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剛性聯軸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剛性聯軸器,具體涉及一種帶內襯脹套與鍵配合作用傳遞轉矩的剛性聯軸器。
技術背景剛性聯軸器過去也稱之為固定式剛性聯軸器,包括凸緣聯軸器、徑向鍵凸緣聯軸器、平軸聯軸器、夾殼聯軸器、套筒聯軸器。凸緣聯軸器是利用螺栓聯接兩凸緣盤式半聯軸器,兩個半聯軸器分別用鍵與兩軸聯接,以實現兩軸聯接,傳遞轉矩和運動。凸緣聯軸器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較低,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簡便,傳遞轉矩較大,能保證兩軸具有較高的對中精度,一般常用于運輸載荷平穩,高速或傳動精度要求較高的軸系傳動。凸緣聯軸器基本型式的標準號為GB/T3843-86、JB/ZQ4376-97。凸緣聯軸器不具備徑向、軸向各角向補償性能,使用時如果不能保證被聯接兩軸對中精度,將會降低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傳動精度和傳動效率,并引起振動和噪聲。凸緣上各螺栓根據傳遞轉矩的大小,可全部采用鉸制孔螺栓,或一半用鉸制孔用螺栓,另一半用普通螺栓,用鉸制孔螺栓聯接兩半聯軸器,可傳遞大轉矩,但缺點是鉸制孔螺栓聯接中鉸制孔螺栓借螺栓與螺栓孔壁的擠壓傳遞轉矩,鉸制孔螺栓螺孔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工時長,且鉸制孔螺栓裝拆需用錘擊,安裝拆卸困難;過去的剛性凸緣聯軸器內部軸孔為光孔,與被聯接軸聯接時通過加熱安裝,孔與軸過盈配合,以實現兩軸聯接,依靠軸上鍵的作用來傳遞轉矩和運動,安裝與拆卸以及維護極其困難,所以聯軸器的過盈配合與鍵聯接方式上存在以下缺點過盈配合需加熱安裝,不均的加熱使壓力隨之不均,這會造成軸與轂的性能下降;拆卸時,通過加熱后強行拆除,且每拆一次機械性能也下降,依次累加,易造成轂孔的表面拉傷,聯軸器的使用壽命降低,軸與轂孔磨損后傳遞轉矩效果也會明顯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剛性聯軸器,它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簡便,拆裝方便,大大減少了更換維護時間和降低用戶成本,可為用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左半輪轂I、螺母2、墊圈3、數個高強度螺栓4、脹緊螺栓5、右半輪轂6、兩個脹緊套7 ;左半輪轂 I和右半輪轂6的端面相配合,并通過輪轂上的光孔和高強度螺栓4連接,高強度螺栓4的一端通過螺母2固定,且螺母2與輪轂的連接面之間設置有墊圈3,左半輪轂I與右半輪轂 6的內部設置有脹緊套7,脹緊套7的上方通過脹緊螺栓5連接。所述的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的內孔中各裝有一個脹緊套7,使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與轉軸間實現脹緊連接;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端部有向外凸出的法蘭,該兩法蘭通過螺栓、螺母和彈簧墊圈實現固定連接,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上止口配合。所述脹緊套7的內孔有鍵槽,該鍵槽內裝有鍵,使脹緊套7與轉軸間實現鍵連接,且脹緊套7為端部帶法蘭的錐形套筒,該錐形套筒的內孔與轉軸滑配,錐形套筒外壁呈錐面,該錐面的錐度與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端部內錐形孔的錐面相同,脹緊套7的外壁為 I : 3 I : 8錐面。本實用新型左半輪轂I和右半輪轂6靠兩輪轂端面摩擦力實現傳遞轉矩的作用, 同時左半輪轂I與右半輪轂6上止口配合,起軸心定位作用;脹緊螺栓5起固定脹套和調整與軸間的脹力作用;脹緊套7實現兩軸聯接作用,脹緊套7安裝在兩輪轂內,使它在間隙下安裝,使用時靠高強度脹緊螺栓5擰緊產生強大的過盈力,傳遞更大的扭矩。本實用新型安裝時,無需加熱,對材料的機械性能沒有影響,利用高強度螺栓產生壓力,達到強力過盈效果,對軸表面壓力均勻,安全可靠性更高。拆卸時,只需擰松自制的脹緊螺釘,此螺釘可用作拆卸螺釘,再用拆卸螺釘頂松脹套即可拆卸下來,不易造成轂孔的表面拉傷,聯軸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使用時能保證被聯接兩軸對中精度,同時由于還采用了鍵連接,靠內襯脹套及鍵共同來傳動轉矩和運動,實現兩軸聯接。內部脹緊套連接兩軸,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簡便,自動定心,同時與軸上鍵配合作用一起傳遞轉矩。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
簡便,拆裝方便,大大減少了更換維護時間和降低用戶成本,可為用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效 .、/■
Mo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左半輪轂I、螺母2、墊圈3、 數個高強度螺栓4、脹緊螺栓5、右半輪轂6、兩個脹緊套7 ;左半輪轂I和右半輪轂6的端面相配合,并通過輪轂上的光孔和高強度螺栓4連接,高強度螺栓4的一端通過螺母2固定, 且螺母2與輪轂的連接面之間設置有墊圈3,左半輪轂I與右半輪轂6的內部設置有脹緊套 7,脹緊套7的上方通過脹緊螺栓5連接。所述的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的內孔中各裝有一個脹緊套7,使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與轉軸間實現脹緊連接;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端部有向外凸出的法蘭,該兩法蘭通過螺栓、螺母和彈簧墊圈實現固定連接,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上止口配合。所述脹緊套7的內孔有鍵槽,該鍵槽內裝有鍵,使脹緊套7與轉軸間實現鍵連接, 且脹緊套7為端部帶法蘭的錐形套筒,該錐形套筒的內孔與轉軸滑配,錐形套筒外壁呈錐面,該錐面的錐度與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端部內錐形孔的錐面相同,脹緊套7的外壁為
I: 3 I : 8錐面。本具體實施方式
左半輪轂I和右半輪轂6靠兩輪轂端面摩擦力實現傳遞轉矩的作用,同時左半輪轂I與右半輪轂6上止口配合,起軸心定位作用;脹緊螺栓5起固定脹套和調整與軸間的脹力作用;脹緊套7實現兩軸聯接作用,脹緊套7安裝在兩輪轂內,使它在間隙下安裝,使用時靠高強度脹緊螺栓5擰緊產生強大的過盈力,傳遞更大的扭矩。本具體實施方式
安裝時,無需加熱,對材料的機械性能沒有影響,利用高強度螺栓產生壓力,達到強力過盈效果,對軸表面壓力均勻,安全可靠性更高。拆卸時,只需擰松自制的脹緊螺釘,此螺釘可用作拆卸螺釘,再用拆卸螺釘頂松脹套即可拆卸下來,不易造成轂孔的表面拉傷,聯軸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使用時能保證被聯接兩軸對中精度,同時由于還采用了鍵連接,靠內襯脹套及鍵共同來傳動轉矩和運動,實現兩軸聯接。內部脹緊套連接兩軸, 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簡便,自動定心,同時與軸上鍵配合作用一起傳遞轉矩。本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簡便,拆裝方便, 大大減少了更換維護時間和降低用戶成本,可為用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左半輪轂(I)、螺母(2)、墊圈(3)、數個高強度螺栓(4)、脹緊螺栓(5)、右半輪轂¢)、兩個脹緊套(7);左半輪轂(I)和右半輪轂(6)的端面相配合,并通過輪轂上的光孔和高強度螺栓(4)連接,高強度螺栓(4)的一端通過螺母(2)固定,且螺母(2)與輪轂的連接面之間設置有墊圈(3),左半輪轂(I)與右半輪轂(6) 的內部設置有脹緊套(7),脹緊套(7)的上方通過脹緊螺栓(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 (6)的內孔中各裝有一個脹緊套(7)。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脹緊套(7)的內孔有鍵槽, 鍵槽內裝有鍵。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脹緊套(7)為端部帶法蘭的錐形套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錐形套筒的內孔與轉軸滑配,錐形套筒外壁呈錐面,錐面的錐度與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端部內錐形孔的錐面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脹緊套(7)的外壁為 I : 3 I : 8錐面。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剛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端部有向外凸出的法蘭,兩法蘭通過螺栓、螺母和彈簧墊圈固定連接,左半輪轂(I)、右半輪轂(6)上止口配合。
專利摘要新型剛性聯軸器,它涉及一種帶脹緊套與鍵配合作用傳遞轉矩的剛性聯軸器。它包含左半輪轂、螺母、墊圈、數個高強度螺栓、脹緊螺栓、右半輪轂、兩個脹緊套;左半輪轂和右半輪轂的端面相配合,并通過輪轂上的光孔和高強度螺栓連接,高強度螺栓的一端通過螺母固定,且螺母與輪轂的連接面之間設置有墊圈,左半輪轂與右半輪轂的內部設置有脹緊套,脹緊套的上方通過脹緊螺栓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裝拆、維護均較簡便,拆裝方便,大大減少了更換維護時間和降低用戶成本,可為用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F16D1/04GK202348998SQ20112032012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
發明者葉篤孟 申請人:浙江精基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