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與潤滑系統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按,線性模塊是工業上常用的傳動組件,其往往具有一基座,該基座兩端分別設有一端板,一螺桿和一滑軌分別樞設和固設于該基座且位于各該端板之間,一螺帽,螺設于該螺桿,受到該螺桿帶動位移,一滑塊,滑設于該滑軌,一工作臺,固接該螺帽和該滑塊,且隨該螺帽移動。使用者將欲移動的物體置設于工作臺上,則可以由該螺桿驅動該螺帽再讓該工作臺平移,將物體移動至所需的位置。由此不難發現,在線性模塊中該螺桿螺帽和該滑塊滑軌,一般稱為線性組件,須經常運轉,故需要良好的潤滑,才能延長該線性組件使用壽命。對此,如中國臺灣第1316586、1344518專利,皆是針對潤滑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其利用潤滑油持續不斷地提供來潤滑螺桿螺帽組或是線性滑軌組,惟上述的潤滑方式僅能以固定的劑量且持續不斷地提供潤滑油進行對于線性組件的潤工作,無論是潤滑的速率及劑量皆為固定設定。如此一來,當線性組件運作消耗潤滑油的速率小于潤滑油提供的速率,則容易造成潤滑油過剩溢出產生污染線性組件及工作環境的情況。又或者是在潤滑油所需劑量較小的情況下,上述提供潤滑的方式須進行潤滑系統的更換才能符合所需,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可控制潤滑系統進行潤滑的速
率及劑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設于一線性組件,該線性組件具有一長軸和一移動體,該移動體設于該長軸并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該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固設于該移動體,該潤滑系統包含有—儲油筒,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且該儲油筒內部具有一油室;—第一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一端;一第一活塞桿,具有一第一頭部和一第一桿部,該第一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一桿部穿過該第一蓋體而露出該第一蓋體外;—擋塊,設于該第一桿部;一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接觸該第一蓋體和該擋塊;一第二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二端;一第二活塞桿,具有一第二頭部和一第二桿部,該第二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二桿部穿過該第二蓋體而露出該第二蓋體外;一單向止動組件,連接該第二蓋體或該儲油筒,其控制該第二活塞桿單向移動或往復移動;一第一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入該油室;以及
一第二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出該油室。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擋塊,以可沿著該第一桿部移動的方式設于該第一桿部;一調整件,螺設該第一桿部,并限制該擋塊位于該調整件和該第一頭部之間。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調整件,由旋轉改變該調整件在該第一桿部上的位置,并且控制該擋塊與該第一頭部的距離。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桿部上具有一刻度,供外界判讀該油室內的潤滑油量。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一指示桿,固接該第二桿部,而隨該第二桿部移動;該工作臺,具有一刻度,而該指示桿則于該刻度間移動,供外界判讀該油室內的潤滑油量。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單向止動組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第二側較該第一側靠近該第二端,該單向止動組件樞接該第二蓋體于該第一側,并于該第二側形成一凸部,該凸部接觸該第二活塞桿的第二桿部,限制該第二桿部朝著靠近該第一端的方向移動。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活塞桿的第二桿部具有一齒部;該單向止動組件的凸部與該齒部嚙合,限制該第二桿部移動方向。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一閥體和該第二閥體,彼此相對地設置在該儲油筒。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蓋體形成一容置槽,該單向止動組件于該容置槽中樞接該第二蓋體;一第二彈性件,兩端分別連接該單向止動組件與朝該容置槽的槽壁延伸;該第二蓋體于該容置槽內具有一定位溝;該第二彈性件連接一定位球,當該單向止動組件連同該第二彈性件樞轉至該定位溝所在位置,則該定位球卡掣該定位溝,讓該單向止動組件維持所在位置。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一蓋體或該第二蓋體其中之一能與該儲油桶呈一體成型的形態。由上述結構,使用者操作讓該第一活塞桿的第一桿部受到抵頂,則該第一頭部將朝該第二端移動擠壓存于該油室中潤滑油,也施力于該第一彈性件讓該第一彈性件蓄積回復彈力。由于是運用該第一頭部擠壓潤滑油從該第二閥體流出該油室,故當該第一頭部位未受力擠壓潤滑油,潤滑油將儲存該油室避免如公知潤滑系統般地不斷進入該線性模塊造成污染,可以控制該潤滑系統進行潤滑作業的速率以及劑量。
圖1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顯示潤滑系統系潤滑螺桿螺帽;2是系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顯示潤滑系統系潤滑滑軌滑塊;圖3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5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圖7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8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圖11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1儲油筒;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油室;12 第一蓋體;13第一活塞桿;131第一頭部;132第一桿部;14擋塊;141調整件;15第一彈性件;16第二蓋體;161容置槽;162定位溝;17第二活塞桿;171第二頭部;172第二桿部;173擋止部;174齒部;175、176刻度;18單向止動組件;181第一側;182第二側183凸部;21 第一閥體;22 第二閥體;23第二彈性件;24定位球;31指示桿;90線性組件;91 長軸;92移動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是設于一線性組件,該線性組件具有一長軸和一移動體,該移動體設于該長軸并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該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固設于該移動體,其包含有一儲油筒,固設于該移動體,其兩端分別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且該儲油筒內部具有一油室;一第一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一端;一第一活塞桿,具有一第一頭部和一第一桿部,該第一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一桿部穿過該第一蓋體而露出該第一蓋體外;一擋塊,設于該第一桿部;一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接觸該第一蓋體和該擋塊;一第二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二端;一第二活塞桿,具有一第二頭部和一第二桿部,該第二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二桿部穿過該第二蓋體而露出該第二蓋體外;一單向止動組件,連接該第二蓋體或該儲油筒,其控制該第二活塞桿單向移動或往復移動;一第一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入該油室;以及一第二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出該油室。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點所在,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
如后,其中如圖1-圖6所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是設于一線性組件90,該線性組件90具有一長軸91和一移動體92,該移動體92設于該長軸91并可相對該長軸91往復運行,該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固設于該移動體92,其主要包含有一儲油筒11、一第一蓋體12、一第一活塞桿13、一擋塊14、一第一彈性件15、一第二蓋體16、一第二活塞桿17、一單向止動組件18、一第一閥體21和一第二閥體22。在此須先說明,在圖1中所顯示的該潤滑系統是潤滑螺桿螺帽組,而在圖2中則顯示該潤滑系統是潤滑線性滑軌組。而接下來的
是以圖1所顯示的線性組件架構加以說明。該儲油筒11,固設于該移動體92,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111和一第二端112,且該儲油筒11內部具有一油室113。該第一蓋體12,蓋設于該儲油筒11的第一端111。該第一活塞桿13,具有一第一頭部131和一第一桿部132,該第一頭部131是配合該油室113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113內,該第一桿部132穿過該第一蓋體12而露出該第一蓋體12外。該擋塊14,是設于該第一桿部132。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擋塊14,是以可沿著該第一桿部132移動的方式設于該第一桿部132。另有,一調整件141,螺設該第一桿部132,并限制該擋塊14位于該調整件141和該第一頭部131之間。須說明的是,該調整件141,是由旋轉改變該調整件141在該第一桿部132上的位置,并且控制該擋塊14與該第一頭部131的距離。如此一來,即可控制該第一活塞桿13的第一頭部132在該油室113中可以移動的距離。該第一彈性件15,兩端分別接觸該第一蓋體12和該擋塊1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件15為壓縮彈簧,其設置目的在于,當該第一活塞桿13受力移動時,該第一彈性件15同時會受到該擋塊14施力壓縮,進而蓄積回復彈力;而當該第一活塞桿13不受外力時,則該第一彈性件15運用其蓄積彈力推動該擋塊14,并將該第一活塞桿13往回推。該第二蓋體16,蓋設于該儲油筒11的第二端112。該第二活塞桿17,具有一第二頭部171和一第二桿部172,該第二頭部171是配合該油室113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113內,該第二桿部172穿過該第二蓋體16而露出該第二蓋體16外。須說明的是,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桿部172的尾端突出一擋止部173,避免該第二活塞桿17整體沒入該儲油筒11內。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可以讓該第二桿部172上具有一刻度175,供外界判讀該油室113內的潤滑油量。或者,再請參閱如圖1所示,增設一指示桿31,固接該第二桿部172,而隨該第二桿部172移動,并讓該移動體92具有一刻度176,而該指示桿31則于該刻度176間移動,供外界判讀該油室113內的潤滑油量。該單向止動組件18,連接該第二蓋體16或該儲油筒11,其控制該第二活塞桿17單向移動或往復移動。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單向止動組件18,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181和一第二側182,該第二側182較該第一側181靠近該第二端112,該單向止動組件18是樞接該第二蓋體16于該第一側181,并于該第二側形成一凸部183,該凸部183接觸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限制該第二桿部172朝著靠近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如此一來,若該第二桿部172朝靠近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則該單向止動組件18的凸部183會順勢朝遠離該第二桿部172的方向樞轉,讓該第二桿部172順利地朝靠近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然而,若該第二桿部172朝遠離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則該單向止動組件18的凸部183會朝靠近該第二桿部172的方向樞轉,而卡掣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阻止該第二桿部172朝遠離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事實上,如圖6所示,若要確實地阻止該第二桿部172朝遠離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還可以讓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具有一齒部174 ;該單向止動組件18的凸部183與該齒部174嚙合,限制該第二桿部172移動方向。該第一閥體21,是設于該儲油筒11且連通該油室113,控制流體只流入該油室113。以及,該第二閥體22,設于該儲油筒11且連通該油室113,控制流體只流出該油室113。接下來介紹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方式。如圖7-圖9所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儲油筒11的油室113是存放潤滑油。由于該儲油筒11固設于該移動體92,故該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會隨著該移動體92往復移動。在該線性模塊須進行潤滑作業的情況下,該第一活塞桿13的第一桿部132受到頂抵施力,并朝向該儲油筒11的油室113內部擠壓潤滑油。這時,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頭部171亦受到擠壓,使得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欲朝遠離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不過因為該單向止動組件18的凸部183朝靠近該第二桿部172的方向樞轉,而將卡掣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阻止該第二桿部172朝遠離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故,該第二活塞桿17在此時將不會移動,而潤滑油受到擠壓將從該第二閥體22流出該油室113并流到該線性模塊產生潤滑功效。此外,該第一彈性件15也因為該擋塊14施力壓縮,進而蓄積回復彈力。隨著前述潤滑作業完成后,讓該第一桿部132不受到頂抵施力,而當該第一活塞桿13不受外力時,則該第一彈性件15運用其蓄積彈力推動該擋塊14,并將該第一活塞桿13往回推。該第一活塞桿13回推的同時,該第二活塞桿17會受吸引朝著靠近該第一端111的方向移動。除此之外,使用者若是要調整潤滑油的釋出劑量,由旋轉改變該調整件141在該第一桿部132上的位置,控制該擋塊14與該第一頭部131的距離,即可控制該第一活塞桿13的第一頭部131在該油室113中可以移動的距離,也控制潤滑油釋出的劑量。由上述結構,使用者可以決定是否擠出潤滑油來潤滑該線性組件90,故可控制該潤滑系統進行潤滑作業的速率。另外,旋轉改變該調整件141在該第一桿部132上的位置,也可控制該潤滑系統中潤滑油釋出的劑量。另外還須說明的是,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閥體21和該第二閥體22,是彼此相對地設置在該儲油筒11。其原因在于,上述操作方式中,該第一活塞桿13的第一頭部131和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頭部171皆在該儲油筒11的油室113內運行。然而,該第一閥體21和該第二閥體22在設于該儲油筒11后有部分突出至該油室113內,而突出的部份會干涉該第一頭部131或該第二頭部171的運行,所以,若要縮小該儲油筒11的體積且維持該潤滑系統運作,則以該第一閥體21和該第二閥體22彼此相對地設置在該儲油筒11的方式為恰當。如圖9所示,關于填充潤滑油的情況,使用者轉動該單向止動組件18,讓該凸部183不再接觸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如此將使得該第二桿部172可以往復移動。此時,將潤滑油從該第一閥體21流入該油室113,而完成填充潤滑油的作業。接著,如圖10-圖11所示,介紹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處在于該第二蓋體16形成一容置槽161,該單向止動組件18于該容置槽161中樞接該第二蓋體16。一第二彈性件23,兩端分別連接該單向止動組件18與朝該容置槽161的槽壁延伸。由于使用者需持續保持朝遠離該第二桿部172樞轉后的該單向止動組件18,而讓該凸部183不接觸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故,在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讓該第二彈性件23分別頂抵該單向止動組件18和該容置槽161的槽壁,即可維持該單向止動組件18與該容置槽161的相對位置,保持該凸部183不接觸該第二活塞桿17的第二桿部172。此外,還可以讓該第二蓋體16于該容置槽161內具有一定位溝162。該第二彈性件23連接一定位球24,當該單向止動組件18連同該第二彈性件23樞轉至該定位溝162所在位置,則該定位球24卡掣該定位溝162,讓該單向止動組件18維持所在位置。關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使用方式及欲達成的功效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恕不贅述。最后,還須說明的是,無論在第一較佳實施例及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蓋體12或該第二蓋體16其中之一是能夠與該儲油桶11呈一體成型的形態。
權利要求
1.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設于一線性組件,該線性組件具有一長軸和一移動體,該移動體設于該長軸并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該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固設于該移動體,該潤滑系統包含有 一儲油筒,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且該儲油筒內部具有一油室; 一第一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一端; 一第一活塞桿,具有一第一頭部和一第一桿部,該第一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一桿部穿過該第一蓋體而露出該第一蓋體外; 一擋塊,設于該第一桿部; 一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接觸該第一蓋體和該擋塊; 一第二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二端; 一第二活塞桿,具有一第二頭部和一第二桿部,該第二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二桿部穿過該第二蓋體而露出該第二蓋體外; 一單向止動組件,連接該第二蓋體或該儲油筒,其控制該第二活塞桿單向移動或往復移動; 一第一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入該油室;以及 一第二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出該油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擋塊,以可沿著該第一桿部移動的方式設于該第一桿部;一調整件,螺設該第一桿部,并限制該擋塊位于該調整件和該第一頭部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調整件,由旋轉改變該調整件在該第一桿部上的位置,并且控制該擋塊與該第一頭部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桿部上具有一刻度,供外界判讀該油室內的潤滑油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一指示桿,固接該第二桿部,而隨該第二桿部移動;該工作臺,具有一刻度,而該指示桿則于該刻度間移動,供外界判讀該油室內的潤滑油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單向止動組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第二側較該第一側靠近該第二端,該單向止動組件樞接該第二蓋體于該第一側,并于該第二側形成一凸部,該凸部接觸該第二活塞桿的第二桿部,限制該第二桿部朝著靠近該第一端的方向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活塞桿的第二桿部具有一齒部;該單向止動組件的凸部與該齒部嚙合,限制該第二桿部移動方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一閥體和該第二閥體,彼此相對地設置在該儲油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蓋體形成一容置槽,該單向止動組件于該容置槽中樞接該第二蓋體;一第二彈性件,兩端分別連接該單向止動組件與朝該容置槽的槽壁延伸;該第二蓋體于該容置槽內具有一定位溝;該第二彈性件連接一定位球,當該單向止動組件連同該第二彈性件樞轉至該定位溝所在位置,則該定位球卡掣該定位溝,讓該單向止動組件維持所在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一蓋體或該第二蓋體其中之一能與該儲油桶呈一體成型的形態。
全文摘要
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包含有一儲油筒;一第一蓋體和一第二蓋體分別蓋設于該儲油筒兩端;一第一活塞桿,設于該儲油筒內,具有一第一頭部和第一桿部穿過該第一蓋體;一擋塊,設于該第一桿部;一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接觸該第一蓋體和該擋塊;一第二活塞桿,設于該儲油筒內,具有一第二頭部和一第二桿部,該第二桿部穿過該第二蓋體;一單向止動組件,控制該第二活塞桿單向移動或往復移動;一第一閥體和一第二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由此,可運用線性模塊的結構,進而控制潤滑系統進行潤滑的速率及劑量。
文檔編號F16N3/04GK103047530SQ2011103102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彭琮文, 辛亞恬 申請人: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