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升降蝸桿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升降蝸桿結構,尤指一種升降蝸桿中用套管結構。
背景技術:
在運動器材等中經常會使用升降蝸桿來對運動器材上的作動平臺的高低進行適當調整,而目前常用的升降蝸桿結構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主要由一動力源1傳導帶動一套設有套筒4的蝸桿11,該套筒4 一端連接有作動平臺,在套筒4外壁中間位置處沖壓二個對應的內凹缺口 41,套筒4的另一端則依序套入墊片42及帶有螺孔431的螺接座 43,且使其墊片42及帶有螺孔431的螺接座43抵掣于內凹缺口 41處,再用套筒4環壁及輾壓底端緣來定位,之后,該套筒4中的螺接座43設于蝸桿11處,啟動動力源1帶動蝸桿 11旋轉,從而帶動螺接座43及套筒4軸向移動。這種結構具有以下缺點(1)該套筒上的內凹缺口 41,為沖壓而使套筒的外壁面材質裂橫形成內凹缺口 41,而當墊片42及螺接座43 抵掣于兩內凹缺口 41處時,因該內凹缺口 41破壞套筒整體的強度,故動力源啟動調整時, 無法承受太大的力量,容易折損;(2)該結構的內凹缺口具有尖銳的沖壓斷面,所以容易造成使用者割傷,并且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套筒強度大且美觀的升降蝸桿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蝸桿結構,包括動力源、由動力源帶動旋轉的蝸桿,所述蝸桿上套有隨著蝸桿旋轉而沿蝸桿上下移動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連接有作動平臺,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套設具有螺孔的螺接座及墊片,所述套筒上設有一在套筒外壁輾壓形成、用于對螺接座和墊片進行軸向限位的內凹環,所述內凹環呈內凹連續狀。優選地,所述套筒上沖壓有一用于對螺接座和墊片進行周向限位的內凹限位槽。優選地,所述內凹環的橫截面呈半圓形。優選地,所述內凹環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蝸桿結構,其內凹環的結構設計,不會破壞套筒整體強度,并且不會造成使用者割傷,安排性好,美觀。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升降蝸桿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套筒的主視圖。圖3為圖2中A-A向剖視圖。圖4為圖3中B處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結構的套筒主視圖。圖6為圖5中C-C向剖視圖。[0015]圖7為圖5中A-A向剖視圖。圖8為圖7中B處放大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結構的套筒主視圖。圖10為圖9中C-C向剖視圖。圖11為圖9中A-A向剖視圖。圖12為圖11中B處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方案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5和圖9所示的升降蝸桿結構,包括動力源1、由動力源1帶動旋轉的蝸桿11,蝸桿11上套有隨著蝸桿11旋轉而沿蝸桿上下移動的套筒4,套筒4的一端連接有作動平臺,套筒4的另一端套設具有螺孔431的螺接座43及墊片42,套筒4上設有一在套筒外壁輾壓形成、用于對螺接座43和墊片42進行軸向限位的內凹環2,內凹環2呈內凹連續狀,套筒4上沖壓有一用于對螺接座43和墊片42進行周向限位的內凹限位槽3。如圖7和圖8所示,內凹環2的橫截面呈半圓形。如圖11和圖12所示,內凹環2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其中,圖6為圖5中C-C向剖視圖,圖10為圖9中C-C向剖視圖。如圖1所示,依序將墊片42、螺接座43套入套筒4內,內凹環2使得墊片42和螺接座43限位于套筒4的底端緣,避免墊片42、螺接座43相對于套筒4軸向上下移動,再在套筒4環壁沖壓一內凹限位槽3,避免墊片42、螺接座43相對于套筒4轉動。當需要調整作動平臺高低時,啟動動力源1帶動蝸桿U旋轉,從而使得蝸桿U上下移動,當蝸桿U上下移動時,螺接座43、套筒4及作動平臺也隨著上下移動,以達到調整高低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優點(1)內凹連續狀的內凹環2可增加抵掣面積(該內凹環整環全為抵掣面),可承受作動平臺重量等較大的力量;( 內凹環2是在套筒4外壁輾壓形成,并未鏤空,因此沒有破壞套筒4的結構,因而強度大;(3)內凹環具有美觀的視覺, 不會割傷,具有安全性的特點。以上只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現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非實質性修改,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蝸桿結構,包括動力源(1)、由動力源(1)帶動旋轉的蝸桿(11),所述蝸桿 (11)上套有隨著蝸桿(11)旋轉而沿蝸桿上下移動的套筒G),所述套筒(4)的一端連接有作動平臺,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套設具有螺孔G31)的螺接座及墊片(42),其特征是所述套筒(4)上設有一在套筒外壁輾壓形成、用于對螺接座和墊片0 進行軸向限位的內凹環O),所述內凹環O)呈內凹連續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蝸桿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套筒(4)上沖壓有一用于對螺接座(43)和墊片(42)進行周向限位的內凹限位槽(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蝸桿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內凹環O)的橫截面呈半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蝸桿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內凹環O)的橫截面呈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升降蝸桿結構,包括動力源、由動力源帶動旋轉的蝸桿,所述蝸桿上套有隨著蝸桿旋轉而沿蝸桿上下移動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連接有作動平臺,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套設具有螺孔的螺接座及墊片,所述套筒上設有一在套筒外壁輾壓形成、用于對螺接座和墊片進行軸向限位的內凹環,所述內凹環呈內凹連續狀。該升降蝸桿結構中,套筒強度大,安全性好且美觀。
文檔編號F16H25/24GK201992018SQ20112007350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8日
發明者洪光坤 申請人:捷世達電機(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