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的密封件。
背景技術:
汽車的NVH (噪聲、振動和舒適性)性能和安全性能是衡量現代汽車制造水平的綜合性技術指標,特別是對于轎車而言,車內噪聲和碰撞安全等級更是衡量轎車檔次和品牌的重要標準之一。整車的NVH性能可通過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兩種方式來提升,主動控制即從噪音源頭進行控制,包括提高各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改善發動機結構,改善車身結構等等;被動控制則從車身控制角度出發,在汽車噪聲的傳遞路徑上,通過各種方案來削減聲能。車身側圍空腔中由于存在箱體結構,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會產生氣流噪聲,在汽車NVH控制工程中,通常采用填充材料進行阻隔來降低這類噪聲。另外,側圍鈑金的強度和剛度對汽車側碰性能也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在側圍鈑金上附加增加材料來提升汽車側圍的剛度, 從而提升汽車的側碰性能,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方法。中國專利文獻(公告日2010年5月26日,公告號CN201484146U)公開了一種汽車側圍密封結構,包括存在旁路空腔的車身側圍,在所述的車身側圍的旁路空腔中適配空腔截面的形狀設置阻斷側圍空腔氣流的隔音塊。所述的隔音塊為周邊是塑料支架、中間填充發泡材料。所述的隔音塊的塑料支架上還設置塑料卡扣。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只對增強車身的密封性能和隔音降噪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不能起到有效的隔熱作用,不能對整車的NVH 性能和安全性能都起到提升作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汽車密封件,通過特殊結構構成的環形,使整體密封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揮綜合的吸音、密封、加強、隔熱作用,對整車的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能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包括橫截面為圓環形的密封件本體和連接件,所述的密封件本體由外熱膨脹管、內熱膨脹管、合金骨架和隔熱體組成,合金骨架與隔熱體交錯均勻設置在外熱膨脹管和內熱膨脹管之間。采用上述橫截面為圓環形的密封件,在汽車焊裝工序時,將該密封件安裝在汽車側圍空腔中, 密封件經電泳漆烘烤后,內熱膨脹管膨脹發泡后形成多孔泡沫材料結構,將中心部分填充完全,起到阻隔密封空腔和吸收空腔噪聲的作用,外熱膨脹管低膨脹發泡材料發泡,向外填充到空腔內,硬化材料硬化增強,移向空腔鈑金與空腔鈑金貼合,對空腔鈑金進行增強, 密封件整體將所應用的空腔截面完全填充。與傳統結構的密封件相比,由于本技術方案密封件中間部位采用骨架結構,合金骨架耐高溫性能好,尺寸穩定性強,不易變形,烘烤后,填充在空腔內,起到支撐作用,同時,密封件采用圓環形,內外熱膨脹管之間增加了隔熱體,合金骨架與隔熱體交錯均勻設置在外熱膨脹管和內熱膨脹管之間,能起到有效的隔熱作用。通過上述特殊的環形結構,使整個密封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綜合的吸音、密封、加強、隔熱作用,對整車的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能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作為優選,所述的外熱膨脹管與內熱膨脹管之間的徑向距離為10毫米至20毫米。 采用上述結構是根據汽車側圍空腔的大小設計的,有利于將整個側圍空腔截面完全填充。作為優選,所述的外熱膨脹管是由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構成的管體,管壁厚度為1. 5毫米至3毫米。采用本結構主要是由于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的體積膨脹倍率和空腔大小決定的,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在160攝氏度至180攝氏度,經20分鐘后完全發泡膨脹,體積增大,增大后,體積膨脹倍率為0. 5至3,硬化材料硬化增強,主要對空腔鈑金的增強作用,太薄不能對空腔鈑金起到增強作用,太厚易造成材料的浪費。作為優選,所述的內熱膨脹管是由EVA或EPDM發泡材料構成的管體,管壁厚度為 1. 5毫米至6毫米。采用本結構主要是由于發泡材料的體積膨脹倍率和空腔大小決定的, EVA或EPDM發泡材料在160攝氏度至180攝氏度,經20分鐘后完全發泡膨脹,體積膨脹倍率為5至20,起阻隔密封空腔和吸收空腔噪聲的作用。作為優選,隔熱體是由鋁箔片構成的V字形支架體,鋁箔片上開設有許多孔,鋁箔片的孔隙率為50個/平方厘米至100個/平方厘米’。鋁箔片主要起隔熱作用,開孔便于內外熱膨脹管與隔熱體形成一體。作為優選,隔熱體V字形支架體的角度為30度至120度。這是根據密封件內外熱膨脹管之間的徑向距離和管壁厚度決定的,能夠更充分地發揮隔熱體的隔熱作用。作為優選,合金骨架和隔熱體的數量為6至12件。數量太多造成材料的浪費,數量太少不利于更好的起到支撐作用。作為優選,連接件為卡扣式固定件。通過卡扣式固定件能夠很方便地將密封件安裝在汽車側圍空腔內相應的鈑金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特殊的環形結構,由EVA或 EPDM發泡材料構成的內熱膨脹管膨脹發泡,由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構成的外熱膨脹管膨脹發泡硬化增強,密封件整體將所應用的空腔截面完全填充,中間部位采用合金骨架結構,由PP0/PPS塑料合金制成的骨架耐高溫性能好,尺寸穩定性強,不易變形,內外熱膨脹管之間增加了由鋁箔片構成的隔熱體,隔熱體與合金骨架交錯均勻設置在外熱膨脹管和內熱膨脹管之間,能有效的起到隔熱作用。通過不同構件包覆和填充構成的環形結構,使每種構件的性能在不同的結構上得到良好的發揮。整個密封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揮了綜合的吸音、密封、加強、隔熱作用,對整車的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能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的應用示意圖。圖中1、密封件本體,2、連接件,3、車身鈑金,10、外熱膨脹管,11、內熱膨脹管,12、合金骨架,13、隔熱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0019]在圖1中,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包括橫截面為圓環形的密封件本體1和連接件2, 所述的密封件本體1由外熱膨脹管10、內熱膨脹管11、合金骨架12和隔熱體13組成,所述的外熱膨脹管10是由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構成的管體,管壁厚度為2. 5毫米,所述的內熱膨脹管11是由EVA或EPDM發泡材料構成的管體,管壁厚度為4毫米,10件合金骨架 12與10件隔熱體13交錯均勻設置在外熱膨脹管10和內熱膨脹管11之間,所述的外熱膨脹管10與內熱膨脹管11之間的徑向距離為15毫米,隔熱體13是由鋁箔片構成的V字形支架體,其V字形支架體的角度為60度,鋁箔片上開設有許多孔,鋁箔片的孔隙率為75個 /平方厘米,連接件2為卡扣式固定件’。在圖2中,本新型汽車密封件應用于汽車側圍空腔中,在汽車焊裝工序時,通過密封件本體1上的連接件2卡扣安裝在相應的車身鈑金3上,密封件本體1經電泳漆烘烤后, 由EVA或EPDM發泡材料構成的內熱膨脹管11,管壁厚度為3. 5毫米,其在160攝氏度至180 攝氏度,經20分鐘后完全發泡膨脹,體積膨脹倍率為15,材料發泡后形成的多孔泡沫材料, 起到阻隔密封空腔和吸收空腔噪聲的作用;由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構成的外熱膨脹管 10,管壁厚度為2毫米,其在160攝氏度至180攝氏度,經20分鐘后低膨脹材料完全發泡膨脹,體積膨脹倍率為2. 5,向車身鈑金膨脹,增強材料硬度增強,與車身鈑金貼合,起到對空腔鈑金的增強作用;8件合金骨架12是由特殊的工程塑料PPS/PP0合金構成,其中PPS的組分為30%至50%,PPO的組分為50%至70%,與傳統材料相比,塑料合金的耐高溫性能更好,尺寸穩定性強,密封件本體1發泡膨脹后,8件合金骨架12在其內部起到支撐作用;密封件的外熱膨脹管10與內熱膨脹管11之間的徑向距離為18毫米,內外熱膨脹管之間設置有8件 V字形支架隔熱體13,其V字形支架體的角度為75度,隔熱體13主要由多孔鋁箔片構成, 鋁箔片材料的孔隙率為90個/平方厘米,鋁箔片材料主要起隔熱作用;密封件整體將所應用的空腔截面完全填充,發揮了綜合的吸音、密封、加強、隔熱作用,對整車的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能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截面為圓環形的密封件本體(1)和連接件 (2),所述的密封件本體(1)由外熱膨脹管(10)、內熱膨脹管(11)、合金骨架(12)和隔熱體 (13)組成,合金骨架(12)與隔熱體(13)交錯均勻設置在外熱膨脹管(10)和內熱膨脹管(11)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熱膨脹管(10)與內熱膨脹管(11)之間的徑向距離為10毫米至20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熱膨脹管(10)是由環氧樹脂低膨脹增強材料構成的管體,管壁厚度為1. 5毫米至3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熱膨脹管(11)是由EVA或EPDM發泡材料構成的管體,管壁厚度為1. 5毫米至6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隔熱體(13) 是由鋁箔片構成的V字形支架體,鋁箔片上開設有多個孔,鋁箔片的孔隙率為50個/平方厘米至100個/平方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隔熱體(13)V字形支架體的角度為30度至120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合金骨架(12)和隔熱體(13)的數量為6至12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其特征在于連接件(2) 為卡扣式固定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汽車密封件,包括橫截面為圓環形的密封件本體和連接件,所述的密封件本體由外熱膨脹管、內熱膨脹管、合金骨架和隔熱體組成,合金骨架與隔熱體交錯均勻設置在外熱膨脹管和內熱膨脹管之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充分發揮了密封件的吸音、密封、加強、隔熱作用,對整車的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能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
文檔編號F16J15/00GK202176710SQ20112025373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劉強, 岳洋, 王海林, 趙福全, 馬芳武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