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滾動軸承及其潤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滾動軸承及其潤滑機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潤滑機構的滾動軸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機電產業的不斷發展,各種電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0003]在電機中需要用到很多軸承,普通異步電機用到的軸承多為滾動軸承。滾動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滾珠,其中,內圈與轉軸相配合隨轉軸一起旋轉,外圈與固定的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滾珠借助于保持架均勻地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0004]由于滾動軸承是內圈轉動、外圈固定的連接件,其工作過程中滾珠需要承受較大的摩擦力,為了降低滾珠磨損,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就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0005]現有的滾動軸承多采用脂潤滑的方式,其潤滑機構包括兩個儲脂腔體即內儲脂腔和外儲脂腔。滾動軸承的內圈固定在轉軸上,兩側分別通過內油封及擋圈進行軸向定位,軸承內蓋和內油封等形成內儲脂腔;滾動軸承的外圈安裝在端蓋的軸承室內,兩側分別通過內外軸承蓋進行密封及軸向定位,軸承外蓋和擋圈等形成外儲脂腔。端蓋上開設有油孔,油孔的一端連通于內儲脂腔,潤滑脂通過油孔加注至內儲脂腔滾,動軸承工作時不斷地將內儲脂腔的潤滑脂擠壓到外儲脂腔,同時,將產生的廢油脂甩至外儲脂腔,外儲脂腔在儲存從內儲脂腔擠壓來的新油脂時,也會儲存潤滑后產生的廢油脂,需要打開軸承將廢油脂排出。[0006]但是,由于無法經常拆卸軸承,廢油脂無法及時排出,廢油脂和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軸承滾珠的潤滑,而廢油脂中的雜質易于劃傷滾珠,同時,廢油脂會大大降低潤滑脂的潤滑效果,造成軸承磨損,從而縮短了軸承的使用壽命。[0007]因此,如何及時排出滾動軸承內產生的廢油脂,避免廢油脂與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潤滑,提高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須解決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能夠及時排出滾動軸承內產生的廢油脂,避免了廢油脂與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潤滑,從而提高了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潤滑機構的滾動軸承。[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包括內儲脂腔和外儲脂腔,所述內儲脂腔由所述滾動軸承的內端面、軸承內蓋圍成,所述外儲脂室由所述滾動軸承的外端面、軸承外蓋圍成;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外儲脂腔內的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外儲脂腔分隔成靠近所述外端面的新脂腔和遠離所述外端面的廢脂腔;所述隔板上開設有連通所述新脂腔和所述廢脂腔的排脂孔。[0010]優選地,所述隔板沿所述滾動軸承的徑向設置,且在所述滾動軸承的周向上延伸一周。[0011 ] 優選地,所述隔板包括壓板和調節器,所述排脂孔開設于所述壓板上,所述壓板與所述調節器具有預定的軸向距離。[0012]優選地,所述調節器固定于安裝有所述滾動軸承的轉軸上,且以其底部抵靠于所述夕卜端面。[0013]優選地,所述調節器開設有內螺紋,所述轉軸開設有與所述內螺紋匹配的外螺紋, 所述調節器螺合于所述轉軸。[0014]優選地,所述調節器通過螺釘固定安裝于所述轉軸。[0015]優選地,所述螺釘的數目為多個,且各所述螺釘沿所述轉軸的周向均勻布置。[0016]優選地,所述壓板固定于所述軸承外蓋,且以其頂部抵靠于所述外端面。[0017]優選地,所述壓板朝向所述外端面的表面為錐面。[00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滾動軸承,包括潤滑機構所述潤滑機構為如上所述的潤滑機構。[0019]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潤滑機構用于滾動軸承,該潤滑機構包括內儲脂腔和外儲脂腔,其中,內儲脂腔由滾動軸承的內端面、軸承內蓋圍成,外儲脂室由滾動軸承的外端面、軸承外蓋圍成;該潤滑機構還包括設置于外儲脂腔內的隔板,隔板將外儲脂腔分隔成靠近所述外端面的新脂腔和遠離所述外端面的廢脂腔,隔板上開設有連通新脂腔和廢脂腔的排脂孔。[0020]在滾動軸承的工作過程中,從內儲脂腔擠壓至外儲脂腔中的新的潤滑脂儲存在新脂腔中,并且由于新脂腔靠近滾動軸承的外端面,在后續的工作中,新脂腔中的新油脂會參與到軸承的潤滑中去;而軸承工作產生的廢棄的油脂被甩出,甩出的潤滑脂具有一定的速度,并在該速度的帶動下得以運動,從而使得廢油脂通過隔板上的排脂孔進入到廢脂腔中儲存。這樣,該潤滑機構能夠及時將廢油脂和新油脂分離,避免了廢油脂與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潤滑,從而避免了廢油脂中的雜質磨損滾珠,并且保證了潤滑脂的潤滑效果,進而提高了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0021]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潤滑機構的調節器固定于轉軸上, 該轉軸是安裝有滾動軸承的轉軸,且以調節器的底部抵靠于外端面;通過調節器實現滾動軸承的軸向定位,省去了滾動軸承獨立的定位裝置,簡化了滾動軸承的結構,也使得滾動軸承的結構更加緊湊。[0022]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壓板朝向外端面的表面為錐面, 廢油脂甩出時,通過壓板的錐面的導向作用更好地進入廢脂腔,避免甩出的廢油脂堆積在調節器表面,提高了潤滑機構的性能。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潤滑機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能夠及時排出滾動軸承內產生的廢油脂,避免了廢油脂與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潤滑,從而提高了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潤滑機構的滾動軸承。[0025]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0026]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潤滑機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0027]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潤滑機構用于滾動軸承,該潤滑結構包括內儲脂腔11和外儲脂腔12,其中,內儲脂腔11由滾動軸承2的內端面21、軸承內蓋 9圍成,外儲脂室由滾動軸承2的外端面22、軸承外蓋3圍成,外部油源的潤滑脂通過開設在端蓋軸承室上的油孔進入內儲脂腔11,并通過軸承的轉動,將內儲脂腔11內的潤滑脂部分擠壓至外儲脂腔12內;該潤滑機構還包括隔板,該隔板設置于外儲脂腔12內,并將外儲脂腔12分隔成新脂腔122和廢脂腔121,其中,新脂腔122靠近滾動軸承2的外端面22,在潤滑過程中用于儲存從內儲脂腔11擠壓來的新潤滑脂,廢脂腔121遠離滾動軸承2的外端面22,在潤滑過程中用于儲存甩出的廢棄潤滑脂,隔板上開設有連通新脂腔122和廢脂腔 121的排脂孔。[0028]排脂孔的設置位置應該滿足,當廢油脂甩出時,其甩出的角度應該能夠通過排脂孔。排脂孔的大小應該適當,過大會導致廢油脂回流,過小又會導致廢油脂排出不完全。排脂孔的具體位置和大小應根據滾動軸承的型號和轉動速度等工況確定,在此不做限定。[0029]上述排脂孔可以為圓形孔,但也不局限于為圓孔,也可以為條形孔等。[0030]為了提高滾動軸承儲存廢油脂的能力,儲存廢油脂的廢脂腔121的空間可以適當大于新脂腔122的空間,顯然地,也不局限于廢脂腔121的空間大于新脂腔122的空間,兩者空間可以相等,或者廢脂腔121的空間小于新脂腔122的空間。[0031]在滾動軸承的工作過程中,從內儲脂腔11擠壓至外儲脂腔12中的新的潤滑脂儲存在新脂腔122中,并且由于新脂腔122靠近滾動軸承2的外端面22,在后續的工作中,新脂腔122中的新油脂會參與到軸承的潤滑中去;而軸承工作產生的廢棄的油脂被甩出,甩出的潤滑脂具有一定的速度,并在該速度的帶動下得以運動,從而使得廢油脂通過隔板上的排脂孔進入到廢脂腔121中儲存。這樣,該潤滑機構能夠及時將廢油脂和新油脂分離,避免了廢油脂與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潤滑,從而避免了廢油脂中的雜質磨損滾珠,并且保證了潤滑脂的潤滑效果,進而提高了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0032]隔板可以沿滾動軸承2的徑向設置,且在滾動軸承2的周向上延伸一周,這樣,隔板可以為整塊板,加工較為簡單。隔板也可以不在滾動軸承2的軸向上延伸一周,而是通過徑向和軸向的多塊隔板將外儲脂腔12分隔成多個非連續的廢脂腔121。[0033]隔板不局限于整體結構,也可以為其他具體形式。例如,隔板可以包括壓板4和調節器5,排脂孔開設于壓板4上,壓板4與調節器5具有預定的軸向距離,該結構能夠更加方便于廢油脂的排出。[0034]潤滑機構的調節器5可以固定于轉軸7上,該轉軸7是安裝有滾動軸承2的轉軸 7,且以調節器5的底部抵靠于外端面22 ;通過調節器5實現滾動軸承2的軸向定位,省去了滾動軸承獨立的定位裝置,簡化了滾動軸承的結構,也使得滾動軸承的結構更加緊湊。[0035]調節器5與轉軸7可以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可拆裝地固定連接,具體地,可以在調節器5的內圈開設有內螺紋,在轉軸7的外圈開設有外螺紋,調節器5上的內螺紋與轉軸7 上的外螺紋相匹配,調節器5螺合于轉軸7 ;通過上述螺紋連接的方式,可以調節調節器5 在轉軸7軸向上的位置,從而方便地調節軸承的軸向定位位置,提高軸承的軸向定位性能。[0036]調節器5與轉軸7的連接方式也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結構,兩者可以通過本領域中常規使用的各種固定連接方式連接,例如,焊接或者螺釘6連接等。[0037]在上述螺紋連接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螺釘6將調節器5固定安裝于轉軸7上,以便提高調節器5和轉軸7的連接可靠性。[0038]螺釘6的數目可以為多個,且各螺釘6沿轉軸7的周向均勻布置,以便保證連接可靠性和受力均勻性。[0039]顯然地,也可以不通過調節器5實現滾動軸承2的軸向定位,此時,可以為滾動軸承2設置另外的定位元件,例如油封或者擋圈等。[0040]上述壓板4可以固定于軸承外蓋3,且以其頂部抵靠于外端面22,通過壓板4實現軸承的軸向定位,以便省去單獨的定位機構,簡化軸承的結構。[0041]從理論上來講,通過調節器5實現軸承定位和通過壓板4實現軸承定位兩者之間不存在連帶關系,即兩者可以單獨實現,也可以同時實現,兩者的實現與否互不影響。[0042]壓板4朝向外端面22的表面可以為錐面,廢油脂甩出時,通過壓板4的錐面的導向作用更好地進入廢脂腔121,避免甩出的廢油脂堆積在調節器5表面,提高了潤滑機構的性能。[0043]除了上述潤滑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潤滑機構的滾動軸承,該滾動軸承的其他各部分結構請參考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0044]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滾動軸承及其潤滑機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包括內儲脂腔(11)和外儲脂腔(12),所述內儲脂腔(11)由所述滾動軸承的內端面(21)、軸承內蓋(9)圍成,所述外儲脂室由所述滾動軸承( 的外端面(22)、軸承外蓋(3)圍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外儲脂腔(12)內的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外儲脂腔(1 分隔成靠近所述外端面0 的新脂腔(12 和遠離所述外端面0 的廢脂腔(121);所述隔板上開設有連通所述新脂腔(12 和所述廢脂腔(121)的排脂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所述滾動軸承O)的徑向設置,且在所述滾動軸承O)的周向上延伸一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壓板(4)和調節器(5),所述排脂孔開設于所述壓板(4)上,所述壓板(4)與所述調節器( 具有預定的軸向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器(5)固定于安裝有所述滾動軸承O)的轉軸(7)上,且以其底部抵靠于所述外端面0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器(5)開設有內螺紋,所述轉軸(7)開設有與所述內螺紋匹配的外螺紋,所述調節器( 螺合于所述轉軸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器( 通過螺釘(6)固定安裝于所述轉軸(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釘(6)的數目為多個,且各所述螺釘(6)沿所述轉軸(7)的周向均勻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4)固定于所述軸承外蓋(3),且以其頂部抵靠于所述外端面02)。
9.根據權利要求3至8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4)朝向所述外端面0 的表面為錐面。
10.一種滾動軸承,包括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機構為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潤滑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滾動軸承的潤滑機構,包括內儲脂腔(11)和外儲脂腔(12),內儲脂腔由滾動軸承的內端面(21)、軸承內蓋(9)圍成,外儲脂室由滾動軸承(2)的外端面(22)、軸承外蓋(3)圍成;還包括設置于外儲脂腔內的隔板,隔板將外儲脂腔分隔成靠近外端面的新脂腔(122)和遠離外端面的廢脂腔(121);隔板上開設有連通新脂腔和廢脂腔的排脂孔。這樣,該潤滑機構能夠及時將廢油脂和新油脂分離,避免了廢油脂與新油脂混合并重新參與潤滑,從而避免了廢油脂中的雜質磨損滾珠,并且保證了潤滑脂的潤滑效果,進而提高了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潤滑機構的滾動軸承。
文檔編號F16C33/66GK202327600SQ20112047931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進澤, 王建良, 鄧方林, 龔天明 申請人:南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