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屬于鐵道車輛牽引齒輪驅動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雖然我國的軌道車產品工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生產科研體系,但最高行駛速度基本在100km/h左右,少數能達到120km/h。在現今線路運力越來越集中,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的情況下,這類產品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線路的運行效率, 尤其是不能滿足客運專線的要求。在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01666353U,名稱為“一種用于軌道交通車輛的齒輪箱箱體”的專利文獻中,介紹了一種用于軌道交通車輛的齒輪箱箱體,其特征有箱體包括上箱體與下箱體,上下箱體的結合面呈傾斜布置,輸入軸軸承座位于下箱體,箱體內分布了集油槽。在該技術方案中,結合面傾斜布置,輸入軸軸承座整體位于下箱體,在一定程度上為扭力桿的布置預留出一定的空間,但扭力桿需采用彎曲形狀,齒輪箱同時受軸向和垂向拉扭組合作用力,箱體受力放大,扭力桿與箱體連接螺桿受剪切應力,在高速運行時,由于振動沖擊較大,吊裝可靠性大大降低;將集油槽等布置在箱體內側面,一方面使箱體鑄造、加工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箱體的整體剛性;由于箱體上沒有設置通氣孔,不能平衡內外壓差,對密封機構的設計帶來了困難,且高速情況下,容易產生泄漏;注油口位置低而平,且與連接分型面較近,操作空間受限,注油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全可靠、易于制造,且可以滿足高速走行要求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包括上箱體和下箱體,上箱體和下箱體固定連接成為箱體,箱體上具有輸入軸軸承座和車軸軸承座,所述車軸軸承座為剖分式結構,一半位于上箱體上,另一半位于下箱體上,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之間的結合面呈傾斜布置,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表面分布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由車軸軸承座的周邊向外延伸,所述輸入軸軸承座整體位于上箱體上,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之間的結合面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低于靠近車軸軸承座的一端,所述結合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范圍為25° 35°,所述上箱體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的下部具有扭力桿連接凸臺,扭力桿連接凸臺底部開有連接孔,所述上箱體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的上部具有安全托。所述上箱體上部設置通氣器安裝孔。所述下箱體的側面具有箱體內部觀察窗。所述下箱體上具有注油口。所述下箱體一側具有油位玻璃窗。所述下箱體的底部具有放油孔。[0011]所述上箱體的上邊緣部位和下箱體的下邊緣部位均具有若干加工定位基準凸臺。所述上箱體的輸入軸軸承座和車軸軸承座中間結合部設置加強凸臺。所述下箱體的一側設有銘牌安裝凸臺。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結構后,由于所述輸入軸軸承座整體位于上箱體上,因此一方面提高了輸入軸軸承座的整體剛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輸入軸軸承座加工的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滿足輸入軸轉速較高的特點。由于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之間的結合面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低于靠近車軸軸承座的一端,所述結合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范圍為 25° 35°,因此,就為扭力桿的布置預留出了足夠的空間,無需將扭力桿設計成彎曲等異型形狀,從而齒輪箱可采用垂直吊裝方式,吊桿只受垂向拉力,拉應力最小,避免因彎曲形狀吊桿對齒輪箱產生的拉扭組合力,同時也使扭力桿的設計及制造更加簡單、可靠;由于所述上箱體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的下部具有扭力桿連接凸臺,扭力桿連接凸臺底部開有連接孔,因此,使扭力桿與齒輪箱的連接非常簡便,同時利于保養維護;再由于所述上箱體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的上部具有安全托,當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扭力桿失效時,使齒輪箱仍保持在正常安全位置,防止齒輪箱掉道引發重大安全事故;還由于所述車軸軸承座為剖分式結構,一半位于上箱體上,另一半位于下箱體上,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之間的結合面呈傾斜布置,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表面分布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由車軸軸承座的周邊向外延伸,因此結構簡單合理、安全可靠。此外,上箱體上設置通氣器安裝孔,使得齒輪箱在變速運行時,通過安裝的通氣器,有效的平衡齒輪箱內外壓差,有利于齒輪箱的密封;下箱體側面設置觀察窗,便于觀察齒輪箱內部零件使用狀況,利于齒輪箱的維護及保養;下箱體上設置放油孔、注油口及油位玻璃窗,便于觀察油位及油品,更換潤滑油,徹底放干凈箱體內的變質潤滑油,利于箱體內的清洗;由于上、下箱體上設置了若干加工定位基準凸臺,便于齒輪箱的加工裝夾,有利提高齒輪箱的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輸入軸軸承座和車軸軸承座中間結合部設置加強凸臺,大大提高箱體的剛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的結構正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托的應用原理圖;圖4是圖3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包括上箱體1和下箱體2,上箱體1 和下箱體2固定連接成為箱體,箱體上具有輸入軸軸承座3和車軸軸承座4,所述車軸軸承座4為剖分式結構,一半位于上箱體1上,另一半位于下箱體2上,所述上箱體1和下箱體2 之間的結合面呈傾斜布置,所述上箱體1和下箱體2表面分布有若干加強筋5,加強筋5由車軸軸承座4的周邊向外延伸,所述輸入軸軸承座3整體位于上箱體1上,所述上箱體1和下箱體2之間的結合面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3 —端低于靠近車軸軸承座4的一端,所述結合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范圍為25° 35°,所述上箱體1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3 —端的下
4部具有扭力桿連接凸臺6,扭力桿連接凸臺6底部開有連接孔,所述上箱體1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3 —端的上部具有安全托7。如圖2所示,為了保證齒輪箱在高速工況下,箱體內外不產生壓差,防止了齒輪箱產生漏油現象,所述上箱體1上部設置通氣器安裝孔8。如圖2所示,為了便于觀察齒輪箱內部零件使用狀況,利于齒輪箱的維護及保養, 所述下箱體2的側面具有箱體內部觀察窗9。如圖2所示,為了便于注油,所述下箱體2上具有注油口 10。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觀察油位,所述下箱體2 —側具有油位玻璃窗11。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更換潤滑油,清洗齒輪箱,所述下箱體2的底部具有放油孔 12。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箱體加工時裝夾定位,所述上箱體1的上邊緣部位和下箱體 2的下邊緣部位均具有若干加工定位基準凸臺13。如圖1所示,為了提高箱體整體剛度,所述上箱體1的輸入軸軸承座3和車軸軸承座4中間結合部設置加強凸臺14。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箱體標識,所述下箱體2的一側設有銘牌安裝凸臺15。如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應用時,本實用新型中的安全托7插在轉向架14上的掛件15的孔中,扭力桿連接凸臺6上連接扭力桿(圖中未畫)。當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扭力桿失效時,由于安全托7插在轉向架14上的掛件15的孔中,因此齒輪箱仍能保持在正常安全位置,防止齒輪箱掉道引發重大安全事故。
權利要求1.一種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包括上箱體(1)和下箱體(2),上箱體(1)和下箱體 (2)固定連接成為箱體,箱體上具有輸入軸軸承座(3)和車軸軸承座(4),所述車軸軸承座(4)為剖分式結構,一半位于上箱體(1)上,另一半位于下箱體(2)上,所述上箱體(1)和下箱體(2)之間的結合面呈傾斜布置,所述上箱體(1)和下箱體(2)表面分布有若干加強筋(5),加強筋(5)由車軸軸承座(4)的周邊向外延伸,其特征在于a、所述輸入軸軸承座(3)整體位于上箱體(1)上,b、所述上箱體(1)和下箱體(2)之間的結合面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3)—端低于靠近車軸軸承座(4)的一端,所述結合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范圍為25° 35°,c、所述上箱體(1)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3)—端的下部具有扭力桿連接凸臺(6),扭力桿連接凸臺(6)底部開有連接孔,d、所述上箱體(1)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3)—端的上部具有安全托(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體(1)上部設置通氣器安裝孔(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2)的側面具有箱體內部觀察窗(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2)上具有注油口(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2)—側具有油位玻璃窗(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2)的底部具有放油孔(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體(1)的上邊緣部位和下箱體(2)的下邊緣部位均具有若干加工定位基準凸臺(1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體(1)的輸入軸軸承座(3)和車軸軸承座(4)中間結合部設置加強凸臺(14)。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2)的一側設有銘牌安裝凸臺(15)。
專利摘要一種軌道車輛走行齒輪箱箱體,包括上箱體和下箱體,上箱體和下箱體固定連接成為箱體,箱體上具有輸入軸軸承座和車軸軸承座,車軸軸承座為剖分式結構,一半位于上箱體上,另一半位于下箱體上,上箱體和下箱體之間的結合面呈傾斜布置,上箱體和下箱體表面分布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由車軸軸承座的周邊向外延伸,輸入軸軸承座整體位于上箱體上,上箱體和下箱體之間的結合面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低于靠近車軸軸承座的一端,結合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范圍為25°~35°,上箱體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的下部具有扭力桿連接凸臺,上箱體的靠近輸入軸軸承座一端的上部具有安全托。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安全可靠、且可以滿足高速走行要求。
文檔編號F16H57/021GK202266658SQ20112032117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
發明者胡高華, 陳亞東 申請人: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常州市瑞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