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回油單向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油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回油單向閥。
背景技術:
加油機是一種將液體燃料如汽油、柴油能從儲油罐中添加到機動車輛中的一種裝置。如圖1所示,油泵4是將液體燃料從儲油罐1抽取到加油機中的執行裝置。液體燃料在進入到油泵4時,由于各種原因,內部會存在大量氣體。如直接將帶有氣體的液體燃料輸入流量計,會引起計量的不準確,加油過程中的噪音增加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當前在液體燃料進入流量計之前,通過氣液分離裝置5將油氣分離到油槽8中,油氣通過油槽的出氣口 9進入大氣。進入油槽8中的油氣會攜帶部分液體燃料,當油槽8中的液體燃料達到一定數量時,油槽回油閥10抬起,燃料通過油槽回油管 11回到油泵4中再次進入到加油過程中。通常儲油罐1液面位置在油泵入口下方一定距離,但如果該距離過小,會產生油槽回油口與加油機進油口壓力差過小的情況。當油泵運轉產生真空,燃料同時從油槽回油口和加油機進油口補充進真空腔,當油槽回油口與加油機進油口壓力差過小時,油槽回油口的回油速度減慢。當油槽回油口的回油速度小于油槽進油口的進油速度時,油槽內燃料會逐漸增多,當油槽內燃料超過油槽出氣口時,燃料會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而且由于儲油罐安裝不規范,儲油罐液面高于油槽液面,導致油壓過高時,甚至會發生燃料直接從油泵入口通過油槽回油管反向進入油槽的現象(其中儲油罐中的燃料在油泵未開啟時,是在油壓的作用下進入油機)。而且當油槽內部液體集聚過多時,也會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當前需要改善加油機結構的技術方案,以解決燃料在油槽內部集聚過多,導致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回油單向閥,解決了燃料在油槽內部集聚過多,導致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回油單向閥,該防回油單向閥設置在連接油泵進油口的加油機的三通管路中靠近儲油罐側管路上,該三通管路為加油機進油管與油槽回油管相交處的管路,包括靠近儲油罐側管路、靠近油泵側管路和油槽回油管。進一步地,上述防回油單向閥還可包括,所述防回油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閥座和單向閥閥芯,單向閥閥座設置在油泵進油口與油泵的泵體連接,單向閥閥芯為一穿過單向閥閥座的柱狀結構,該單向閥閥芯包括壓力調整單元、彈性單元和密封單元,壓力調整單元連接彈性單元,彈性單元與單向閥閥座的外側連接,密封單元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0011]進一步地,上述防回油單向閥還可包括,所述防回油單向閥是由調整螺桿穿過密封單元、單向閥閥座、彈性單元和壓力調整單元組成,密封單元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進一步地,上述防回油單向閥還可包括,所述密封單元包括調整閥芯、密封墊、墊片和固定螺母,所述調整閥芯封裝在單向閥閥座的腔體內,所述密封墊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應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在油壓過高時,燃料直接從油泵入口通過回油管反向進入油槽,導致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同時該防回油單向閥增大了油槽向油泵回油的流量,解決了燃料在油槽內部集聚過多,導致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提高了加油機的安全性。
圖1是當前加油機的液壓系統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加油機的液壓系統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回油單向閥處于未開啟狀態時,防回油單向閥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防回油單向閥處于開啟狀態時,防回油單向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所示,油泵4是將液體燃料從儲油罐1經過加油機入口的防回油單向閥3 抽取到加油機中的執行裝置。當油泵4運轉時,葉片或齒輪副產生真空,燃料從儲油罐1經加油機進油管2,打開防回油單向閥3進入到油泵4中。燃料經過油氣分離器5,不含油氣的燃料經流量計供油管6進入流量計。分離出的含大量氣體的氣液混合物經油槽供油管7 進入油槽8。油氣通過油槽的出氣口 9進入大氣。混合物中的燃料在油槽中沉積下來,當油槽中的液體燃料達到一定數量時,油槽回油閥10抬起,燃料在泵產生的真空作用下,通過油槽回油管11回到油泵4中。防回油單向閥3在油泵4停止工作時,在加油機內部油壓的作用下關閉;當油泵 4開始工作時,加油機內部壓力降低,在儲油罐內燃料的壓力作用下,防回油單向閥3打開, 燃料進入油泵4中。同時由于加油機內部的燃料液面一般高于儲油罐的燃料的液面,導致壓差,該防回油單向閥3可在油泵4停止工作時關閉,防止加油機內部的燃料回流到儲油罐中。當儲油罐1內的液面高于油泵4時,即使油泵4不工作,儲油罐1內的燃料壓力也高于加油機內的壓力,即當儲油罐側油壓與油泵內油壓相差很少時,燃料就可進入油泵4 中。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方便安置儲油罐,將儲油罐設置在地面較高的位置,使得儲油罐1液面的高度高于油槽8中出氣口 9的高度,燃料就會從出氣口 9中溢出,引發安全問題。 因此在當儲油罐1內的液面高于油泵4的入口處高度時,本申請需要在加油機中設置單向閥,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0023]本申請中防回油單向閥設置在連接油泵進油口的加油機三通管路中靠近儲油罐側管路上,該三通管路為加油機進油管與油槽回油管相交處的管路,包括靠近儲油罐側管路、靠近油泵側管路和油槽回油管。從圖2可知,防回油單向閥可安裝在靠近儲油罐側管路處,即安裝在油泵進油口,可將儲油罐1中燃料通過油泵4進入到加油機中,同時該防回油單向閥可確保不會將儲油罐1中燃料通過油槽回油管11進入油槽8中(單純未加可調節力的彈簧的單向閥起只能起到防止燃料從加油機回到儲油罐的作用)。本申請中設置有防回油單向閥的加油機,連接一儲油罐,包括設置在油泵進油口的防回油單向閥,通過控制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防止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從上可以看出如果儲油罐液面位置高于油泵入口處高度,則防回油單向閥即可以防止儲油罐內部的燃料從油泵進油口通過油槽回油管反向進入油槽,進一步解決燃料在油槽內部集聚過多,導致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同時調節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也可以增大油泵的真空度,最終增大了油槽向油泵回油的流量,進一步解決燃料在油槽內部集聚過多,導致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本申請中防回油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閥座和單向閥閥芯,該單向閥閥座設置在油泵進油口與油泵的泵體連接,單向閥閥芯為一穿過單向閥閥座的柱狀結構,該單向閥閥芯包括壓力調整單元、彈性單元和密封單元,壓力調整單元連接彈性單元,彈性單元與單向閥閥座的外側連接,密封單元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其中單向閥閥芯主要包括壓力調整單元、彈性單元和密封單元;所述壓力調整單元是通過調整所述彈性單元的壓縮程度,以控制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所述密封單元通過彈性單元壓在單向閥閥座上,當開啟壓力不大于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時,即防回油單向閥處于關閉狀態時,封堵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使儲油罐中燃料不會到達油泵中;當開啟壓力大于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后,脫離單向閥閥座, 使儲油罐中燃料到達油泵中。其中,所述防回油單向閥的一側是由調整螺桿依次穿過密封單元和單向閥閥座組成;該防回油單向閥的另一側是由調整螺桿的另一側依次穿過壓力調整單元和彈性單元組成,密封單元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所述密封單元包括調整閥芯、密封墊、墊片和固定螺母;所述防回油單向閥的一側是由調整螺桿依次穿過單向閥閥座、調整閥芯、密封墊、墊片和固定螺母組成;調整閥芯封裝在單向閥閥座的腔體內,所述密封墊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本申請中防回油單向閥與油泵入口油濾可組成一個單獨的組件。值得注意的是彈性單元可以是壓縮彈簧等彈性部件,彈簧僅作為示例,并不以此為限,只要該彈性部件可伸縮具有彈性即可,都可以為本申請中所使用的彈性單元,彈簧只是優選實施方式,彈簧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以通過彈簧的形變控制壓力的大小。當然如彈性橡膠等結構也可作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進一步地壓力調整單元和彈性單元也可合并為一電子結構,實現壓力調整單元調整彈性單元的壓縮程度,以控制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本申請并不以此為限。本申請的一應用實例如圖3所示,防回油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閥座12和單向閥閥芯。其中,調整螺桿16依次穿過調整閥芯13、密封墊14、墊片15、固定螺母17組成單向閥閥芯的一側,單向閥閥芯從調整螺桿16的另一側依次穿過單向閥閥座12、彈簧19、調整螺母21,密封墊14被彈簧19壓在單向閥閥座12上。單向閥閥座12上裝配有密封圈18,以保證防回油單向閥與油泵之間的密封性。可通過改變調整螺母21的位置,調整彈簧19的壓縮程度,控制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進一步地,所述防回油單向閥上可包括濾網,即濾網20可與單向閥閥座12相連共同組成帶濾網的防回油單向閥結構。其中,濾網20可采用骨架濾網等,可在過濾器上裝有濾網組成骨架濾網。通過濾網可將儲油罐中燃料進行過濾后,再通過防回油單向閥進入油泵,保證油路的潔凈,確保最終從加油機出去的燃料的清潔度。當然根據具體情況,防回油單向閥裝置也可不包括濾網。本申請中防回油單向閥的工作原理如下當油槽中的燃料達到一定量時,油槽的回油管閥門10打開,燃料在泵的真空吸力的作用下進入油泵,單向閥閥芯在油泵內部壓力和彈簧19的彈力作用下,克服油泵入口處的壓力,將密封墊14牢牢壓在單向閥閥座12上, 保證了油槽的回油。如圖3所示。通過調節調整螺母21的位置,控制彈簧19的彈力,確保油槽回油時防回油單向閥的閉合。通常情況下,加油機進油管的管徑較粗,油槽回油管的管徑較細(例如加油機進油管的入口管徑為40mm,油槽回油管的管徑為7. 5mm),使得從儲油罐進入油泵的燃料流量占了油泵總燃料流量的絕大部分,而由于油槽回油管的管徑較細,油槽向油泵回油的流量較小,則需要增大油泵的真空度來增加油槽向油泵回油的流量,在油泵進油口設置防回油單向閥,由于要克服防回油單向閥的彈簧力,需要增大油泵的真空度才能達到,即達到了增大油泵的真空度的目的,最終增大了油槽向油泵回油的流量。在儲油罐液面很低的情況下,即儲油罐液面與油泵之間距離過小,導致加油機進油口與油泵之間壓差過小,該壓差不足以克服單向閥彈簧19彈力時,彈簧19將密封墊14 牢牢壓在單向閥閥座12上,關閉加油機進油口。油泵為克服彈簧力以開啟防回油單向閥, 泵的真空度加大,則油槽與油泵之間的壓差也隨之加大,油槽8向油泵回油的速度得以加快。可根據儲油罐高度,調整螺母21,控制防回油單向閥開啟壓力,以獲得足夠的真空度,保證油槽的回油速度,減少油槽內燃料的積累,避免油槽噴油現象的發生。當儲油罐液面高于油泵進油口甚至高于油槽時,由于彈簧19有一定的彈力,能夠將密封墊14牢牢壓在單向閥閥座12上,燃料如要進入加油機內部,就必須克服彈簧力,才能開啟單向閥。因此只要通過調整螺母21,控制彈簧19的彈力,使油機內部壓力與彈簧19 壓力之和大于儲油罐燃料壓力,就能保證單向閥的閉合,進而避免油槽噴油事件的發生)。如圖4所示,在加油機運轉時,當油槽回油管的燃料量減少,泵內真空度加大即泵內部壓力減小;或當油槽回油完畢后,油槽回油管閥門10關閉,泵體內部壓力減小。當泵內部壓力與彈簧19彈力之和小于油泵進油口壓力時,閥芯向油泵內側移動,密封墊14脫離單向閥閥座12。燃料從密封墊與單向閥閥座之間的縫隙進入泵體內部,實現燃料從儲油罐進入到加油機的功能。由于調節防回油單向閥的開啟壓力是關鍵所在,所以對彈性單元的調整控制是非常重要,因為這關系到最終增大油槽向油泵回油流量的大小,防止油槽內部集聚過多的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因此在單向閥閥芯的壓力調整單元上還可設置一蝴蝶扣, 該蝴蝶扣的形狀為蝴蝶形狀,該形狀便于對調整彈性單元的壓縮程度進行微調,使彈性單元的形變度的調整可控制在至少100微米以下,提高了防回油單向閥控制開啟壓力的精密度,在實際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具體實例中,蝴蝶扣可設置在調整螺母21上,調整螺母21實現粗調節,而蝴蝶扣可實現精細調節。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該防回油單向閥設置在連接油泵進油口的加油機的三通管路中靠近儲油罐側管路上,該三通管路為加油機進油管與油槽回油管相交處的管路,包括靠近儲油罐側管路、靠近油泵側管路和油槽回油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油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閥座和單向閥閥芯,單向閥閥座設置在油泵進油口與油泵的泵體連接,單向閥閥芯為一穿過單向閥閥座的柱狀結構,該單向閥閥芯包括壓力調整單元、彈性單元和密封單元,壓力調整單元連接彈性單元,彈性單元與單向閥閥座的外側連接,密封單元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油單向閥是由調整螺桿穿過密封單元、單向閥閥座、彈性單元和壓力調整單元組成,密封單元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單元包括調整閥芯、密封墊、墊片和固定螺母,所述調整閥芯封裝在單向閥閥座的腔體內,所述密封墊封堵連接單向閥閥座的油泵進油口端。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閥座上還裝配有密封圈。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單元為壓縮彈簧或彈性橡膠。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調整單元為調整螺母。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油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油單向閥上包括濾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回油單向閥,該防回油單向閥設置在連接油泵進油口的加油機的三通管路中靠近儲油罐側管路上,該三通管路為加油機進油管與油槽回油管相交處的管路,包括靠近儲油罐側管路、靠近油泵側管路和油槽回油管。應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在油壓過高時,燃料直接從油泵入口通過回油管反向進入油槽,導致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同時該防回油單向閥增大了油槽向油泵回油的流量,解決了燃料在油槽內部集聚過多,導致燃料從油槽出氣口噴到加油機外的問題,提高了加油機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F16K1/46GK202139038SQ20112022038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7日
發明者吳繼延, 賈傳文, 陳文虎 申請人:北京長吉加油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