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座,尤其涉及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
背景技術:
軸承座是機械里不可缺少的一種部件之一,由于軸承座與軸承封閉配合才能機械運轉正常,而目前的軸承座由于封閉性不好,往往使軸承座內進水或灰塵無法排出,這樣長時間下來導致軸承座內部生銹,從而影響機械的正常工作,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_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封閉性好、能將軸承座內部的積水排出,同時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維修成本的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中心的軸孔安插有軸,所述軸承座右側與軸承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上的軸孔兩側外圍各開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各設有密封圈,所述軸承座左側安裝有蓋板。所述密封圈的內徑小于軸孔的內徑。所述所述密封圈的內徑與軸的外徑相等。所述軸孔與軸承座兩側凹槽內的密封圈以及軸的外徑結合形成一道環形水槽。所述環形水槽下方的軸承座開有排水孔。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軸承座兩側環形凹槽內的密封圈,避免了水和灰塵通過軸承座與軸之間的縫隙進入軸承座內;2、由軸孔和密封圈以及軸的外徑結合形成的環形水槽,并通過環形水槽下方的排水孔,同時在軸的運轉的帶動下,完全將軸承座內部的水通過排水孔排出,從而降低了軸承座的損壞率和維修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_
圖I為本發明軸承座與軸位置關系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_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包括軸承座1,軸承座I中心的軸孔2安插有軸3,軸承座I右側與軸承4相連,軸承座I上的軸孔兩側外圍各開有環形凹槽5,環形凹槽5內各設有密封圈6,通過軸承座I兩側環形凹槽5內的密封圈6,避免了水和灰塵通過軸承座I與軸3之間的縫隙進入軸承座I內,軸承座I左側安裝有蓋板7。密封圈6的內徑小于軸孔2的內徑。所述密封圈6的內徑與軸3的外徑相等。軸孔2與軸承座I兩側凹槽5內的密封圈6以及軸3的外徑結合形成一道環形水槽8。環形水槽8下方的軸承座I開有排水孔9,由軸孔2和密封圈6以及軸3的外徑結合形成的環形水槽8,并通過環形水槽8下方的排水孔9,在軸3的運轉的帶動下,完全將軸承座I內部的水通過排水孔9排出,從而降低了軸承座I的損壞率和維修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權利要求
1.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中心的軸孔安插有軸,所述軸承座右側與軸承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上的軸孔兩側外圍各開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各設有密封圈,所述軸承座左側安裝有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內徑小于軸孔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內徑與軸的外徑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孔與軸承座兩側凹槽內的密封圈以及軸的外徑結合形成一道環形水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水槽下方的軸承座開有排水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全封閉式防水軸承座,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中心的軸孔安插有軸,所述軸承座右側與軸承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上的軸孔兩側外圍各開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各設有密封圈,所述軸承座左側安裝有蓋板;所述密封圈的內徑小于軸孔的內徑;所述所述密封圈的內徑與軸的外徑相等;所述軸孔與軸承座兩側凹槽內的密封圈以及軸的外徑結合形成一道環形水槽;所述環形水槽下方的軸承座開有排水孔。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封閉性好、能將軸承座內部的積水排出,同時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維修成本。
文檔編號F16C35/08GK102878213SQ2012103724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沙季兵 申請人:南通開發區揚子江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