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用二級增力式電磁制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用二級增力式電磁制動器,屬于車輛電磁制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磁制動器是一種依靠電磁場產生制動力的非接觸力源的器件,一般包括動力源裝置、增力機構、制動組件三大部分,具有響應速度快、整車質量小、制動效率高、易于實現對電流的精確控制等優點。國內外現有的對于增力機構的研究多采用無增力式或一級增力式。現有電磁制動器為哈爾濱工業大學《一種高速電磁制動器動態特性分析》所提出的模型。現有制動器包括線圈、電磁鐵、回復電磁鐵、制動盤和摩擦盤,其中制動盤裝于旋轉軸系上,摩擦盤裝于機殼上,電磁鐵以及回復電磁鐵上分別套有線圈,其特征在于摩擦盤可以軸向移動但不能轉動;當電磁鐵上的線圈中通有一定電流而回復電磁鐵上線圈中無電流時,電磁鐵產生足夠的電磁力使得,摩擦盤向下運動與制動盤摩擦從而產生制動效果;當回復電磁鐵上的線圈中通有一定的電流而電磁鐵線圈中無電流時,回復電磁鐵產生的電磁力使得摩擦盤向上運動,從而使得摩擦盤與制動盤脫離,軸系可以加速運動。缺陷是由于上述制動器并沒有采用任何增力形式,相對于多級增力形式來說要達到所需的制動效果,需要較大的電流或者較多的線圈匝數。因此,會增加制動器的能量消耗和制動器的尺寸與質量, 不利于車輛能量的節約與回收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無需較大電流和較多線圈匝數即可產生較大制動效果的汽車用二級增力式電磁制動器。其技術方案為包括制動底板、兩個相向的制動蹄和回位彈簧,其中兩個制動蹄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鉸接,每個制動蹄的內側均連接一回位彈簧,回位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制動底板上, 其特征在于兩個制動蹄與制動底板的鉸接端不在同一端,回位彈簧遠離鉸接端設置,增設了電磁線圈、靜鐵、動鐵、頂桿、換向杠桿和兩個等長的增力杠桿,其中靜鐵和動鐵均為C形設計、抱間式安裝,電磁線圈套裝在靜鐵上,靜鐵和動鐵的一端鉸接、另一端張開,頂桿的一端鉸接安裝在動鐵上,另一端間隙穿過靜鐵,且頂桿間隙穿過靜鐵的一端設有銷軸;兩個增力杠桿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鉸接,另一端沿軸向重疊,且兩個增力杠桿的重疊端均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道,頂桿夾持在兩個增力杠桿的重疊端之間,且銷軸穿在兩個增力杠桿的通孔滑道上;一個增力杠桿的另一端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槽,通孔滑槽和通孔滑道分居增力杠桿與制動底板鉸接點的兩側,換向杠桿的中部與制動底板鉸接,換向杠桿靠近通孔滑槽一端的頂部設有銷軸,銷軸插在通孔滑槽內;當電磁線圈沒通電時,換向杠桿和兩個增力杠桿的軸線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換向杠桿的端部貼近一制動蹄非鉸接端,另一增力杠桿遠離通孔滑道的一端貼近另一制動蹄非鉸接端;當電磁線圈通電時,兩個增力杠桿分別繞各自與制動底板的鉸接點轉動,換向杠桿壓向一制動蹄的非鉸接端,另一增力杠桿遠離通孔滑道的一端壓向另一制動蹄的非鉸接端。其工作原理為制動器不工作時,電磁線圈不通電,換向杠桿和兩個增力杠桿的軸線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換向杠桿的端部貼近一制動蹄非鉸接端的內壁,另一增力杠桿遠離通孔滑道的一端貼近另一制動蹄非鉸接端的內壁,兩制動蹄的非鉸接端不張開;制動時,電磁線圈通入電流,靜鐵產生電磁吸力,動鐵繞與靜鐵的鉸接點轉動,動鐵與靜鐵的張開端距離減小,頂桿向靜鐵外伸出,驅動兩個增力杠桿分別繞各自與制動底板的鉸接點轉動,沒設有通孔滑槽的增力杠桿的一端壓向一制動蹄的非鉸接端內壁,另一增力杠桿的通孔滑槽的內壁驅動換向杠桿壓向另一制動蹄的非鉸接端內壁,兩制動蹄的非鉸接端張開,實現對汽車輪轂的制動。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1、采用二級增力形式,首先由動鐵與靜鐵構成的電磁鐵產生的電磁力通過電磁鐵形成的抱間機構進行第一級的增力,然后由增力杠桿進行第二級的增力,最終形成制動力, 增力倍數可以達到6倍以上,相比于現有制動器有較高的增力倍數,因此在產生相同制動力的要求下,本實用新型所用到的電磁鐵尺寸、線圈匝數、工作電流均較小,有利于制動能量的節約與回收。2、在采用電磁鐵作為制動器的動力源部分的同時,將電磁鐵設計成抱閘形式作為第一級的增力機構,這種特殊設計使得整個制動器結構緊湊,易于安裝,同時易于下一級增力機構的設計與布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除去制動底板、制動蹄和回位彈簧,剩余部分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圖中1、制動底板2、制動蹄3、回位彈簧4、電磁線圈5、靜鐵6、動鐵7、頂桿8、換向杠桿9、增力杠桿10、銷軸11、通孔滑道12、通孔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制動底板1、兩個相向的制動蹄2和回位彈簧3,其中兩個制動蹄2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1鉸接,每個制動蹄2的內側均連接一回位彈簧3,回位彈簧3的另一端固定在制動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兩個制動蹄2與制動底板1的鉸接端不在同一端,回位彈簧 3遠離鉸接端設置,增設了電磁線圈4、靜鐵5、動鐵6、頂桿7、換向杠桿8和兩個等長的增力杠桿9,其中靜鐵5和動鐵6均為C形設計、抱閘式安裝,電磁線圈4套裝在靜鐵5上,靜鐵5和動鐵6的一端鉸接、另一端張開,頂桿7的一端鉸接安裝在動鐵6上,另一端間隙穿過靜鐵5,且頂桿7間隙穿過靜鐵5的一端設有銷軸10 ;兩個增力杠桿9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1鉸接,另一端沿軸向重疊,且兩個增力杠桿9的重疊端均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道11, 頂桿7夾持在兩個增力杠桿9的重疊端之間,且銷軸10穿在兩個增力杠桿9的通孔滑道11 上;一個增力杠桿9的另一端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槽12,通孔滑槽12和通孔滑道11分居增力杠桿9與制動底板1鉸接點的兩側,換向杠桿8的中部與制動底板1鉸接,換向杠桿8 靠近通孔滑槽12 —端的頂部設有銷軸10,銷軸10插在通孔滑槽12內;當電磁線圈4沒通電時,換向杠桿8和兩個增力杠桿9的軸線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換向杠桿8的端部貼近一制動蹄2非鉸接端,另一增力杠桿9遠離通孔滑道11的一端貼近另一制動蹄2非鉸接端;當電磁線圈4通電時,兩個增力杠桿9分別繞各自與制動底板1的鉸接點轉動,換向杠桿8壓向一制動蹄2的非鉸接端,另一增力杠桿9遠離通孔滑道11的一端壓向另一制動蹄2的非鉸接端。
權利要求1. 一種汽車用二級增力式電磁制動器,包括制動底板(1)、兩個相向的制動蹄( 和回位彈簧(3),其中兩個制動蹄O)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1)鉸接,每個制動蹄O)的內側均連接一回位彈簧(3),回位彈簧(3)的另一端固定在制動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兩個制動蹄( 與制動底板(1)的鉸接端不在同一端,回位彈簧C3)遠離鉸接端設置,增設了電磁線圈(4)、靜鐵( 、動鐵(6)、頂桿(7)、換向杠桿(8)和兩個等長的增力杠桿(9),其中靜鐵(5)和動鐵(6)均為C形設計、抱閘式安裝,電磁線圈(4)套裝在靜鐵(5)上,靜鐵(5) 和動鐵(6)的一端鉸接、另一端張開,頂桿(7)的一端鉸接安裝在動鐵(6)上,另一端間隙穿過靜鐵(5),且頂桿(7)間隙穿過靜鐵(5)的一端設有銷軸(10);兩個增力杠桿(9)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1)鉸接,另一端沿軸向重疊,且兩個增力杠桿(9)的重疊端均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道(11),頂桿(7)夾持在兩個增力杠桿(9)的重疊端之間,且銷軸(10)穿在兩個增力杠桿(9)的通孔滑道(11)上;一個增力杠桿(9)的另一端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槽 (12),通孔滑槽(1 和通孔滑道(11)分居增力杠桿(9)與制動底板(1)鉸接點的兩側,換向杠桿(8)的中部與制動底板(1)鉸接,換向杠桿(8)靠近通孔滑槽(1 一端的頂部設有銷軸(10),銷軸(10)插在通孔滑槽(12)內;當電磁線圈⑷沒通電時,換向杠桿⑶和兩個增力杠桿(9)的軸線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換向杠桿(8)的端部貼近一制動蹄( 非鉸接端,另一增力杠桿(9)遠離通孔滑道(11)的一端貼近另一制動蹄( 非鉸接端;當電磁線圈⑷通電時,兩個增力杠桿(9)分別繞各自與制動底板⑴的鉸接點轉動,換向杠桿⑶ 壓向一制動蹄( 的非鉸接端,另一增力杠桿(9)遠離通孔滑道(11)的一端壓向另一制動蹄O)的非鉸接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用二級增力式電磁制動器,包括制動底板、制動蹄和回位彈簧,特征是兩個制動蹄與制動底板的鉸接端不在同一端,增設了電磁線圈、靜鐵、動鐵、頂桿、換向杠桿和兩個增力杠桿,其中靜鐵和動鐵抱閘式安裝,電磁線圈套裝在靜鐵上,頂桿的一端鉸接安裝在動鐵上,另一端間隙穿過靜鐵;兩個增力杠桿的一端分別與制動底板鉸接,另一端沿軸向重疊,頂桿夾持在兩個增力杠桿的重疊端之間,銷軸穿在兩個增力杠桿的通孔滑道上;一個增力杠桿的另一端設有沿軸向的通孔滑槽,通孔滑槽和通孔滑道分居增力杠桿與制動底板鉸接點的兩側,換向杠桿的中部與制動底板鉸接。本實用新型無需較大電流和較多線圈匝數即可產生較大制動效果,工作性能優良。
文檔編號F16D121/20GK202176643SQ20112030441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0日
發明者任傳波, 任超, 柳小偉, 高學熠 申請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