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少齒差行星減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少齒差減速器,特別涉及一種少齒差行星減速器。
背景技術:
內嚙合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具有較大減速比、傳動平穩和結構緊湊的優點,因而在 機械傳動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現有技術的內嚙合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包括殼體、與殼體轉動配合的動力輸入軸和 動力輸出盤,動力輸入軸上在圓周方向固定配合設置太陽輪,與太陽輪嚙合設置至少兩個 行星輪,行星輪的行星輪軸設置偏心套;殼體上與動力輸入軸同心設置固定針齒,與固定針 齒少齒差嚙合設置擺線輪;偏心套沿軸向穿過擺線輪與其轉動配合,行星輪軸端部沿軸向 穿入動力輸出盤通過動力輸出盤將動力輸出。以上結構的內嚙合行星齒輪傳動裝置部件較 多,結構復雜,裝配要求高,造成對精度和回差的影響因素較多;只能實現單側輸出,不能實 現對稱輸出;在擺線針輪行星減速機構中,針輪與擺線輪的一對輪齒嚙合為單線接觸,誘導 法曲率較大,承載能力較差。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內嚙合行星齒輪傳動裝置進行改進,結構簡單緊湊,齒輪嚙合 副具有多齒嚙合的特性和雙線接觸特性,有利于提高承載能力和改善潤滑特性,提高傳動 的精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少齒差行星減速器,結構簡單緊湊,齒輪嚙合副 具有多齒嚙合的特性和雙線接觸特性,有利于提高承載能力和改善潤滑特性,提高傳動的 精度。本發明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包括殼體、動力輸入軸和動力輸出盤,所述動力輸入 軸上在圓周方向固定配合設置太陽輪,與太陽輪嚙合設置至少兩個行星輪形成一級傳動 副,行星輪的行星輪軸設置偏心套;殼體上與動力輸入軸同心設置固定針齒,與固定針齒少 齒差嚙合設置擺線輪;偏心套沿軸向穿過擺線輪與其轉動配合,行星輪軸端部沿軸向穿入 動力輸出盤并與其在圓周方向轉動配合,所述擺線輪的齒廓由固定針齒作一次包絡運動形 成,固定針齒的齒廓為由擺線輪作二次包絡運動形成。進一步,所述動力輸出盤包括動力輸出盤I和動力輸出盤II,動力輸出盤I和動 力輸出盤II沿軸向并列設置在擺線輪兩側,所述行星輪軸兩端分別沿軸向穿入兩個動力輸 出盤與其在圓周方向轉動配合;動力輸出盤I和動力輸出盤II之間通過在圓周方向均布的 連接臂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臂沿軸向間隙配合穿過擺線輪;進一步,每個行星輪軸上的偏心套為兩個,兩個偏心套的相位角為180°,擺線輪 與兩個偏心套對應包括擺線輪I和擺線輪II,所述擺線輪I和擺線輪II設置在動力輸出盤 I和動力輸出盤II之間;進一步,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輸出盤I與擺線輪I之間;
進一步,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輸出盤II與擺線輪II之間;進一步,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輸出盤I外側;進一步,所述擺線輪的嚙合齒面經修形后形成原齒廓接觸帶和修形后接觸帶,所 述修形后接觸帶為平滑圓弧接觸帶,原齒廓接觸帶由齒根到齒頂沿對角線貫穿于嚙合面;進一步,所述連接臂與動力輸出盤I制成一體,與動力輸出盤II可拆卸式固定連 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通過動力輸出結構將部件支撐 于殼體,結構簡單,傳動穩定;擺線輪的齒廓由針齒作一次包絡運動形成,內齒輪的齒廓為 由擺線輪作二次包絡運動形成,因此既具有普通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多齒嚙合的特性(同 時嚙合齒數可達總齒數的一半),而且具有雙線接觸特性,二次包絡接觸點誘導法曲率趨于 零,有利于提高承載能力和改善潤滑特性,接觸點增多可充分發揮誤差均化效應,提高傳動 的精度。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沿A-A向剖視圖;圖3為擺線輪嚙合面齒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沿A-A向剖視圖,圖3為擺線輪 嚙合面齒形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包括殼體1、動力輸入 軸6和動力輸出盤,如圖所示,所述動力輸入軸6上在圓周方向固定配合設置太陽輪14,與 太陽輪14嚙合設置至少兩個行星輪10形成一級傳動副,本實施例中為三個,行星輪10的 行星輪軸9設置偏心套;殼體1上與動力輸入軸6同心設置固定針齒18,與固定針齒18少 齒差嚙合設置擺線輪;偏心套沿軸向穿過擺線輪與其轉動配合,行星輪軸9端部沿軸向穿 入動力輸出盤并與其在圓周方向轉動配合,所述擺線輪的齒廓由固定針齒作一次包絡運動 形成,內齒輪的齒廓為由擺線輪作二次包絡運動形成。本實施例中,所述動力輸出盤包括動力輸出盤I 16和動力輸出盤II 4,如圖所示, 動力輸出盤I 16和動力輸出盤II 4分別通過滾動軸承17和滾動軸承3與殼體1轉動配合, 動力輸出盤I 16與殼體1之間設置密封圈13 ;動力輸出盤I16和動力輸出盤II 4沿軸向并列設置在擺線輪兩側,所述行星輪軸9兩端分別沿 軸向穿入動力輸出盤I 16和動力輸出盤II 4與其在圓周方向通過角接觸滾動軸承8和角 接觸滾動軸承7轉動配合;動力輸出盤I 16和動力輸出盤II 4之間通過在圓周方向均布的 連接臂2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連接臂2為三個在圓周方向均布;所述連接臂2沿軸向間隙 配合穿過擺線輪;通過兩個動力輸出盤結構,可實現雙向對稱輸出,并且兩個動力輸出盤剛 性連接,提高變速器整體傳動剛度,從而利于提高傳動精度。
4
本實施例中,每個行星輪軸上的偏心套為兩個,兩個偏心套的相位角為180°,擺 線輪與兩個偏心套對應包括擺線輪I 15和擺線輪II 5,如圖所示,擺線輪I 15和擺線輪 II 5與兩個偏心套一一對應,分別通過滾動軸承11和滾動軸承12與兩個偏心套轉動配合; 擺線輪I 15上設置軸向通孔15al,擺線輪II 5上設置軸向通孔5al,連接臂2間隙配合穿 過軸向通孔15al和軸向通孔5al ;所述擺線輪I 15和擺線輪II 5設置在動力輸出盤I 16 和動力輸出盤II 4之間;利于提高動力輸出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所述行星輪10與行星輪軸9 一體制成;所述動力輸入軸6與太陽輪 14制成一體;本結構利于降低裝配難度,減少零部件數量,并利于提高傳動剛度,保證傳動 精度和傳動穩定性。本實施例中,所述行星輪軸9與偏心套一體制成形成偏心軸結構;制造簡單方便。本實施例中,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輸出盤I 16與擺線輪I 15之間,所述動力 輸入軸6間隙配合依次穿過動力輸出盤II 4、擺線輪II 5和擺線輪I 15通過太陽輪14與行 星輪10嚙合;本結構使變速器結構緊湊,體積小,利于提高傳動穩定性。本實施例中,所述擺線輪的嚙合齒面經修形后形成原齒廓接觸帶b和修形后接觸 帶a,所述修形后接觸帶a為平滑圓弧接觸帶,原齒廓接觸帶b由齒根到齒頂沿對角線貫穿 于嚙合面;修形后接觸帶a—般采用錐形銑刀進行修形得到,修形后的齒面一般具有圓滑 表面,并低于原齒廓接觸帶b ;進行修行的原因是由于普通擺線嚙合副的相對滑動速率較 大,不利于高速重載和使用壽命等方面性能的提升,為了使其得到改善,原齒廓接觸帶b對 相對滑動具有限制作用,修形后接觸帶a使得擺線嚙合傳動接近于純滾動,盡量降低擺線 嚙合副的相對滑動速率。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臂2與動力輸出盤I 15制成一體,與動力輸出盤II 4可拆 卸式固定連接,如圖所示,通過螺釘進行固定連接;利于保證動力輸出的同步性,減少零部 件數量,并利于提高傳動剛度,保證傳動精度和傳動穩定性。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 在于,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輸出盤II 4與擺線輪II 5之間;因而動力輸入軸6a間隙配 合穿過動力輸出盤II 4通過太陽輪14a與行星輪IOa嚙合;本結構使其結構緊湊,利于進一 步減小減速器體積;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臂2a與動力輸出盤II 4制成一體,與 動力輸出盤I 15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如圖,通過連接螺釘進行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 在于,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輸出盤I 16外側;所述動力輸入軸6b間隙配合依次穿過動 力輸出盤II 4、擺線輪II 5、擺線輪I 15和動力輸出盤I 16通過太陽輪14b與行星輪IOb 嚙合。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 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 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 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一種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包括殼體、動力輸入軸和動力輸出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輸入軸上在圓周方向固定配合設置太陽輪,與太陽輪嚙合設置至少兩個行星輪形成一級傳動副,行星輪的行星輪軸設置偏心套;殼體上與動力輸入軸同心設置固定針齒,與固定針齒少齒差嚙合設置擺線輪;偏心套沿軸向穿過擺線輪與其轉動配合,行星輪軸端部沿軸向穿入動力輸出盤并與其在圓周方向轉動配合,所述擺線輪的齒廓由固定針齒作一次包絡運動形成,固定針齒的齒廓為由擺線輪作二次包絡運動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輸出盤包括動力 輸出盤I和動力輸出盤II,動力輸出盤I和動力輸出盤II沿軸向并列設置在擺線輪兩側, 所述行星輪軸兩端分別沿軸向穿入兩個動力輸出盤與其在圓周方向轉動配合;動力輸出盤 I和動力輸出盤II之間通過在圓周方向均布的連接臂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臂沿軸向間隙配 合穿過擺線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每個行星輪軸上的偏心套 為兩個,兩個偏心套的相位角為180°,擺線輪與兩個偏心套對應包括擺線輪I和擺線輪 II,所述擺線輪I和擺線輪II設置在動力輸出盤I和動力輸出盤II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 輸出盤I與擺線輪I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 輸出盤II與擺線輪II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傳動副位于動力 輸出盤I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擺線輪的嚙合 齒面經修形后形成原齒廓接觸帶和修形后接觸帶,所述修形后接觸帶為平滑圓弧接觸帶, 原齒廓接觸帶由齒根到齒頂沿對角線貫穿于嚙合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臂與動力輸出盤 I制成一體,與動力輸出盤II可拆卸式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少齒差行星減速器,包括殼體、與殼體轉動配合的動力輸入軸和動力輸出盤,動力輸入軸上在圓周方向固定配合設置太陽輪,與太陽輪嚙合設置至少兩個行星輪,行星輪的行星輪軸設置偏心套;與殼體上的固定針齒少齒差嚙合設置擺線輪;每個偏心套分別沿軸向穿過擺線輪與其轉動配合,行星輪軸端部沿軸向穿入動力輸出盤并與其在圓周方向轉動配合,擺線輪的齒廓由針齒作一次包絡運動形成,內齒輪的齒廓為由擺線輪作二次包絡運動形成;本發明既具有普通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多齒嚙合的特性,而且具有雙線接觸特性,二次包絡接觸點誘導法曲率趨于零,有利于提高承載能力和改善潤滑特性,接觸點增多可充分發揮誤差均化效應,提高傳動的精度。
文檔編號F16H1/28GK101893063SQ2010102291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6日
發明者官雪梅, 張奎, 李朝陽, 鐘暉, 陳兵奎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