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扭簧及具有該扭簧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彈簧,尤其涉及一種專用于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結構上的扭簧,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該扭簧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變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傳動比來改變汽車驅動力和車速的變化范圍, 以滿足汽車在各種路況條件下正常行駛,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汽車駕乘感及變速器換擋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汽車變速器大多采用換擋撥頭來撥動固定在撥叉軸上的換擋撥塊,從而帶動撥叉軸直線運動,撥叉軸上固定有撥叉,撥叉撥動同步器齒套運動,最終實現擋位的切換。在整個換擋過程中,含有選擋和換擋兩個動作。在選擋過程中,換擋撥頭在換擋軸的帶動下軸向移動,以選擇要進行換擋操作的撥塊位置;在換擋過程中,換擋撥頭在換擋軸的帶動下沿軸線旋轉,此時換擋撥頭帶動該選擋位置的換擋撥塊軸向移動,最終帶動同步器齒套移動,以實現目標擋位的切換操作。為了保證行車安全,避免誤掛兩擋或出現亂擋情況, 即在切換某一擋位時,其他擋位均應處于空擋位,通常都需要設有擋位互鎖及自鎖裝置。在多擋變速器中,通常是采用互鎖板結構,來實現擋位間的互鎖。互鎖板和換擋撥頭一同連接到換擋軸上,換擋撥頭通過銷或鍵與換擋軸固定,互鎖板通過固定在殼體上的銷或螺栓或其他方式進行定位,防止其沿軸線旋轉,而換擋軸帶動換擋撥頭可自由旋轉(即互鎖板與換擋撥頭有相對轉動)。在換擋時,互鎖板把未被選中的擋位鎖在空擋,防止換擋撥頭同時撥動兩個擋位的換擋撥塊或者在汽車行車過程中出現亂擋或跳擋現象。而變速器的自鎖通常是采用在撥叉軸上開三個槽,利用自鎖鋼球及自鎖彈簧完成該擋位的自鎖。互鎖板和換擋撥頭一同連接到換擋軸上,換擋撥頭與換擋軸通過銷或鍵固定連接,互鎖板通過換擋撥頭的固定實現了軸向的定位,互鎖板可沿軸線相對于換擋軸及換擋撥頭旋轉,該機構(換擋軸、互鎖板、換擋撥頭組成的總成)與變速器總成進行裝配時,由于互鎖板的轉動,使得互鎖板在安裝時不好對正,造成裝配困難,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且在裝配或者維修過程中易造成錯裝而出現亂擋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專用于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結構上的扭簧,采用該扭簧,可實現互鎖板定位準確、安裝方便,進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與螺旋形本體固連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的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之間留有間距。作為對上述方式的進一步限定,上述的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的自由端分別固連有勾緊部,該勾緊部與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成角度設置。進一步,上述的第一扭臂的勾緊部與第二扭臂的勾緊部相向設置。[0010]作為上述方式的另一種形式,上述的第一扭臂的勾緊部與第二扭臂的勾緊部向扭簧的中心線方向延伸。作為對上述方式的進一步限定,上述的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平行設置。此外,本實用新型同時提供了一種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該結構包括可轉動的設置在換擋軸上的互鎖板、與換擋軸固連的換擋撥頭,在換擋軸上套裝有扭簧,所述的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與螺旋形本體固連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之間留有間距,所述的換擋撥頭設置在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的間距內。作為對上述方式的限定,上述的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的自由端分別固連有勾緊部,該勾緊部與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成角度設置,勾緊部與折彎頭部勾緊設置。作為對上述方式的進一步限定,上述的第一扭臂的勾緊部與第二扭臂的勾緊部相向設置在折彎頭部上。此外,上述的第一扭臂與第二扭臂平行設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本實用新型特制的扭簧結構應用在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中,互鎖板和換擋撥頭通過扭簧組合并連接到一起,然后一同穿入換擋軸上,并采用銷或鍵使換擋撥頭與換擋軸進行固定連接,換擋撥頭隨著換擋軸的移動或轉動而相應的動作,扭簧將互鎖板與換擋撥頭束縛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相對轉動,外力消失后可以回到初始狀態,防止在與變速器總成裝配中互鎖板自由轉動而影響該組件的正確裝入,其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且成本低廉。此外,扭簧彈力可貢獻一部分換擋力,其具體的換擋力大小可通過增加扭簧剛度來實現,用該扭簧產生換擋力及摘擋時的回位力,實現了一件多能的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螺旋形本體;2、第一扭臂;3、第二扭臂;4、勾緊部;5、換擋軸;6、互鎖板;7、換擋撥頭;8、折彎頭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由
圖1所示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1、與螺旋形本體1固連的第一扭臂2和第二扭臂3,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之間留有間距;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分別固連有勾緊部4,該勾緊部4與第一扭臂2、第二扭臂3成角度設置。第一扭臂2的勾緊部4與第二扭臂3的勾緊部 4向扭簧的中心線方向延伸。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是實施例一的應用,具體的是將實施例一所述的扭簧應用到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中,由圖2所示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包括可套裝在換擋軸5上的互鎖板6、與換擋軸5通過銷或鍵固連的換擋撥頭7,互鎖板6可相對換擋軸5轉動,在換擋軸5上套裝有扭簧,所述的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1、與螺旋形本體1 固連的第一扭臂2和第二扭臂3,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之間留有間距,換擋撥頭7設置在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間距內。 在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分別固連有勾緊部4,該勾緊部4與第一扭臂2、第二扭臂3成角度設置,且勾緊部4向扭簧的中心線方向延伸,兩個勾緊部4勾緊設置在折彎頭部8上。
權利要求1.一種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1)、與螺旋形本體(1)固連的第一扭臂(2)和第二扭臂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 (2 )與第二扭臂(3 )之間留有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分別固連有勾緊部(4),該勾緊部(4)與第一扭臂(2)、第二扭臂(3)成角度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的勾緊部(4)與第二扭臂(3)的勾緊部(4)相向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的勾緊部(4)與第二扭臂(3)的勾緊部(4)向扭簧的中心線方向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1一4中任一項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平行設置。
6.一種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包括可轉動的設置在換擋軸(5)上的互鎖板 (6)、與換擋軸(5)固連的換擋撥頭(7),其特征在于在換擋軸(5)上套裝有扭簧,所述的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1)、與螺旋形本體(1)固連的第一扭臂(2)和第二扭臂(3),第一扭臂 (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之間留有間距, 所述的換擋撥頭(7)設置在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間距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分別固連有勾緊部(4),該勾緊部(4)與第一扭臂(2)、第二扭臂(3)成角度設置,勾緊部(4)與折彎頭部(8)勾緊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的勾緊部(4)與第二扭臂(3)的勾緊部(4)相向設置在折彎頭部(8)上。
9.根據權利要求6-8中任一項所述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 )與第二扭臂(3 )平行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扭簧及具有該扭簧的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其涉及一種彈簧,尤其涉及一種專用于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結構上的扭簧,該扭簧包括螺旋形本體(1)、與螺旋形本體(1)固連的第一扭臂(2)和第二扭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的自由端具有相同朝向,且第一扭臂(2)與第二扭臂(3)之間留有間距。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本實用新型特制的扭簧結構應用在汽車變速器用互鎖板連接結構中,扭簧將互鎖板與換擋撥頭束縛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相對轉動,外力消失后可以回到初始狀態,防止在與變速器總成裝配中互鎖板自由轉動而影響該組件的正確裝入,其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且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F16F1/14GK202032026SQ20112008082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明者徐海山, 賈玉靈, 龔正偉 申請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