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低壓切換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
背景技術:
隨著成型技術水平不斷地提高以及生產工藝日趨完善,聚氨酯泡沫塑料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技術以及新產品不斷地涌現。在實際的生產加工過程中,聚氨酯泡沫塑料產品(例如汽車坐墊、汽車靠背等)主要是通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與成型模具相結合的方式制備而成。在利用聚氨酯高壓發泡機制備聚氨酯泡沫塑料產品的過程中,經料罐加熱處理后的原料(異氰酸酯或者多元醇)依次經計量泵以及高低壓切換閥進入至混合頭的進料通道; 其中,混合頭存在兩種狀態,即工作狀態與待機狀態。當混合頭處于工作狀態時,高低壓切換閥的高壓回路開啟,低壓卸載回路閉合,此時,從入料接口進入至高低壓切換閥的原料全部進入至混合頭;當混合頭處于待機狀態時,高低壓切換閥的低壓卸載回路開啟,此時,混合頭不工作,低壓卸載回路對進入高低壓切換閥的原料的壓力進行卸載并降低進入混合頭的原料壓力,其中,一部分原料直接經低壓卸載回路的回料接口回流至料罐。隨著生產廠家對制備聚氨酯泡沫塑料產品的加工效率的要求不斷地提高,現有的聚氨酯高壓發泡機往往會連接兩個(甚至兩個以上)混合頭;工作時,通過切換不同的混合頭來滿足不同位置的成型模具成型聚氨酯泡沫塑料產品的需要。為達到上述效果,不同的混合頭往往獨立連接高低壓切換閥,各混合頭還須共同連接換向閥來實現工作狀態的切換,采用上述形式的聚氨酯高壓發泡機往往會產生諸多缺陷,例如增加了配管的數量進而增加了安裝、調試工作的負擔;另外,由于各高低壓切換閥以及換向閥相互獨立,這樣就會造成控制不方便的問題并增加系統的故障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該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結構緊湊、配管數量少以及控制方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包括有閥體,閥體開設有入料接口、 回料接口以及各自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進料口連接的第一混合頭接口和第二混合頭接口, 入料接口與第一混合頭接口之間成型有第一高壓回路,入料接口與第二混合頭接口之間成型有第二高壓回路,入料接口與回料接口之間成型有低壓卸載回路,閥體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控制低壓卸載回路開、閉的低壓卸載閥芯,閥體還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以及第二高壓回路開、閉的高壓切換閥芯。其中,所述閥體包括有依次排列的上層閥體、中間閥體以及下層閥體,所述高壓切換閥芯裝設于上層閥體,所述低壓卸載閥芯裝設于下層閥體,所述第一混合頭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混合頭接口設置于上層閥體,所述入料接口設置于中間閥體,所述回料接口設置于下層閥體。其中,所述上層閥體包括有順次排列且分別開設有依次連通的通孔的第一組成塊、第二組成塊、第三組成塊、第四組成塊以及第五組成塊,所述第一混合頭接口位于第一組成塊,所述第二混合頭接口位于第五組成塊,所述高壓切換閥芯包括有一體形成且沿軸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閥桿、第一閥頭以及第二閥桿,第一閥桿、第一閥頭以及第二閥桿依次嵌套于第二組成塊、第三組成塊以及第四組成塊的通孔內,第二組成塊于靠近所述中間閥體的一側開設有左進料口,第四組成塊于靠近中間閥體的一側開設有右進料口。其中,所述第三組成塊開設有分別連通第三組成塊的通孔的左進出油口以及右進出油口,左進出油口以及右進出油口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閥頭的左側以及右側。其中,所述第三組成塊的通孔的兩端部分別嵌套有第一擋塊,第一擋塊卡裝于第三組成塊與所述第二組成塊以及第三組成塊與所述第四組成塊之間,第一擋塊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閥桿以及所述第二閥桿套接。其中,所述中間閥體開設有與所述左進料口連通的左出料口以及與所述右進料口連通的右出料口,中間閥體于靠近所述下層閥體的一側開設有下出料口,左出料口、右出料口以及下出料口分別與所述入料接口連通。其中,所述下層閥體包括有分別開設有通孔的第六組成塊、第七組成塊以及開設有盲孔的第八組成塊,所述回料接口位于第七組成塊,所述低壓卸載閥芯包括有一體形成的第二閥頭以及第三閥桿,第二閥頭嵌套于第八組成塊的盲孔內,第三閥桿與所述下出料口對齊設置。其中,所述第八組成塊開設有分別與內部的盲孔連通的上進出油口以及下進出油口,上進出油口以及下進出油口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閥頭的上側以及下側。其中,所述第八組成塊的盲孔的開口處嵌套有第二擋塊,第二擋塊卡裝于第六組成塊與第八組成塊之間,第二擋塊與所述第三閥桿套接。其中,所述第七組成塊開設有通過配管與所述混合頭的出料通道連通的混合頭回料管接口,混合頭回料管接口與第七組成塊的通孔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包括有閥體,閥體開設有入料接口、回料接口以及各自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進料口連接的第一混合頭接口和第二混合頭接口,入料接口與第一混合頭接口之間成型有第一高壓回路,入料接口與第二混合頭接口之間成型有第二高壓回路,入料接口與回料接口之間成型有低壓卸載回路,閥體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控制低壓卸載回路開、閉的低壓卸載閥芯,閥體還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以及第二高壓回路開、閉的高壓切換閥芯。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混合頭接口以及第二混合頭接口連接兩個不同的混合頭,工作時,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高壓切換閥芯的位置來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以及第二高壓回路的開啟或者關閉;另外,本實用新型還通過控制低壓卸載閥芯的位置來對第一高壓回路或者第二高壓回路的工作狀態以及待機狀態進行切換。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代替兩套獨立的高低壓切換閥以及一套換向閥、控制方便,結構緊湊并可以有效地減少配管的數量。
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混合頭接口處于工作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混合頭接口處于待機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混合頭接口處于工作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混合頭接口處于待機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在圖1至圖5中包括有1——閥體101——入料接口 102——回料接口103——第一混合頭接口104——第二混合頭接口11——上層閥體111——第一組成塊112——第二組成塊 112a——左進料口113——第三組成塊113a——左進出油口 113b——右進出油口113c——第一擋塊 114——第四組成塊 114a——右進料口115——第五組成塊 12——中間閥體121——左出料口122——右出料口123——下出料口 13——下層閥體131——第六組成塊 132——第七組成塊133——第八組成塊133a——上進出油口 133b——下進出油口 133c——第二擋塊2——第一高壓回路 3——第二高壓回路 4——低壓卸載回路5——低壓卸載閥芯 51——第二閥頭52——第三閥桿6——高壓切換閥芯 61——第一閥桿62——第一閥頭63——第二閥桿7——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所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以及“下”均
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但是上述詞語并不對本實用新型具體的裝配情況以及使用狀態進行限制。下面結合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包括有閥體1,閥體1開設有入料接口 101、回料接口 102以及各自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進料口連接的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和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入料接口 101與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之間成型有第一高壓回路2,入料接口 101與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之間成型有第二高壓回路 3,入料接口 101與回料接口 102之間成型有低壓卸載回路4,閥體1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控制低壓卸載回路4開、閉的低壓卸載閥芯5,閥體1還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2以及第二高壓回路3開、閉的高壓切換閥芯6。本實用新型用于連接兩個不同的混合頭,其中,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以及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分別獨立地連接不同的混合頭;針對上述兩個不同的混合頭,本實用新型開設有用于滿足兩個混合頭的工作要求的兩條高壓回路,即第一高壓回路2以及第二高壓回路3,其中,第一高壓回路2連通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與入料接口 101,第二高壓回路3連通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與入料接口 101。工作時,本實用新型通過高壓切換閥芯6來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2以及第二高壓回路3的開啟與關閉,其中,須進一步解釋,選擇性地控制可以理解為當聚氨酯高壓發泡機須通過與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連接的混合頭對成型模具進行填料加工時,高壓切換閥芯6移向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的一側并關閉第二高壓回路 3,第一高壓回路2開啟,此時,經料罐加熱處理后的原料(異氰酸酯或者多元醇)通過第一高壓回路2進入至混合頭;同樣的,當聚氨酯高壓發泡機須通過與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連接的混合頭對成型模具進行填料加工時,高壓切換閥芯6移向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的一側并關閉第一高壓回路2,第二高壓回路3開啟,此時,經料罐加熱處理后的原料通過第二高壓回路3進入至混合頭。為了滿足能夠對第一高壓回路2或者第二高壓回路3的工作狀態與待機狀態進行切換的要求,本實用新型配設有低壓卸載閥芯5以及由低壓卸載閥芯5控制開、閉的低壓卸載回路4。現以與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連接的混合頭為例來說明低壓卸載閥芯5的工作情況第一高壓回路2處于開啟狀態,當該混合頭處于工作狀態時,低壓卸載閥芯5將低壓卸載回路4關閉,從入料接口 101進入至閥體1的原料經第一高壓回路2全部進入至混合頭; 當混合頭須由工作狀態切換至待機狀態時,低壓卸載閥芯5退離低壓卸載回路4并使低壓卸載回路4開啟,此時,低壓卸載回路4對進入閥體1的原料的壓力進行卸載并降低進入混合頭的原料壓力,其中,一部分原料直接經低壓卸載回路4的回料接口 102回流至料罐。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內部的兩個閥芯(低壓卸載閥芯5以及高壓切換閥芯6) 來控制三條回路(第一高壓回路2、第二高壓回路3以及低壓卸載回路4)的工作情況;故而,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代替兩套獨立的高低壓切換閥以及一套換向閥,控制方便、結構緊湊并可以有效地減少配管的數量。進一步的,閥體1包括有依次排列的上層閥體11、中間閥體12以及下層閥體13。 其中,上層閥體11包括有順次排列且分別開設有依次連通的通孔的第一組成塊111、第二組成塊112、第三組成塊113、第四組成塊114以及第五組成塊115,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位于第一組成塊111,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位于第五組成塊115,高壓切換閥芯6包括有一體形成且沿軸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閥桿61、第一閥頭62以及第二閥桿63,第一閥桿61、第一閥頭62以及第二閥桿63依次嵌套于第二組成塊112、第三組成塊113以及第四組成塊114的通孔內,第二組成塊112于靠近中間閥體12的一側開設有左進料口 112a,第四組成塊114 于靠近中間閥體12的一側開設有右進料口 114a;中間閥體12開設有與左進料口 112a連通的左出料口 121以及與右進料口 114a連通的右出料口 122,中間閥體12于靠近下層閥體 13的一側開設有下出料口 123,左出料口 121、右出料口 122以及下出料口 123分別與入料接口 101連通;下層閥體13包括有分別開設有通孔的第六組成塊131、第七組成塊132以及開設有盲孔的第八組成塊133,回料接口 102位于第七組成塊132,低壓卸載閥芯5包括有一體形成的第二閥頭51以及第三閥桿52,第二閥頭51嵌套于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內, 第三閥桿52與下出料口 123對齊設置。下面結合上述閥體1的具體結構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左進料口 112a、左出料口 121以及入料接口 101依次連通并組成第一高壓回路2,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右進料口 114a、右出料口 122以及入料接口 101依次連通并組成第二高壓回路3,入料接口 101、下出料口 123以及回料接口 102依次連通并組成低壓卸載回路4 ;當第一高壓回路2處于工作狀態時,高壓切換閥芯6的第一閥桿61退離第一高壓回路2且遠離第一組成塊111,高壓切換閥芯6的第二閥桿63的頂端抵壓第五組成塊 115并關閉第二高壓回路3,此時,低壓卸載閥芯5上移至極限位置并堵塞下出料口 123,低壓卸載回路4關閉,此時,經料罐加熱處理后的原料通過第一高壓回路2進入至混合頭;當第一高壓回路2處于待機狀態時,上層閥體11以及中間閥體12分別保持第一高壓回路2 處于工作狀態時的位置,即第一高壓回路2依然開啟,第二高壓回路3依然關閉,低壓卸載閥芯5下移至極限位置,下出料口 123導通,低壓卸載回路4開啟,此時,從入料接口 101進入中間閥體12的原料一部分經低壓卸載回路4的回料接口 102回流至料罐,另一部分依然通過第一高壓回路2進入至混合頭,低壓卸載回路4的作用在于對進入中間閥體12的原料的壓力進行卸載并降低進入混合頭的壓力。當第二高壓回路3處于工作狀態時,高壓切換閥芯6的第二閥桿63退離第二高壓回路3且遠離第五組成塊115,高壓切換閥芯6的第一閥桿61的頂端抵壓第一組成塊111 并關閉第一高壓回路2,低壓卸載閥芯5上移至極限位置并堵塞下出料口 123,低壓卸載回路4關閉,經料罐加熱處理后的原料通過第二高壓回路3進入至混合頭;當第二高壓回路3 處于待機狀態時,上層閥體11以及中間閥體12保持第二高壓回路3處于工作狀態時的位置,即第二高壓回路3依然開啟,第一高壓回路2依然關閉,低壓卸載閥芯5下移至極限位置,下出料口 123導通,低壓卸載回路4開啟,此時,從入料接口 101進入至中間閥體12的原料一部分經低壓卸載回路4的回料接口 102回流至料罐,另一部分依然通過第二高壓回路3進入至混合頭。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通過液壓驅動的方式來控制高壓切換閥芯6以及低壓卸載閥芯5的動作,為實現上述控制方式,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第三組成塊113開設有分別連通第三組成塊113的通孔的左進出油口 113a以及右進出油口 113b, 左進出油口 113a以及右進出油口 11 分別位于第一閥頭62的左側以及右側;第八組成塊133開設有分別與內部的盲孔連通的上進出油口 133a以及下進出油口 133b,上進出油口 133a以及下進出油口 13 分別位于第二閥頭51的上側以及下側。在將本實用新型裝配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過程中,左進出油口 113a、右進出油口 113b、上進出油口 133a以及下進出油口 13 分別通過輸油管道與液壓站的液壓泵連接,第一閥頭62將第三組成塊 113的通孔分隔成用于通入液壓油的左側腔以及右側腔,第二閥頭51將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分隔成上側腔以及下側腔,現對高壓切換閥芯6以及低壓卸載閥芯5的動作過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當液壓泵驅動液壓油從左進出油口 113a進入第三組成塊113的左側腔時, 高壓切換閥芯6在液壓油的推動作用下朝第五組成塊115移動并將第二高壓回路3關閉, 此時,先前滯留于第三組成塊113的右側腔的液壓油經右進出油口 11 回流至液壓站;當液壓泵驅動液壓油從右進出油口 11 進入第三組成塊113的右側腔時,高壓切換閥芯6在液壓油的推動作用下朝第一組成塊111移動并將第一高壓回路2關閉,此時,先前滯留于第三組成塊113的左側腔的液壓油經左進出油口 113a回流至液壓站;當液壓泵驅動液壓油從上進出油口 133a進入第八組成塊133的上側腔時,低壓卸載閥芯5在液壓油的推動作用下朝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的底端移動,低壓卸載回路4開啟,此時,先前滯留于第八組成塊 133的下側腔的液壓油經下進出油口 13 回流至液壓站;當液壓泵驅動液壓油從下進出油口 133b進入第八組成塊133的下側腔時,低壓卸載閥芯5在液壓油的推動作用下朝盲孔的開口側移動并將低壓卸載回路4關閉,此時,先前滯留于第八組成塊133的上側腔的液壓油經上進出油口 133a回流至液壓站。進一步的,第三組成塊113的通孔的兩端部分別嵌套有第一擋塊113c,第一擋塊 113c卡裝于第三組成塊113與所述第二組成塊112以及第三組成塊113與所述第四組成塊 114之間,第一擋塊113c與相對應的第一閥桿61以及第二閥桿63套接;同樣的,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的開口處嵌套有第二擋塊133c,第二擋塊133c卡裝于第六組成塊131與第八組成塊133之間,第二擋塊133c與第三閥桿52套接。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擋塊113c對第三組成塊113的通孔進行密封,其中,第一擋塊113c分別與對應側的第一閥桿61以及第二閥桿63套接,為進一步保證上述左側腔以及右側腔的密封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在第一擋塊113c與第三組成塊113之間增設密封膠圈。同樣的,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擋塊133c 對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進行密封,其中,第二擋塊133c與第三閥桿52套接,為進一步保證上述上側腔的密封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在第二擋塊133c與第八組成塊133之間增設密封膠圈。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第七組成塊132開設有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出料通道連通的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7,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7與第七組成塊132的通孔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7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出料通道連接,在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中,當混合頭的混合室關閉時,由第一高壓回路2或者第二高壓回路3進入至相應的混合頭的原料直接經混合頭的出料通道流入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7并通過回料接口 102回流至料罐;故而,通過在第七組成塊132開設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7,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配管的長度以及配管的數量。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包括有閥體(1),其特征在于閥體 (1)開設有入料接口(101)、回料接口(102)以及各自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進料口連接的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和第二混合頭接口(104),入料接口( 101)與第一混合頭接口( 103)之間成型有第一高壓回路(2),入料接口( 101)與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之間成型有第二高壓回路(3),入料接口(101)與回料接口(102)之間成型有低壓卸載回路(4),閥體(1)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控制低壓卸載回路(4)開、閉的低壓卸載閥芯(5),閥體(1)還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2)以及第二高壓回路(3)開、閉的高壓切換閥芯(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1)包括有依次排列的上層閥體(11)、中間閥體(12)以及下層閥體(13),所述高壓切換閥芯(6)裝設于上層閥體(11),所述低壓卸載閥芯(5)裝設于下層閥體(13),所述第一混合頭接口(103)以及所述第二混合頭接口( 104)設置于上層閥體(11 ),所述入料接口 (101)設置于中間閥體(12),所述回料接口( 102)設置于下層閥體(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層閥體(11)包括有順次排列且分別開設有依次連通的通孔的第一組成塊(111)、第二組成塊(112)、第三組成塊(113)、第四組成塊(114)以及第五組成塊(115),所述第一混合頭接口(103)位于第一組成塊(111),所述第二混合頭接口(104)位于第五組成塊(115), 所述高壓切換閥芯(6)包括有一體形成且沿軸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閥桿(61)、第一閥頭(62) 以及第二閥桿(63),第一閥桿(61)、第一閥頭(62)以及第二閥桿(63)依次嵌套于第二組成塊(112)、第三組成塊(113)以及第四組成塊(114)的通孔內,第二組成塊(112)于靠近所述中間閥體(12)的一側開設有左進料口(11 ),第四組成塊(114)于靠近中間閥體(12)的一側開設有右進料口(114a)。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組成塊(113)開設有分別連通第三組成塊(113)的通孔的左進出油口(113a)以及右進出油口(11北),左進出油口(113a)以及右進出油口(113b)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閥頭 (62)的左側以及右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組成塊(113)的通孔的兩端部分別嵌套有第一擋塊(113c),第一擋塊(113c)卡裝于第三組成塊(113)與所述第二組成塊(112)以及第三組成塊(113)與所述第四組成塊 (114)之間,第一擋塊(113c)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閥桿(61)以及所述第二閥桿(63)套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間閥體(12)開設有與所述左進料口(112a)連通的左出料口(121)以及與所述右進料口(114a)連通的右出料口(122),中間閥體(12)于靠近所述下層閥體(13)的一側開設有下出料口(123),左出料口(121)、右出料口(122)以及下出料口(123)分別與所述入料接口 (101)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層閥體(13)包括有分別開設有通孔的第六組成塊(131)、第七組成塊(132)以及開設有盲孔的第八組成塊(133),所述回料接口( 102)位于第七組成塊(132),所述低壓卸載閥芯(5)包括有一體形成的第二閥頭(51)以及第三閥桿(52),第二閥頭(51)嵌套于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內,第三閥桿(52)與所述下出料口(123)對齊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八組成塊(133)開設有分別與內部的盲孔連通的上進出油口(133a)以及下進出油口( 133b),上進出油口( 133a)以及下進出油口( 133b)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閥頭(51)的上側以及下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八組成塊(133)的盲孔的開口處嵌套有第二擋塊(133c),第二擋塊(133c)卡裝于第六組成塊(131)與第八組成塊(133)之間,第二擋塊(133c)與所述第三閥桿(52)套接。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組成塊(132)開設有通過配管與所述混合頭的出料通道連通的混合頭回料管接口 (7),混合頭回料管接口(7)與第七組成塊(132)的通孔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高低壓切換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的高低壓切換閥。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閥體開設入料接口、回料接口以及各自通過配管與混合頭的進料口連接的第一混合頭接口和第二混合頭接口,入料接口與第一混合頭接口之間成型有第一高壓回路,入料接口與第二混合頭接口之間成型有第二高壓回路,入料接口與回料接口之間成型有低壓卸載回路,閥體裝設有可直線往復運動并控制低壓卸載回路開、閉的低壓卸載閥芯,閥體還裝設可直線往復運動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高壓回路以及第二高壓回路開、閉的高壓切換閥芯。本實用新型可以代替兩套獨立的高低壓切換閥以及一套換向閥、控制方便,結構緊湊并可以有效地減少配管的數量。
文檔編號F16K11/22GK202023953SQ201120109709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黃兆和 申請人:東莞市駿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