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屬于重型汽車傳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見的重型卡車變速箱結構中,雙中間軸結構具有傳遞扭矩大,使用壽命長的特點,但雙中間軸結構需對兩中間軸齒輪“對齒”以保證兩中間軸總成的一致性。斜齒由于螺旋角的存在,對齒難度相對直齒高出許多,在雙中間軸變速箱中很少采用,現有基本為直齒形式,變速箱總成噪聲較大。因此在主箱為雙中間軸結構的情況下,將斜齒引入,達到既降低變速箱總成噪音又提高變速箱總成的承載能力是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能夠大幅度降低了變速箱總成噪音,且提高了變速箱承載能力。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包含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殼體是一個由前殼、中殼和后殼通過螺栓螺母副連接為一體的封閉結構,前殼內設有輸入軸總成;中殼為主變速箱箱體,具有主箱主軸和兩個主箱中間軸,后殼為副變速箱箱體,主變速箱由副變速系統和主變速系統構成,副變速系統兩個擋位采用插分擋同步器換擋,主變速系統有4個擋位采用嚙合套換擋;副變速箱有兩個擋位,形成2X4X2 S卩16個擋位結構;主箱主軸和兩個主箱中間軸之間的嚙合齒輪為斜齒輪,且主軸前進擋齒輪為右旋,主軸倒擋齒輪為左旋,副變速箱的嚙合齒輪為直齒輪。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副變速系統包括一個輸入軸,該輸入軸上設有低傳動齒輪、 高轉速齒輪和一個插分擋同步器,輸入軸一端安裝在變速箱前殼上,另一端插入主箱主軸左端,且輸入軸和主箱主軸結合部位安裝有推力軸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高轉速齒輪與輸入軸之間間隔設有前推力軸承和后推力軸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輸入軸末端依次安裝有軸承座圈、推力軸承、推力軸承墊、 開口環和開口環鎖片,軸承座圈通過連接卡簧與主箱主軸相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軸承座圈內設有襯套,且襯套與輸入軸為間隙配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副變速箱為行星輪系結構,行星架前端通過滾針軸承支撐于中殼上,行星架后部通過深溝球軸承支撐于后殼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主變速箱雙中間軸全斜齒,提高了變速箱承載能力與嚙合平穩性,大幅度降低了變速箱總成噪音;輸入插分結構擋位速比階差小,燃油經濟性高。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主箱主軸前端定位示意圖;圖3為主軸左端截面示意圖;圖4為行星架支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人員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考附圖1,一種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包含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殼體是一個由前殼21、中殼22和后殼23通過螺栓螺母副連接為一體的封閉結構,前殼21內設有輸入軸總成24 ;中殼22為主變速箱箱體,內部具有主箱主軸11和兩個主箱中間軸25,后殼23為副變速箱箱體,主變速箱由副變速系統和主變速系統構成,副變速系統兩個擋位采用插分擋同步器4換擋,主變速系統有4個擋位采用嚙合套28換擋;副變速箱有兩個擋位,形成 2X4X2即16個擋位結構;主箱主軸11和兩個主箱中間軸25之間的嚙合齒輪為斜齒輪, 且主軸前進擋齒輪29為右旋,主軸倒擋齒輪30為左旋,副變速箱內采用行星輪系,且嚙合齒輪為直齒輪,能夠提高副箱承載能力和壽命。參考附圖2,副變速系統包括一個輸入軸12,該輸入軸12上設有低傳動齒輪3和高轉速齒輪6,插分擋同步器4通過齒座卡簧19及插分齒座18安裝在輸入軸12上,輸入軸 12 一端安裝在變速箱前殼21上,另一端插入主箱主軸11左端,且輸入軸12和主箱主軸11 結合部位安裝有推力軸承16,以抵消輸入軸12和主箱主軸11的軸向力;高轉速齒輪6具有被動傳動和主動傳動兩種功能,主動傳動時軸向力向右,被動時軸向力向左,由于高傳動齒輪6被動在擋時,其與輸入軸12之間產生轉速差,軸向力指向輸入軸12,為平衡軸向力, 高轉速齒輪6與輸入軸12之間間隔設有前推力軸承5和后推力軸承7。此種結構設置主要考慮主軸前進擋齒輪29為右旋,主軸倒擋齒輪30為左旋為反常規設計,將主箱主軸11的軸向定位移動到了前段。參考附圖2. 3,輸入軸12和主箱主軸11具體安裝如下主箱主軸11左端設有內孔,該內孔設卡簧槽31和方便安裝連接卡簧17的缺口 27,輸入軸12末端依次安裝有推力軸承16、推力軸承墊15、開口環14并通過開口環鎖片13鎖緊,然后插入主箱主軸11左端內孔并軸承座圈8和連接卡簧17將輸入軸12和主箱主軸11連接固定,軸承座圈8和主箱主軸11接觸面為主箱主軸11的定位面。為了實現主箱主軸11的浮動,軸承座圈8內設有粉末冶金襯套10,且襯套10與輸入軸12留有間隙。副變速系統工作過程如下主箱主軸11軸向力向左,主變速箱在擋時,主軸11軸向力傳遞到軸承座圈8,繼而靠后推力軸承7、高傳動齒輪6、前推力軸承5過渡到輸入軸 12,靠輸入軸12平衡;主箱向低擋位換擋時,主軸11受向右軸向換擋力,通過連接卡簧17 傳遞到軸承座圈8,繼而傳遞到推力軸承16、推力軸承墊15、開口環14,最后傳遞到輸入軸 12,靠輸入軸12平衡。參考附圖4副變速箱內為副箱行星機構總成26,行星架前端2通過滾針軸承1支撐于中殼22上,行星架后部9通過深溝球軸承20支撐于后殼23上,行星架前后雙支撐結構減少了整車因素(如傳動軸不平衡)對變速箱內部正常工作的影響,提高了副變速箱得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采用主變速箱雙中間軸全斜齒,提高了變速箱承載能力與嚙合平穩性,大幅度降低了變速箱總成噪音;輸入插分結構擋位速比階差小,燃油經濟性高;副變速箱箱行星輪系組合形式并采用直齒輪,提高了副變速箱得使用壽命,行星架前后雙支撐結構減少了整車因素(如傳動軸不平衡)對變速箱內部正常工作的影響。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所屬領域人員應當能夠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式進行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動或等同替換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包含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殼體是一個由前殼、中殼和后殼通過螺栓螺母副連接為一體的封閉結構,前殼內設有輸入軸總成;中殼為主變速箱箱體, 具有主箱主軸和兩個主箱中間軸,后殼為副變速箱箱體,其特征在于主變速箱由副變速系統和主變速系統構成,副變速系統兩個擋位采用插分擋同步器換擋,主變速系統有4個擋位采用嚙合套換擋;副變速箱有兩個擋位,形成2X4X2即16個擋位結構;主箱主軸和兩個主箱中間軸之間的嚙合齒輪為斜齒輪,且主軸前進擋齒輪為右旋,主軸倒擋齒輪為左旋,副變速箱的嚙合齒輪為直齒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其特征在于副變速系統包括一個輸入軸,該輸入軸上設有低傳動齒輪、高轉速齒輪和一個插分擋同步器,輸入軸一端安裝在變速箱前殼上,另一端插入主箱主軸左端,且輸入軸和主箱主軸結合部位安裝有推力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其特征在于高轉速齒輪與輸入軸之間間隔設有前推力軸承和后推力軸承。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其特征在于輸入軸末端依次安裝有軸承座圈、推力軸承、推力軸承墊、開口環和開口環鎖片,軸承座圈通過連接卡簧與主箱主軸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其特征在于軸承座圈內設有襯套,且襯套與輸入軸為間隙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其特征在于副變速箱為行星輪系結構,行星架前端通過滾針軸承支撐于中殼上,行星架后部通過深溝球軸承支撐于后殼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16擋雙中間軸變速箱,能夠大幅度降低了變速箱總成噪音,且提高了變速箱承載能力。包含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殼體是一個由前殼、中殼和后殼通過螺栓螺母副連接為一體的封閉結構,前殼內設有輸入軸總成;中殼為主變速箱箱體,具有主箱主軸和兩個主箱中間軸,后殼為副變速箱箱體,主變速箱由副變速系統和主變速系統構成,副變速系統兩個擋位采用插分擋同步器換擋,主變速系統有4個擋位采用嚙合套換擋;副變速箱有兩個擋位,形成2×4×2即16個擋位結構;主箱主軸和兩個主箱中間軸之間的嚙合齒輪為斜齒輪,且主軸前進擋齒輪為右旋,主軸倒擋齒輪為左旋,副變速箱的嚙合齒輪為直齒輪。采用主變速箱雙中間軸全斜齒,提高了變速箱承載能力與嚙合平穩性,大幅度降低了變速箱總成噪音;輸入插分結構擋位速比階差小,燃油經濟性高。
文檔編號F16H37/04GK202266652SQ20112039166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5日
發明者任憲群, 楊偉玲, 王輝, 胡凱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