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機動車的車載診斷單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的車載診斷單元,用于對至少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0、11)之間的松脫的機械連接進行識別,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觸元件(12、13、14)和至少一個軸向地間隔開的第二接觸元件(15),所述接觸元件中的至少一個接觸元件這樣設置,即為了接觸而至少在所述機械連接的至少一個連接部位(16、17、18)處變形,所述變形是至少基本上為彈性的變形。建議的是,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接觸元件(12、13、14),所述第三接觸元件與第二接觸元件(15)軸向間隔開地布置。
【專利說明】用于機動車的車載診斷單元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車載診斷單元。
【背景技術】
[0002]由DE19831372A1已知一種用于識別松脫的機械連接的診斷單元,該診斷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觸元件以及至少一個軸向間隔開的第二接觸元件,所述接觸元件中的至少一個接觸元件這樣設置,即為了接觸而至少在機械連接的至少一個連接部位處至少基本上彈性變形。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種低成本的車載診斷單元。該目的根據本發明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來實現。其它設計方案由從屬權利要求得出。
[0004]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的車載診斷單元,該車載診斷單元用于對至少兩條流
體技術方面的管路/流體線路(stromiingstechnische Leitungen)之間的松脫的機械
連接進行識別,該車載診斷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接觸元件和至少一個軸向間隔開的第二接觸元件,所述接觸元件中的至少一個接觸元件這樣設置,即為了接觸而至少在機械連接的至少一個連接部位處變形,所述變形是至少基本上為彈性的變形。
[0005]建議的是,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接觸元件,該第三接觸元件與所述第二接觸元件軸向間隔開地布置。由此可以實現簡單的且低成本的車載診斷單元,借助該車載診斷單元可以簡單地對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的彼此松脫進行診斷,借此可以為機動車提供簡單的診斷系統,該診斷系統能夠可靠地識別出松脫的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尤其是可靠地識別出竄氣(Blow-By-Gasen)的泄漏。由此尤其可以實現尤其簡單和可靠地監控多重連接,并且由此同時、而又彼此分開地實現對多個連接部位的監控,借此可以實現低成本的車載診斷單元,借助該車載診斷單元尤其可以滿足OBD要求。“車載診斷單元”尤其應理解為如下單元:該單元在故障情況下和在連接松脫的情況下,例如借助駕駛員和/或裝配工人的可見區域內的控制燈立即向機動車的駕駛員和/或裝配工人發出故障信號。“接觸元件”尤其應理解為如下的電導體:該電導體優選由金屬構成。“連接部位”尤其應理解為如下的部位:在該部位處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一尤其形鎖合地和/或力鎖合地——彼此連接,和/或它尤其設置用來以形鎖合和/或力鎖合的連接方式連接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以容納至少一個連接元件。結合上下文,“至少基本上為彈性的”尤其應理解為,與純彈性變形的偏差尤其小于20%,優選小于10%并且尤其優選地小于5%。結合上下文,“軸向地間隔開”尤其應理解為兩個接觸元件之間關于連接部位的軸向、并由此關于連接元件的軸向間隔開。結合上下文,名稱/序號“第一、第二和第三”尤其標明了電串聯布置的接觸元件的順序,在對連接部位處的接觸元件進行觀察時電流根據該順序流過該至少三個接觸元件,其中第一接觸元件尤其是沿電流流動布置在第二接觸元件上游的接觸元件,而第二接觸元件尤其是沿電流流動布置在第三接觸元件上游的接觸元件。“在對連接部位處的接觸元件進行觀察時”尤其應理解為,根據所觀察的連接部位來改變接觸元件的名稱,其中在對根據電流流動的下一個連接部位進行觀察時第三接觸元件變為第一接觸元件,并且由此一個連接部位的第一接觸元件與另一個連接部位的第三接觸元件一體構成,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個構件。“設置”應尤其理解為特定地架設、配備和/或布置。
[0006]進一步建議的是,該至少一個第一接觸元件和該至少一個第三接觸元件布置成相對彼此具有周向間距。由此,所述第一接觸元件和第二接觸元件可以結構上簡單地彼此電去率禹/絕緣(entkoppelt),借此尤其可以對至少一個連接部位尤其簡單地進行監控。結合上下文,“周向間距”應尤其理解為兩個接觸元件之間圍繞連接部位的軸的并且由此圍繞連接元件的軸的間距,其中所述兩個接觸元件尤其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0007]此外建議的是,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絕緣元件,所述絕緣元件分別部分地布置在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之間并且這樣設置,使所述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彼此電去耦。由此,所述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可以結構上簡單地彼此電去耦。“絕緣元件”尤其應理解為非電導體。“布置在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之間”尤其應理解為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之間的軸向布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其它優點由下面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得出。在附圖中描繪了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和權利要求包括大量組合的特征。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方便地單個觀察所述特征并且將所述特征總結成有意義的其它組合。
[0009]圖中示出:
[0010]圖1示出了布置在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上的車載診斷單元,
[0011]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探測單元的車載診斷單元,
[0012]圖3示出了車載診斷單元的放大局部圖,以及
[0013]圖4示出了布置在兩個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之間的車載診斷單元的放大局部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至圖4示出了用于機動車的車載診斷單元,其用于對至少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0、11之間的松脫的機械連接進行識別。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0、11這樣設置,即用于從機動車的內燃機中導出竄氣。所述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由竄氣穿流。在此,兩條管路10、11借助所述機械連接的未詳細示出的連接元件彼此緊密連接。所述三個連接元件分別在機械連接的連接部位16、17、18處起作用。它們在與管路11 一體構成的三孔法蘭上起作用。連接元件設計為螺栓。由此,機械連接設計為螺栓連接。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1設計為注油接管,而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0設計為氣缸蓋罩。機械連接原則上也可以設計為鉚釘連接或類似連接。
[0015]車載診斷單元具有四個接觸元件12、13、14、15。為了使接觸元件12、13、14與接觸元件15電去耦,接觸元件12、13、14與接觸元件15軸向間隔開地布置。接觸元件12、13、14相對于接觸元件15具有軸向間距23—也就是沿竄氣的流動方向的間距。接觸元件12、13、14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為了中斷沿接觸元件12、13、14的電流回路,相鄰的接觸元件
12、13、14布置成分別相對彼此具有周向間距19。周向間距19設計為相鄰的接觸元件12、13、14之間的、圍繞竄氣的流動方向的并且由此圍繞連接部位16、17、18處的連接元件的軸的間距。沿周向方向22——即沿圍繞竄氣的流動方向延伸的方向——相鄰的接觸元件12、13、14沿周向方向22分別彼此之間具有間距。相鄰的接觸元件12、13、14的周向間距19分別布置在連接部位16、17、18處。接觸元件13、14之間的周向間距19布置在連接部位16處,接觸元件12、14之間的周向間距19布置在連接部位17處,而接觸元件12、13之間的周向間距19布置在連接部位18處。
[0016]為了中斷沿接觸元件15的電流回路,接觸元件15具有三個去耦部位24、25、26,所述去耦部位使接觸元件15沿周向方向22相應地電去耦。去耦部位24沿周向方向22布置在連接部位16、17之間,去耦部位25布置在連接部位17、18之間,而去耦部位26布置在連接部位16、18之間。接觸元件12、13、14、15分別設計為帶狀的,也就是說所述接觸元件具有主延伸方向,該主延伸方向基本上大于其寬度。接觸元件12、13、14、15分別具有主延伸方向,該主延伸方向至少是相應的寬度的5倍,有利地至少是其10倍而尤其有利地至少是其20倍。接觸元件12、13、14、15分別設計為接觸片。在本實施例中,接觸元件12、13、14、15分別具有厚度,并且由此具有的軸向延伸的高度為0.1mm。為了中斷電流回路,接觸元件15原則上也可以與接觸元件12、13、14相類似地由多個部件構成,借此該由多個部件構成的接觸元件15同樣地分別在接觸元件15的相鄰的單個部件之間具有周向間距,所述單個部件可能分別布置在兩個連接部位16、17、18之間。
[0017]為了與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5接觸,接觸元件12、13、14分別在機械連接的連接部位16、17、18處這樣設置,即彈性變形。為了與接觸元件15接觸,接觸元件分別這樣設置,即在周向間距19的區域內彈性變形。接觸元件12、13、14通過設計為螺栓連接的機械連接的連接力并由此通過連接元件分別在其端部上彈性變形,并且以該端部壓到接觸元件15上,借此它們與接觸元件15接觸。當然,設計為由多個部件構成的接觸元件15的單個部件也可以設計為短的接觸元件,所述短的接觸元件分別軸向間隔開地布置在相鄰的接觸元件12、13、14的周向間距19上,并且其主延伸方向正好具有一個值,由此接觸元件12、13、14通過彈性變形與由多個部件構成的接觸元件15的相應的單個部件接觸。當然由于強度的原因,接觸元件15的上述帶狀的設計是優選的。
[0018]為了實現軸向間距23,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具有三個絕緣元件20、21,其中一個絕緣元件在圖3和圖4中不可見。為了使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2、13、14、15電去耦,絕緣元件20、21部分地布置在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2、13、14、15之間。絕緣元件20軸向地布置在接觸元件15與接觸元件12之間,絕緣元件21軸向地布置在接觸元件15與接觸元件14之間,而所述不可見的絕緣元件軸向地布置在接觸元件15與接觸元件13之間。與接觸元件12、13、14相類似,絕緣元件20、21同樣具有周向間距,其中絕緣元件20、21的周向間距設計為大于周向間距19。絕緣元件20、21的周向間距分別布置在連接部位16、17、18處并且由此布置在接觸元件12、13、14的周向間距19處,由此接觸元件12、13、14便可以通過機械連接的連接力借助其端部與接觸元件15接觸。絕緣元件20、21分別粘接在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2、13、14、15之間。絕緣元件20、21設計為彈性的。所述絕緣元件分別設計為彈性體。絕緣元件20、21原則上也可在相應的接觸元件12、13、14、15之間通過注射方法制成(eingespritzt)。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元件20、21分別具有0.2mm的厚度,并且由此具有0.2mm的軸向延伸的高度。在絕緣元件20、21的無負載的狀態下,接觸元件12、13、14相對于接觸元件15分別具有0.2mm的軸向間距23。
[0019]車載診斷單元的接觸元件12、13、14、15以及絕緣元件20、21具有相同的走向。接觸元件12、13、14、15以及絕緣元件20、21布置在兩條管路10、11之間。它們沿周向方向22圍繞所有三個連接部位16、17、18延伸。它們在三孔法蘭上在外部延伸。接觸元件12、13、14、15以及絕緣元件20、21圍繞三個連接部位16、17、18。接觸元件12、13、14、15以及絕緣元件20、21原則上也可以布置在管路10、11中的一條與所述連接元件之間。
[0020]為了單獨地對所有三個連接部位16、17、18進行監控,并且由此對所述機械連接的松脫的、損壞的或錯誤安裝的連接元件進行識別,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具有探測單元27。為了提供電流,探測單元27這樣設置,即只在接觸元件12、13、14中的一個上施加測量電壓。在本實施例中,探測單元27只在接觸元件12上施加測量電壓。探測單元27為此具有兩個電極28、29,所述電極與接觸元件12電連接。為了在兩個電極28、29之間避免直接的電流,接觸元件12在兩個電極28、29之間具有電去耦裝置30。在此,只有當接觸元件12、13、14的所有端部通過所述機械連接的連接力與接觸元件15接觸并且由此所有設計為螺栓的連接元件被擰緊時,示例性的電流才能流動,借此形成了閉合的電流回路。在此,接觸元件15作為在相應的兩個相鄰的接觸元件12、13、14之間的電橋起作用,為此該電橋分別將兩個以周向間距19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2、13、14的端部相互電連接。在此,所述電流分別由接觸元件12、13、14流到接觸元件15,并且由接觸元件15繼續流到相應相鄰的接觸元件12、
13、14。
[0021]即使接觸元件12、13、14的端部中只有一個從接觸元件15離開并且不再接觸時,電極28、29之間的電流回路也會中斷并且由此斷開,借此探測單元27識別出松脫的連接。探測單元27通過安裝在機動車的乘客車廂中的車載診斷單元控制燈以信號表示松脫的連接,借此提前識別出連接故障并且因此能夠減小損害。由此,設計為注油接管的管路11與設計為氣缸蓋罩的管路12的連接得到監控,借此防止了竄氣泄漏并且能夠對正確安裝進行控制。為了在兩個電極28、29之間避免直接的電流,接觸元件12原則上也可以由兩個部件構成并且由此具有周向間距,該周向間距布置在兩個電極28、29之間并且因此替代了電去耦裝置30。
[0022]下面對車載診斷單元在連接部位17處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說明(為此尤其參看圖3)。為了對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0、11之間的連接部位17中的設計為螺栓的連接元件的松脫進行識別,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具有第一接觸元件12以及與第一接觸元件12軸向間隔開的第二接觸元件15,其中接觸元件12這樣設置,即為了與接觸元件15接觸而在連接部位17處通過所述連接元件并且由此通過所述機械連接的連接力而彈性變形。所述車載診斷單元還包括與第二接觸元件15軸向間隔開地布置的第三接觸元件14。第一接觸元件12和第三接觸元件14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第三接觸元件14同樣地設置為,即為了與接觸元件15接觸而在連接部位17處通過所述機械連接的連接力彈性變形,借此電流能夠從第一接觸元件12經由第二接觸元件15流到第三接觸元件14。該電流在此具有電流方向
31。第二接觸元件15起到了電橋的作用,為了閉合該電流回路,所述電橋將接觸元件12、14的由周向間距19所隔開的兩個端部電連接起來。在此,名稱“第一”、“第二”和“第三”描述的是電流的流動方向,其中所述電流首先沿第一接觸元件12流動,之后沿第二接觸元件15流動并且接著沿第三接觸元件14流動。[0023]當然,所述名稱也可以改變一例如在探測單元27極性變換的情況下。在此,電流方向31發生改變,據此接觸元件14規定為第一接觸元件14,而接觸元件12設計為第三接觸元件12。其它連接部位16、18處的工作原理在此是類似的,其中名稱“第一”和“第三”發生變位。在電流方向31的情況下,連接部位16處的接觸元件14規定為第一接觸元件14,而接觸元件13規定為第三接觸元件13。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機動車的車載診斷單元,用于對至少兩條流體技術方面的管路(10、11)之間的松脫的機械連接進行識別,所述車載診斷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觸元件(12、13、14)和至少一個軸向地間隔開的第二接觸元件(15 ),所述接觸元件中的至少一個接觸元件這樣設置,即為了接觸而至少在所述機械連接的至少一個連接部位(16、17、18)處變形,所述變形是至少基本上為彈性的變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第三接觸元件(12、13、14),所述第三接觸元件與所述第二接觸元件(15)軸向間隔開地布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診斷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接觸元件(12、13、14)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三接觸元件(12、13、14)布置成相對彼此具有周向間距(19)。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載診斷單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絕緣元件(20、21),所述絕緣元件分別部分地布置在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2、13、14、15)之間并且這樣設置,使所述軸向間隔開的接觸元件(12、13、14、15 )彼此電去耦。
【文檔編號】F16L25/01GK103477141SQ201180070159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6日
【發明者】M·威德曼, B·舍爾科普夫, K-J·阿琴巴赫 申請人:戴姆勒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