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嵌入旋轉軸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
背景技術:
具有在鏈輪中安裝套管部件的例子,該套管部件在嵌入旋轉軸的圓筒部的外周面突出形成有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偏置的擴徑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322585號公報(參照圖2)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在內燃機的曲軸上嵌合驅動鏈輪的結構,在該驅動鏈輪上卷掛有向動閥系統傳遞動力的鏈條。在該驅動鏈輪上,在嵌入曲軸的圓筒部的外周上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偏置地形成有相當于擴徑部的鏈輪齒。曲軸在規定位置具有臺階部且其一側被縮徑,將驅動鏈輪嵌入該縮徑部,并將圓筒部的鏈輪齒所偏置的一側的端部抵接在臺階部而固定。在固定在該曲軸的規定位置的驅動鏈輪的鏈輪齒上卷掛有鏈條。因此,驅動鏈輪的鏈輪齒必須相對于曲軸位于規定的軸向位置。因此,當將驅動鏈輪嵌入曲軸時,需要先將圓筒部的鏈輪齒偏置側的端部嵌入曲軸ο如果錯將與圓筒部的鏈輪齒偏置側的相反側的端部先嵌入曲軸,則相對于曲軸的鏈輪齒的軸向位置會偏離規定位置,不能正確地卷掛鏈條。在除了驅動鏈輪嵌入曲軸之外,鏈條的卷掛是在其他的部件的組裝全部完成后進行的,因此,在卷掛鏈條時,如果發現驅動鏈輪被錯誤地組裝,則必須將組裝全部拆卸并再次進行組裝,因此,就會需要相當多的勞力和時間。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情況下,當驅動鏈輪被嵌入曲軸的規定位置時,由于沒有簡單地確認鏈輪齒的軸向位置的標識,因此,錯誤組裝的可能性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將套管部件嵌入旋轉軸的規定位置時,能夠簡單地確認是否錯誤組裝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所記載的發明,該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旋轉軸經由軸承旋轉自如地被軸頸部軸支承在結構體的軸承壁的軸承孔,在圓筒部的外周面上,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偏置地突出形成擴徑部的套管部件被嵌合于所述旋轉軸而安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使與所述圓筒部的所述擴徑部偏置側的擴徑部側端面相反的反擴徑部側端面朝向所述軸承壁而嵌入所述旋轉軸,所述反擴徑部側端面被抵接于所述旋轉軸的臺階而固定,且與所述擴徑部之間存在規定的間隙寬度地在所述軸承孔端面突出形成有突出部。第二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
3于,所述突出部從所述軸承孔端面的突出量比從所述套管部件的所述圓筒部的所述擴徑部側端面至所述擴徑部之間的軸向寬度大。第三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是所述擴徑部形成鏈輪齒的驅動鏈輪,所述間隙寬度是卷掛在所述鏈輪齒的鏈條接近所述突出部的程度的寬度。第四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三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是驅動旋轉軸,所述鏈條架設在所述驅動旋轉軸和從動旋轉軸之間,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環狀的所述軸承孔端面中,相對于所述驅動旋轉軸,在所述軸承孔端面突出的所述突出部被突出形成在所述從動旋轉軸的相反側部位,所述突出部使所述驅動旋轉軸的相反側的面成為傾斜面并楔狀地突出。第五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四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體為內燃機的曲軸箱,軸支承在所述曲軸箱的軸承壁的所述驅動旋轉軸是曲軸,所述從動旋轉軸是動閥系統的凸輪軸。第六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五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是金屬軸承,所述軸承孔的內徑比所述驅動鏈輪的鏈輪齒的齒頂圓的直徑小。第七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軸位于所述曲軸的上方,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所述軸承孔端面,相對于所述曲軸,除了成為凸輪軸的相反側的下側的所述突出部之外,在成為所述凸輪軸側的上側突出形成有上側突出部,所述上側突出部使上面成為傾斜面,并且楔狀地突出。第八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軸配置在與所述曲軸相同或比所述曲軸略高的位置,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所述軸承孔端面,相對于所述曲軸,除了突出形成在凸輪軸的相反側部位的所述突出部以外,在所述凸輪軸側部位突出形成有凸輪軸側突出部。第九方面所記載的方面,在第八方面所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架設在所述曲軸和所述凸輪軸之間的鏈條沿著如下方向旋轉,即、下側鏈條部分被所述驅動鏈輪牽弓I,上側鏈條部分被從所述驅動鏈輪送出。根據第一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當將在圓筒部的外周朝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偏置地突出形成擴徑部的套管部件嵌入旋轉軸,并使其與旋轉軸的臺階抵接時,觀察套管部件的擴徑部和突出形成在相對的結構體的軸承壁的軸承孔端面的突出部之間的間隔,就能夠簡單地確認如果該間隔大致具有規定的間隙寬度,則正確地進行了組裝,如果明顯與規定間隙寬度不同,則是錯誤組裝,并且在套管組裝時,能夠容易地發現錯誤組裝。根據第二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所述突出部從所述軸承孔端面的突出量比從套管部件的所述圓筒部中的擴徑部偏置側的端面至擴徑部之間的軸向寬度大,因此,如果錯誤地將套管部件的擴徑部偏置側朝向軸承壁嵌入旋轉軸,則在套管部件的圓筒部端部與旋轉軸的臺階抵接前,擴徑部就會與軸承孔端面的突出部抵接,因此,能夠容易且明確地得知錯誤組裝。根據第三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所述套管部件是擴徑部成為鏈輪齒的驅動鏈輪,所述間隙寬度是卷掛在所述鏈輪齒的鏈條接近所述突出部的程度的寬度,因此,當將驅動鏈輪向旋轉軸組裝時,能夠從間隙寬度容易地判斷是否能夠將鏈條卷掛在鏈輪齒上,能夠防止驅動鏈輪的錯誤組裝。根據第四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所述旋轉軸是驅動旋轉軸,所述鏈條架設在驅動旋轉軸和從動旋轉軸之間,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環狀的所述軸承孔端面中,相對于所述驅動旋轉軸,在所述軸承孔端面突出的所述突出部被突出形成在所述從動旋轉軸的相反側部位,突出部使所述驅動旋轉軸的相反側的面成為傾斜面并楔狀地突出, 因此,首先,在將鏈條卷掛在驅動旋轉軸側的驅動鏈輪時,通過將鏈條卷掛在驅動鏈輪的從動旋轉軸的相反側,鏈條被引導至突出部的傾斜面,從而能夠容易且可靠地卷掛在驅動鏈輪上,其次,能夠容易地將鏈條延展地架設在從動旋轉軸側,組裝性極好。根據第五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所述結構體為內燃機的曲軸箱,軸支承在所述曲軸箱的軸承壁的所述驅動旋轉軸是曲軸,所述從動旋轉軸是動閥系統的凸輪軸,因此,形成在曲軸箱的軸承壁的突出部能夠使內燃機的動閥系統的驅動機構的組裝性良好。根據第六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在曲軸箱的軸承壁的軸承孔軸支承曲軸的軸承是金屬軸承,軸承孔的內徑比驅動鏈輪的鏈輪齒的齒頂圓的直徑小,因此,通過采用金屬軸承,能夠使軸承孔的內徑小,并實現曲軸箱的小型化,并且,僅通過從軸承孔端朝向軸向突出就能夠形成與驅動鏈輪的鏈輪齒相對的所述突出部,能夠將突出部簡化和小型化。根據第七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凸輪軸位于曲軸的上方,在軸承孔的周圍的所述軸承孔端面,相對于曲軸,除了成為凸輪軸的相反側的下側的所述突出部之外,在成為凸輪軸側的上側突出形成有上側突出部,上側突出部使上面成為傾斜面, 并楔狀地突出,因此,在曲軸的驅動鏈輪上,從下側卷掛的鏈條向上方的凸輪軸延伸,在該向上方延伸的鏈條的兩側部之間,沿著形成于上側軸承孔端面的上側突出部的上側傾斜面流動的油滴向驅動鏈輪,從而能夠有效地對驅動鏈輪和鏈條之間的咬合進行潤滑,能夠抑制磨損。根據第八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凸輪軸配置在與所述曲軸相同或略高的位置,在軸承孔的周圍的所述軸承孔端面,相對于曲軸,除了在凸輪軸的相反側部位突出形成的所述突出部以外,在所述凸輪軸側部位突出形成有凸輪軸側突出部,因此, 在曲軸的驅動鏈輪上,從一側卷掛的鏈條向凸輪軸側延伸,在向凸輪軸側延伸的上側鏈條部分和下側鏈條部分之間,沿在軸承孔端面的凸輪軸側形成的凸輪軸側突出部流動的油滴向下側鏈條部分,并向鏈條供給,從而能夠有效地對鏈條和鏈輪之間的咬合進行潤滑。根據第九方面發明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由于架設在曲軸和凸輪軸之間的鏈條沿著如下方向旋轉,即、下側鏈條部分被所述驅動鏈輪牽引,上側鏈條部分被驅動鏈輪送出,因此,在下側鏈條部分被驅動鏈輪牽引之前,從凸輪軸側突出部供給油,從而能夠極為有效地對鏈條和驅動鏈輪的咬合進行潤滑。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內燃機的部分省略的部分剖面的左側視圖。圖2是該內燃機的部分省略的部分剖面的右側視圖。
圖3是圖1和圖2的III-III線剖面圖。
圖4是圖1和圖2的IV-IV線剖面圖。
圖5是圖1和圖2的V-V線剖面圖。
圖6表示在左曲軸半體上的驅動鏈輪或啟動從動齒輪等的組裝結豐剖面圖。
圖7是其分解剖面圖O
圖8是左曲軸半體的俯視圖。
圖9是從軸向左側看的該左曲軸半體的側視圖。
圖10是驅動鏈輪的俯視圖。
圖11是從軸向左側 的該驅動鏈輪的側視圖。
圖12是螺母部件的俯視圖。
圖13是從軸向左側_ 的該螺母部件的側視圖。
圖14是從軸向左側_ 的啟動從動齒輪的側視圖^)
圖15是從軸向左側_ 的AC發電機的ACG轉子的側視圖。
圖16是其他實施例的內燃機的部分省略部分剖面的左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內燃機11曲軸箱 lie曲軸室
IlM 變速箱室IlP儲油部 IlL左曲軸箱
IlR 右曲軸箱IlLwU IRw 軸承壁
lis 軸承孔端面12氣缸體 13氣缸蓋
14氣缸蓋罩16活塞17曲軸銷
18連桿19火花塞
20曲軸20L、20R 曲軸半體
20La、20Ra 曲軸體20Lw、20Rw 曲軸臂
al軸頸部a2臺階a3花鍵槽部
a4外螺紋部a5圓柱部a6錐形部
a7臺階a8外螺紋部a9支承圓柱部
21曲軸銷22軸承襯套23金屬軸承
25驅動鏈輪25c圓筒部25t鏈輪齒
26螺母部件27啟動從動齒輪28滾柱軸承
29單向離合器30AC發電機30RACG轉子
30r 外轉子30f飛輪30s內定子
31墊圈32螺母部件33滾柱軸承
34鍵部件35平衡器驅動齒輪36主驅動齒輪
37墊圈38螺母部件
40變速器41主軸42副軸
43輸出鏈輪44驅動鏈45主從動齒輪
46變速離合器47平衡器47w配重
48平衡器軸
50左箱罩52 內側右箱J 53外側右箱罩
60動閥機構61 進氣閥62排氣閥
65凸輪軸66e、66i 搖臂軸67i進氣搖臂
67e排氣搖臂68 從動鏈輪69凸輪鏈
71,72換擋撥叉軸71a.72a.72b換擋撥叉
73換擋鼓74 變速驅動機構
75換擋桿76 變速臂77換擋板
78栓接板
80起動電機81 驅動軸81a啟動驅動齒輪
82減速齒輪軸83a 大徑齒輪83b小徑齒輪
90油泵91 回油泵92輸油泵
93泵驅動軸95 軸承蓋部件96齒輪軸
97泵從動齒輪
100突出部IOOs 傾斜面
200內燃機211 曲軸箱211s軸承孔端面
212氣缸體213 氣缸蓋214氣缸蓋罩
220曲軸221 驅動鏈輪230凸輪軸
231從動鏈輪235 凸輪鏈240鏈條升降部件
241張緊臂242 張緊鏈輪245導輪
250突出部250s 傾斜面260凸輪軸側突出部
260s傾斜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基于圖1 圖15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的內燃機10中,在該內燃機10的后方一體地具有變速器40,并且將曲軸20指向車寬方向,即、左右方向地橫向搭載在兩輪機動車上。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前后左右與以車輛為基準時的前后左右一致。內燃機E是單缸四沖程內燃機,軸支承曲軸20的曲軸箱11的結構為在配置有曲軸20的曲軸室IlC的后方形成收容變速器40的變速箱室11M(參照圖4),在曲軸室IlC的下方一體地形成有底壁稍微向下方突出的儲存油的儲油部11P(參照圖3)。參照圖2和圖3,在曲軸箱11的曲軸室IlC上,具有一個氣12a的氣缸體12,在氣缸體12上經由襯墊與氣缸蓋13重疊,并通過氣缸蓋螺栓15將它們一體連接,氣缸蓋罩14 覆蓋氣缸蓋13的上方。重疊在曲軸箱11上的氣缸體12、氣缸蓋13、氣缸罩14以從曲軸箱11稍微前傾的形態向上方延伸(參照圖1、圖2)。與氣缸體12的下部結合的曲軸箱11構成為左曲軸箱IlL和右曲軸箱IlR互相以接合面接合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該左曲軸箱IlL和右曲軸箱IlR是被包括氣缸軸線 (氣缸12a的中心軸線)且與曲軸20正交的平面平分的一對箱體。曲軸室IlC是由左右曲軸箱IlLUlR接合而形成,指向左右方向且旋轉自如地軸
7支承在曲軸室IlC的曲軸20是通過曲軸銷21將左右的曲軸半體20L、20R連接為一體而構成的,各曲軸半體20L、20R由形成在該軸上的左右曲軸體20La、20Ra和互相相對的左右曲軸臂20Lw、20Rw構成,互相相對的左右曲軸臂20Lw、20Rw被從曲軸中心線偏心的曲軸銷21 連接(參照圖3)。在軸支承曲軸20的左右曲軸箱IlLUlR的互相相對的軸承臂11Lw、11RW的軸承孔外周埋設有環狀的軸承襯套22、22,在該軸承襯套22、22的內周經由金屬軸承23、23軸支承有與曲軸20的左右曲軸體20La、20Ra的曲軸臂20Lw、20Lw鄰接的軸頸部。因此,在左右曲軸箱IlLUlR的互相相對的軸承臂11Lw、11RW之間的曲軸室IlC 收容有曲軸臂20Lw、20Rw和曲軸銷21,曲軸體20La、20Ra在左右軸承壁llLw、l IRw的外側向左右突出。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在由于左右曲軸箱IlLUlR的合并而形成在曲軸室IlC的上方的圓形開口嵌入有氣缸體12的氣缸12a的下部,活塞16被往返滑動自如地嵌入氣缸 12a的缸膛12b內。向活塞16的活塞頂部的背面突出的一對銷轂之間架設有曲軸銷17,通過小端部被該曲軸銷17軸支承且大端部被曲軸20的曲軸銷21軸支承的連桿18連接活塞16和曲軸20,從而構成曲軸機構。在氣缸蓋13,與氣缸12a相對應地,在氣缸軸線方向與活塞16相對地構成燃燒室 13b,進氣孔13i從該燃燒室13b向后方延伸,排氣孔13e從燃燒室13b向前方延伸(參照圖2),在燃燒室13b的頂壁上使火花塞19的前端面對燃燒室13b地安裝火花塞19 (參照圖 3)。如圖2所示,分別可滑動地支承于閥引導部的進氣閥61和排氣閥62被內燃機E 具備的動閥機構60驅動,從而使進氣孔13i的進氣開口和排氣孔13e的排氣開口(與曲軸 20的旋轉同步地)開閉。其中,該閥引導部被一體地嵌合在氣缸蓋13中。參照圖2,動閥機構60是在氣缸蓋13上軸支承指向左右方向的一根凸輪軸65的 SOHC型內燃機的動閥機構,在凸輪軸65斜前上方和斜后上方支承有搖臂軸66e、66i,進氣搖臂67i的中央擺動自如地被后方的搖臂軸66i軸支承,排氣搖臂67e的中央擺動自如地被前方的搖臂軸66e軸支承。進氣搖臂67i的一端與凸輪軸65的進氣凸輪型面(日文口 7 )相接,另一端與進氣閥61的氣門桿的上端相接,排氣搖臂67e的一端與凸輪軸65的排氣凸輪端口相接,另一端與排氣閥62的氣門桿的上端相接。通過凸輪軸65的旋轉,進氣搖臂67i和排氣搖臂 67e擺動,從而驅動進氣閥61和排氣閥62開閉。從動鏈輪68嵌合在凸輪軸65的左軸端部(參照圖3)。另一方面,在從曲軸20的左軸承壁IlLw向左方突出的左曲軸體20La的軸頸部的左側,驅動鏈輪25被花鍵聯接,在該驅動鏈輪25和其上方的所述從動鏈輪68之間架設有凸輪鏈69 (參照圖1、圖3),曲軸20的旋轉動力經由凸輪鏈69以曲軸20的1/2轉速向凸輪軸65傳遞,與曲軸20同步地使進氣搖臂67i和排氣搖臂67e擺動,從而驅動進氣閥61 和排氣閥62分別在所需的時間開閉。另外,如圖1所示,在驅動鏈輪25和上方的從動鏈輪68之間架設有凸輪鏈69,使凸輪鏈69的前側部分稍稍彎曲、且上下長度長地延展的鏈條導軌69g進行引導,并且,使凸輪鏈69的另一側后方的后側部分弓形彎曲的張緊部(f >〉3 > ^lj 〃)69s被按壓而相接,從而維持凸輪鏈69的適度的張緊。張緊部69s的背面被張緊升降部件69t按壓。在從曲軸20的左軸承壁1 ILw向左方突出的左曲軸體20La中,經由對驅動鏈輪25 進行定位并固定的螺母部件26、啟動從動齒輪27、單向離合器29,AC發電機30的ACG轉子 30R被依次嵌合,并經由墊圈31被螺母部件32緊固固定。在AC發電機30中,ACG轉子30R包括嵌合在左曲軸體20La的飛輪30f和被螺栓30b固定支承于該飛輪30f的碗狀的外轉子30r,內定子30s固定支承于內筒50a。該內筒50a形成于從左側覆蓋AC發電機30等的左箱蓋50。磁鐵30rm設置在經由飛輪30f與曲軸20 —體地旋轉的外轉子30r的圓筒部內周, 內定子30s的卷繞有線圈30sc的定子鐵心與該磁鐵30rm的內側相對。左曲軸體20La的軸端部經由滾柱軸承被軸支承在形成于左箱蓋50的內筒50a 內。啟動從動齒輪27經由針狀的滾柱軸承28被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左曲軸體20La, 且與所述飛輪30f之間安裝有單向離合器29。另一方面,在從曲軸20的右軸承壁IlRw向右方突出的右曲軸體20Ra中,平衡器驅動齒輪35和主驅動齒輪36被依次嵌合,并經由墊圈27被螺母部件38緊固固定。覆蓋曲軸箱IlR的右側的右箱蓋包括覆蓋右軸承壁IlRw并與由曲軸箱IlR抵接的內側右箱蓋52以及部分覆蓋該內側右箱蓋52的外側右箱蓋53(參照圖3),從右曲軸體 20Ra的螺母部件38向右方突出的軸端部插入內側右箱蓋52的圓筒輪轂部52a(參照圖3、 圖4)。如圖4所示,在曲軸箱11的變速箱室1IM中,變速器40的主軸41和副軸42在曲軸20的后方,經由軸承41b、42b,指向左右方向且相互平行地旋轉自如地架設在左右軸承壁llLw、IlRw之間,軸支承在主軸41的主齒輪系41g和軸支承在副軸42的副齒輪系42g 總是卷掛地構成變速器40。副軸42在左方貫通曲軸箱11地向外部突出而成為輸出軸,輸出鏈輪43嵌合在突出的左端。卷掛在輸出鏈輪43的驅動鏈44被架設在未圖示的后輪側的從動鏈輪并構成鏈條傳遞機構,從而向后輪傳遞動力。如圖4所示,在從主軸41的右軸承壁IlRw向右方突出的右側部設置有多片摩擦式的變速離合器46。變速離合器46的離合器外罩46ο經由緩沖部件支承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主軸 41的主從動齒輪45,且在與一體地嵌合在主軸41的離合器內部46i之間安裝有多個離合器片46c,其通過壓縮部件46p的驅動進行分離接合。主從動齒輪45與嵌合在曲軸20的所述主驅動齒輪36嚙合。因此,通過變速離合器46的驅動,將曲軸20的動力傳遞至變速器40的主軸41,或者將其分離。在曲軸20的前方設置有平衡器47 (參照圖1、圖2的虛線)。如圖4所示,在平衡器47上,具有在曲軸臂20Lw、20Lw之間回旋的配重47w的平
9衡器軸48,經由軸承48b旋轉自如地架設在左右軸承壁1 lLw、1 IRw之間。平衡器從動齒輪49設置在在從平衡器軸48的右軸承壁IlRw向右方突出的右側部,且與嵌合在曲軸20的所述平衡器驅動齒輪35嚙合。嚙合的平衡器驅動齒輪35和平衡器從動齒輪49是同徑同齒數的齒輪,配重47w 與曲軸20同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轉驅動,從而減少由于活塞16的往返運動產生的一次振動。參照圖1,在所述變速器40的主軸41和副軸42的下方,換擋撥叉軸71、72被架設在左右軸承壁11Lw、11RW之間而設置,滑動自如地支承在前側的換擋撥叉軸71的一個換擋撥叉71a與所述主軸41上的主齒輪系41g中的換擋撥叉齒輪卡合,滑動自如地支承在后側的換擋撥叉軸72的兩個換擋撥叉72a、72b與所述副軸42上的副齒輪系42g中的換擋撥叉齒輪卡合。在前后換擋撥叉軸71、72之間的下方,換擋鼓73旋轉自如地架設支承在左右軸承壁11Lw、11RW之間,換擋撥叉71a、72a、72b的換擋撥叉銷滑動自如地卡合在形成在換擋鼓 73的外周面的兩條引導槽,換擋撥叉71a、72a、72b被引導至與換擋鼓73—起旋轉的引導槽并在左右軸向移動,從而移動換擋撥叉齒輪并切換變速器40的變速擋。如圖5所示,在換擋鼓73的后方,換擋桿75貫通左右曲軸箱IlLUlR而被架設, 在該換擋桿75的向外部突出的左端安裝有基座變速桿(未圖示),變速臂76嵌合在基端部地設置在換擋桿75的右端。栓接板78嵌合在貫通換擋鼓73的右軸承壁IlRw的右軸端,在突出設置在該栓接板78的栓78p上作用有換擋板77的送進爪。該換擋板77的送進爪安裝在變速臂76。變速驅動機構74被構成為除了上述換擋桿75、變速臂76、換擋板77以及栓接板 78之外,還包括旋轉定位機構等(參照圖2、圖5)。在變速驅動機構74中,如果進行換擋桿75的轉動操作,則擺動變速臂76,經由換擋板77,使栓接板78與換擋鼓73 —起旋轉規定角度,并移動換擋撥叉71a、72a、72b,切換變速級。如圖2和圖5所示,該變速驅動機構74配置在變速離合器46的下方附近。該變速離合器46安裝在主軸41的右端。如圖1和圖2所示,從曲軸箱11稍稍前傾地突出設置的氣缸體12的后方,在曲軸箱11的上壁的上方配置啟動電機80。啟動電機80被安裝為將驅動軸81從右方嵌入向左曲軸箱IlL的上方鼓出的側壁。驅動軸81嵌入的側壁被左箱蓋50從左方覆蓋(參照圖5)。參照圖1和圖5,在驅動軸81和曲軸20之間設置有減速齒輪軸82,該減速齒輪軸 82架設在左曲軸箱1IL和左箱蓋50之間,互相一體形成的大徑齒輪83a和小徑齒輪83b被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該減速齒輪軸82,該大徑齒輪83a與形成在驅動軸81的啟動驅動齒輪 81a嚙合,并且,小徑齒輪83b與軸支承在曲軸20的所述啟動從動齒輪27嚙合。因此,如果被啟動電機80驅動且形成在驅動軸81的啟動驅動齒輪81a旋轉,則與啟動驅動齒輪81a嚙合的大徑齒輪83a與小徑齒輪83b —體地減速旋轉,與該小徑齒輪83b 嚙合的啟動從動齒輪27減速旋轉,啟動從動齒輪27的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29使AC發電機30的外轉子30r與曲軸20 —同旋轉,從而能夠進行內燃機10的起動。在從外側覆蓋右曲軸箱IlR的內側右箱蓋52和外側右箱蓋53中的內側右箱蓋52,在插入有右曲軸體20Ra的右軸端的圓筒輪轂部52a的下方安裝有油泵90 (參照圖2、圖 3)。如圖3所示,油泵90由被共同的泵驅動軸93驅動的回油泵(^力《> ^ > ) 91和輸油泵92構成。在內側右箱蓋52,共用分隔內側的回油泵91和外側的輸油泵92的分隔壁且背對背地形成有泵外殼52p,外側右箱蓋53封閉泵外殼52p的外側輸油泵92側的開口,軸承蓋部件95封閉泵外殼52p的內側回油泵91側的開口(參照圖3)。在右曲軸箱IlR的軸承壁IlRw上,在泵驅動軸93上,在該軸的相對部位向右方突出地形成有圓筒輪轂部llRs,插入且軸支承于該圓筒輪轂部IlRs的齒輪軸96和該軸的泵驅動軸93在軸承蓋部件95的圓筒狀軸承部內連接,并一體地旋轉。嵌合在該齒輪軸96的泵從動齒輪97與所述主驅動齒輪36嚙合。因此,經由主驅動齒輪36和泵從動齒輪97的嚙合,曲軸20的旋轉傳遞至齒輪軸 96和泵驅動軸93,從而驅動回油泵91和輸油泵92。在大致為上述結構的內燃機10中,下面,基于圖6至圖15,對在曲軸20的尤其是左曲軸半體20L的曲軸體20La組裝驅動鏈輪25、啟動從動齒輪27等的旋轉部件的結構進行說明。圖6表示在左曲軸半體20L的曲軸體20La組裝驅動鏈輪25、啟動從動齒輪27等的組裝結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7是其分解剖面圖。參照圖6、圖7以及作為左曲軸半體20L的俯視圖的圖8、作為從軸向左側看該左曲軸半體20L的側視圖的圖9,在左曲軸半體20L的曲軸體20La中,從曲軸臂20Lw的根部至左軸端依次形成有經由金屬軸承23軸支承在左軸承壁IlLw的軸頸部al、臺階a2、花鍵聯接有驅動鏈輪25的花鍵槽部a3、旋接有螺母部件26的外螺紋部a4、經由滾柱軸承28軸支承啟動從動齒輪27的圓柱部a5、朝向錐形嵌合有與AC發電機30的外轉子30r —體的飛輪30f的軸端而逐漸縮徑的錐形部a6、臺階a7、旋接有螺母部件32的外螺紋部a8以及經由滾柱軸承33支承的支承圓柱部a9。通過臺階a2、a7及錐形部a6,從曲軸臂20Lw的根部至左軸端,左曲軸半體20L的曲軸體20La被逐漸縮徑地形成。因此,能夠容易地在曲軸體20La組裝驅動鏈輪25、啟動從動齒輪27以及ACG轉子 30R等的旋轉體,易于組裝。另外,在曲軸體20La的錐形部a6的一部分上挖掘有鍵槽vl。如果經由金屬軸承23,左曲軸半體20L的曲軸體20La的軸頸部al嵌入埋設在形成于左曲軸箱IlL的左軸承壁IlLw的軸承孔的軸承襯套22的內側,則左軸承壁IlLw的左側面中的軸承孔的周圍的環狀的軸承孔端面lis和曲軸體20La的臺階a2在軸向上成為大致相同位置(參照圖6)。將在左軸承壁IlLw的軸承孔端面lis上開口的軸承孔的內徑設定為軸承孔內徑 Dc。左軸承壁IlLw的環狀的軸承孔端面lis中,相對于曲軸20,在所述凸輪軸65的相反側部位、即、略下側部位突出形成有突出部100。突出部100使與曲軸20 (曲軸體20La)的相反側的面成為傾斜面100s,并楔狀地以突出量P突出(參照圖6、圖7)。突出部100的突出量P是從軸承孔端面lis至前端的軸向寬度。如圖10和圖11所示,花鍵聯接在曲軸體20La的花鍵槽部a3的驅動鏈輪25也作為套管部件起作用,在作為套管部件的圓筒部25c的外周面,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左側) 偏置地突出形成有作為擴徑部的鏈輪齒25t,在圓筒部25c的內周面形成有花鍵齒25s。如果驅動鏈輪25的圓筒部25c上的鏈輪齒25t的偏離大,將從圓筒部25c的鏈輪齒25t偏置側的擴徑部側端面25ο至鏈輪齒25t的軸向寬度設為Wo,將從與圓筒部25c的擴徑部側端面25ο相反的反擴徑部側端面25i至鏈輪齒25t的軸向寬度設為Wi (參照圖 10、圖11),則軸承孔端面lis的所述突出部100的突出量P比Wo大,比Wi小,即、Wo < P < Wi0驅動鏈輪25使圓筒部25c的反擴徑部側端面25i朝向右側(左軸承壁IlLw)地從左側嵌入曲軸體20La,花鍵齒25s花鍵聯接在曲軸體20La的花鍵槽部a3,反擴徑部側端面25i與曲軸體20La的軸頸部al的端部的臺階a2抵接(參照圖6)。驅動鏈輪25中的鏈輪齒25t的齒頂圓的直徑Ds比左曲軸半體20L的軸頸部al 的外徑Dj以及在軸承孔端面lis開口的軸承孔的軸承孔內徑Dc大。因此,如圖6所示,軸承孔端面lis的突出部100與驅動鏈輪25的鏈輪齒25t相對地突出,且在與鏈輪齒25t之間存在間隙寬度C。間隙寬度C相當于從反擴徑部側端面25i至鏈輪齒25t之間的軸向寬度Wi減去突出部100的突出量P的長度。另外,如圖6所示,凸輪鏈69是由銷依次連接多個鏈節(日文1」>々)而構成的,該鏈節的寬度E比間隙寬度C大,在將凸輪鏈69卷掛在鏈輪齒25t時,凸輪鏈69接近突出部100。因此,當將驅動鏈輪25嵌入曲軸體20La而進行組裝時,觀察鏈輪齒25t和突出部 100之間的間隙寬度C,將凸輪鏈69卷掛在鏈輪齒25t時,則能夠容易地得知間隙寬度C是否是凸輪鏈69與突出部100接近的程度的寬度、S卩、規定的間隙寬度,如果與規定的間隙寬度明顯不同,則組裝順序錯誤,從而能夠容易地判斷錯誤組裝。另外,雖然在驅動鏈輪25中,將圓筒部25c的反擴徑部側端面25i朝向左軸承壁 IlLw地嵌入曲軸體20La的組裝是正確的,但是,如果錯誤地將圓筒部25c的擴徑部側端面 25ο朝向左軸承壁IlLw地嵌入曲軸體20La,則由于擴徑部側端面25ο至鏈輪齒25t的軸向寬度Wo比突出部100的突出量P小,因此,在擴徑部側端面25ο與曲軸體20La的臺階a2 抵接之前,鏈輪齒25t就會碰上突出部100,從而不能正確地將驅動鏈輪25嵌合在花鍵槽部 a3,因此,能夠容易地得知錯誤組裝。這樣,在將驅動鏈輪25正確地嵌入曲軸體20La后,將螺母部件26旋接在曲軸體 20La的外螺紋部a4,將驅動鏈輪25緊固固定在與臺階a2之間。如圖12和圖13所示,在螺母部件26中,在與驅動鏈輪25相接的端面側(右側) 形成有具有最大外徑的六角外周面的被操作部26a,在相反的端面側(左側)形成有使外徑從該被操作部26a縮徑的外徑Dn的突出圓筒部26b,在被操作部26a和突出圓筒部26b的兩者的共同的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26s。在通過該螺母部件26固定驅動鏈輪25后,啟動從動齒輪27安裝滾珠軸承28并嵌入曲軸體20La的圓柱部a5。參照圖6、圖7以及圖14,在啟動從動齒輪27中,沿著圓筒輪轂部27b的驅動鏈輪 25側(右側)的端朝向離心方向延伸而形成有齒輪部27g。收容啟動從動齒輪27的滾柱軸承28的軸承收容孔27d的內徑Dg比驅動鏈輪25 的突出圓筒部26b的外徑Dn稍大。在圓筒輪轂部27b的齒輪部27g側的軸承收容孔27d的開口端面形成有去掉邊緣且淺淺凹下的內徑Dh的環狀凹部27h。由于環狀凹部27h的內徑Dh比軸承收容孔27d的內徑Dg大,因此,必然比驅動鏈輪25的突出圓筒部26b的外徑Dn大。如圖6所示,如果這種啟動從動齒輪27經由滾柱軸承28嵌入曲軸體20La的圓柱部a5,則螺母部件26的外徑Dn的突出圓筒部26b稍稍進入啟動從動齒輪27的內徑Dh的環狀凹部27h,并面對內徑Dg的軸承收容孔27d地與滾柱軸承28相對。因此,啟動從動齒輪27和螺母部件26之間形成有環狀的空隙,該空隙將收容在軸承收容孔27d中的滾柱軸承28和外部連通。旋接在曲軸體20La的外螺紋部a4的螺母部件26能夠在右端面固定驅動鏈輪25 并限制其軸向移動,并且,能夠在螺母部件26的左端面限制滾柱軸承28向螺母部件側的軸向移動,從而不需要滾柱軸承28的專門承受推力的安裝部件,減少了零件個數,并且,在能夠保持螺母部件26限制驅動鏈輪25的移動的狀態下,卸下啟動從動齒輪27,易于保養。由于是在曲軸20旋接螺母部件26的結構,因此,能夠確保曲軸體20La自身的必要的剛性,并減小軸徑,并且能夠實現驅動鏈輪25、啟動從動齒輪27的小型化。另外,由于滾柱軸承28直接嵌合在曲軸體20La的圓柱部a5,且內徑小,驅動鏈輪 25也花鍵聯接在曲軸體20La的花鍵槽a3,且內徑小,因此,即使螺母部件26的外徑是小徑,也能夠固定驅動鏈輪25,并限制滾柱軸承28的軸向移動。在啟動從動齒輪27的圓筒輪轂部27b的外周嵌合單向離合器29,單向離合器29 的外輪部29ο和外轉子30r —起被螺栓30b —體地固定支承在飛輪30f。飛輪30f的圓筒輪轂部30fb的內周成為錐形內周面30t,該飛輪30f的圓筒輪轂部30fb被錐形嵌合在曲軸體20La的錐形部a6,從而支承ACG轉子30R。錐形內周面30t的一部分上挖掘有鍵槽v2,通過在形成于曲軸體20La的錐形部 a6的鍵槽vl以及形成于飛輪30f的錐形內周面30t的鍵槽v2這兩者上安裝鍵部件34,從而可靠地阻止曲軸體20La和ACG轉子30R的相對旋轉,使其一體地旋轉。這樣,在嵌合在曲軸體20La的錐形部a6上的飛輪30f的圓筒輪轂部30fb的左端面上墊上墊圈31,并將螺母部件32旋接在曲軸體20La的外螺紋部a8,并緊固飛輪30f。如圖1所示,在左曲軸半體20L中,突出形成在軸承孔的周圍的軸承孔端面lis上的突出部100形成在凸輪軸65的相反側(下側)。其中,該軸承孔軸支承左曲軸箱IlL的軸承壁IlLw中的左曲軸半體20L。并且,如圖6所示,突出部100使曲軸體20La(曲軸20)的相反側的面(下面)成為傾斜面100s,且其楔狀地突出。首先,在驅動鏈輪25上,向動閥系統傳遞動力的凸輪鏈69將凸輪鏈69的相對的側部一邊向上方牽引,一邊從下方卷掛后,向上方的從動鏈輪68卷掛,從而將凸輪鏈69架
13設在驅動鏈輪25和從動鏈輪68之間,但是,當將凸輪鏈69從下方卷掛在驅動鏈輪25時,與驅動鏈輪25的鏈輪齒25t相對地,突出部100使下側為傾斜面100s,并楔狀地突出,因此, 凸輪鏈69即使偏離軸向,也會被自然地引導至突出部100的傾斜面100s,能夠容易地卷掛于驅動鏈輪25 (參照圖6)。此時,凸輪鏈69的鏈節的寬度E比間隙寬度C大,因此,不會出現如凸輪鏈69被夾在鏈輪齒25t和突出部100之間等情況,凸輪鏈69能夠可靠地卷掛在驅動鏈輪25。因此,接著,就能夠迅速地進行在凸輪軸65側將凸輪鏈69延展并卷掛在從動鏈輪 68的作業,極易進行組裝作業。在左曲軸箱1IL的軸承壁1 ILw的軸承孔軸支承曲軸體20La (曲軸20)的軸承是金屬軸承23,軸承孔的內徑Dc比驅動鏈輪25的鏈輪齒25t的齒頂圓的直徑Ds小,因此,通過采用金屬軸承23,能夠減小軸承孔的內徑并實現曲軸箱11的小型化,并且,僅僅通過從軸承孔端面lis向軸向突出,就能夠形成與驅動鏈輪25的鏈輪齒25t相對的突出部100,能夠使突出部100簡化并小型化。在上述實施例中,在軸承壁1 ILw的軸承孔的周圍的軸承孔端面1 Is中,雖然從曲軸體20La向下側突出形成有突出部100,但是,如圖1和圖6的雙點劃線所示,區別于該突出部100地,在軸承孔端面lis中,也可以從曲軸體20La向上側突出形成上側突出部101。該上側突出部101使上面成為傾斜面101s,并楔狀地突出。上側突出部101突出形成于在凸輪鏈69的上方延伸的兩側部之間,并突出至驅動鏈輪25的鏈輪齒25t的上方(參照圖6)。其中,該凸輪鏈69從下側卷掛于驅動鏈輪25。因此,如果沿左曲軸箱IlL的軸承壁IlLw的左側面流動的油到達上側突出部101, 則其被引導并流動至上側突出部101的上面的傾斜面101s,并從前端滴向驅動鏈輪25的鏈輪齒25t,從而能夠有效地對鏈輪齒25t和鏈條的咬合進行潤滑,能夠抑制磨損。接著,基于圖16對其他實施例的內燃機200進行說明。本內燃機200是SOHC型的單缸四沖程內燃機,重疊在曲軸箱211上的氣缸體212、 氣缸蓋213、氣缸蓋罩214以從曲軸箱211大角度地前傾至接近水平的形態向前方延伸。因此,軸支承在氣缸蓋213的凸輪軸230位于比軸支承在曲軸箱211的曲軸220 略高的位置。在花鍵聯結在曲軸220的驅動鏈輪221和嵌合在凸輪軸230的從動鏈輪231之間架設凸輪鏈235。與上述實施例中的驅動鏈輪25相同地,驅動鏈輪221使鏈輪齒向軸向左側偏置地突出形成在圓筒部上。在圖16中,由于曲軸220逆時針旋轉,因此凸輪鏈235也逆時針旋轉。S卩、架設在前后的從動鏈輪231和驅動鏈輪221之間的凸輪鏈235的下側鏈條部分被驅動鏈輪221牽引,上側鏈條部分沿被驅動鏈輪221送出的方向旋轉。軸支承在張緊臂241的前端的張緊鏈輪242從上方按壓被凸輪鏈235的驅動鏈輪 221送出的上側鏈條部分,從而向凸輪鏈235施加張力。其中,該張緊臂241通過鏈條升降部件240擺動。另外,在中間部軸支承有導輪245,該導輪245卡合于上側鏈部分和下側鏈部分雙方,防止凸輪鏈235的搖擺。
14
在曲軸220的軸承孔的周圍的軸承孔端面211s上,在曲軸220上,在凸輪軸230 的相反側(后側)部位突出形成有突出部250。突出部250使曲軸220的相反側的面成為傾斜面250s,并楔狀地突出。在驅動鏈輪221中,由于在圓筒部上向軸向左側偏置地突出形成有鏈輪齒,因此, 如果向曲軸220的嵌入形態錯誤,則鏈輪齒就會撞上突出部250,從而不能組裝,從而能夠容易地得知錯誤組裝。另外,當將凸輪鏈235架設在驅動鏈輪221和從動鏈輪231時,首先,將凸輪鏈235 卷掛在驅動鏈輪221,但是,此時,通過將鏈條卷掛在驅動鏈輪221的凸輪軸230的相反側 (后側),凸輪鏈235被引導至突出部250的傾斜面250s,能夠容易且可靠地卷掛在驅動鏈輪221,接著,能夠容易地在前方的從動鏈輪231上延展并架設凸輪鏈235,極易組裝。另外,在曲軸220的軸承孔的周圍的軸承孔端面211s,在曲軸220,在凸輪軸側 (前側)部位突出形成有凸輪軸側突出部260。凸輪軸側突出部260的上面成為傾斜面260s,并楔狀地突出。凸輪軸側突出部260位于凸輪鏈235的上側鏈條部分和下側鏈條部分之間,凸輪鏈235被驅動鏈輪235牽引,并位于正前方的下側鏈條部分的上方。因此,如果沿著曲軸箱211的軸承壁的左側面流動的油到達凸輪軸側突出部260, 則其被引導并向凸輪軸側突出部260的上面的傾斜面260s流動,并通過驅動鏈輪221的牽引,從前端滴向正前方的下側鏈條部分,能夠有效地潤滑凸輪鏈235和驅動鏈輪221的咬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旋轉軸經由軸承旋轉自如地被軸頸部軸支承在結構體的軸承壁的軸承孔,在圓筒部的外周面上,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偏置地突出形成擴徑部的套管部件被嵌合于所述旋轉軸而安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使與所述圓筒部的所述擴徑部偏置側的擴徑部側端面相反的反擴徑部側端面朝向所述軸承壁而嵌入所述旋轉軸,所述反擴徑部側端面被抵接于所述旋轉軸的臺階而固定,且與所述擴徑部之間存在規定的間隙寬度地在所述軸承孔端面突出形成有突出部。
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從所述軸承孔端面的突出量比從所述套管部件的所述圓筒部的所述擴徑部側端面至所述擴徑部之間的軸向寬度大。
3.如權利要求1或2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是所述擴徑部形成鏈輪齒的驅動鏈輪,所述間隙寬度是卷掛在所述鏈輪齒的鏈條接近所述突出部的程度的寬度。
4.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是驅動旋轉軸,所述鏈條架設在所述驅動旋轉軸和從動旋轉軸之間,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環狀的所述軸承孔端面中,相對于所述驅動旋轉軸,在所述軸承孔端面突出的所述突出部被突出形成在所述從動旋轉軸的相反側部位,所述突出部使所述驅動旋轉軸的相反側的面成為傾斜面并楔狀地突出。
5.如權利要求4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體為內燃機的曲軸箱,軸支承在所述曲軸箱的軸承壁的所述驅動旋轉軸是曲軸,所述從動旋轉軸是動閥系統的凸輪軸。
6.如權利要求5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是金屬軸承,所述軸承孔的內徑比所述驅動鏈輪的鏈輪齒的齒頂圓的直徑小。
7.如權利要求5或6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軸位于所述曲軸的上方,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所述軸承孔端面,相對于所述曲軸,除了成為凸輪軸的相反側的下側的所述突出部之外,在成為所述凸輪軸側的上側突出形成有上側突出部,所述上側突出部使上面成為傾斜面,并且楔狀地突出。
8.如權利要求5或6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軸配置在與所述曲軸相同或比所述曲軸略高的位置,在所述軸承孔的周圍的所述軸承孔端面,相對于所述曲軸,除了突出形成在凸輪軸的相反側部位的所述突出部以外,在所述凸輪軸側部位突出形成有凸輪軸側突出部。
9.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架設在所述曲軸和所述凸輪軸之間的鏈條沿著如下方向旋轉,即、下側鏈條部分被所述驅動鏈輪牽引,上側鏈條部分被從所述驅動鏈輪送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在將套管部件嵌入旋轉軸的規定位置時,能夠簡單地確認是否錯誤組裝。該套管部件的組裝結構,旋轉軸(20)被軸頸部(a1)軸支承在結構體的軸承壁的軸承孔,在圓筒部(25c)的外周面上,向中心軸方向的一側偏置地突出形成擴徑部(25t)的套管部件(25)被嵌合于旋轉軸(20)而安裝,其中,套管部件(25)使圓筒部(25c)的擴徑部(25t)偏置側的反擴徑部側端面(25i)朝向軸承壁而嵌入旋轉軸(20),并抵接于旋轉軸(20)的臺階(a2)而固定,且與擴徑部(25t)之間存在規定的間隙寬度(C)地在軸承孔端面(11s)突出形成有突出部(100)。
文檔編號F16C9/00GK102192042SQ20111003794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4日
發明者山代隼人, 金石貴志, 高橋明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