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力變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搭載于車輛上的自動變速器的液力變矩器,特別涉及具備鎖止離合器的液力變矩器。
背景技術:
液力變矩器組裝在自動變速器中,將發動機的輸出傳遞給變速機構。液力變矩器在連接于發動機的輸出軸的殼體內包括泵,與該殼體一體地旋轉;渦輪,與該泵相向設置,并被該泵通過流體驅動;定子,設置在泵與渦輪的相向部的內側。該定子經由設置在其內側的單向離合器而支撐在變速器殼上,在速度比亦即渦輪轉速相對于泵轉速的比例較小的區域中被固定,通過承受從渦輪回流到泵的流體的反作用力而起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在液力變矩器的中心線上,設置有連結于渦輪并延伸到變速機構側的渦輪軸,在該渦輪軸的外側設置有從變速器殼延伸的與單向離合器的內圈嵌合的定子軸,并且在該定子軸的外側,設置有從液力變矩器的殼體延伸到變速機構側并驅動作為流體供應源的油泵
的泵套筒。此外,在液力變矩器中,為了在除了利用定子的扭矩增大作用的起步時等時候以及除了必須允許泵與渦輪的相對旋轉的變速時等時候的運轉狀態下提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能,有時會設置將泵與渦輪直接連接的鎖止離合器,作為該鎖止離合器,有時會使用多板式鎖止離合器,該多板式鎖止離合器具備多個摩擦板和在指定的工作油壓供應到油壓室時將這些摩擦板接合的活塞。在具備此種鎖止離合器的液力變矩器中,流體從油泵通過定子軸與渦輪軸之間被導入,該流體被供應到由泵、渦輪及定子構成的循環圓(torus),并且被供應到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空間部,充滿于液力變矩器內。該流體在循環圓中傳遞扭矩,并且起到對在鎖止離合器的打滑控制時產生的發熱進行冷卻的功能。在液力變矩器內,因傳遞扭矩或冷卻鎖止離合器而變成高溫的流體從泵套筒與定子軸之間排出。然而,從定子軸與渦輪軸之間導入的一部分流體,會通過單向離合器的內圈與定子軸之間的花鍵嵌合部而泄漏到泵套筒與定子軸之間從而不在循環圓及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空間部中循環,有可能無法充分冷卻鎖止離合器。對此,例如在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8-175338號中公開了一種作為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的方案。如圖6所示,該液力變矩器201的渦輪在Pll所示的位置與自動變速器的渦輪軸Fll連結。具體而言,與渦輪結合的渦輪輪轂211通過花鍵嵌合而連結于渦輪軸Fll。另外,液力變矩器201中,單向離合器220的內圈221在P12所示的位置與定子軸 F12花鍵嵌合,并且在比其與定子軸F12花鍵嵌合的花鍵嵌合部P12更靠發動機相反側(即,在相對于花鍵嵌合部P12遠離發動機的一側)亦即P13所示的位置,與定子軸F12緊密嵌合(以下簡稱為“密嵌”)。于是,在液力變矩器201中,從定子軸F12與渦輪軸Fll之間導入的流體如箭頭 All所示,經由定子軸F12中所設的流體通路231、內圈221中所設的流體通路232、渦輪輪轂211中所設的流體通路233,而被供應到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空間部M0,并從該空間部 240供應到由泵、渦輪及定子構成的循環圓,并且如箭頭A12所示,從該循環圓經由與殼體 215結合的泵套筒216與定子軸F12之間而排出。這樣,在液力變矩器201中,內圈221與定子軸F12之間花鍵嵌合并且被密嵌,因而從定子軸F12與渦輪軸Fll之間導入的流體被供應到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空間部M0,從而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另外,在液力變矩器201中,控制鎖止離合器的工作的流體除了經由箭頭All及A12所示的流體通路以外,還如箭頭A13所示,經由沿渦輪軸Fll的軸向延伸的流體通路241而被供應。然而,即使在如所述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8-175338號所公開的那樣在內圈與定子軸的花鍵嵌合部的發動機相反側設置密嵌部(即,緊密嵌合的部分)來抑制流體通過內圈與定子軸之間而泄漏到泵套筒與定子軸之間的情形的情況下,也因實際上要考慮到收納在液力變矩器內的內圈與從變速器殼延伸的定子軸之間的組裝性,而必須在密嵌部處,在內圈與定子軸之間設置游隙。如果在密嵌部處,在內圈與定子軸之間設置游隙,則如前所述,流體會通過內圈與定子軸之間而泄漏到泵套筒與定子軸之間,從而造成無法充分冷卻鎖止離合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鑒于上述技術課題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確保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的情況下能夠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的液力變矩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液力變矩器包括殼體,連結于發動機的輸出軸; 泵,與所述殼體一體地旋轉;渦輪,與所述泵的發動機側相向地設置;定子,設置在所述泵與所述渦輪的相向部的內側,并且在該定子的內側設置有單向離合器;循環圓,由所述泵、 所述渦輪及所述定子形成在所述殼體內;鎖止離合器,設置在比所述渦輪更靠發動機側,直接連接所述渦輪與所述殼體;渦輪軸,與所述渦輪連結,并延伸到變速機構側;定子軸,設置在所述渦輪軸的外側,從自動變速器的變速器殼延伸并與所述單向離合器的內圈花鍵嵌合;泵套筒,設置在所述定子軸的外側,從所述殼體延伸到所述變速機構側并驅動油泵;流體通路,使來自所述油泵的流體從所述定子軸與所述渦輪軸之間導入并通過設置有所述鎖止離合器的所述渦輪與所述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及所述循環圓而從所述泵套筒與所述定子軸之間排出;密封部件,設置在比所述內圈與所述定子軸的花鍵嵌合部更靠發動機側,將所述內圈的內周面與所述定子軸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上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液力變矩器,能夠在確保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的情況下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的剖視圖。[0020]圖2是表示圖1的要部的要部放大圖。圖3是用于說明流體向液力變矩器流動的液流的說明圖。圖4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的要部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的要部的剖視圖。圖6是用于說明以往的液力變矩器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圖1 的要部的要部放大圖。如圖1所示,該液力變矩器1具有形成其外殼的殼體10,該殼體10 通過固定設置在構成其發動機側的面的前蓋11的外周部上的多個雙頭螺栓12和螺合于該螺栓12上的螺母A,而安裝在傳動板D的外周部上,其中,傳動板D通過曲軸鎖緊螺栓C而安裝于發動機的曲軸B的端部上,由此,液力變矩器1的整體連結于曲軸B,從而被發動機所驅動。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方便,以發動機側(即,靠近發動機的一側,對應于圖的右側)為前方,以發動機相反側(即,遠離發動機的一側,對應于圖的左側)為后方。液力變矩器1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泵20、渦輪30、定子40、單向離合器50及鎖止離合器60,這些要素被收納在殼體10內。另外,殼體10內充滿作為流體的油。泵20包括構成殼體10的發動機相反側的面的泵殼21、及多個葉片22,該多個葉片22在殼21的外周部所設的向后方隆起的彎曲部21a的內部上沿周方向隔開指定間隔地設置。于是,泵20基于與殼體10 —體地旋轉,而利用葉片22與彎曲部21a的內表面來引導充滿殼體10內的油,從而使該油產生一邊繞軸心轉動一邊從后方朝向前方流動的液流a。另外,在泵20上,具體而言在泵殼21的內周端部上結合有向變速機構側延伸的泵套筒23,該泵套筒23的遠端卡合于設置在液力變矩器1后方的齒輪式油泵E的內齒輪E ‘, 從而通過曲軸B的旋轉,借助殼體10及泵套筒23來驅動油泵E。渦輪30包括潤輪殼31,在外周部具有朝向與泵殼21的彎曲部21a的相反側彎曲的彎曲部31a ;多個葉片32,在殼31的彎曲部31a的內部上沿周方向隔開指定間隔地設置;渦輪輪轂33,結合于殼31的內周端部。渦輪30與泵20的前方相向設置,旋轉自如地收納于殼體10內。于是,基于渦輪殼31的設置有葉片32的彎曲部31a與泵殼21的設置有葉片22 的彎曲部21a相向設置,由泵20的旋轉而產生的液流a被導入渦輪殼31的彎曲部31a內, 基于該彎曲部31a的內表面與葉片32而形成朝向內側的液流b,該液流b推壓葉片32,由此,渦輪30在周方向上受力,從而沿與泵20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受到驅動。并且,該驅動力通過在Pl所示的位置處連結于渦輪30的延伸到自動變速器的變速機構側的渦輪軸Fl 而傳遞給變速機構。另外,渦輪30通過渦輪輪轂33的內周端部花鍵嵌合于渦輪軸Fl而連結于該渦輪軸Fl。定子40設置在泵20與渦輪30的相向部的內側,采用將在內圈部41與外圈部42 之間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多個葉片43在周方向上隔開指定間隔設置而整體一體化的結構。 葉片43被設置為位于泵20上的葉片22的內周側的端部與渦輪30上的葉片32的內周側的端部之間,由此,驅動渦輪30的流體的液流b從渦輪30側被導入,從而形成通過各葉片43之間的液流c。并且,該液流c從內周側被導入泵殼21的彎曲部21a而成為液流a,由此,形成通過泵20、渦輪30及定子40的各葉片22、32、43之間而循環的液流,從而在液力變矩器1中形成構成該循環路徑的圓環狀空間亦即循環圓T。單向離合器50是支撐定子40以實現由該定子40產生的扭矩增大作用的單向離合器,被設置在定子40的內側。該單向離合器50具有外圈51、內圈52及設置在外圈51與內圈52之間的多個楔塊53,定子40的內圈部41的內周面通過壓入方式花鍵嵌合于外圈 51的外周面,并且內圈52通過內周面花鍵嵌合于從自動變速器的變速器殼G延伸的定子軸 F2而組裝在該定子軸F2上。另外,外圈51的軸向位置由設置在該外圈51與位于其前方的渦輪輪轂33之間的推力軸承M以及設置在該外圈51與位于其后方的泵殼21的內周部之間的推力軸承55所限制,由此,定子40在軸向上相對于泵20及渦輪30被定位。并且,當定子40被液流c作用而有推壓力作用于葉片43的一側的面從而受到一個向一方向的旋轉力時,定子40基于單向離合器50空轉而自如地旋轉,另外,在有推壓力作用于葉片43的另一側的面從而受到一個向另一方向的旋轉力時,定子40基于單向離合器50鎖定而被固定。此時,產生扭矩增大作用,從發動機輸入到泵20中的扭矩增大,并從渦輪30輸出到渦輪軸Fl。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中,如圖2所示,單向離合器50的內圈52的內周面的內徑在比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近發動機側形成得較大,并且,定子軸F2 在其遠端部形成有延伸到比該定子軸F2與內圈5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近發動機側的圓筒狀的延長部F2a。并且,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近發動機側,且在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具體而言為與延長部Fh的外周面之間,通過壓入方式安裝有呈環狀的密封部件80。該密封部件80是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部件, 剖面為大致矩形狀。密封部件80包括與內圈52的內周面接觸的主體部81、及從該主體部 81向內側延伸并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接觸的唇部82。唇部82以隨著從其基端部82a向其遠端部82b延伸而向前方傾斜地位于前蓋11 側的方式設置,向阻止流體從發動機側向發動機相反側泄漏的方向設置。另外,密封部件80 是使用橡膠等彈性材料而形成,主體部81中一體地形成有芯骨83。本實施方式中,密封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的密封部件80被設置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花鍵嵌合的部位P2更靠近前蓋11側,如圖2所示,密封部件 80在軸向上與單向離合器50重疊。這樣,由于密封部件80在軸向上與單向離合器50重疊地設置,因而與密封部件80 與單向離合器50在軸向上不重疊的情形相比,液力變矩器1的軸向尺寸得以縮短,因此能夠將液力變矩器1在軸向上構成得緊湊。另外,與內圈52組裝在一起的定子軸F2的遠端部的外周面形成為尖細狀,在該遠端部上設有引導部F2b,該引導部F2b在液力變矩器1組裝到定子軸F2上時,引導該遠端部到密封部件80內。具體而言,在定子軸F2的延長部F2a的遠端部上設有引導部F2b。[0044]鎖止離合器60包括以同心狀設置的離合器轂61及離合器鼓62 ;設置在該離合器轂61與離合器鼓62之間且與它們交替地卡合的多個摩擦板63 ;滑動自如地收納在與離合器轂61 —體地設置的活塞缸64中的活塞65 ;其中,離合器轂61及活塞缸64通過焊接固定于前蓋11的內表面。并且,活塞缸64內的活塞65的背部形成有油壓室66,當油以指定的工作油壓從渦輪軸Fl中所設的油通路66a通過前蓋11與固定于該前蓋11的內表面上的板部件67之間所設的油通路66b以及活塞缸64中所設的油通路66c等而導入到該油壓室66中時,由活塞65向保持器68側推壓多個摩擦板63,以使鎖止離合器60接合。另外,在多個摩擦板63 上,形成有從其內方側向外方側延伸的多個槽部(未圖示),從而即使在鎖止離合器60接合時,也有油流動到該槽部。另外,液力變矩器1中,在鎖止離合器60處具備鎖止緩沖器70,鎖止緩沖器70包括彈簧保持板71 ;多個緩沖彈簧72,沿周方向設置于該彈簧保持板71的指定的圓周上且一端由設置在該彈簧保持板71上的彈簧承接部71a所承接;彈簧承接部件73,固定在渦輪殼31的外周部的外表面并朝向前方突出且承接緩沖彈簧72的另一端。并且,彈簧保持板71的內周部結合于鎖止離合器60的離合器鼓62,鎖止離合器 60接合時,前蓋11的旋轉即曲軸B的旋轉經由鎖止離合器60而輸入至鎖止緩沖器70的彈簧保持板71,并且一邊壓縮緩沖彈簧72 —邊從彈簧承接部件73傳遞給渦輪30。另外,在彈簧承接部件73上設有從固定于渦輪殼31上的基部73a的內周端部向前方突出的止動部73b,該止動部7 突入設置在彈簧保持板71上的在周方向上較長的長孔71b中,由此,彈簧承接部件73與彈簧保持板71的相對旋轉被限制為指定量,以阻止緩沖彈簧72的過度壓縮。此處,對該液力變矩器1的作用進行說明,首先,在起步時或變速時等鎖止離合器 60的非接合時,基于與發動機的曲軸B —體地旋轉的泵20,渦輪30借助在循環圓T內循環的油而被驅動,動力經由渦輪軸Fl而傳遞給變速機構。此情況下,在獲得定子40的扭矩增大作用的速度比下,發動機的輸出扭矩被增大后而輸出到變速機構。另外,在起步時或變速時等以外的運轉狀態下,若指定的工作油壓從渦輪軸Fl中所設的油通路66a經由前蓋11與固定于該前蓋11內表面上的板部件67之間所設的油通路66b以及活塞缸64中所設的油通路66c等供應到鎖止離合器60的油壓室66,則鎖止離合器60被接合,殼體10的前蓋11與渦輪30經由鎖止緩沖器70而連結,發動機的輸出扭矩從曲軸B經由殼體10、鎖止離合器60及鎖止緩沖器70而直接傳遞給渦輪30。此時,動力不借助油而傳遞給變速機構,由此,扭矩傳遞效率比鎖止離合器60的非接合時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能提高。并且,在接合鎖止離合器60時,為了抑制在鎖止離合器60接合時的沖擊,通過對供應給油壓室66的油壓進行控制,以使鎖止離合器60暫時處于打滑狀態,隨后再將該鎖止離合器60完全接合,當鎖止離合器60的多個摩擦板63開始接觸而開始傳遞扭矩時,鎖止緩沖器70的緩沖彈簧72被壓縮,由此來吸收扭矩傳遞開始時的沖擊,由此,鎖止離合器60 得以平順地接合。在鎖止離合器60被設為打滑狀態的打滑控制時,多個摩擦板63上的發熱量增大, 不過,在液力變矩器1中,由于使供應給循環圓T的油通過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渦輪30與殼體10之間具體而言為與前蓋11之間的空間部77,因而能夠冷卻鎖止離合器60。接下來,對液力變矩器1內的油的液流進行說明。在液力變矩器1中,如前所述,除了將油供應到循環圓T內的該油的液流以外,為了控制鎖止離合器60的工作,如箭頭A4所示,還有經由渦輪軸Fl中所設的油通路66a等而向油壓室66供應的油的液流。向循環圓T內供應的油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l之間導入到液力變矩器1,并如箭頭Al所示,通過渦輪輪轂33中所設的油通路33a而供應到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空間部 77,再如箭頭A2所示,從該空間部77沿著殼體10流動而供應到泵殼21與渦輪殼31之間, 供應到循環圓T。并且,供應到循環圓T的油通過泵20、渦輪30及定子40的各葉片22、32、43之間而循環,并且,其一部分通過設置在外圈51與泵殼21之間的推力軸承55而如箭頭A3所示, 從結合于殼體10上的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排出。圖3是用于說明流體向液力變矩器流動的液流的說明圖。如該圖3所示,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l之間往液力變矩器1導入的油,是將由作為流體供應源的油泵E所吸取的油通過將定子軸F2和渦輪軸Fl間與油泵E予以連接的油通路A6供應來的油,通過在該油通路A6中設置在油的液流方向上游側的第1調壓閥Vl和設置在第1調壓閥Vl下游側的第2調壓閥V2來分別調整油壓。另一方面,為了控制鎖止離合器60的工作而向油通路66a導入的油,是將油泵E 所吸取的油通過從油通路A6的第1調壓閥Vl與第2調壓閥V2之間分支的油通路A7來供應的油,并由設置在該油通路A7中的電磁閥V3來調整油壓。另外,作為電磁閥V3,例如使用負荷控制電磁閥。在液力變矩器1中,能夠由第1調壓閥Vl將油壓設定為第1指定壓力,由第2調壓閥V2將油壓設定為比第1指定壓力低的第2指定壓力,由電磁閥V3將油壓調整為第1 指定壓力以下的任意油壓,由此,能夠控制鎖止離合器60的工作。另外,從液力變矩器1的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排出的油作為供應給變速機構85潤滑的油。這樣,液力變矩器1中所形成的流體通路,使來自油泵E的油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l之間導入液力變矩器1,并通過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空間部77及循環圓T而從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排出,通過使油通過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空間部77,從而能夠冷卻鎖止離合器60。另外,在液力變矩器1中,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具備將該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80。由此,能夠抑制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l之間導入的油通過內圈52與定子軸F2之間而泄漏到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的情形,因此,能夠確實地向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渦輪30與殼體 10之間的空間部77供應油,從而能夠提高鎖止離合器60的冷卻性能。此外,由于設置有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80,因而與將內圈52和定子軸F2密嵌地組裝時的情形相比,能夠增大內圈52與定子軸F2之間的游隙,因此,能夠較容易地組裝內圈52和定子軸F2,從而能夠確保液力變矩器 1與定子軸F2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另外,密封部件80具備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接觸的唇部82,該唇部82向阻止流體從發動機側向發動機相反側泄漏的方向設置,從而能夠吸收液力變矩器1組裝到定子軸 F2上時可能發生的內圈52的中心軸與定子軸F2的中心軸之間的中心偏離,從而能夠在內圈52與定子軸F2之間確保良好的密封性能。除此以外,在定子軸F2的遠端部具備引導部F2b,該引導部F2b在液力變矩器1組裝到定子軸F2上時引導該遠端部到密封部件80內,從而能夠較容易地將液力變矩器1組裝于定子軸F2,能夠進一步提高液力變矩器1與定子軸F2間的組裝性。接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的要部的剖視圖。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91只是密封部件的形狀與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不同,因此,對于具備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并起到同樣的作用的部件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說明。如圖4所示,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91中,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 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通過壓入而安裝有形成為環狀的密封部件100,該密封部件100不具備唇部,由剖面大致矩形狀的主體部101形成。密封部件100也是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部件,設置在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的主體部101通過壓入而安裝于內圈52的內周面。另外,密封部件100也是使用橡膠等彈性材料而形成,在主體部101上一體地形成有芯骨103。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91中,由于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也具備將該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100,由此,能夠抑制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l之間導入的油通過內圈52與定子軸F2之間而泄漏到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的情形,因此,能夠確實地向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空間部77供應油,從而能夠提高鎖止離合器60的冷卻性能。另外,由于設置有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100,因而與將內圈52和定子軸F2密嵌地組裝的情形相比,能夠增大內圈52與定子軸 F2之間的游隙,因此,能夠較容易地組裝內圈52和定子軸F2,從而能夠確保液力變矩器91 與定子軸F2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接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的要部的剖視圖。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11只是密封部件與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不同,因此,對于具備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并起到同樣的作用的部件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說明。如圖5所示,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11中,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 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通過壓入而安裝有形成為環狀的密封部件120,但密封部件120上還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120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orifice)81a。密封部件120也形成為剖面大致矩形狀,具備與內圈52的內周面接觸的主體部81 和從該主體部81向內側延伸并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接觸的唇部82,密封部件120中,在主體部81及芯骨83上設有連通密封部件120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連通孔即節流孔 81a,該節流孔81a以沿軸向開口的方式而形成。另外,節流孔81a并不限定于1個,也可沿密封部件120的周方向設置多個節流孔81a。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11中,由于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也具備將該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120,由此,能夠抑制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l之間導入的油通過內圈52與定子軸F2之間而泄漏到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的情形,因此,能夠確實地向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空間部77供應油,從而能夠提高鎖止離合器60的冷卻性能。另外,由于設置有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120,因而與將內圈52和定子軸F2密嵌地組裝的情形相比,能夠增大內圈52與定子軸F2之間的游隙,因此,能夠較容易地組裝內圈52和定子軸F2,從而能夠確保液力變矩器 111與定子軸F2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此外,由于在密封部件120上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120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81a,因而能夠使極少的油從密封部件120的發動機側流向發動機相反側,因此,能夠在確實地將油供應到設置有鎖止離合器60的空間部77的情況下抑制油或異物滯留在密封部件120的發動機側的情形。由以上的說明可知,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變矩器1、91、111中,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設有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80、100、120,從而能夠在確保液力變矩器1、91、111與定子軸F2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的情況下提高鎖止離合器60的冷卻性能。最后,說明如上所述的實施方式的結構及其效果。上述第1 第3實施方式的液力變矩器包括殼體,連結于發動機的輸出軸;泵, 與所述殼體一體地旋轉;渦輪,與所述泵的發動機側相向地設置;定子,設置在所述泵與所述渦輪的相向部的內側,并且在該定子的內側設置有單向離合器;循環圓,由所述泵、所述渦輪及所述定子形成在所述殼體內;鎖止離合器,設置在比所述渦輪更靠發動機側,直接連接所述渦輪與所述殼體;渦輪軸,與所述渦輪連結,并延伸到變速機構側;定子軸,設置在所述渦輪軸的外側,從自動變速器的變速器殼延伸并與所述單向離合器的內圈花鍵嵌合; 泵套筒,設置在所述定子軸的外側,從所述殼體延伸到所述變速機構側并驅動油泵;流體通路,使來自所述油泵的流體從所述定子軸與所述渦輪軸之間導入并通過設置有所述鎖止離合器的所述渦輪與所述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及所述循環圓而從所述泵套筒與所述定子軸之間排出;密封部件,設置在比所述內圈與所述定子軸的花鍵嵌合部更靠發動機側,將所述內圈的內周面與所述定子軸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S卩,該液力變矩器中所形成的流體通路,使流體從定子軸與渦輪軸之間導入并通過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渦輪與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及循環圓而從泵套筒與定子軸之間排出, 此外,該液力變矩器中,在比內圈與定子軸的花鍵嵌合部更靠發動機側還具備將該內圈的內周面與定子軸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由此,與將內圈和定子軸密嵌地進行組裝的情形相比,能夠增大內圈與定子軸之間的游隙,因此,能夠較容易地組裝內圈和定子軸,從而能夠確保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間的良好的組裝性。另外,能夠抑制從定子軸與渦輪軸之間導入的流體通過內圈與定子軸之間而泄漏到泵套筒與定子軸之間的情形,因此,能夠確實地向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渦輪與殼體之間的空間部供應流體,從而能夠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因此,能夠在確保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間的良好的組裝性的情況下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此外,上述第3實施方式的液力變矩器中,所述密封部件上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根據此結構,由于在密封部件上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因而能夠使極少的油從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流向發動機相反側,因此,能夠在確實地將油供應到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空間部的情況下抑制油或異物滯留在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的情形。另外,上述第1 第3實施方式的液力變矩器中,所述密封部件在軸向上與所述單向離合器重疊地設置。根據此結構,由于密封部件在軸向上與單向離合器重疊地設置,因此,與密封部件和單向離合器在軸向上不重疊的情形相比,液力變矩器的軸向尺寸得以縮短,從而能夠將液力變矩器在軸向上構成得緊湊。此外,上述第1及第3實施方式的液力變矩器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與所述定子軸的外周面接觸的唇部,所述唇部向阻止流體從發動機側向發動機相反側泄漏的方向設置。根據此結構,由于密封部件具備與定子軸的外周面接觸的唇部,而且該唇部向阻止流體從發動機側向發動機相反側泄漏的方向設置,因此,液力變矩器組裝到定子軸上時可能發生的內圈的中心軸與定子軸的中心軸之間的中心偏離能夠得以吸收,從而能夠在內圈與定子軸之間確保良好的密封性能,更有效地獲得前面所述的效果。此外,上述第1 第3實施方式的液力變矩器中,所述定子軸的遠端部上具備引導部,該引導部在所述液力變矩器組裝到所述定子軸上時引導所述遠端部到所述密封部件內。根據此結構,由于在定子軸的遠端部具備引導部,而且該引導部在液力變矩器組裝到定子軸上時引導該遠端部到密封部件內,因此,能夠較容易地將液力變矩器組裝到定子軸上,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間的組裝性。如上所述,示出了第1 第3實施方式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力變矩器的例子,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這些例子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當然是能夠實施各種改良及設計上的變更的。如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既能確保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間的良好的組裝性又能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的液力變矩器,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合適地應用于該種液力變矩器或自動變速器、或者搭載有該液力變矩器或自動變速器的車輛的制造技術領域中。
權利要求1. 一種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連結于發動機的輸出軸; 泵,與所述殼體一體地旋轉; 渦輪,與所述泵的發動機側相向地設置;定子,設置在所述泵與所述渦輪的相向部的內側,并且在該定子的內側設置有單向離合器;循環圓,由所述泵、所述渦輪及所述定子形成在所述殼體內;鎖止離合器,設置在比所述渦輪更靠發動機側,直接連接所述渦輪與所述殼體;渦輪軸,與所述渦輪連結,并延伸到變速機構側;定子軸,設置在所述渦輪軸的外側,從自動變速器的變速器殼延伸并與所述單向離合器的內圈花鍵嵌合;泵套筒,設置在所述定子軸的外側,從所述殼體延伸到所述變速機構側并驅動油泵; 流體通路,使來自所述油泵的流體從所述定子軸與所述渦輪軸之間導入并通過設置有所述鎖止離合器的所述渦輪與所述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及所述循環圓而從所述泵套筒與所述定子軸之間排出;密封部件,設置在比所述內圈與所述定子軸的花鍵嵌合部更靠發動機側,將所述內圈的內周面與所述定子軸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上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液力變矩器在連結于發動機的輸出軸的殼體內具備由泵、渦輪及內側設置有單向離合器的定子所形成的循環圓、以及鎖止離合器。該液力變矩器中,來自泵的流體從定子軸(F2)與渦輪軸(F1)之間導入并通過設置有鎖止離合器的空間部及循環圓而從泵套筒(23)與定子軸(F2)之間排出。該液力變矩器在比內圈(52)與定子軸(F2)的花鍵嵌合部(P2)更靠發動機側,還具備將內圈(52)的內周面與定子軸(F2)的外周面之間予以密封的密封部件(80)。密封部件(80)上設有連通該密封部件的發動機側與發動機相反側的節流孔(81a)。由此,能夠在確保液力變矩器與定子軸之間的良好的組裝性的情況下提高鎖止離合器的冷卻性能。
文檔編號F16H41/04GK202228629SQ20112028291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9日
發明者前田英俊, 坂時存, 巖下典生, 石山貴士 申請人: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