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安裝固定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機械設備都需要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證設備的正常安全使用,一般輔助固定支架需要在設備上打固定孔或在地面上打安裝孔,工序繁瑣且拆裝不便,而且一般的輔助固定支架占地面積大,本身質量高,在固定設備時極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所述輔助支撐裝置能夠更加穩定牢靠地將設備固定在底面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本體;底架,所述底架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部一側,所述底架上限定出導軌槽,所述導軌槽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延伸;移動件,所述移動件可移動地設在所述導軌槽內且所述移動件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螺紋孔;適于支撐所述設備的底部的螺栓,所述螺栓與所述螺紋孔配合。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將設備支撐定位在地面上,不需要額外在設備上添加固定點,也不需要在地面上打安裝孔,安裝、拆卸方便,且輔助支撐裝置占用空間小,解決了在小空間內、且設備本身沒有固定點或地面不可進行固定設計的情況下對于設備的輔助支撐。另外,對于設備的支撐定位穩定。從而使設備能夠長期穩定地工作并保證工作效率。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所述支架進一步包括上支撐部,所述上支撐部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上部另一側;上連接部,所述上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上支撐部和所述本體的上部之間且所述上連接部、上支撐部和所述本體之間形成三角穩定;下支撐部,所述下支撐部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部另一側;和下連接部,所述下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下支撐部和所述本體的下部之間且所述下連接部、下支撐部和所述本體之間形成三角穩定。由此,通過將上連接部、上支撐部和本體之間形成三角穩定以及下連接部、下支撐部和本體之間形成三角穩定,從而增加了支架可承受的剪切力,使輔助支撐裝置能夠更加穩定地將設備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掛鉤,所述掛鉤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所述上支撐部的自由端以適于承擔輔助固定件。所述掛鉤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且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掛鉤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均勻地彼此間隔開。由此,可以根據設備的質量和體積的大小,在掛鉤上掛置一定質量的輔助固定件例如配重,這樣可以增加輔助支撐裝置與地面的摩擦力使輔助支撐裝置不會輕易移動。此外增加配重還可以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從而使輔助支撐裝置能夠更加穩定的將設備固定在地面上,有效避免了因設備震動或人為碰觸等因素造成輔助支撐裝置移位導致定位或支撐錯位的情況所述移動件包括上段,其中所述螺紋孔形成在所述上段上;下段,所述下段通過過渡段連接在所述上段的下方,且所述過渡段的橫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上段和下段的橫截面尺寸。所述上段、下段和所述過渡段分別為圓柱體形狀。所述底架包括橫向段,所述橫向段與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平行,所述橫向段內部中空且限定出導向腔,且所述導軌槽形成在所述導向腔的頂部;和兩個連接段,所述兩個連接段分別將所述橫向段的兩端連接至所述本體的下部一側。所述導軌槽包括直線槽,所述直線槽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延伸以容納所述移動件的過渡段在其內移動;和圓形槽,所述圓形槽設在所述直線槽的至少一端且與所述直線槽相通以使所述移動件的下段穿過。所述圓形槽為兩個且分別設置所述直線槽的兩端。由此,通過設置兩個圓形槽大大方便了多個移動件的安裝和拆卸,從而提高了裝配效率。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不僅成本低、占用空間小,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改變輔助支撐裝置的尺寸及各部件的大小以適應不同情況,從而使得輔助支撐裝置適用范圍更廣,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輔助支撐裝置拆裝方便,同時固定牢靠,從而使設備能夠穩定工作并保證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在地面上支撐設備時的立體圖;圖2是圖I中圈示A部的放大圖;圖3是圖I中所示的輔助支撐裝置將支撐設備時的主視圖;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主視圖;圖5是圖4中所示的輔助支撐裝置的俯視圖;圖6是圖5中圈示B部的放大圖;和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件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
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 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下面參考圖I-圖7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用于設備200的輔助支撐裝置10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輔助支撐裝置100可用于支撐設備200以使設備200穩定地定位在地面上防止晃動、傾斜或移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設備200的輔助支撐裝置100,包括支架I、底架2、移動件3和螺栓4。如圖4-圖6所示,其中支架I包括本體11。底架2垂直于本體11且連接在本體11的下部的一側,底架2上限定出導軌槽24,導軌槽24沿本體11的橫向方向延伸。如圖I所示,本體11與底架2成L形設置,可選地,底架2沿橫向方形的寬度小于支架I的寬度,當然,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輔助固定的設備200的底部的空間來改變底架2的寬度以適于固定不同的設備200。移動件3可移動地設在導軌槽24內,且移動件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螺紋孔31。螺栓4與螺紋孔31配合且螺栓4適于支撐設備200的底部,由此,通過螺栓4和螺紋孔31的配合程度而調節螺栓4的頂面的高度,進而可調節螺栓4與設備200底部接觸的支撐點的高度,這樣,可通過多個螺栓4來調節多個支撐點的高度以調整設備200底部的水平度。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如圖I-圖2所示,移動件3為兩個,其中每個移動件3的上表面均設有螺紋孔31,螺栓4螺紋連接至移動件3,再將移動件3放置在導軌槽24內,這樣通過調節兩個移動件3的位置,找到最佳的支撐點,最后適當旋出螺栓4使螺栓4的頭端抵住設備200的底面以實現對設備200的穩定支撐。當然,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定位的設備200的具體情況,例如可以根據設備200的質量和體積的大小來增加或減少移動件3及相應螺栓4的數量,從而使設備200能夠更加穩定的定位在工作地面上。另外,當設備200所處的工作地面不平時,例如地面有一定的傾斜或者不平整,可以地面上設置輔助支撐裝置100,并通過調節螺栓4的旋出程度以使設備200的底面水平進而使設備200的各個部件均處于水平狀態,從而使設備200能夠更加穩定地、高效地工作。通過設置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設備200的輔助支撐裝置100,從而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將設備200支撐定位在地面上,不需要額外在設備200上添加固定點和安裝孔,也不需要在地面上打安裝孔,安裝、拆卸方便,且輔助支撐裝置100占用空間小,解決了在小空間內、且設備本身沒有固定點或地面不可進行固定設計的情況下對于設備的輔助支撐。另外,對于設備的支撐定位穩定。從而使設備200能夠長期穩定地工作并保證工作效率。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支架I進一步包括上支撐部12、上連接部13、下支撐部14和下連接部15。如圖4所示,其中上支撐部12垂直于本體11且連接在本體11的上部另一側,上連接部13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上支撐部12和本體11的上部之間且上連接部13、上支撐部12和本體11之間形成三角穩定。進一步地,下支撐部14垂直于本體11且連接在本體11的下部另一側,下連接部15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下支撐部14和本體11的下部之間且下連接部15、下支撐部14和本體11之間形成三角穩定。如圖4所示,上連接部13、上支撐部12和本體11的上部構成三角形穩定,由于三角形的穩定性好,從而增加了支架I可承受的剪切力。進一步地,下連接部15、下支撐部14和本體11的下部也構成三角形穩定結構,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支架I可承受的剪切力,使輔助支撐裝置100能夠更加穩定地將設備200支撐在地面上。可選地,下支撐部14的尺寸可以大于上支撐部12的尺寸,這樣下支撐部14可以更好地支撐輔助支撐裝置10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支架I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掛鉤16,掛鉤16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上支撐部12的自由端例如可承擔輔助固定件。可選地,掛鉤16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且兩個或兩個以上掛鉤16沿本體11的橫向方向均勻地彼此間隔開。如圖I、圖3-圖5所示,輔助支撐裝置100具有沿本體11的橫向方向均勻設置的四個掛鉤16,在使用輔助支撐裝置100對設備200固定時,可以根據設備200的質量和體積的大小,在掛鉤16上掛置一定質量的輔助固定件例如配重,這樣可以增加輔助支撐裝置100與地面的摩擦力使輔助支撐裝置100不會輕易移動。此外增加配重還可以平衡輔助支撐裝置100從而使輔助支撐裝置100能夠更加穩定的將設備200固定在地面上,有效避免了因設備200震動或人為碰觸等因素造成輔助支撐裝置100移位導致定位或支撐錯位的情況。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移動件3包括上段32和下段33,其中螺紋孔31形成在上段32上,下段33通過過渡段34連接在上段32的下方,且過渡段34的橫截面尺寸小于上段32和下段33的橫截面尺寸,如圖7所示。可選地,上段32、下段33和過渡段34分別為圓柱體形狀,此時過渡段34的橫截面面積小于上段32和下段33的橫截面面積,由此,方便移動件3在導軌槽24中滑動。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圖6所示,底架2包括橫向段21和兩個連接段22,其中橫向段21與本體11的橫向方向平行,橫向段21內部中空且限定出導向腔23,導軌槽24形成在導向腔23的頂部,兩個連接段22分別將橫向段21的兩端連接至本體11的下部一側。進一步地,導軌槽24包括直線槽241和圓形槽242,其中直線槽241沿本體11的橫向方向延伸以容納移動件3的過渡段34在其內移動,圓形槽242設在直線槽241的至少一端且與直線槽241相通以使移動件3的下段33穿過。可選地,圓形槽242為兩個且分別設置在直線槽241的兩端。在將移動件3與直線槽241裝配時,首先將移動件3和螺栓4螺紋連接,然后將移動件3的下段33穿過圓形槽242后向直線槽241方向移動以使過渡段34可移動地在直線槽241內,通過設置兩個圓形槽242大大方便了多個移動件3的安裝和拆卸,從而提高了裝配效率。當然,圓形槽242也可只為一個且設在直線槽241的其中一端。下面根據圖I-圖7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100的裝配過程及對設備200與工作地面進行固定時的過程,下面以使用兩個移動件3為例進行說明。首先,根據需要支撐的設備底部到地面的高度,計算確定出移動件3和螺栓4的長度。將螺栓4配合在移動件3的螺紋孔31內,然后將兩個移動件3的下段33分別從導軌槽24兩端的圓形槽242內穿過,并沿本體11的橫向滑動移動件3使而過渡段34進入到直線槽241內移動,且此時下端33在導向腔23內隨著過渡段34在直線槽241內移動而移動,由此完成了輔助支撐裝置100的安裝。此時,上連接部13、上支撐部12和本體11之間形成的三角穩定,以及下連接部15、下支撐部14和本體11之間形成的三角穩定,可有效地增強輔助支撐裝置100在支撐設備時承受的各種剪切力。然后,將輔助支撐裝置100的底架2放置在設備200的底部,并根據已計算出的螺栓高度來調節螺栓4與移動件3的螺紋孔31的配合程度,從而調節了支撐點的高度,此時支架I的本體11緊貼在設備200 —側的表面,在掛鉤16上掛置輔助固定件例如配重,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輔助支撐裝置100的底架2和下支撐部14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防止輔助支撐裝置100移動,還能平衡支撐裝置100從而使輔助支撐裝置100能夠更加穩定地將設備200固定在地面上。在實際固定過程中,還可以根據需要輔助固定的設備200的質量和體積的大小來靈活改變輔助支撐裝置100的尺寸和各零部件的大小。例如,當設備200的質量和體積偏大時,可選擇性地設置多個輔助支撐裝置100,同時可以增加移動件3和與移動件3配合的螺栓4的數量來更好地固定設備200,并且還可以通過增加掛置在掛鉤16上配重的質量來進一步增強輔助支撐裝置100的穩定效果。此外,在設備200的底面到工作地面的距離較大時,可以通過改變移動件3和螺栓4的長度來適應不同的高度情況,當然也可以通過提升底架2的高度來解決這一問題,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其它工況來改變輔助支撐裝置100的尺寸和各個零部件例如螺栓4、移動件3、底架2的尺寸大小來適應不同的情況,從而使輔助支撐裝置100的適用范圍更廣并能更加穩定地對需要定位的設備200進行輔助支撐。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設備200的輔助支撐裝置100,成本低、占用空間小,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改變輔助支撐裝置100的尺寸及各部件的大小以適應不同情況,從而使得輔助支撐裝置100適用范圍更廣,且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100安裝拆卸方便,同時固定牢靠,從而使設備200能夠穩定工作并保證工作效率。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ー種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本體; 底架,所述底架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部ー側,所述底架上限定出導軌槽,所述導軌槽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延伸; 移動件,所述移動件可移動地設在所述導軌槽內且所述移動件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螺紋孔; 適于支撐所述設備的底部的螺栓,所述螺栓與所述螺紋孔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進ー步包括 上支撐部,所述上支撐部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上部另一側; 上連接部,所述上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上支撐部和所述本體的上部之間且所述上連接部、上支撐部和所述本體之間形成三角穩定; 下支撐部,所述下支撐部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部另ー側;和下連接部,所述下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下支撐部和所述本體的下部之間且所述下連接部、下支撐部和所述本體之間形成三角穩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支架進ー步包括 至少ー個掛鉤,所述掛鉤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所述上支撐部的自由端以適于承擔輔助固定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且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掛鉤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均勻地彼此間隔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件包括 上段,其中所述螺紋孔形成在所述上段上; 下段,所述下段通過過渡段連接在所述上段的下方,且所述過渡段的橫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上段和下段的橫截面尺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下段和所述過渡段分別為圓柱體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 橫向段,所述橫向段與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平行,所述橫向段內部中空且限定出導向腔,且所述導軌槽形成在所述導向腔的頂部;和 兩個連接段,所述兩個連接段分別將所述橫向段的兩端連接至所述本體的下部ー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槽包括 直線槽,所述直線槽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延伸以容納所述移動件的過渡段在其內移動;和 圓形槽,所述圓形槽設在所述直線槽的至少一端且與所述直線槽相通以使所述移動件的下段穿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槽為兩個且分別設置所述直線槽的兩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本體;底架,所述底架垂直于所述本體且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部一側,所述底架上限定出導軌槽,所述導軌槽沿所述本體的橫向方向延伸;移動件,所述移動件可移動地設在所述導軌槽內且所述移動件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螺紋孔;適于支撐所述設備的底部的螺栓,所述螺栓與所述螺紋孔配合。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設備的輔助支撐裝置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將設備固定在地面上,不需要額外在設備上添加固定點,也不需要在地面上打安裝孔,使輔助支撐裝置安裝、拆卸方便,且輔助支撐裝置占用空間小,同時固定牢靠。
文檔編號F16M11/24GK202371399SQ20112046249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卜永平, 葉彩紅, 吳志杰, 孫永賢, 李秀維, 楊重科, 潘垂宇, 陳會文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