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后制動泵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
背景技術:
制動分泵是制動系統不可缺少的零件,它主要的作用是頂動剎車片,剎車片摩擦剎車鼓,使車速降低和靜止。踩下剎車后總泵產生推力將液壓油壓倒制動分泵,在泵體活塞的壓力下,剎車油管被擠出油管向各剎車分泵流去作制動功能。當松開剎車板時。剎車總泵里的出油口會關閉,進油口打開,使剎車油從各剎車分泵回流到剎車總泵內,回到原始狀態。以往的制動分泵結構,其缸體大多是頂部直接開有進油口的結構設計,此種結構沒有防塵裝置,長期使用容易讓灰塵和潮氣進入缸體,造成活塞卡死和漏油等故障。因此設想提供一種設備來解決這一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通過彈簧的預拉力實現對活塞的軸向位移,結構簡單、體積小、容易安裝使用,提高了制動泵的使用性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包括有缸體,所述的缸體內開有油腔, 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后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調節螺釘后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調整棘輪外配合有調隙爪,所述的左活塞的后端面上固定安裝有L形的連接片,連接片的上端固定設有卡扣,缸體的側壁上固定有支撐簧,支撐簧的另一端掛鉤于卡扣內。所述的左活塞的后端面上開有沉槽,所述的連接片的下端卡扣于所述的沉槽內。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彈簧的預拉力實現對活塞的軸向位移,結構簡單、體積小、容易安裝使用,提高了制動泵的使用性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附圖,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包括有缸體1,缸體I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2、右活塞,左活塞2后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3,安裝孔3 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4,調節螺釘4后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5,調整棘輪外配合有調隙爪6,左活塞2的后端面上固定安裝有L形的連接片7,連接片7的上端固定設有卡扣8,缸體的側壁上固定有支撐簧9,支撐簧的另一端掛鉤于卡扣內,左活塞的后端面上開有沉槽, 連接片7的下端卡扣于沉槽內。
權利要求1.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包括有缸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體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后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調節螺釘后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調整棘輪外配合有調隙爪,所述的左活塞的后端面上固定安裝有L形的連接片,連接片的上端固定設有卡扣,缸體的側壁上固定有支撐簧,支撐簧的另一端掛鉤于卡扣內。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活塞的后端面上開有沉槽,所述的連接片的下端卡扣于所述的沉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制動分泵的輪轂間隙自動調整結構,包括有缸體,所述的缸體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后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調節螺釘后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調整棘輪外配合有調隙爪,所述的左活塞的后端面上固定安裝有L形的連接片,連接片的上端固定設有卡扣,缸體的側壁上固定有支撐簧,支撐簧的另一端掛鉤于卡扣內。本實用新型通過彈簧的預拉力實現對活塞的軸向位移,結構簡單、體積小、容易安裝使用,提高了制動泵的使用性能。
文檔編號F16D65/14GK202349044SQ2011204137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王大勝, 羅亞軍, 許亮, 陸銳, 陶能玉 申請人:蕪湖眾發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