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使軸狀部件和外插在該軸狀部件上的支柱沿軸向相對移動 的導向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已往的導向裝置,例如有專利文獻1記載的裝置。如圖11所示,該已往的導 向裝置100備有支柱103,該支柱103把多個滾柱軸承105保持在被軸狀部件102穿過的貫 通孔132的內側面周方向,該支柱103由多個組合支柱130構成,這些組合支柱130在與軸 向正交并且通過滾柱軸承105的支軸151的中心線的截面被分割。如圖12所示,在各組合 支柱130上形成了多個半凹孔160,半凹孔160剛好收容半個滾柱軸承105。半凹孔160由 外輪用孔162和支軸用孔161構成,該外輪用孔160收容滾柱軸承105的外輪152,該支軸 用孔161收容滾柱軸承105的支軸151。而且,若把滾柱軸承105配置在一方組合支柱130 的各個半凹孔160內而把另一方組合支柱130朝向該半凹孔160地重疊、組裝,則滾柱軸承 105被軸支撐在形成于這些組合支柱130之間的凹孔106內。[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13445號公報
發明內容
把上述已往的導向裝置100例如安裝在成套模具用金屬模的可動板上時,由于為 了穿過導向裝置100,必須在可動板上設置比導向裝置100的外徑大的插通孔,因此,存在 著可動板的剛性降低的問題。另外,在上述已往的導向裝置100中,為了使各滾柱軸承105不晃動地被支柱103 支撐,相鄰的各組合支柱130的半凹孔160(支撐用孔161)相互間必須高精度地對準位置。 為此,在全部的組合支柱130中,必須用精密加工高精度地進行半凹孔160的孔加工。但是, 在組合支柱130上對半凹孔160進行孔加工時,隨著組合支柱130的姿勢改變等,各組合支 柱130間的半凹孔160相互的位置精度有時有微小的差異。因此,要使各組合支柱130的 半凹孔160相互間總是高精度地吻合是困難的,另外,用精密加工進行高精度的孔加工,成 本也高。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內容而作出的,以提供能簡單防止滾柱軸承晃動的導向裝置為 課題。本發明的導向裝置,備有能夠使外插在軸狀部件上的移動部件沿軸向相對移動的 支柱,支柱具有沿軸向延伸并供軸狀部件穿過的貫通孔,在軸狀部件的外側面上沿軸向滾 動的滾柱軸承被軸支撐在形成于貫通孔的內側面周方向的多個凹孔內;滾柱軸承具有支 軸、和被支軸穿過并自由轉動的筒狀的外輪;各凹孔具有收容滾柱軸承的外輪的外輪用孔、 和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支軸用孔,并且,滾柱軸承的一部分以突出于貫通孔的內側面側 的方式形成;支柱是把與軸狀部件的軸向正交并通過各凹孔的截面作為接合面而分割為兩 個的組合支柱合體而構成的;接合面的位置設定在偏離滾柱軸承的支軸的軸中心的位置,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的深度大于滾柱軸承的支軸的半徑。根據上述結構,滾柱軸承的支軸的軸中心嵌合配置在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 內。因此,滾柱軸承在由該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定位的狀態下不晃動地被軸支撐著。這 樣,即使另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并未嚴密地對準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也能簡單 而高精度地、不晃動地支撐各滾柱軸承。另外,由于使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覆蓋住滾柱軸承的支軸的圓形截面中比半 圓弧部分大的范圍,因此在該支軸用孔的開口部形成相互平行的直線部。據此,因為該直線 部間的間隔容易測定,所以通過測定該間隔,就可以容易地實行支軸用孔的尺寸管理。另外,本發明的導向裝置,備有能夠使外插在軸狀部件上的移動部件沿軸向相對 移動的支柱,支柱具有沿軸向延伸并供軸狀部件穿過的貫通孔,在貫通孔的內側面周方向 形成多個凹孔,該多個凹孔一直切入到朝向軸向的一方支柱端面,在軸狀部件的外側面上 沿軸向滾動的滾柱軸承被軸支撐在各凹孔內;滾柱軸承具有支軸、和被支軸穿過并自由轉 動的筒狀的外輪;各凹孔具有收容滾柱軸承的外輪的外輪用孔、和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 支軸用孔,并且,滾柱軸承的一部分以突出于貫通孔的內側面側的方式形成;支軸用孔形成 為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整個圓形截面的深度,并且,在支軸用孔的入口配設了阻止滾柱 軸承的支軸移動的襯墊。根據上述構造,滾柱軸承的支軸嵌合配置在支軸用孔內,同時,其移動被襯墊阻 止。因此,滾柱軸承在由該支軸用孔定位的狀態下不晃動而高精度地被軸支撐著。另外,由于把支柱的支軸用孔形成為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整個圓形截面的深 度,因此在支軸用孔的開口部形成了相互平行的直線部。據此,因為該直線部間的間隔容易 測定,所以通過測定該間隔,就可以容易地實行支軸用孔的尺寸管理。而且,即使在該支柱的開設著凹孔的支柱端面側安裝了例如壓力機的壓頭等移動 部件時,由于襯墊阻止滾柱軸承的支軸的移動,因此在移動部件上不必設置用于保持支軸 的構造。因此,能夠使移動部件的構造簡單化并易于制作。上述支柱優選備有舌片,該舌片沿著貫通孔突出設置在朝向軸向的支柱端面上, 與移動部件的內側面相接。據此,在把支柱與移動部件組裝時,借助上述舌片可容易地進行支柱和移動部件 的定心。另外,在導向裝置運轉時,借助上述舌片可以防止支柱與移動部件之間的徑向的偏 移(朝著與軸向正交方向的移動)。上述支柱優選由分別安裝在移動部件的軸向的兩端面上的一對支柱構成。據此,可以用一對支柱將移動部件相對于軸狀部件保持為穩定的姿勢。因此,可以 使移動部件以穩定的姿勢在軸狀部件上移動。也可以構成為各凹孔的支軸用孔形成有與軸狀部件的外側面平行的相向直線 面;滾柱軸承的支軸形成有將圓形的外周面切掉的切割面;支軸的切割面與支軸用孔的相 向直線面之中的、遠離軸狀部件一側的直線面相接。據此,由于滾柱軸承的外輪被軸狀部件的外側面推壓,因此作用在滾柱軸承上的 載荷由上述支軸的切割面和上述支軸用孔的直線面之間的面接觸來阻擋。因此,可更加可 靠地防止滾柱軸承的晃動,并且可以使滾柱軸承應對高載荷。另外,通過適當地設定上述切 割面的位置,可以在組裝時調節從支柱施加到軸狀部件上的預壓,因此可提高導向裝置的整體精度。在上述軸狀部件的外形具有圓形截面時,優選的是,具有滾柱軸承的母線呈凹狀 彎曲的圓筒面,設滾柱軸承的圓筒面的曲率半徑為r、軸狀部件的外側面的直徑為D時,滿 足0. 51D≤r≤0. 58D的關系。據此,滾柱軸承與軸狀部件的外側面的接觸面積加大,可降低滾動面的面壓,提高 耐磨耗性,同時,可增大耐負荷載荷,進而可以既確保滾柱軸承的靈活旋轉又防止滾柱軸承 的晃動。另外,上述軸狀部件具有沿軸向延伸的平坦外側面時,優選具有滾柱軸承的母線 呈凸狀彎曲的圓筒面或直線狀的圓筒面。據此,可以既確保滾柱軸承的靈活旋轉又防止滾柱軸承的晃動。尤其是圓筒面為 直線狀時,滾柱軸承的加工變容易。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導向裝置,即使不用精密加工進行支柱凹孔的孔加工,也 能簡單地防止各滾柱軸承的晃動,并且能高精度地支撐滾柱軸承,另外可低成本制作。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導向裝置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圖2是表示組合支柱的構造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組合支柱的構造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支軸用孔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另一例支軸用孔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滾柱軸承與軸狀部件的曲率半徑的關系的俯視圖。圖7是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導向裝置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表示另一實施方式中的支柱的構造的立體圖。圖9是在滾柱軸承的支軸上設置了切割面的例子,是表示將支軸收容在支軸用孔 內的狀態的放大剖視圖。圖10是表示在支軸的全長上設置了切割面的滾柱軸承的例子,是局部剖視圖。圖11是表示已往的導向裝置的結構的剖視圖。圖12是表示已往的組合支柱的構造的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1…導向裝置,2…軸狀部件,3、3X···支柱,4…移動部件,5…滾柱軸承,6…凹孔, 8…襯墊(spacer),31…支柱端面,32···貫通孔,33···舌片,41···端面,51···支軸,51a…切割 面,52···外輪,5 …圓筒面,53···滾針,61···支軸用孔,62···外輪用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該導向裝置1備有支柱3,該支柱3能夠使外插在軸狀部件2上的移 動部件4沿軸向相對移動。軸狀部件2具有圓形截面的外側面。移動部件4例如是成套模 具用金屬模的可動板等,此時,在可動板上至少穿過作為軸狀部件2的2個圓桿狀柱子。支 柱3具有沿軸向延伸的、供軸狀部件2穿過的貫通孔32。在貫通孔32的內側面形成沿周方 向排列的多個凹孔6。沿軸向在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上滾動的滾柱軸承5被軸支撐在各凹孔6內。據此,支柱3相對于軸狀部件2在軸向可自由移動。滾柱軸承5具有支軸51、插通支軸51并可自由轉動的筒狀外輪52、配置在外輪52 與支軸51之間的多個滾針53、和保持這些滾針53的保持器54 (參照圖6、圖10)。而且,外 輪52被收容在形成在凹孔6上的外輪用孔62內,支軸51被收容在形成在凹孔6上的支軸 用孔61內。支柱3由分割為2個的組合支柱3AJB構成,該組合支柱3A、3B的接合面31是與 軸狀部件2的軸向正交并通過各凹孔6的截面。各組合支柱3A、;3B通過將螺栓7穿過螺栓 孔34并相互被緊固而成為一體。另外,該支柱3也用螺栓71相對于移動部件4固定。參照圖2、圖3,組合支柱3AJB的凹孔6是從接合面31 —直切入到貫通孔32的內 側面而形成的,是使各組合支柱3A、;3B在軸向不貫通的盲孔。據此,可以確保組合支柱3A、 3B的剛性。各組合支柱3A、3B的接合面31的位置被設定在偏離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軸中 心的位置(見圖1)。而且,參照圖4,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形成為大致U字形的 截面形狀,覆蓋住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圓形截面中的比半圓弧部分大的范圍,該支軸用 孔61的深度形成得比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半徑大。該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 的寬度與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直徑大致相同。另外,另一方組合支柱3A的支軸用孔61 形成為大致圓弧形的截面形狀,與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C部呈面接觸。在支軸用孔61 的一方端部形成了退避部61b,以便易于將支軸51插入支軸用孔61。據此,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軸中心嵌合配置在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 內。因此,滾柱軸承5在由該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定位的狀態下被不晃動地軸 支撐著。因此,即使另一方組合支柱3A的支軸用孔61并未嚴密地對準一方組合支柱:3B的 支軸用孔61,也能簡單而高精度地、不晃動地支撐各滾柱軸承5。所以,各支軸用孔61例如 可用球頭立銑刀簡單地形成。而且,因為從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中露出的滾柱 軸承5的支軸51的部分C與另一方組合支柱3A的支軸用孔61呈面接觸,所以能更加可靠 地消除滾柱軸承5的晃動。而且,在軸支撐著這樣的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狀態下,各滾柱軸承5的支軸51 也能起到定位銷的功能,使組合支柱3A JB相互間高精度地定位,可容易地進行各組合支 柱3A、3B間的定心。因此,不必為了各組合支柱3A、3B間的定心而另行設置其他部件,可減 少零部件數目,使構造簡單化。另外,參照圖4,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在其開口部附近,相向地形成了與 軸狀部件2的軸向平行的直線部61a。據此,相向的直線部61a之間的間隔容易測定,通過 測定該間隔,可容易地實行支軸用孔的尺寸管理。另外,為了能測定直線部61a間的間隔, 支軸用孔61的退避部61b形成為適當的深度。另外,參照圖2,因為相對于軸狀部件2相向的支軸用孔61間的間隔P的測定也容 易,所以通過測定該間隔P,可容易地實行導向裝置1和軸狀部件2的尺寸管理。另外,如圖5(a)所示,也可以構成為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形成為大致 U字形的截面形狀,覆蓋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大致整體,而在另一方組合支柱3A的凹孔 6上不形成支軸用孔61而是平坦面,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部分C與該平坦面呈面接觸。 此時,各滾柱軸承5的支軸51雖然不具備各組合支柱3A、3B間的定位銷的功能,但是,由于不必在另一方組合支柱3A上進行支軸用孔61的孔加工,因此可使另一方組合支柱3A的構 造簡單化,可簡易地制作,可降低支柱3的制作成本。另外,如圖5 (b)所示,也可以用壓力機等擠壓組合支柱3A或;3B,使組合支柱3A的 部分C凹入地變形。這樣,可以牢固地保持住支軸51。此時,組合支柱3A JB間的距離優選 為 0. 02 0. 05mm。另外,在支柱3的、朝向軸向的一方支柱端面31上,沿著貫通孔32突出設置了朝 軸向突出的舌片33,該舌片33與移動部件4的內側面相接(參照圖1)。據此,在組裝支柱 3和移動部件4時,可容易地進行支柱3與移動部件4的定心。另外,在導向裝置1運轉時, 舌片33可防止支柱3和移動部件4之間的、徑向的偏移(朝著與軸向正交方向的移動)。另外,支柱3由分別安裝在移動部件4的、朝向軸向的兩端面41上的一對支柱構 成(參照圖1)。據此,移動部件4相對于軸狀部件2的姿勢穩定,移動部件4可以不晃動 地、穩定地在軸狀部件2上移動。另外,也可以在一對支柱3之間沿周方向錯開相位地配置 多個滾柱軸承5,此時,可以防止移動部件4的、朝軸狀部件2的周方向的旋轉,可以使移動 部件4以更加穩定的姿勢在軸狀部件2上移動。這樣,支柱3不穿過固定在移動部件4的插通孔,而是安裝在移動部件4的兩端面 41上。因此,移動部件4的插通孔只要做成為能配置支柱3的舌片33的孔徑即可,與被整 個支柱3穿過固定時相比,可以減小孔徑。因此,可以抑制插通孔占移動部件4的面積的比 例,可防止移動部件4的剛性降低。例如,就成套模具用的金屬模的導向裝置而言,雖然在 作為移動部件4的可動板上至少要設置2個柱(軸狀部件幻用的插通孔,但是可以減小孔 徑,可防止可動板的剛性降低。另外,在支柱3的貫通孔32的內側面,在開放側(不安裝移動部件4的一側。在 圖1例中,是另一方組合支柱3A側)附近,安裝著與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相接的密封件9。 使該密封件9含有例如潤滑油,這樣,潤滑油就可以被供給到滾柱軸承5與軸狀部件2之間 的滾動面上、防止滾動面的磨耗,可以使滾柱軸承5靈活地滾動。該密封件9,雖然也可以在 貫通孔32的周方向局部設置,但是,如果沿貫通孔32的全周設置,則可以防止塵埃進入貫 通孔32內部,不會出現塵埃妨礙滾柱軸承5的靈活轉動的問題。另外,如圖6所示,滾柱軸承5的外輪52具有母線呈凹狀彎曲的圓筒面52a。外 輪52的圓筒面5 具有比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大的曲率半徑,設圓筒面52a的曲率半徑為 r,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的直徑為D (曲率半徑R = D/2)時,滿足0. 51D彡r彡0. 58D的關 系。據此,與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的接觸面積增加,滾動面的面壓降低,可確保靈活的旋轉, 提高耐磨耗性,并且可增大耐負荷載荷。另外,如果外輪52的圓筒面52a的曲率半徑r小 于0. 51D,則外輪52的靈活旋轉受到阻礙,容易產生差動滑動,如果曲率半徑r大于0. 58D, 則接觸面積減小,耐負荷載荷降低,所以都是不理想的。(其他實施方式)在圖7、圖8所示的其他的實施方式中,支柱3X由一個整體物構成,在周方向了形 成多個凹孔6,該凹孔6是從安裝在移動部件4的安裝端面35 —直切入到貫通孔32的內 側面而形成的,滾柱軸承5被軸支撐在各凹孔6內。構成各凹孔6的外輪用孔62和支軸用 孔61,形成為這樣的大小滾柱軸承5的一部分突出于貫通孔32的內側面側,另一方面,滾 柱軸承5不突出于安裝端面35側。而且各凹孔6的安裝端面35側的開口部,被移動部件4的端面41的平坦部分堵住。這樣,由形成在支柱3X上的凹孔6收容并軸支撐大致整個滾柱軸承5。因此,與支 柱3X和移動部件4的組裝精度無關,可以不晃動地支撐各滾柱軸承5。另外,對與支柱3X 的凹孔6重疊的移動部件4的端面41不必實施孔加工,做成為平坦面即可,所以,可以使移 動部件4的構造簡單化,簡易地制作移動部件4,并且降低制作成本。另外,如圖7所示,在各支軸用孔61內,在收容著滾柱軸承5的支軸51上安裝著 襯墊8。襯墊8例如可由圖7的上側所示的二字形部件構成,此時,二字形部件的凸面與支 軸51相接,二字形部件的2個腳部與移動部件4的端面41相接。另外,襯墊8可由圖7的 下側所示的筒狀部件構成,此時,筒狀部件的側面與支軸51及移動部件4的端面41相接。 因此,借助該襯墊8,滾柱軸承5的支軸51被固定在支軸用孔61內,滾柱軸承5在凹孔6內 的上下移動被限制。結果,可切實地消除滾柱軸承5的晃動。另外,在移動部件4上,不必 設置用于固定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構造,可以使移動部件4的構造更加簡單化。另外, 襯墊8優選用彈性體形成。在這種情形下,安裝時,即使襯墊8錯位變形,也容易復原到原 來的形狀,所以,可以重新正確安裝該襯墊8。而且,如果襯墊8是彈性體,襯墊8受到來自 移動部件4的端部41的推壓力從而推壓滾柱軸承5的支軸51,所以,可以更加牢固地軸支 撐滾柱軸承5。該支柱3X在安裝端面31側的各凹孔6間沿著貫通孔32突出設置舌片33,該舌 片33朝軸向突出并與移動部件4的內側面相接。另外,在圖7和圖8中,與圖1 圖3中 相同的標記表示相同或相應的部分,上述以外的結構及作用效果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其它)另外,本發明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作適當改變。(1)如圖9所示,可以構成為,支軸用孔61形成與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平行的相 向直線面61a,另一方面,滾柱軸承5的支軸51形成將圓形的外周面切掉的切割面51a,而 且,支軸51的切割面51a與支軸用孔61的相向直線面61a之中的遠離軸狀部件2 —側的 直線面61a對接。據此,滾柱軸承5的外輪52被軸狀部件2的外側面推壓而作用在滾柱軸 承5上的載荷,被上述支軸51的切割面51a與上述支軸用孔61的直線面61a的面接觸阻 擋。因此,可更加可靠地防止滾柱軸承5的晃動,并且,可以使滾柱軸承5應對高載荷。另 外,通過適當地設定形成在支軸51上的切割面51a的位置,在組裝時可以調節從支柱3施 加到軸狀部件2上的預壓,因此,可以提高導向裝置1整體的精度。另外,此時,優選沿支軸51的全長形成切割面51a。這樣,如圖10所示,若圍繞支 軸51的滾針53越過切割面51a的一方端邊進入切割面51a上,則從與支軸51的外周面及 外輪52的內周面相接的狀態釋放出來。而且,當該滾針53從切割面51a上脫出時,與切割 面51a的另一方端邊相接。因此,在滾柱53成為了傾斜姿勢時,沿著切割面51a的另一方 端邊,滾針53的軸向姿勢與支軸51的軸向一致。這樣,傾斜著的滾針53的姿勢利用通過 支軸51的切割面51a而可以朝著支軸51的軸向地重新立起。因此,可以使滾針53在支軸 51的周方向靈活滾動,可以使滾柱軸承5的外輪52靈活地滾動。(2)軸狀部件2也可以具有沿軸向延伸的平坦狀的外側面,滾柱軸承5的外輪52 可以具有彎曲成凸狀的圓筒面5 或直線狀的圓筒面52a。此時,可確保滾柱軸承5的靈活 旋轉,另外,在滾柱軸承5具有直線狀的圓筒面52a時,滾柱軸承5的加工容易。
(3)支柱3的凹孔6,也可以沿周方向等間隔地多個設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導向裝置,備有能夠使外插在軸狀部件上的移動部件沿軸向相對移動的支柱, 其特征在于,支柱具有沿軸向延伸并供軸狀部件穿過的貫通孔,在軸狀部件的外側面上沿軸向滾動 的滾柱軸承被軸支撐在形成于貫通孔的內側面周方向的多個凹孔內; 滾柱軸承具有支軸、和被支軸穿過并自由轉動的筒狀的外輪; 各凹孔具有收容滾柱軸承的外輪的外輪用孔、和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支軸用孔,并 且,滾柱軸承的一部分以突出于貫通孔的內側面側的方式形成;支柱是把與軸狀部件的軸向正交并通過各凹孔的截面作為接合面而分割為兩個的組 合支柱合體而構成的;接合面的位置設定在偏離滾柱軸承的支軸的軸中心的位置,一方組合支柱的支軸用孔 的深度大于滾柱軸承的支軸的半徑。
2.一種導向裝置,備有能夠使外插在軸狀部件上的移動部件沿軸向相對移動的支柱, 其特征在于,支柱具有沿軸向延伸并供軸狀部件穿過的貫通孔,在貫通孔的內側面周方向形成多個 凹孔,該多個凹孔一直切入到朝向軸向的一方支柱端面,在軸狀部件的外側面上沿軸向滾 動的滾柱軸承被軸支撐在各凹孔內;滾柱軸承具有支軸、和被支軸穿過并自由轉動的筒狀的外輪; 各凹孔具有收容滾柱軸承的外輪的外輪用孔、和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支軸用孔,并 且,滾柱軸承的一部分以突出于貫通孔的內側面側的方式形成;支軸用孔形成為收容滾柱軸承的支軸的整個圓形截面的深度,并且,在支軸用孔的入 口配設了阻止滾柱軸承的支軸移動的襯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備有舌片,該舌片沿著貫 通孔突出設置在朝向軸向的支柱端面上,與移動部件的內側面相接。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由分別安裝在移 動部件的軸向兩端面上的一對支柱構成。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各凹孔的支軸用孔形成有與軸狀部件的外側面平行的相向直線面; 滾柱軸承的支軸形成有切割圓形的外周面而成的切割面;支軸的切割面與支軸用孔的相向直線面之中的、遠離軸狀部件一側的直線面相接。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軸狀部件的外形具有 圓形截面,具有滾柱軸承的母線呈凹狀彎曲的圓筒面,設滾柱軸承的圓筒面的曲率半徑為 r、軸狀部件的外側面的直徑為D時,具有0. 51D^r ^ 0. 58D的關系。
7.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軸狀部件具有沿軸向 延伸的平坦的外側面,具有滾柱軸承的母線呈凸狀彎曲的圓筒面或直線狀的圓筒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簡單地防止滾柱軸承晃動的導向裝置。在支柱(3)的貫通孔(32)的內側面周方向形成了多個凹孔(6),滾柱軸承(5)被軸支撐在這些凹孔(6)內。支柱(3)是把分割成兩個的組合支柱(3A、3B)合體而構成的,該組合支柱(3A、3B)的接合面(31)是與軸狀部件(2)的軸向正交并且通過各凹孔(6)的截面。接合面(31)的位置設定在偏離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軸中心的位置,一方組合支柱(3B)的支軸用孔(61)的深度大于滾柱軸承(5)的支軸(51)的半徑。
文檔編號F16C29/04GK102042301SQ20101015628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3日
發明者望月健兒, 望月正典 申請人:亞伊色爾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