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控液體粘性軟起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控液體粘性控制裝置,具體是一種可控液體粘性軟起動裝置, 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傳動裝置由輸入軸、輸出軸、殼體、主動摩擦片、從動摩擦片、彈簧、控制油入口、冷卻油入口以及活塞、軸承、密封件等組成,其缺陷在于1、油缸活塞旋轉,由于油缸活塞旋轉使油缸內的液壓油產生離心力,而離心力又隨轉速的大小而變化,從而使控制系統更加復雜,甚至到無法控制的地步;由于油缸旋轉需配置配油盤,結構復雜,并易產生漏油現象;由于油缸活塞旋轉上的框架結構要求,使結構較龐大,軸承支點布置困難,轉動慣量較大。2、全部采用滾珠軸承,滾珠軸承要承受油缸的推力,由于滾珠軸承承受軸向力的能力有限,所以有的軸承壽命較短。3、回位彈簧為螺旋彈簧,布置在活塞上,螺旋彈簧力為線性,布置在活塞上,對主、 從動摩擦片的分離不起作用,摩擦片的分離不好,摩擦片的壽命較短。4、輸入軸(主動軸)與輸出軸(從動軸),輸入軸包括油缸、活塞、主動摩擦片、框架等為重軸,啟動轉動慣量較大,電機初期啟動電流大。而且輸入軸輸出軸處無測速齒輪, 測速困難。用其它方式測速,精度低,使控制系統的精度難以提高。5、與外齒摩擦片配合的齒的形式與外齒摩擦片配合的齒形為內齒輪式,因為齒形太長,加工工藝困難,制造成本高,軸向誤差大,使裝配困難,摩擦片的運動卡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缸活塞不旋轉、全部采用滾柱調心軸承及圓錐滾子軸承,解決原有產品采用滾珠軸承存在的問題,解決了雙圓錐滾子軸承同向布置定位問題,輸入軸及輸出軸處測速齒輪,測速方便,精度高,確保控制系統的高精度。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可控液體粘性控制裝置,包括殼體,與殼體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入軸、與殼體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出軸、安裝在殼體上的控制油入口、安裝在殼體上的冷卻油入口,主動摩擦片、從動摩擦片、回位彈簧以及活塞、軸承、密封件組成; 主動摩擦片與輸入軸連接,所述的從動摩擦片與輸出軸連接,回位彈簧為碟形彈簧,布置在主動摩擦片和從動摩擦片上,主動摩擦片與從動摩擦片呈交錯狀橫向迭加,主動摩擦片與動摩擦片之間注滿控制油。工作原理是回位彈簧為碟形彈簧,布置在摩擦片上;碟形彈簧力為非線性,布置在摩擦片上,對主、從動摩擦片的分離起到重大作用;摩擦片的分離徹底、均勻,摩擦片的壽命長;輸入軸(主動軸)輸出軸(從動軸)輸入輸出軸與現有產品相反,輸入軸只有主動摩擦片,啟動轉動慣量較小,電機初期啟動電流小,也是解決了雙圓錐滾子軸承同向布置定位問題的關鍵所在,與外齒摩擦片配合的齒的形式為銷鍵式,摩擦片的運動通暢。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中1、輸入軸,2、輸出軸,3、殼體,4、主動摩擦片,5、從動摩擦片,6、回位彈簧,7、 控制油入口,8、冷卻油入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如圖1所示,一種可控液體粘性軟起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3,與殼體3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入軸1、與殼體3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出軸2、安裝在殼體3上的控制油入口 7、 安裝在殼體3上的冷卻油入口 8,主動摩擦片4、從動摩擦片4、回位彈簧6以及活塞、軸承、 密封件組成;所述的主動摩擦片4與輸入軸1連接,所述的從動摩擦片5與輸入軸2連接, 所述的回位彈簧6為碟形彈簧,布置在主動摩擦片4和從動摩擦片5上,主動摩擦片4、從動摩擦片5呈交錯狀橫向迭加,主動摩擦片4與動摩擦片5之間注滿控制油。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液體粘性軟起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3),與殼體C3)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入軸(1),與殼體C3)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出軸O),安裝在殼體C3)上的控制油入口 (7),安裝在殼體(3)上的冷卻油入口(8),主動摩擦片G),從動摩擦片(5),回位彈簧(6) 以及活塞,軸承,密封件;所述的主動摩擦片(4)與輸入軸(1)連接,所述的從動摩擦片(5) 與輸出軸( 連接,所述的回位彈簧(6)為碟形彈簧,安裝在主動摩擦片(4)和從動摩擦片 (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液體粘性軟起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主動摩擦片(4)與從動摩擦片( 呈交錯狀橫向迭加,主動摩擦片(4)與動摩擦片( 之間注滿控制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控液體粘性軟起動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其實現方式是包括殼體,與殼體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入軸、與殼體通過軸承連接的輸出軸、安裝在殼體上的控制油入口、安裝在殼體上的冷卻油入口,主動摩擦片、從動摩擦片、回位彈簧以及活塞、軸承、密封件組成;主動摩擦片與輸入軸連接,所述的從動摩擦片與輸入軸連接,回位彈簧為碟形彈簧,布置在主動摩擦片和從動摩擦片上,主動摩擦片與從動摩擦片呈交錯狀橫向迭加,主動摩擦片與動摩擦片之間注滿控制油;有益效果是其功能性強,工作方式處方化;參數誤差小,可靠性好,安全系數高;構造簡單,體積小,適用廣泛。
文檔編號F16D25/0638GK102192250SQ20111003790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9日
發明者侯友夫, 吳宏志, 孟慶睿 申請人: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