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氣緩沖器。
背景技術:
多種多樣的移動機械,如港口、工地用起重機,軌道運輸車輛,冶金工業的軋機以及高層建筑中的電梯,在工作過程中,都難于避免碰撞。為了避免由此產生的巨大載荷影響機械正常工作和乘員舒適,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機件損壞,都普遍裝置了各種各樣的緩沖
ο目前廣泛應用的緩沖器有橡膠/聚氨酯緩沖器、帶干摩擦的彈簧緩沖器,這些緩沖器結構較簡單、便于制造,但它們容量較小,耗能、散熱不夠好,性能不穩定。隨著人們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車輛提速或重載,這些緩沖器無法滿足使用要求,液氣緩沖器就應運而生。液氣緩沖器又包括柱塞式液氣緩沖器和活塞式液氣緩沖器。一種柱塞式液氣緩沖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柱塞1與缸體2之間形成第一油腔3, 柱塞1內又設有浮動活塞把柱塞內部分隔成第二油腔4和氣腔5,第一油腔3和第二油腔4 內充滿油,氣腔5內封裝有氮氣。柱塞式液氣緩沖器已問世多年,其巧妙的構思、優異之性能,獲得一致好評;可由于密封問題解決不了,而使使用壽命很短。這種柱塞式液氣緩沖器有三個泄漏點第一油腔3的油通過缸體2和柱塞1之間的縫隙泄漏;氮氣通過氣腔5的外端密封件向外泄漏;氣腔5的氮氣和第二油腔4的油,通過浮動活塞的密封圈泄漏。密封成了推廣運用這種液氣緩沖器的障礙,特別是在沖擊大的場合,泄漏會加劇, 造成緩沖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因而,這種液氣緩沖器的維護周期短,成為易損件。為了解決上述這種柱塞式液氣緩沖器的泄漏嚴重的問題,又出現了活塞式液氣緩沖器,例如授權公告號為CN 101639106的發明專利就公開了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如圖 2所示,中空的活塞桿6與活塞8連接,活塞8與缸體7之間形成第一油腔9,活塞桿6內又設有浮動活塞把活塞桿6的內腔分隔成第二油腔10和氣腔12,活塞8的外側、活塞桿6、缸體7之間形成第三油腔11,第一油腔9、第二油腔10、第三油腔11內充滿油,氣腔12內封裝有氮氣,第一油腔9與第三油腔11之間通過活塞上的節流通道相通。這種柱塞式液氣緩沖器工作時,由于形成低壓的第三油腔11,密封難度大大降低,比圖1所示的柱塞式液氣緩沖器的密封效果好,但工作過程中,第三油腔內的油壓波動較大,仍不夠理想;另外還是無法避免氮氣向油腔內泄漏,特別是在沖擊大的場合,由于液氣緩沖器的活塞桿比浮動活塞直徑大,受沖擊,活塞桿運動時,造成浮動活塞移動行程和速度更大,浮動活塞承擔的如此條件的氣體動密封難度很大,造成泄漏加劇,當氮氣泄漏到一定程度,緩沖性能就會下降,甚至失效。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密封,保持緩沖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本發明提出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
O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包括缸體、中空的活塞桿、活塞, 中空的活塞桿的內端與活塞固定連接,活塞的內端面和缸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油腔,其特征在于在中空的活塞桿內裝有氣囊,氣囊通過其口部的堵頭在活塞桿內限位,堵頭外設有一個氣密裝置,氣囊的底部與中空的活塞桿內端面之間空開有一定距離,氣囊與活塞之間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一節流通道;
缸體沿軸向向活塞桿頭部延伸,在活塞桿外圓、活塞的外端面、缸體之間形成空腔,在空腔中設有聚氨酯限位塊,聚氨酯限位塊的外端設有導向座,導向座與缸體之間設置低壓油的靜密封裝置,挖空的導向座和活塞桿之間呈液密封,導向座的口部設有密封裝置,從而把上述的空腔隔成第三油腔、第四油腔,從而構成低壓油的動密封裝置。聚氨酯限位塊位于第三油腔內,在第三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二節流通道, 有別于圖2所示的活塞式液氣緩沖器,這里第一、三油腔間的通道被“堵死”了。這樣既簡化了結構,又使低壓第三油腔的油壓更加穩定,有利于密封。在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中裝滿低粘度油,在第四油腔中裝的是高粘度油,氣囊中裝有氣體。在油液泄漏通道設置高粘度油腔有利于油的密封。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節流通道的一種結構為在活塞上設有節流孔,在第一油腔內固定有中空的多孔管,多孔管的圓周壁上設有多個小孔,多孔管與節流孔呈滑動配合,在非工作狀態下,多孔管的頭部基本與節流孔平齊。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節流通道是多個節流孔或節流閥。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氣密裝置的結構為在堵頭與活塞桿的內壁交匯處設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裝在堵頭的端面臺階上,壓緊螺母以其外圓周的螺紋與活塞桿螺紋連接,壓緊密封圈形成氣密封。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中空的活塞桿內設置氣囊,把現有浮動活塞對較高壓力的油氣動密封,改進為靜密封,能可靠地分隔油氣,以解決現有結構液氣緩沖器嚴重漏氣的問題;
2、本發明提出另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在現有活塞式液氣緩沖器的基礎上,取消了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之間的通道,代之以較低壓力的油腔和油腔的導通,從而使低壓的油腔油壓穩定,簡化了結構,還有利于密封;
3、利用高粘度液體易于密封的特點,在較難解決的油液動密封通道,設置挖空的導向座,充滿高粘度油的密封裝置,從而進一步改善降低了油壓之油液的動密封;
4、用“多孔管”取代錐度節流芯棒,把動能到熱能轉化點從緩沖器的中段向下端擴展, 減少油液氣化的可能,從而進一步改善液氣緩沖器的密封。
圖1是現有一種柱塞式液氣緩沖器的結構圖。圖2是現有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的結構圖。圖3是本發明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3所示,進一步描述本發明如下
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包括缸體13、中空的活塞桿23、活塞16,中空的活塞桿23的內端與活塞16固定連接,活塞的內端面和缸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油腔15,在中空的活塞桿內裝有氣囊22,氣囊22通過其口部的堵頭M在活塞桿23內限位,堵頭M外設有一個氣密裝置,氣囊22的底部與活塞桿23內端面之間空開有一定距離,氣囊與活塞之間形成第二油腔17,第一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一節流通道;
缸體沿軸向向活塞桿23頭部延伸,在活塞桿外圓、活塞的外端面、缸體之間形成空腔, 在空腔中設有聚氨酯限位塊18,聚氨酯限位塊的外端設有導向座20,導向座20與缸體13 之間設置低壓油的靜密封裝置,挖空的導向座20和活塞桿23之間呈液密封,導向座的口部設有密封裝置,從而把上述的空腔隔成第三油腔19、第四油腔21,從而構成低壓油的動密封裝置;
聚氨酯限位塊18位于第三油腔19內,在第三油腔19與第二油腔17之間設有第二節流通道,有別于圖2所示的活塞式液氣緩沖器,這里第一、三油腔間的通道被“堵死” 了,代之以在第三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以較寬敞的通道連通。這樣既簡化了結構,又使低壓第三油腔的油壓更加穩定,有利于密封;
在第一油腔15、第二油腔17、第三油腔19中裝滿低粘度油,在第四油腔21中裝的是高粘度油,氣囊22中裝有氣體。在油液泄漏通道設置高粘度油腔有利于油的密封。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節流通道的一種結構為在活塞上設有節流孔觀,在第一油腔內固定有中空的多孔管14,多孔管的圓周壁上設有多個小孔,多孔管14與節流孔觀呈滑動配合,在非工作狀態下,多孔管的頭部基本與節流孔平齊。如圖3所示,設在第二油腔和第三油腔之間的第二節流通道是多個節流孔27。節流孔27也可以用節流閥替代。如圖3所示,氣密裝置的結構為在堵頭M與活塞桿23的內壁交匯處設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裝在堵頭的端面臺階上,壓緊螺母25以其外圓周的螺紋與活塞桿23螺紋連接,壓緊密封圈形成氣密封。在壓緊螺母25外還設有一個外端蓋沈與活塞桿13連接,主要其受力、保護作用。除上述實施方式外,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包括缸體、中空的活塞桿、活塞,中空的活塞桿的內端與活塞固定連接,活塞的內端面和缸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油腔,其特征在于在中空的活塞桿內裝有氣囊,氣囊通過其口部的堵頭在活塞桿內限位,堵頭外設有一個氣密裝置,氣囊的底部與中空的活塞桿內端面之間空開有一定距離,氣囊與活塞之間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一節流通道;缸體沿軸向向活塞桿頭部延伸,在活塞桿外圓、活塞的外端面、缸體之間形成空腔,在空腔中設有聚氨酯限位塊,聚氨酯限位塊的外端設有導向座,導向座與缸體之間設置低壓油的靜密封裝置,挖空的導向座和活塞桿之間呈液密封,導向座的口部設有密封裝置,從而把上述的空腔隔成第三油腔、第四油腔,從而構成低壓油的動密封裝置;聚氨酯限位塊位于第三油腔內,在第三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二節流通道;在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中裝滿低粘度油,在第四油腔中裝的是高粘度油,氣囊中裝有氣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節流通道的一種結構為在活塞上設有節流孔,在第一油腔內固定有中空的多孔管,多孔管的圓周壁上設有多個小孔,多孔管與節流孔呈滑動配合,在非工作狀態下,多孔管的頭部基本與節流孔平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節流通道是多個節流孔或節流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密裝置的結構為在堵頭與活塞桿的內壁交匯處設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裝在堵頭的端面臺階上,壓緊螺母以其外圓周的螺紋與活塞桿螺紋連接,壓緊密封圈形成氣密封。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密裝置的結構為在堵頭與活塞桿的內壁交匯處設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裝在堵頭的端面臺階上,壓緊螺母以其外圓周的螺紋與活塞桿螺紋連接,壓緊密封圈形成氣密封。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提出了一種活塞式液氣緩沖器,能改善密封,保持緩沖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其技術方案為包括缸體、中空的活塞桿、與活塞桿固定連接的活塞,活塞和缸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油腔,在活塞桿內裝有氣囊,氣囊的堵頭外設有一個氣密裝置,氣囊的底部與中空的活塞桿內端面之間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一節流通道;在活塞桿外圓、活塞的外端面、缸體之間形成空腔,在空腔中設有聚氨酯限位塊,聚氨酯限位塊的外端設有導向座,把上述的空腔隔成第三油腔、第四油腔。在第三油腔與第二油腔之間設有第二節流通道;在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中裝滿低粘度油,在第四油腔中裝的是高粘度油,氣囊中裝有氣體。
文檔編號F16F9/34GK102359529SQ201110267688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2日
發明者呂再昌 申請人:呂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