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斜交角諧波減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傳動領域,涉及一種斜交角諧波減速器。
背景技術:
諧波齒輪傳動機構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問世的一種嶄新的齒輪傳動機構。與其它傳動機構(圓柱齒輪、行星齒輪、擺線針齒輪等)相比具有體積小、噪聲小、側隙回差小、 重量小和精度高、速比高、負載能力大、效率高等特點。1955年美國C. W.麥塞爾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諧波減速器,1959年取得專利,在此之后,諧波減速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通常諧波減速器大多采用同軸或呈直角輸入、輸出結構,在特定小空間條件下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鑒于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斜交角諧波減速器,以滿足在小空間環境中的使用要求。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斜交角諧波減速器,包括本體、輸出剛輪、柔輪、凸輪、小錐齒輪、大錐齒輪、軸承。外接驅動電機軸與小錐齒輪連接,其特征在于,小錐齒輪和大錐齒輪呈斜交角Σ嚙合, 斜交角Σ在15°彡Σ彡165°范圍內任意可調,其中Σ興90°。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大錐齒輪、凸輪、柔輪及柔性軸承組成波發生器部件;波發生器部件上的柔輪一部分與本體的齒輪嚙合,另一部分與輸出剛輪上的齒輪嚙合。更優選的,所述輸出剛輪的剛輪與輸出軸設計為一體。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采用斜交角結構,輸入、輸出夾角可根據斜交角Σ的不同而改變,可滿足諧波減速器在不同小空間環境中的安裝。2.采用斜交角結構,可以大大減小諧波減速器在圓柱形空間的安裝尺寸。3.輸出剛輪采用一體化設計,由剛輪和輸出軸組成,結構剛度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中1.小錐齒輪,2.大錐齒輪,3.定位套Ι,4.定位套ΙΙ,5.定位套ΙΙΙ,6.本體, 7.柔輪,8.凸輪,9.輸出剛輪,10.第一軸承,11.軸承端蓋,12.擋圈,13.尾軸,14.第二軸承,15.柔性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舉例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外接驅動電機軸與小錐齒輪1連接,小錐齒輪1和大錐齒輪2呈15° < Σ < 165°嚙合,Σ興90° ;大錐齒輪2、 凸輪8、柔輪7及柔性軸承15組成波發生器部件,并通過兩個第二軸承14和定位套I 3與尾軸13配合,擋圈12與大錐齒輪2和凸輪8的端面配合,保證兩個第二軸承14和定位套 I 3在大錐齒輪2內孔中不產生軸向竄動;波發生器部件上的柔輪7—半與本體6上的齒輪嚙合,另一半與輸出剛輪9上的齒輪嚙合,輸出剛輪9通過第一軸承10支撐在軸承端蓋11上,軸承端蓋11與本體6之間通過螺釘連接在一起。在實施例中,外接驅動電機軸轉動帶動小錐齒輪1運動,小錐齒輪1與大錐齒輪 2嚙合傳動,形成一級減速;大錐齒輪2旋轉帶動凸輪8、柔性軸承15和柔輪7轉動, 其中柔輪7、柔性軸承15外圈的轉動方向與大錐齒輪2、凸輪8和柔性軸承15的內圈運動方向相反,柔輪7與輸出剛輪9嚙合,并帶動輸出剛輪9運動,從而實現斜交角諧波減速器的輸入、輸出運動。在實施例中,柔性軸承15的數量可以是1個、2個或是3個,通過增加柔性軸承15 數量可以提高減速器的輸出力矩。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斜交角諧波減速器,包括本體(6)、輸出剛輪(9)、柔輪(7)、凸輪(8)、小錐齒輪 (1)、大錐齒輪(2)、軸承端蓋(11)、軸承,外接驅動電機軸與小錐齒輪(1)連接,小錐齒輪 (1)和大錐齒輪(2)嚙合;其特征在于小錐齒輪(1)和大錐齒輪(2)呈斜交角Σ嚙合,斜交角Σ在15° < Σ < 165°之間可調,其中Σ乒9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交角諧波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錐齒輪(2)、凸輪 (8)、柔輪(7)及柔性軸承(15)組成波發生器部件;波發生器部件上的柔輪(7)—部分與本體(6)的齒輪嚙合,另一部分與輸出剛輪(9)上的齒輪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斜交角諧波減速器,其特征在于輸出剛輪(9)的剛輪與輸出軸設計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斜交角諧波減速器。它包括本體、輸出剛輪、柔輪、凸輪、小錐齒輪、大錐齒輪、軸承。小錐齒輪和大錐齒輪呈斜交角Σ嚙合,斜交角Σ在15°≤Σ≤165°范圍內任意可調,其中Σ≠90°。外接驅動電機軸與小錐齒輪連接,大錐齒輪、凸輪、柔輪及柔性軸承組成波發生器部件;波發生器部件上的柔輪一部分與本體的齒輪嚙合,另一部分與輸出剛輪上的齒輪嚙合。本實用新型采用斜交角結構,輸入、輸出夾角可根據斜交角Σ的不同而改變,可滿足諧波減速器在不同小空間環境中的安裝。
文檔編號F16H1/30GK202108943SQ20112017982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王永輝 申請人:國營紅峰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