關閉,進入的高溫水減少,第一腔室111水壓慢慢減小,調節閥芯13慢慢向調節閥座14移動,低溫回水通過回水閥2排出量降低直至為零,也就是說,增加了從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的過水量,低溫進水通過所述過水孔121進入第一腔室111與高溫水混合通過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統內,直到達到設定值。也就是說,本發明所述地暖混水裝置中,當壓力偏離設定值時,控制器4通過控制進水閥5和回水閥2來共同調節系統內的壓力,即控制器4通過控制進水閥5、水泵6和回水閥2來控制高溫進水和低溫進水的進水量調節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閥芯13為T形,寬的一端為封閉所述混水閥I過水孔121,且與過水孔121配合處成形有倒角。進一步的,與混水出口 114處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多功能管件3,如圖5所示,所述多功能管件3具有一多功能管件管體31,為中空的管體,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側壁上設有用于檢測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內流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32和用于檢測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內流體壓力的壓力傳感器33 ;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上還設有排氣孔34,所述的控制器4與所述多功能管件3的溫度傳感器32和壓力傳感器33電連接。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地暖混水裝置,包括 混水閥(I ),其包括混水閥閥體(11 ),為柱狀中空管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可調止回裝置,其包括 隔板(12),設置在所述混水閥閥體(11)內,將所述混水閥閥體(11)分隔為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所述隔板(12)上成形有過水孔(121); 調節裝置,具有一調節閥芯(13),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1) 一側,所述調節閥芯(13)與所述過水孔(121)配合,用于調節通過所述過水孔(121)的過水量; 所述混水閥閥體(11)上設置有高溫入水口( 113 )、混水出口(114)、低溫入水口(115)和低溫回水口( 116 ),所述高溫入水口( 113 )和混水出口( 114)分別與所述第一腔室(111)連通,所述低溫入水口(115)和低溫回水口(116)分別與第二腔室(112)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調節裝置還包括 調節閥座孔(16),位于所述混水閥閥體(11)的一端,其軸線與所述混水閥閥體(11)的軸線平行; 調節閥座(14),與所述調節閥座孔(16)密封連接,所述調節閥座(14)上成形有調節桿孔(19); 調節桿(15),所述調節桿(15) 一端與所述調節桿孔(19)螺紋連接,另一端成形有調節閥芯孔,具有所述調節閥芯孔的一端穿過所述調節桿孔(19)伸入所述混水閥閥體(11)內; 所述調節閥芯(13),其一端伸入所述調節閥芯孔內與所述調節桿(15)可伸縮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過水孔(121)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閥芯(13)與所述調節桿(15)可伸縮連接為所述調節閥芯孔內設置有彈簧(17),所述彈簧(17)—端抵住所述調節閥芯孔封閉端,所述彈簧(17)另一端與所述調節閥芯(13)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閥(I)的高溫入水口(113)處設置有進水閥(5)。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器(4),所述進水閥(5)與所述控制器(4)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水閥(I)的低溫回水口(116)處設有回水閥(2),其包括 回水閥閥體(21),為管狀體;回水閥隔板(22),將所述回水閥閥體(21)分隔為軸向分布的進水腔室(211)和出水腔室(212),所述進水腔室(211)與所述低溫回水口( 116 )連通,所述回水閥隔板(22 )具有沿所述回水閥閥體(21)軸向延伸的水平部(23 ),所述水平部(23)上成形有入水口(221);所述入水口(221)上設置有線性調節裝置,其中,所述線性調節裝置包括 回水閥閥座孔(24),成型在所述回水閥閥體(21)側壁上,其軸線與所述回水閥閥體(21)軸線垂直; 回水閥閥座(25),所述回水閥閥座(25) —部分穿過所述回水閥座孔(24)并與所述回水閥座孔(24)密封固定,所述回水閥閥座(25)上成型有回水閥閥柱孔(27); 回水閥閥柱(26),所述回水閥閥柱(26)與所述回水閥閥柱孔(27)螺紋配合,用于線性調節從進水腔室(211)通過入水口 221進入出水腔室(212)的入水量。
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閥芯(13)為T形,寬的一端為封閉所述混水閥(I)的過水孔(121)。
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調節桿(15)伸出所述調節閥座(14)且在該端設置有六角螺帽(18)。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地暖混水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混水出口(114)處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多功能管件(3),所述多功能管件(3)具有一多功能管件管體(31),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側壁上設有用于檢測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內流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32)和用于檢測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內流體壓力的壓力傳感器(33);所述多功能管件管體(31)上還設有排氣孔(34),所述的控制器(4)與所述多功能管件(3)的溫度傳感器(32)和壓力傳感器(33)電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暖混水裝置,包括混水閥,其包括混水閥閥體,為柱狀中空管體還包括可調止回裝置,其包括隔板,設置在所述混水閥閥體內,將所述混水閥閥體分隔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過水孔;調節裝置,具有一調節閥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側,所述調節閥芯與所述過水孔配合,用于調節通過所述過水孔的過水量;所述混水閥閥體上設置有高溫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溫入水口和低溫回水口,所述高溫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別與所述第一腔室連通,所述低溫入水口和低溫回水口分別與第二腔室連通。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地暖混水裝置結構較為復雜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F16K31/02GK102878324SQ20121040663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陳成放, 陳章成, 楊易, 陳童靜 申請人:曼瑞德自控系統(樂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