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離合器結構的壓力油密封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工程機械液力變速器雙離合器結構中的壓力油密封機 構,屬于工程機械液力變速器的雙離合器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多擋位的液力變速器,如工程機械變速器,出于結構設計上的考慮,往往會在 一個離合器部件中的軸上同時設置兩套離合器11 (見圖1),這樣可使變速器結構緊湊,傳 動布置也更為合理。我們知道,動力換擋變速器的擋位是通過相應離合器的結合和分離來實現的。對 于圖1中所示的兩套離合器其功能上是獨立的,對于變速器某一擋位來說,可能是其中某 一個離合器結合,而另一個離合器不結合,也或者兩個離合器都結合,還有就是兩個離合器 都不結合,由其它部件中某一或幾個離合器的結合來完成擋位功能。離合器的工作原理也 比較簡單壓力油通過壓力油道12推動相應的活塞14,使活塞14壓緊離合器中的摩擦片, 通過摩擦副(外摩擦片及內摩擦片)的摩擦作用來實現離合器外殼與相對應的齒輪一起運 動,從而實現動力傳遞。從圖1的結構中可看出,兩套離合器共用一個離合器軸,而且軸與 進油端蓋存在著相對旋轉運動。壓力油通過進油端蓋進入離合器軸,兩套離合器的壓力油 道是相互獨立的,同時為給離合器零件提供足夠的潤滑,離合器軸中設置有一潤滑油道13。因軸是旋轉的,軸與進油端蓋配合處必然存在間隙,因此必須通過密封環(合金或 其它材料制成)來對壓力油進行動密封。為使其有一較好的密封效果,對密封環材料、制造 工藝,還包括軸的密封環槽加工等都有一較高要求。但密封是相對的,必然還是會有一定的 油的泄漏損失,一般來說只要在標準規定的泄漏量范圍內,都認為其密封環或其密封結構 是合格的。但國內密封環制造工藝水平較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質量也參差不齊。同 時其允許的泄漏量標準范圍也較為寬松,與國外先進水平所提供的標準值差距明顯。目前國內工程機械變速器基本是單離合器結構,密封環處泄出的油直接回到油 池,只要壓力損失在允許范圍內,離合器都能正常工作,因此對密封環的要求也不會太高 (當然泄漏量過大或密封環失效引起變速器故障則當另議)。但對于雙離合器結構則不一樣 了,如果壓力油泄漏量過大,必然會在兩個壓力油道間引起“囤油”現象,如果兩離合器只有 其中一個離合器在工作(也就是該離合器油道有壓力油,而另一離合器油道內油無壓力), “囤積”的壓力油如果無法排除,在壓力差作用下流向無壓力的這邊離合器從而引起串油, 使該離合器也可能產生結合,導致帶排現象,輕則使變速器擋位失效,嚴重則可能引起離合 器燒損乃至齒輪斷裂!分析表明,即使符合國內相關行業泄漏量標準,如果沒有相應措施,仍會引起“囤 油,,現象,對于目前國內的工藝制造及材料水平,要密封環及相應的密封結構大大低于國內 行業標準(特別是批量產品)是相當有難度的。而如果采用國外先進產品,不僅成本高,同時 多種因素的影響也不能保證每個產品都能達到要求。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避免壓力油因密 封環過量泄漏而造成的串油從而引起離合器帶排等重大質量事故的雙離合器結構的壓力 油密封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包括一安裝有雙離合器的 軸,所述的軸中間軸向開設有潤滑油道和分別連通左端離合器和右端離合器兩個壓力油 道,在所述軸的端部安裝有帶有壓力進油口并連通所述壓力油道的固定進油端蓋,在所述 軸上與所述固定進油端蓋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至少兩個密封槽之間開設有一個徑向回油孔,該回油孔從軸的外壁徑向連通所述的潤滑油 道。所述的軸上與所述固定進油端蓋之間設置有四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槽,所述的 每兩個密封槽之間開設有一個環形槽,該環形槽通過所述的徑向回油孔徑向連通所述的潤 滑油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兩密封環之間增設一回油孔,從而避免“囤油”現象;這樣即使 密封環處泄漏量偏大(一定范圍內的泄漏不會影響壓力油的正常工作),也能保證變速器能 正常工作,減少了可能的故障概率,提高了產品工作可靠性。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回油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2、3、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 安裝有雙離合器21的軸22,所述的軸22中間軸向開設有潤滑油道23和分別連通左端離合 器和右端離合器兩個壓力油道對、25,在所述軸22的端部安裝有帶有壓力進油口沈并連通 所述壓力油道對、25的固定進油端蓋27,在所述軸22上與所述固定進油端蓋27之間設置 有至少兩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槽觀,所述的至少兩個密封槽觀之間開設有一個徑向回 油孔四,該回油孔四從軸22的外壁徑向連通所述的潤滑油道23。圖中所示的軸22上與所述固定進油端蓋27之間設置有四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 槽觀,所述的每兩個密封槽觀之間開設有一個環形槽20,該環形槽20通過所述的徑向回 油孔四徑向連通所述的潤滑油道23。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在軸端兩密封槽觀之間設置一 R2的環形槽20,通過 一 Φ 2. 5的回油孔四與潤滑油道23相通。本實用新型所應用本體(變速器)的壓力油壓力 為1. 7MPa,潤滑油壓力彡0. 25MPa,壓力差的作用必然使壓力油道泄出的油流向潤滑油道, 從而避免“囤油”。這種設計因為僅使軸及其相應結構長度有少量的增加,所以對變速器總 體結構基本無影響。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設計簡單有效,對密封環的材料及制造工藝要求不高,使國產普通密封環能完全替代進口密封環,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大大減少了采購成本。同時 因為避免了可能的離合器串油,提高了變速器工作可靠性及密封環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雙離合器結構的壓力油密封機構,它包括一安裝有雙離合器的軸,所述的軸 中間軸向開設有潤滑油道和分別連通左端離合器和右端離合器兩個壓力油道,在所述軸的 端部安裝有帶有壓力進油口并連通所述壓力油道的固定進油端蓋,在所述軸上與所述固定 進油端蓋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兩個密封槽 之間開設有一個徑向回油孔,該回油孔從軸的外壁徑向連通所述的潤滑油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離合器結構的壓力油密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上與 所述固定進油端蓋之間設置有3-4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槽,所述的每兩個密封槽之間開 設有一個環形槽,該環形槽通過所述的徑向回油孔徑向連通所述的潤滑油道。
專利摘要一種雙離合器結構的壓力油密封機構,它包括一安裝有雙離合器的軸,所述的軸中間軸向開設有潤滑油道和分別連通左端離合器和右端離合器兩個壓力油道,在所述軸的端部安裝有帶有壓力進油口并連通所述壓力油道的固定進油端蓋,在所述軸上與所述固定進油端蓋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內嵌有密封環的密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兩個密封槽之間開設有一個徑向回油孔,該回油孔從軸的外壁徑向連通所述的潤滑油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兩密封環之間增設一回油孔,從而避免“囤油”現象;這樣即使密封環處泄漏量偏大,也能保證變速器能正常工作,減少了可能的故障概率,提高了產品工作可靠性。
文檔編號F16D25/12GK201916386SQ201020684700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明者王青松 申請人: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