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緩沖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在車輛中的緩沖夾(cushion clip),或者是夾持性緩沖件。更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附連到固定構件(例如車體)上的緩沖夾,以便接納或承受可移動構件(例如車輛滑動門)的負載并且吸收由此引起的沖擊。
背景技術:
例如由日本待決專利公開號2008-196651教導了這種類型的公知的緩沖夾。緩沖夾包括由例如熱塑性彈性體(TPE)的軟質材料制成的緩沖部;由例如聚丙烯(PP)的硬質材料制成的附連部;以及與附連部一體形成的連接部。連接部被埋置(被容納)在緩沖部中,以使得緩沖部能夠與附連部結合在一起。附連部插入到形成在固定構件(例如車體) 中的附連孔內,以使得緩沖夾能夠被附連到固定構件上。在公知的緩沖夾中,其中由PP制成的附連部與由TPE制成的緩沖部結合在一起, 同時與附連部一體形成的連接部被埋置在緩沖部中,當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上時,緩沖部在擠壓方向上的彈性變形被連接部的端面所接納。因此,應力會沿著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被集中到緩沖部上。所以,當緩沖部重復地彈性變形時,會沿著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在緩沖部中產生永久變型。產生在緩沖部中的永久變型會導致緩沖夾的耐用性降低。進一步, 在緩沖部中產生的永久變型會在緩沖部的外周面中形成折疊線。這會導致緩沖夾的不良外觀。因此,在本領域中需要改進緩沖夾。
發明內容
例如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緩沖夾包括緩沖部,其由軟質材料制成,并且當擠壓力施加到其上時能夠彈性變形;由硬質材料制成的附連部;以及與附連部一體形成的連接部。連接部埋置在緩沖部中,以使得緩沖部能夠與附連部結合在一起。連接部被成形為使得當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上時,緩沖部在擠壓方向上的彈性變形能夠基本上被連接部的端面所承受。圍繞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的緩沖部一部分具有橫向厚度,該橫向厚度沿擠壓力施加到緩沖部上的方向是變化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當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上時,壓擠壓力能夠被有效地分散。也就是,應力不會沿著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集中到緩沖部上。因此,整個緩沖部能夠被均勻地擠壓和彈性變形。因此,即使當緩沖部重復地彈性變形時,緩沖部也能夠有效地防止沿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在其中產生永久變型。因此,基本上不會在緩沖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折疊線。所以,緩沖部(緩沖夾)能夠具有增加的耐用性和良好的外觀。備選地,連接部具有錐形部分,其形成在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中,以使得緩沖部的所述部分的橫向厚度可以進行變化。在結合附圖和權利要求閱讀了下列詳細描述之后,本發明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易于理解。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代表性實施例的緩沖夾的透視圖,其中假想性地圖示出埋置在緩沖部中的連接部;
圖2是緩沖夾的正視圖; 圖3是緩沖夾的縱向剖視圖; 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代表性實施例的緩沖夾的透視圖,其中假想性地圖示出埋置在緩沖部中的連接部;
圖6是緩沖夾的正視圖; 圖7是緩沖夾的縱向剖視圖8(A)是緩沖夾的說明性示意圖,該視圖示例說明了其中緩沖夾變型或被擠壓的狀態;和
圖8(B)是傳統緩沖夾的說明性示意圖,該視圖示例說明了其中傳統緩沖夾變型或被擠壓的狀態。
具體實施例方式接下來,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代表性實施例。第一詳細代表性的實施例
將參考圖1至4描述本發明的第一詳細的代表性實施例。在圖1至4中圖示了代表性的緩沖夾(cushion clip) 10。緩沖夾10用于被附連到車體36(固定構件)上,以便承受車輛滑動門38(可移動構件)的負載并且吸收由該負載引起的沖擊。如在圖1中最佳圖示的,代表性的緩沖夾10包括由例如熱塑性彈性體(TPE) 的軟質材料制成的緩沖部12、由例如聚丙烯(PP)的硬質材料制成的附連部22、和與附連部 22 —體形成的連接部26。連接部沈埋置(容納)在緩沖部12中,以便緩沖部12能夠與附連部22結合在一起。如在圖2中所示,附連部22被插在形成于車體36中的附連孔37 中,以使得緩沖夾10能夠被附連到車體36上。如在圖1至3中所示,緩沖部12通常具有截頂圓錐體(截頭圓錐體)的形狀,并且具有直徑減小的上表面14。如在圖2中所示,當滑動門38關閉時,滑動門38(滑動門38 的負載)能夠由緩沖部12的上表面14承受,以使得滑動門38的負載能夠被施加在其上。 因此,與負載相對應的擠壓力能夠被施加到緩沖部12上,從而使得緩沖部12能夠在擠壓方向上進行彈性變形。因此,由滑動門38的負載所引起的沖擊能夠被吸收或減弱。緩沖部12包括柱形突出部分20,其一體地形成在上表面14的中心部分之中。突出部分20從上表面14向上突出。如在圖1和3中所示,緩沖部12進一步包括環形槽18。 環形槽18形成在上表面14中,以便環繞著突出部分20。如能理解的,突出部分20能夠通過有限的或較小的負載(較小的擠壓力)獨立于緩沖部12地進行彈性變形。進一步,當滑動門38關閉時,滑動門38的負載將首先接觸突出部分20,以使得突出部分20能夠在緩沖部12彈性變形之前發生彈性變形。所以,由滑動門38的負載所引起的沖擊能夠被平穩地吸收或減弱。
如在圖2中最佳圖示的,附連部22從緩沖部12的下表面15的中心部分向下突出。附連部22被成型為可被插入到車體36的附連孔37中。進一步,附連部22具有一對接合突起對,其正好相反地或沿直徑方向形成在其外表面中。接合突起M的各自形狀使得由于PP的彈性而正好相反地或沿直徑方向地向外和向內進行彎曲。所以,當把附連部22壓入到附連孔37中時,附連部22能夠被插入到附連孔37中,同時接合突起M向內彎曲。當附連部22完全插入時,接合突起M能夠與附連孔37的內周邊相接合。所以,緩沖夾10能夠被附連到車體36上。如在圖1和3中所示,連接部沈通常具有截頂圓錐體(截頭圓錐體)的形狀。連接部沈具有小于緩沖部12的尺寸,以便被容納或埋置在緩沖部12中。連接部沈具有直徑減小的端面(上表面)28。連接部沈包括凹陷(容納)部分30,其形成在其端面觀的大致中心部分。連接部沈進一步包括多個(在本實施例中是六個)端部開口的豎直中空部分32,其沿著其外周面以希望的間距進行定位。進一步,如在圖3中所示,豎直中空部分32中的每一個都具有形成在其下端中的狹窄部分34。緩沖部12和附連部22 (連接部沈)能夠通過軟質材料(例如TPE)和硬質材料(例如PP)的雙色模塑而被一體形成。特別地,硬質材料被注射到第一成型模具中,以使得附連部22和連接部沈能夠被整體模制或成型為單體件。此后,軟質材料被注射到第二成型模具中,以使得緩沖部12可被模制或成型,同時連接部沈被埋置在緩沖部12中。因此,能夠形成了緩沖夾10。在這樣形成的緩沖夾10中,附連部22被一體地連接到緩沖部12上,同時連接部26被埋置在緩沖部12中。如能理解的,當緩沖部12被模制時,注射的軟質材料(TPE)能夠填充在連接部沈的豎直中空部分32 (狹窄部分34)中(圖幻。所以,附連部22能夠通過連接部沈被緊固地連接到緩沖部12上。進一步,如在圖1,3和4中所示,連接部沈具有錐形部分四,其形成在連接部沈的端面觀的外周邊(即,連接部沈的上端周向部分)中。因此,如在圖4中最佳圖示的,與錐形部分四相對應的緩沖部12 —部分的橫向厚度沿豎直方向逐漸變化。換句話說,環繞著連接部26的端面觀的外周邊的緩沖部12—部分具有這樣的橫向厚度,其沿滑動門38的負載能夠被施加到緩沖部12(圖幻的方向進行變化。特別地,與錐形部分四相對應的緩沖部12 —部分具有上部增厚部分和下部變薄部分。也就是,如在圖4中的不同長度的雙頭箭頭所示,與錐形部分四相對應的緩沖部12 —部分的橫向厚度向下減小。進一步,如在圖3中所示,形成在連接部沈的端面觀中的凹陷部分30被形成為與緩沖部12的突出部分20沿豎直方向(軸向)相反地定位,且沿豎直方向對準。此外,當緩沖部12被模制時,注射的軟質材料(PTE)能夠填充在凹陷部分30中。因此,緩沖部12的突出部分20的基部20a沿豎直方向進行增厚。換句話說,緩沖部12的中心部分沿豎直方向增厚。接下來,現在將詳細描述上述構造的緩沖夾10的操作。首先,如在圖2中所示,附連部22被插入到車體36的附連孔37中。當附連部22插入時,形成在附連部22中的接合突起M能夠與附連孔37的內周邊相接合,以使得緩沖夾10能夠被附連到車體36上。當滑動門38關閉時,滑動門38被緩沖夾10所接納。此時,滑動門38的負載首先被施加到緩沖部12的突出部分20上。結果使得,突出部分20被擠壓且彈性變形。此后,滑動門38的負載被施加到緩沖部12的上表面14上。因此,與負載相對應的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12上,以使得緩沖部12能夠被擠壓且在擠壓方向上彈性變形。因此,由滑動門38的負載所引起的沖擊能夠被吸收或減弱。進一步如上所述,緩沖部12的突出部分20的基部20a能夠沿豎直方向進行增厚。所以,當滑動門38的負載被施加到突出部分20上時,突出部分20能夠基本上沿軸向被線性地擠壓和變型,而不會橫向傾斜或翹曲。因此,由滑動門38的負載所引起的沖擊能夠被可靠地吸收和減弱。進一步,突出部分20能夠可靠地在很長時期內具有彈性。相反地,當從突出部分20上釋放滑動門38的負載時,突出部分20能夠被可靠地恢復。所以,緩沖夾10具有增加的外表性能。第二詳細的代表性實施例將參考圖5至7描述本發明的第二詳細的代表性實施例。因為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關,所以將僅詳細解釋不同于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和元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識別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且省略這種元件的詳細描述。如在圖5至7中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緩沖夾10’中,緩沖部12’不包括與第一實施例的柱形突出部分20相對應的元件。進一步,緩沖部12’不包括與第一實施例的環形槽18相對應的元件。所以,與緩沖部12的上表面14不同,緩沖部12’的上表面14’在其整體區域上大體是平的。相似于第一實施例,緩沖夾10’能夠被附連到車體36上(圖6)。當滑動門38閉合時,滑動門38被緩沖夾10’所承受。然而,在該實施例中,滑動門38的負載被直接施加到緩沖部12’的上表面14’上。因此,與負載相對應的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12’上,以使得緩沖部12’被擠壓且在擠壓方向上彈性變形。因此,由滑動門38的負載所引起的沖擊能夠被吸收或減弱。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當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12或12’上時,緩沖部12或12’在擠壓方向上的彈性變形基本上被連接部沈的端面觀所承受。然而,在上述實施例中,圍繞連接部沈的端面28的外周邊(連接部沈的上端周邊部分)的緩沖部12或12’ 一部分的橫向厚度,沿其中滑動門38的負載被施加到緩沖部12的方向是變化的。特別地,緩沖部12或12’的、與連接部沈的端面觀的外周邊相對應的一部分在厚度方面是向下減小,這是因為錐形部分四形成在連接部沈的端面觀的外周邊中。所以,施加到緩沖部12或12’上的擠壓力可有效地被分散。也就是,應力不會沿著連接部沈的端面觀的外周邊集中到緩沖部12或12’上。因此,如在圖8(A)中所示,整個緩沖部12或12’會被均勻地擠壓和彈性變形。因此,即使當緩沖部12或12’重復地進行彈性變形時,緩沖部12或12’也能有效地防止沿連接部沈的端面28的外周邊在其中產生永久變型。因此,基本上不會在緩沖部12或12’的外周面上形成折疊線。所以,緩沖部12或12’ (緩沖夾10或10’ )能具有增加的耐用性和良好的外觀。相反地,如在圖8(B)中所示,在傳統的緩沖夾110中,緩沖部112的、與連接部126的端面128的外周邊相對應的一部分在厚度上不發生變化,這是因為連接部126并不具有錐形部分。所以,施加到緩沖部112上的擠壓力不能被有效地分散。也就是,應力會沿著連接部1 的端面128的外周邊被集中到緩沖部112上。所以,當擠壓力被施加到緩沖部112上時,緩沖部112會沿著連接部1 的端面1 的外周邊重點地變型,從而形成環形凸出部分11加。結果使得,當緩沖部112重復地彈性變形時,會在緩沖部112中產生由凸出部分11 所引起的永久變型。這樣產生的永久變型會導致緩沖部112(緩沖夾110)的耐用性的降低。進一步,永久變型會在緩沖部112的外周面中形成折疊線。該折疊線會導致緩沖夾112的不良外觀。 已經參考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代表性實例。該詳細描述僅僅意在教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多的用于實踐本發明的優選方面的細節,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僅僅由權利要求來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發明的范圍。所以,在前的詳細描述中所公開的特征和步驟的組合在廣義上并不是實踐本發明所必須的,而相反僅僅是用于教導以特別描述本發明詳細的代表性實例。而且,在該說明書中所教導的各種特征可通過沒有被特別例舉的方式來組合,以便獲得本發明額外有用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緩沖夾,包括緩沖部,其由軟質材料制成,并且當擠壓力施加到其上時能夠彈性變形,附連部,其由硬質材料制成,和連接部,其與附連部一體地形成,其中連接部埋置在緩沖部中,以使得緩沖部能夠與附連部結合在一起,其中連接部被成形為使得,當擠壓力施加到緩沖部上時,緩沖部在擠壓方向上的彈性變形能夠基本上被連接部的端面所承受,以及其中圍繞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的緩沖部一部分具有橫向厚度,該橫向厚度沿擠壓力施加到緩沖部的方向是變化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沖夾,其特征在于,連接部具有錐形部分,其形成在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中,以使得緩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橫向厚度是變化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緩沖夾,其特征在于,連接部包括凹陷部分,其形成在連接部的端面的大致中心部分中,以使得緩沖部的中心部分沿豎直方向進行增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緩沖夾,其特征在于,連接部包括多個末端開口的豎直中空部分,其沿著所述連接部的外周面進行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緩沖夾,其特征在于,緩沖部包括柱形突出部分,其一體地形成在緩沖部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中。
全文摘要
緩沖夾包括緩沖部,其由軟質材料制成,并且當擠壓力施加到其上時能夠彈性變形,由硬質材料制成的附連部,以及與附連部一體形成的連接部。連接部埋置在緩沖部中,以使得緩沖部能夠與附連部結合在一起。緩沖部的圍繞連接部的端面的外周邊的部分具有橫向厚度,該橫向厚度在其中擠壓力施加到緩沖部上的方向上是變化的。
文檔編號F16F7/00GK102392865SQ20111016288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
發明者杉山孝弘 申請人:大和化成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