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驅動力傳遞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設有減振器裝置的驅動力傳遞設備。
背景技術:
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布No. 2007-16833 (JP-A-2007-16833)中描述的流體傳動裝置是一種現存的驅動力傳遞設備。該流體傳動裝置包括環面部、渦輪機轂和鎖定裝置。該環面部具有泵輪和渦輪機轉輪。該渦輪機轂與傳動裝置的輸入軸接合并且保持該渦輪機轉輪。該鎖定裝置用作鎖定設備,其可接合地布置并且將從驅動源傳遞的旋轉機械地傳遞到渦輪機轂。因此,在JP-A-2007-16833中描述的流體傳動裝置中,環面部和鎖定裝置布置為在軸向方向上重疊。這樣,減小流體傳動裝置的軸向尺寸以減小流體傳動裝置的總尺寸。此外,2007-16833中描述的流體傳動裝置包括作為彈性體的壓縮卷簧減振器。壓縮卷簧減振器構成作為減振器設備的減振器裝置并且位于前蓋與鎖定裝置之間。用作驅動源的發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該前蓋。當鎖定裝置接合時,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經由減振器裝置的壓縮卷簧減振器傳遞到鎖定裝置。因而,通過該減振器裝置可減小由于驅動力的傳遞而導致的振動。注意的是,JP-A-2007-16833中描述的流體傳動裝置的減振器裝置在其徑向外側固定到前蓋,而在其徑向內側固定到鎖定裝置的離合器轂。減振器裝置將從驅動源傳遞到前蓋的驅動力經由徑向外側壓縮卷簧減振器和徑向內側壓縮卷簧減振器傳遞到離合器轂。附帶地,在JP-A-2007-16833中描述的流體傳動裝置中,即使當例如通過增壓-小型化的發動機提高發動機效率時,因為由于發動機氣缸數量的減少和/或增壓導致的爆炸力的增加,所以流體傳動裝置中的壓抑音也提高,并且鎖定離合器可接合的旋轉速度也增加。最終,增壓-小型化發動機可能不會導致燃料經濟性的改進。為此,在JP-A-2007-16833 中描述的流體傳動裝置中,例如通過擴展鎖定離合器可接合的旋轉速度范圍,通過抑制諸如壓抑音的振動,期望進一步減振以便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其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增加。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該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減振器裝置,該減振器裝置包括多個彈性體,所述多個彈性體設置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該第一構件,而該第二構件將該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外聯接部,該外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地聯接到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以及內聯接部,該內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地聯接到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該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第一構件的驅動力從外聯接部經由多個彈性體傳遞到內聯接部,然后傳遞到第二構件。減振器裝置的外聯接部和內聯接部中的一個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而外聯接部和內聯接部中的另一個聯接部沿著旋轉軸線可軸向移動地聯接。
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減振器裝置的內聯接部可經由該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而減振器裝置的外聯接部沿著旋轉軸線可軸向移動地聯接。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多個彈性體可包括多個外彈性體和多個內彈性體, 所述多個內彈性體設置在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徑向內側并且經由傳動構件聯接到外彈性體,其中多個外彈性體可構成外減振器,而多個內彈性體構成內減振器,并且減振器裝置可將傳遞到第一構件的驅動力從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傳遞到多個外彈性體,可將傳遞到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驅動力經由傳動構件傳遞到多個內彈性體并且可將傳遞到所述多個內彈性體的驅動力傳遞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然后傳遞到第二構件。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該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第一構件, 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該第一構件;減振器裝置,該減振器裝置包括外減振器、內減振器和傳動構件,該外減振器具有多個外彈性體以及聯接到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的徑向外側外聯接部,該內減振器具有設置在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徑向內側的多個內彈性體,而該傳動構件將外彈性體聯接到內彈性體;第二構件,該第二構件具有徑向內部,該徑向內部聯接到設置在內減振器的徑向內側的內聯接部,并且該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第一聯接部,該第一聯接部將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使得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和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并且可沿著旋轉軸線彼此相對軸向移動; 以及第二聯接部,該第二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將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聯接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使得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和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可一體旋轉。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該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減振器裝置,該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設置在徑向外側的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的驅動力傳遞到外減振器的多個外彈性體,將傳遞到多個外彈性體的驅動力經由傳動構件傳遞到設置在外彈性體的徑向內側的內減振器的多個內彈性體,并且將傳遞到多個內彈性體的驅動力傳遞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第一聯接部,該第一聯接部將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該第一構件,使得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和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能夠在其間傳遞驅動力并且可沿著旋轉軸線彼此相對軸向移動;以及第二聯接部,該第二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將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固定地聯接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該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使得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和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能夠在其間傳遞驅動力。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傳動構件可具有沿徑向方向形成的作用點鄰近部, 并且當傳動構件傳遞驅動力時,外彈性體的每一個接觸該作用點鄰近部的一個周向端,而內彈性體的每一個接觸該作用點鄰近部的另一周向端。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減振器裝置可包括外中心支撐構件,該外中心支撐構件支撐外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該外中心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外端處具有外聯接部;傳動構件,該傳動構件在外中心支撐構件的軸向側方支撐外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該傳動構件支撐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以及內部側方支撐構件,該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傳動構件的軸向側方支撐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該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內端處具有內聯接部。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減振器裝置可包括傳動構件,該傳動構件支撐外彈性體和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外部側方支撐構件,該外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傳動構件的軸向側方支撐外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該外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外端處具有外聯接部;以及內部側方支撐構件,該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傳動構件的軸向側方支撐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該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內端處具有內聯接部。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傳動構件可包括外環,該外環經由外彈性體聯接部聯接至少兩個外彈性體,使得所述至少兩個外彈性體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內環,該內環設置在外環的徑向內側并且經由內彈性體聯接部聯接至少兩個內彈性體,使得所述至少兩個內彈性體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以及中心環,該中心環徑向設置在外環與內環之間以便可相對于外環和內環旋轉,并且該中心環經由驅動力傳遞部將外彈性體聯接到內彈性體,使得外彈性體和內彈性體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中心環可在驅動力傳遞部的徑向外端處具有外唇部,該外唇部接收從外彈性體中的對應一個作用的徑向力分量,該外環可聯接外彈性體,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相鄰的外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形成的角度大于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外彈性體聯接部相鄰的外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形成的角度,并且該內環可在內彈性體聯接部的徑向外端處具有內唇部,該內唇部接收從內彈性體中的對應一個作用的徑向力分量,并且該內環可聯接內彈性體,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內彈性體聯接部相鄰的內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形成的角度大于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相鄰的內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形成的角度。此外,在該驅動力傳遞設備中,第一構件可設有外減振器定位部,該外減振器定位部固定到從驅動源輸出驅動力的驅動源輸出軸并且徑向定位外減振器;而第二構件可設有內減振器定位部,該內減振器定位部經由軸承通過驅動源輸出軸可旋轉地支撐以便與驅動源輸出軸同軸,并且該內減振器定位部徑向定位內減振器。此外,該流體傳動裝置能夠將傳遞到第二構件的驅動力經由液壓流體傳遞到輸出軸,并且該驅動力傳遞設備可進一步包括鎖定裝置,該鎖定裝置包括接合構件、摩擦接合表面和液壓流體通道,該接合構件設置在第二構件的流體傳動裝置側,以便可相對于第二構件軸向移動,該摩擦接合表面允許接合構件的徑向外端與第二構件摩擦接合,而該液壓流體通道沿軸向方向軸向地形成在接合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以便可在鄰近于摩擦接合表面的一側與流體傳動裝置的內部連通,其中該鎖定裝置能以這樣的方式將傳遞到第二構件的驅動力經由接合構件傳遞到輸出軸,即隨著液壓流體從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流向液壓流體通道,接合構件接近第二構件并經由摩擦接合表面與該第二構件摩擦接合,并且該液壓流體通道可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從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下游的液壓流體在軸向方向上的流動形成遠離第二構件的流體傳動裝置側的單向流動。此外,液壓流體通道可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從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下游的通道橫截面積朝著下游側以階梯方式逐漸增加。對于上述驅動力傳遞設備,減振器裝置的外聯接部和內聯接部中的一個經由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而外聯接部和內聯接部中的另一個沿著旋轉軸線可軸向移動地聯接。因而,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并且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此外,上述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第一聯接部和第二聯接部,該第一聯接部將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使得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和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并且可相對于旋轉軸線軸向移動,而該第二聯接部經由該高剛性部將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固定地聯接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使得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和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因而,外減振器和內減振器相對于傳遞驅動力的方向連續聯接,因此可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因此,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此外,上述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第一聯接部和第二聯接部,該第一聯接部將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該第一構件,使得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和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并且可沿著旋轉軸線彼此相對軸向移動,而該第二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將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固定地聯接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該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使得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和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因而,外減振器和內減振器相對于傳遞驅動力的方向連續聯接,因此可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因此,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此外,對于上述驅動力傳遞設備,液壓流體通道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從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下游的液壓流體在軸向方向上的流動形成遠離第二構件的流體傳動裝置側的單向流動。因而,能夠穩定摩擦接合表面下游的液壓流體在液壓流體通道中的流動。此外,例如,可精確地執行滑移控制,因此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
參照附圖,根據下文示例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緊固板的平面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第二聯接部的平面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以及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變矩器的中心支撐板組件的局部平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將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注意的是這些實施例無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實施例中的部件包括這樣的部件,即容易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利用部件替換的部件或與這些部件基本等同的部件。此外,在下文的實施例中,將諸如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和LPG發動機的發動機用作驅動源,其產生傳遞到驅動力傳遞設備的驅動力;然而,驅動源不限于發動機。代替地,諸如電動機的電機也可用作驅動源,或除了發動機之外,也可使用諸如電動機的電機。
8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緊固板的平面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第二聯接部的平面圖。注意的是,在下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將沿輸出軸60的旋轉軸線X的方向稱為軸向方向,將垂直于該旋轉軸線X的方向,即垂直于該軸向方向的方向稱為徑向方向,而將環繞旋轉軸線X的方向稱為周向方向。此外,在該徑向方向上,將鄰近旋轉軸線X的一側稱為徑向內側,而將相對側稱為徑向外側。此外,在該軸向方向上,將設置驅動源的一側(驅動力從驅動源輸入的一側)稱為發動機側,而將相對側,即設置傳動裝置的一側(驅動力從其輸出到傳動裝置的一側)稱為輸出軸側。如圖1中所示,用作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變矩器1包括驅動板10、 減振器機構20、前蓋30、流體傳動機構40、鎖定離合器機構50和輸出軸60。驅動板10用作第一構件。減振器機構20用作減振器裝置。前蓋30用作第二構件。流體傳動機構40 用作流體傳動裝置。鎖定離合器機構50用作鎖定裝置。變矩器1將從驅動源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經由減振器機構20傳遞到前蓋30,然后將該驅動力從前蓋30傳遞到流體傳動機構40或鎖定離合器機構50。也就是說,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是所謂的預減振器式變矩器,其中減振器機構20軸向設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該驅動板10,而該前蓋 30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機構40。也就是說,減振器機構20經由用作多個彈性體的多個減振器彈簧21將驅動板10聯接到前蓋30。在變矩器1中,減振器機構20相對于從驅動源傳遞驅動力的方向布置在驅動板10 的下游和前蓋30的上游。因而,變矩器1能夠使減振器機構20的減振器彈簧21上游的驅動側(發動機側)的慣性質量與減振器彈簧21下游的從動側(輸出軸側(傳動側))的慣性質量之間的平衡最優化。也就是說,在現有的變矩器中,驅動側的慣性質量傾向于大于從動側的慣性質量。另一方面,因為變矩器1能夠使驅動側的慣性質量與從動側的慣性質量之間的平衡最優化,所以可減少驅動側與從動側之間的共振點以有效地抑制共振。因而,能夠提高減振器性能,諸如防止減振器機構20的壓抑音。也就是說,因為可提高減振能力,所以能夠抑制壓抑音等的出現。此外,能夠擴展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接合的旋轉速度范圍, 所以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在較低的旋轉速度范圍中接合。因而,能夠改進燃料經濟性。此外,變矩器1包括減振器機構20,該減振器機構20在軸向方向上相對于前蓋30設置在與充有液壓流體的流體傳動機構40相對的一側。因而,可確保較寬的區域來布置減振器彈簧 21。由此,能夠提供較大的減振器彈簧21或較大量的減振器彈簧21。換句話說,減振器機構20的設計變得容易。然后,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進一步提高了減振能力,同時以這樣的方式抑制尺寸的增加,即在該預減振器式變矩器中,減振器機構20到驅動板10的聯接部或減振器機構20到前蓋30的聯接部中的任一個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而聯接部中的另一個可軸向移動地聯接。也就是說,變矩器1減小了尺寸并在預減振器式變矩器中實現了高性能。下文,將對變矩器1的部件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中所示,在變矩器1中,驅動板10、減振器機構20、前蓋30、鎖定離合器機構 50和流體傳動機構40以所述順序從發動機側朝著輸出軸側軸向布置。驅動板10是第一構件。發動機(未示出)的驅動力傳遞到驅動板10。發動機用作驅動源。驅動板10包括驅動板本體11和驅動板法蘭12。驅動板本體11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板的形狀,該旋轉軸線X是輸出軸 60的中心軸線。驅動板本體11在其徑向內端處通過聯接構件120(例如,螺栓)緊固到曲軸110。曲軸110是發動機(未示出)的驅動源輸出軸。曲軸110可繞輸出軸60的旋轉軸線X相對于輸出軸60旋轉。也就是說,驅動板10固定到曲軸110,并且可與曲軸10繞旋轉軸線X—體旋轉。因而,發動機的驅動力從曲軸110經由聯接構件120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板本體11。驅動板法蘭12形成為從驅動板本體11的徑向外端朝著輸出軸側延伸。驅動板法蘭12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此外,驅動板10具有多個聯接切口 12a。聯接切口 1 構成第一聯接部71的一部分。聯接切口 1 的每一個形成在驅動板10的徑向面對對應一對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 的部分處,即聯接切口 12a的每一個形成在驅動板法蘭12中。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用作外聯接部,并設置在減振器機構20的徑向外端處,將在下文對其進行描述。每個聯接切口 1 形成為使得驅動板法蘭12的輸出軸側末端朝著發動機側被軸向切除。每個聯接切口 1 形成為通過驅動板法蘭12從驅動板法蘭12的外周表面徑向延伸到其內周表面。多個聯接切口 1 沿驅動板法蘭12的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減振器機構20是減振器裝置,并經由多個減振器彈簧21將驅動板10聯接到前蓋 30。更具體地,減振器機構20經由多個減振器彈簧21將驅動板10聯接到前蓋30,使得驅動板10和前蓋30可相對彼此旋轉。減振器機構20包括多個減振器彈簧21、外聯接突出部2 和^a以及內聯接突出部27&和觀&。多個減振器彈簧21用作多個彈性體。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用作外聯接部。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用作內聯接部。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經由多個減振器彈簧21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然后傳遞到前蓋30。更具體地,減振器機構20包括外減振器22、內減振器23和中心支撐板對。中心支撐板M用作傳動構件。外減振器22布置在徑向外側并設有外聯接突出部2 和^a。 另一方面,內減振器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設有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外減振器22通過中心支撐板M聯接到內減振器23。此外,外聯接突出部25a和^a設置在外減振器22的徑向外端處,而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設置在內減振器23的徑向內端處。也就是說,減振器機構20包括在其徑向外端處的外聯接突出部2 和^a,而且包括在其徑向內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然后,在減振器機構20中,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在第一聯接部71處聯接到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和可軸向移動,而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通過第二聯接部72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四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多個減振器彈簧21例如是多個卷簧,并且軸向設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 多個減振器彈簧21包括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外減振器彈簧21a用作多個外彈性體并構成外減振器22的一部分。內減振器彈簧21b用作多個內彈性體并構成內減振器23的一部分。外減振器彈簧21a布置在徑向外側。內減振器彈簧21b布置在外減
10振器彈簧21a的徑向內側。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兩者都通過中心支撐板M支撐,即經由中心支撐板M聯接。這里,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傳遞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然后,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的驅動力經由中心支撐板M傳遞到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減振器機構20進一步將傳遞到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的驅動力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 27a和^a。因而,減振器機構20將驅動力傳遞到前蓋30。也就是說,減振器機構20形成為使得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連續布置。外減振器22包括外后支撐板25、外前支撐板沈和上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用作外部側方支撐構件。內減振器23包括內后支撐板27、內前支撐板觀和上述內減振器彈簧21b。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用作內部側方支撐構件。這里,如上所述,中心支撐板M支撐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多個內減振器彈簧 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也就是說,根據本實施例的中心支撐板M用作支撐外減振器22 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構件并且還用作支撐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構件。中心支撐板M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類似環形板的形狀。中心支撐板M具有外中心支撐部2 和內中心支撐部Mb。中心支撐板M具有階梯2 和階梯Md,階梯2 和階梯24d形成為朝著驅動板 10側,即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中心支撐板M的徑向外側朝著其徑向內側延伸。階梯Mc 形成在中心支撐板M的徑向外端附近并且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階梯24d 形成在中心支撐板M的階梯2 與徑向內端之間的徑向中間部附近并且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中心支撐板M具有外中心支撐部Ma,其徑向設置在階梯2 與階梯Md之間。此外中心支撐板M具有內中心支撐部Mb,其徑向設置在中心支撐板M的階梯24d與徑向內端之間。也就是說,外中心支撐部2 設置在中心支撐板M的徑向外側, 而內中心支撐部24b設置在中心支撐板M的徑向內側。外減振器彈簧21a插入外中心支撐部Ma中。外中心支撐部2 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內減振器彈簧21b插入內中心支撐部24b中。內中心支撐部24b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外中心支撐部Ma由以圓弧形狀形成在中心支撐板M的階梯2 與階梯2 之間的狹縫形成。外減振器彈簧21a插入外中心支撐部2 中。外中心支撐部2 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內中心支撐部Mb由以圓弧形狀形成在中心支撐板M的階梯24d與徑向內端之間的狹縫形成。內減振器彈簧2 Ib插入內中心支撐部Mb中。內中心支撐部24b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多個外中心支撐部2 相對于中心支撐板M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多個內中心支撐部24b相對于中心支撐板M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每個外中心支撐部2 具有周向長度,使得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可以推壓狀態支撐。因而,由于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外中心支撐部Ma中的對應一個支撐,所以每個外中心支撐部Ma的兩個周向端分別與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與外中心支撐部Ma中的對應一個的兩個周向端處于接觸,并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兩個周向端之間。因而,中心支撐板M能夠在外中心支撐部2 與外減振器彈簧21a處于接觸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驅動力和從該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驅動力。類似地,每個內中心支撐部24b具有周向長度,使得內減振器彈簧2 Ib中的對應一個可以推壓狀態支撐。因而,由于每個內減振器彈簧 21b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4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所以每個內中心支撐部24b的兩個周向端分別與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 與內中心支撐部M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個周向端處于接觸,并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兩個周向端之間。中心支撐板M能夠在內中心支撐部24b與內減振器彈簧21b處于接觸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驅動力和從該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驅動力。然后,外減振器22的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在中心支撐板M的軸向側方上,這里兩個軸向側方上,支撐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部分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類似環形板的形狀, 并且軸向布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布置在驅動板 10與前蓋30之間的空間中的徑向外側部處。這里,外后支撐板25鄰近前蓋30 (輸出軸側) 布置,而外前支撐板沈鄰近驅動板10(發動機側)布置。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以及中心支撐板M布置在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的軸向空間中。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將中心支撐板M和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保持在中間以支撐它們。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保持中心支撐板M的兩個軸向側方,以可旋轉地支撐中心支撐板26。也就是說,在外減振器22中,外前支撐板26、中心支撐板24、多個外減振器彈簧 21a以及外后支撐板25以所述順序從發動機側朝著輸出軸側軸向布置。外后支撐板25具有上述外聯接突出部2 和外后支撐部25b。外前支撐板沈具有上述外聯接突出部26a和外前支撐部^b。外后支撐部2 和外前支撐部26b容納并支撐部分的外減振器彈簧21a,該外減振器彈簧21a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中心支撐板M支撐。外后支撐部2 設置在外后支撐板25的發動機側壁表面(鄰近外前支撐板沈的壁表面)上,即在面向中心支撐板M的壁表面上。外后支撐部2 形成為使得外后支撐板 25的面向中心支撐板M的壁表面朝著輸出軸側(與中心支撐板M側相對的側)凹進。外后支撐部2 沿外后支撐板25的周向方向以圓弧形狀形成。多個外后支撐部2 沿外后支撐板25的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外前支撐部^b設置在外前支撐板沈的輸出軸側壁表面(鄰近外后支撐板25的壁表面),即面向中心支撐板24的壁表面上。外前支撐部26b形成為使得外前支撐板沈的面向中心支撐板M的壁表面朝著發動機側(與中心支撐板M側相對的側)凹進。外前支撐部26b沿外前支撐板沈的周向方向以圓弧形狀形成。多個外前支撐部26b沿外前支撐板26的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然后,每個外后支撐部2 形成在軸向面對中心支撐板M的外中心支撐部2 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類似地,每個外前支撐部26b形成在軸向面對中心支撐板M的外中心支撐部Ma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因而,在外減振器22中,中心支撐板M的每個外中心支撐部2 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中心部(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并且外后支撐板25的每個外后支撐部2 容納并支撐通過外中心支撐部2 支撐的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外中心支撐部2 更靠近輸出軸的部分,而外前支撐板沈的每個外前支撐部26b容納并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外中心支撐部2 更靠近發動機的部分。然后,在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外中心支撐部2 中的對應一個支撐的狀態中,每個外后支撐部25b的兩個周向端和每個外前支撐部的兩個周向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向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并且可與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兩端接觸。由此, 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能夠在外后支撐部2 和外前支撐部26b與外減振器彈簧 21a處于接觸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驅動力和從外減振器彈簧21a 傳遞驅動力。也就是說,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中心支撐板對的外中心支撐部Ma、外后支撐板25的外后支撐部2 和外前支撐板沈的外前支撐部26b支撐。因此,驅動力可在外后支撐板25與中心支撐板M之間以及外前支撐板沈與中心支撐板M之間傳遞。這里,在外減振器22中,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通過諸如鉚釘73的聯接裝置成一體。套管73a設置在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通過鉚釘73成一體。每個套管73a具有圓柱形形狀。每個鉚釘73插入套管 73a中的對應一個的內部。套管73a用作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在軸向方向上的間隔器,即,固定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在軸向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 這樣,能夠可靠地確保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的空間,以便提供中心支撐板M 和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由此,當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經由多個外減振器彈簧 21a相對于中心支撐板M旋轉時,套管7 插入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以確保外后支撐板25與中心支撐板M之間以及外前支撐板沈與中心支撐板24之間的適當間隙。因而,相對旋轉得以平順地進行。注意的是鉚釘73和套管73a延伸通過中心支撐板對。然而,中心支撐板M具有設置在與鉚釘73和套管73a相對應的部分處的滑動部Me。滑動部2 設置用于中心支撐板24,該中心支撐板M軸向設置在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沈之間。滑動部2 形成為在中心支撐板M中的與鉚釘73和套管73a相對應的部分處作為圓弧形狹縫延伸通過中心支撐板對。每個滑動部Me以圓弧形狀設置在鉚釘73和套管73a可軸向插入滑動部 24e內部的位置處。也就是說,滑動部2 允許鉚釘73和套管73a根據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以及中心支撐板M之間的相對旋轉而移動,直到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 26與中心支撐板M形成預定扭轉角。也就是說,滑動部2 允許鉚釘73和套管73a在周向方向上相對于中心支撐板M滑動。此外,滑動部2 能防止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以及中心支撐板M之間的相對旋轉的削弱。注意的是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 26以及中心支撐板M之間的扭轉角是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以及中心支撐板M 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并且當沒有驅動力等傳遞到外后支撐板25、外前支撐板沈或中心支撐板M時,該扭轉角變為零度。然后,外后支撐板25在徑向外端(即,鄰近外周表面的末端)處具有外聯接突出部25a,而外前支撐板沈在徑向外端(S卩,鄰近外周表面的末端)處具有外聯接突出部^a。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聯接到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和軸向移動。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與驅動板10的上述聯接切口 1 一起構成第一聯接部71。
13多個聯接突出部25a相對于外后支撐板25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而多個外聯接突出部26a相對于外前支撐板沈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分別形成為從外后支撐板25的徑向外端和外前支撐板 26的外端朝著徑向外側突出,以便在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插入驅動板10中的狀態中徑向面對驅動板10的聯接切口 12a。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的每一個的突出量設定為使得在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插入驅動板10內部的狀態中,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插入聯接切口 1 中。在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插入驅動板10內部的狀態中,構成第一聯接部 71的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插入聯接切口 1 中并與聯接切口 1 接合。因而,限制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相對于驅動板10旋轉并且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可相對于驅動板10軸向移動。換句話說,第一聯接部71是這樣的部分,在該部分處,聯接切口 12a以及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彼此相聯以便可一體旋轉和可軸向移動。聯接切口 1 設置用于驅動板法蘭12,該驅動板法蘭12是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也就是說,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在由外聯接突出部2 和^a以及聯接切口 1 形成的第一聯接部71處聯接到驅動板10,以便可與驅動板10 —體旋轉并且可相對于驅動板10軸向移動。此外,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聯接到驅動板10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因而,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在第一聯接部71處傳遞到減振器機構20 的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 和^a。注意的是外聯接突出部26a的遠端朝著外聯接突出部2 折回并且與外聯接突出部2 處于接觸。另一方面,內減振器23的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在中心支撐板M的軸向側方上,這里兩個側方上支撐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的一部分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的形狀,并且軸向布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布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的空間中的徑向內側部處。這里,內后支撐板27鄰近前蓋30 (輸出軸側)布置,而內前支撐板觀鄰近驅動板10 (發動機側)布置。也就是說,內后支撐板27位于外后支撐板25的徑向內側并徑向面對外后支撐板25。內前支撐板觀位于外前支撐板沈的徑向內側并徑向面對外前支撐板26。中心支撐板M與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 —起布置在內后支撐板27與內前支撐板 28之間的軸向空間中。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將中心支撐板M和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保持在中間以支撐它們。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將中心支撐板M的兩個軸向側方保持在中間以支撐中心支撐板M,使得中心支撐板M可相對于內后支撐板27 和內前支撐板觀旋轉。也就是說,在內減振器23中,內前支撐板28、中心支撐板24、多個內減振器彈簧 21b和內后支撐板27以所述順序從發動機側朝著輸出軸側軸向布置。然后,內后支撐板27具有上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后支撐部27b。內前支撐板 28具有上述內聯接突出部28a和內前支撐部^b。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部28b容納并保持部分的內減振器彈簧21b,該內減振器彈簧21b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中心支撐板M支撐。內后支撐部27b設置在內后支撐板27的發動機側壁表面(鄰近內前支撐板28的
14壁表面)上,即在面向中心支撐板M的壁表面上。內后支撐部27b形成為使得內后支撐板 27的面向中心支撐板M的壁表面朝著輸出軸側(與中心支撐板M側相對的側)凹進。內后支撐部27b沿內后支撐板27的周向方向以圓弧形狀形成。多個內后支撐部27b沿內后支撐板27的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內前支撐部28b設置在內前支撐板觀的輸出軸側壁表面(鄰近內后支撐板27的壁表面),即面向中心支撐板24的壁表面上。內前支撐部28b形成為使得內前支撐板觀的面向中心支撐板M的壁表面朝著發動機側(與中心支撐板M側相對的側)凹進。內前支撐部28b沿內前支撐板觀的周向方向以圓弧形狀形成。多個內前支撐部28b沿內前支撐板觀的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然后,每個內后支撐部27b形成在軸向面對中心支撐板M的內中心支撐部24b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類似地,每個內前支撐部28b形成在軸向面對中心支撐板M的內中心支撐部Mb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因而,在內減振器23中,中心支撐板M的每個內中心支撐部24b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中心部(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并且內后支撐板27的每個內后支撐部27b容納并支撐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4b支撐的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內中心支撐部24b更靠近輸出軸的部分,而內前支撐板觀的每個內前支撐部28b容納并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內中心支撐部24b更靠近發動機的部分。然后,在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4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的狀態中,每個內后支撐部27b的兩個周向端和每個內前支撐部^b的兩個周向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向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并且可與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兩端接觸。由此, 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能夠在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部28b接觸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驅動力和從其傳遞驅動力。也就是說,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通過中心支撐板對的內中心支撐部Mb、內后支撐板27的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內前支撐部28b支撐。因此,驅動力可在中心支撐板M與內后支撐板27之間以及中心支撐板M與內前支撐板觀之間傳遞。這里,內減振器23的內前支撐板觀具有階梯^c,使得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端朝著前蓋30側,即朝著輸出軸側延伸。階梯28c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 內前支撐板觀具有上述內前支撐部^b,其徑向設置在內前支撐板觀的階梯28c與徑向外端之間。因此,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端形成為經由階梯28c朝著輸出軸側延伸,并且該徑向內端軸向面對內后支撐板27的徑向內端并與該徑向內端處于接觸。注意的是,如在外減振器22的套管73a的情形中那樣,內前支撐板觀的階梯28c 用作內后支撐板27與內前支撐板觀之間在軸向方向上的間隔器。也就是說,當中心支撐板M經由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相對于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旋轉時,階梯28c 插入設置內后支撐板27的內后支撐部27b的部分與設置內前支撐板觀的內前支撐部28b 的部分之間,以確保中心支撐板M與內后支撐板27之間以及中心支撐板M與內前支撐板 28之間的適當間隙。因而,相對旋轉得以平順地執行。然后,內后支撐板27具有在徑向內端(即,鄰近內周表面的末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27a,而內前支撐板觀具有在徑向內端(即,鄰近內周表面的末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 28a0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聯接突出部28a彼此軸向面對并彼此處于接觸。
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緊固板四可一體旋轉地固定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 即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使得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不可相對于前蓋30軸向移動。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與緊固板四一起構成第二聯接部72。內聯接突出部27a形成為使得內后支撐板27的徑向內端朝著徑向內側突出。內聯接突出部28a形成為使得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端朝著徑向內側突出。多個(在此實施例中八個)內聯接突出部27a相對于內后支撐板27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多個(在此實施例中八個)內聯接突出部28a相對于內前支撐板觀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緊固板四是高剛性部。緊固板四加強第二聯接部72的剛度。如圖1中和圖2中所示,緊固板四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緊固板四布置為使得設置在前蓋30的徑向中心部處的延伸部31a插入緊固板四的徑向內端即,內周表面側)中。 將在下文對延伸部31a進行描述。此外,緊固板四布置為插入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側中。也就是說,在減振器機構20中,外減振器22、內減振器23、緊固板四和前蓋30的延伸部31a以所述順序從徑向外側朝著徑向內側徑向布置。緊固板四在軸向方向上的一個表面與前蓋30處于接觸,并且在徑向內端29a處通過固定裝置或方法,諸如焊接固定到前蓋30的延伸部31a。因而,緊固板四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使得緊固板四和前蓋30可一體旋轉而不可彼此相對軸向移動。然后,緊固板 29具有聯接凹口 29b和螺栓孔^c。聯接凹口 29b形成在徑向外端(即,外周表面)處,在該徑向外端處,在緊固板四插入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側中的狀態中,緊固板四徑向面對內后支撐板27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內聯接突出部觀^聯接凹口 29b形成為使得緊固板四在軸向方向上的另一表面(即,鄰近驅動板10并且與接觸前蓋30的表面相對的表面)朝著前蓋30凹進。也就是說,聯接凹口 29b具有這樣的形狀,即使得徑向橫剖面形狀從緊固板四的外周表面朝著徑向內側凹進,并且從鄰近驅動板10的表面朝著鄰近前蓋30的表面凹進。多個(在此實施例中八個)聯接凹口 29b相對于緊固板四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然后,在緊固板四插入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側中的狀態中, 上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形成為從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端朝著徑向內側突出,以便插入緊固板四的聯接凹口 29b中。螺栓孔29c形成為通過緊固板四從鄰近驅動板10的表面延伸到鄰近前蓋30的表面。每個螺栓孔29c在緊固板四中形成在沿周向方向彼此鄰近地定位的聯接凹口 29b 之間。多個(在此實施例中八個)螺栓孔29c相對于緊固板四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也就是說,如圖2中所示,緊固板四具有多個聯接凹口 29b和多個螺栓孔^c,所述多個聯接凹口 29b和多個螺栓孔29c沿周向方向交替形成。這里,第二聯接部72進一步包括蓋板7 和螺栓72b。蓋板7 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蓋板7 布置為與內聯接突出部28a的鄰近驅動板10的表面處于接觸。此外,蓋板7 具有在與緊固板四的螺栓孔29c基本相對應的位置處的螺栓孔72c。 螺栓72b擰入螺栓孔29c和螺栓孔72c中。
然后,如圖1和圖3中所示,在緊固板四插入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徑向內側中的狀態中,構成第二聯接部72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插入聯接凹口 29b中并與其接合。因而,限制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相對于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四旋轉,并且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聯接到緊固板四。此外,在構成第二聯接部72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插入聯接凹口 29b中并與其接合的狀態中,蓋板72a與內聯接突出部^a的鄰近驅動板10的表面處于接觸。然后,螺栓72b插入并擰入螺栓孔72c和緊固板四的螺栓孔29c中以將蓋板7 固定地緊固到緊固板四。這樣,在內聯接突出部27a和 28a插入聯接凹口 ^b中的狀態中,蓋板7 從驅動板10側擠壓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 這限制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軸向移動。換句話說,第二聯接部72是這樣的部分,在該部分處,前蓋30的徑向外部經由緊固板四固定地聯接到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以便可一體旋轉而不可軸向移動。也就是說,如上所述,緊固板四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而不可彼此相對軸向移動,因此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緊固板四通過第二聯接部72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端部以便可相對于前蓋30—體旋轉而不可軸向移動。因而, 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聯接到前蓋30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因此,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驅動力,更具體地,從發動機傳遞并進一步從中心支撐板M經由內減振器彈簧21b 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驅動力通過第二聯接部72從減振器機構20的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緊固板四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然后,在第二聯接部72中,內后支撐板27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內聯接突出部28a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四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因而,在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聯接部處可確保足夠的剛度。也就是說,第二聯接部72能夠將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四緊固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能夠以高剛性傳遞動力。因而,即使當各種載荷作用于內后支撐板27或內前支撐板觀時,第二聯接部72也能抑制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 ^a的變形。注意的是,在第二聯接部72中,內后支撐板27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前支撐板 28的內聯接突出部28a —體地固定到緊固板四,并且階梯28c用作內后支撐板27與內前支撐板觀之間的間隔器。因此,例如,不必為了使內后支撐板27與內前支撐板觀成一體而提供鉚釘或套管,因此可減小減振器機構20的尺寸并且還可減小減振器機構20的重量和成本。因而構造的減振器機構20將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在第一聯接部71 處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 和^a,因而將驅動力傳遞到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然后,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外減振器22的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的驅動力從外后支撐部25b的周向端和外前支撐部^b的周向端經由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21a。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21a的驅動力從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另一周向端經由外中心支撐部Ma的周向端傳遞到中心支撐板M。然后,減振器機構20將經由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到中心支撐板24的驅動力從內中心支撐部Mb的周向端經由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內減振器彈簧21b。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內減振器彈簧21b的驅動力從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另一周向端經由內后支撐部27b的周向端和內前支撐部28b的周向端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然后,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的驅動力通過第二聯接部72從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傳遞到緊固板四,然后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這樣,當減振器機構20將從發動機傳遞并進一步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的驅動力經由中心支撐板24、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時,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端在外后支撐部2 和外前支撐部^b的末端處與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沈處于接觸,而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另一端在外中心支撐部2 的末端處與中心支撐板M處于接觸。此外,此時,內減振器彈簧 21b的一端在內中心支撐部Mb的末端處與中心支撐板對處于接觸,而內減振器彈簧21b 的另一端在內后支撐部27b的末端和內前支撐部^b的末端處與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處于接觸。然后,當外減振器彈簧21a將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后支撐板25 和外前支撐板26傳遞到中心支撐板M時,外減振器彈簧21a接觸外后支撐板25、外前支撐板沈和中心支撐板24,以在通過它們支撐的同時根據該驅動力而彈性變形。當內減振器彈簧21b將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從發動機傳遞到中心支撐板M的驅動力從中心支撐板M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觀時,內減振器彈簧21b接觸中心支撐板24、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以在通過它們支撐的同時根據該驅動力而彈性變形。因而, 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通過減振器機構20經由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 21a和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傳遞,并且前蓋30沿與驅動板10相同的方向旋轉。也就是說,當減振器機構20將驅動力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前蓋30 的徑向內部時,減振器機構20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經由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 21a和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連續傳遞驅動力。如圖1中所示,前蓋30是第二構件。前蓋30從減振器機構20接收驅動力,并將從減振器機構20傳遞的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機構40。前蓋30具有前蓋本體31、前蓋法蘭32和前蓋凸出部33。前蓋本體31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盤形狀。前蓋本體31具有上述的延伸部31a。延伸部31a形成為使得前蓋本體31的徑向內中心部及其周圍物朝著驅動板10側, 即朝著發動機側延伸。延伸部31a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盤形狀。前蓋法蘭32形成為從前蓋本體31的徑向外端朝著輸出軸側延伸。前蓋法蘭32 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然后,前蓋本體31具有階梯31b和階梯31c,該階梯31b和階梯31c朝著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前蓋法蘭32朝著延伸部31a延伸。階梯31b在延伸部31a的徑向外端,即延伸部31a的外周端處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階梯31c在前蓋法蘭32與階梯31b之間在徑向方向上的中間部附近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階梯31c 形成為以圓柱形形狀(截錐形狀),使得直徑從前蓋法蘭32側朝著階梯31b側逐漸減小。然后,上述緊固板四布置為使得延伸部31a插入徑向內端^a(即,內周表面側)
18中,并在徑向內端29a處通過焊接S等固定到延伸部31a。此時,緊固板四布置為使得徑向內端29a徑向面對和接觸階梯31b。前蓋凸出部33設置在前蓋本體31的延伸部31a處以便朝著驅動板10側,即朝著發動機側延伸。前蓋凸出部33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柱的形狀。前蓋凸出部 33插入曲軸110的裝配部IlOa中,并通過軸承130相對于裝配部IlOa可旋轉地支撐。也就是說,前蓋凸出部33經由軸承130相對于曲軸110可旋轉地支撐,因此前蓋 30相對于曲軸110繞旋轉軸線X可旋轉地支撐。流體傳動機構40是流體傳動裝置,并且將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液壓流體 (液壓油)傳遞到輸出軸60。如圖1中所示,流體傳動機構40包括泵輪41、渦輪機襯套42、 定子43、單向離合器44和填充在泵輪41與渦輪機襯套42之間的液壓油(液壓流體)。泵輪41接收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并將所接收的驅動力經由液壓油傳遞到渦輪機襯套42。泵輪41具有多個泵葉片41a、泵殼41b和內芯41c。泵葉片41a是葉片,并且沿變矩器1的周向方向設置在等角位置處。內芯41c連接到泵葉片41a的內周界。泵殼41b具有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并朝著輸出軸側彎曲。泵葉片41a連接到彎曲的泵殼41b的內表面。泵殼41b以這樣的方式固定到前蓋30,即徑向外端41d固定到前蓋30的前蓋法蘭32的輸出軸側末端。也就是說,泵輪41與前蓋30—體旋轉,而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泵殼41b傳遞到泵葉片41a。此外,泵殼41b的徑向內端41e 固定到套管61。套管61聯接到通過旋轉運動運行的裝置,諸如油泵(未示出)。渦輪機襯套42將從發動機傳遞的驅動力經由液壓油從泵輪41傳遞到輸出軸60。 這里,輸出軸60例如是布置在輸出軸側的傳動裝置的輸入軸。渦輪機襯套42具有渦輪機葉片42a、渦輪機殼42b、內芯42c和渦輪機轂42d。渦輪機葉片4 是葉片,并且沿變矩器1 的周向方向設置在等角位置處。內芯42c連接到渦輪機葉片42a的內周界。渦輪機殼42b 具有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并朝著發動機側彎曲。渦輪機葉片4 連接到彎曲的渦輪機殼42b的內表面。這里,渦輪機襯套42布置為面對泵輪41。渦輪機轂42d是渦輪機襯套42的近部,并布置在徑向內側。渦輪機轂42d以這樣的方式固定到渦輪機殼42b,即徑向外端4 例如通過鉚釘42g等固定到渦輪機殼42b的徑向內端42f。此外,渦輪機轂42d以這樣的方式固定到輸出軸60,即例如軸向形成在渦輪機轂42d的徑向內端的內周表面上的花鍵4 花鍵裝配到軸向形成在輸出軸60的外周表面上的花鍵60a。也就是說,渦輪機殼 42b經由渦輪機轂42d與輸出軸60 —體旋轉,并且渦輪機襯套42與輸出軸60 —體旋轉。 因而,經由構成流體傳動機構40的泵輪41、液壓油和渦輪機襯套42從發動機傳遞的驅動力傳遞到輸出軸60。定子43具有沿周向方向形成的多個定子葉片43a,并且布置在泵輪41與渦輪機襯套42之間。定子43改變在泵輪41與渦輪機襯套42之間循環的液壓油的流動以基于從發動機傳遞的驅動力獲得預定的扭矩特性。單向離合器44支撐定子43,使得定子43可相對于外殼62沿一個方向旋轉。單向離合器44通過軸承45和46相對于套管61和渦輪機轂42d可旋轉地支撐。鎖定離合器機構50是一種鎖定裝置。鎖定離合器機構50將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鎖定活塞51傳遞到輸出軸60。也就是說,鎖定離合器機構50將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直接傳遞到輸出軸60,而不通過流體傳動機構40的液壓流體。
鎖定離合器機構50包括鎖定活塞51、摩擦接合表面52、液壓流體通道53和活塞液壓室54。鎖定活塞51用作接合構件。在本實施例中,鎖定離合器機構50的摩擦接合表面52由摩擦材料55和前蓋30的前蓋內壁表面31d形成。摩擦材料55設置用于鎖定活塞 51。在鎖定離合器機構50中,前蓋30的前蓋內壁表面31d、摩擦材料55和鎖定活塞 51從發動機側朝著輸出軸側軸向布置。前蓋內壁表面31d構成摩擦接合表面52中的一個。 摩擦材料55構成摩擦接合表面52中的另一個。鎖定活塞51設置在前蓋30的流體傳動機構40側。也就是說,鎖定活塞51設置在一個空間中,該空間由前蓋30和流體傳動機構40的泵殼41b限定并且填充有液壓流體 (液壓油)。此外,鎖定活塞51設置在前蓋30的流體傳動機構40側以便可相對于前蓋30 軸向移動。鎖定活塞51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的形狀,并且軸向布置在前蓋30 與渦輪機襯套42之間。更具體地,鎖定活塞51軸向布置在前蓋30的前蓋本體31與渦輪機襯套42的渦輪機殼42b和渦輪機轂42d之間。鎖定活塞51具有徑向外延伸部51a、徑向內延伸部51b、徑向中間階梯51c和花鍵51d。徑向外延伸部51a形成為使得鎖定活塞51的徑向外端朝著渦輪機襯套42彎曲。 也就是說,徑向外延伸部51a朝著渦輪機襯套42延伸并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徑向內延伸部51b形成為使得鎖定活塞51的徑向內端朝著前蓋30彎曲。也就是說,徑向內延伸部51b朝著前蓋30彎曲并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徑向中間階梯51 c設置在徑向外延伸部5Ia與徑向內延伸部5Ib之間在鎖定活塞 51的徑向方向上的中間部附近。在鎖定活塞51中,徑向中間階梯51c形成為使得相對于作為邊界的徑向中間階梯51c,徑向內部比形成在徑向外側的徑向外部進一步朝著發動機側延伸。也就是說,在鎖定活塞51中,徑向中間階梯51c形成為使得相對于作為邊界的徑向中間階梯51c,鄰近徑向內延伸部51b的部分比鄰近徑向外延伸部51a的部分進一步朝著前蓋30延伸。因而,在鎖定活塞51中,徑向中間階梯51c形成為朝著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徑向外延伸部51a朝著徑向內延伸部51b延伸。徑向中間階梯51c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花鍵51d沿軸向方向形成在徑向中間階梯51c的內周表面上。花鍵51d花鍵裝配到花鍵42i上,該花鍵42i沿軸向方向形成在渦輪機轂42d的徑向外端42e的外周表面上。因而,鎖定活塞51支撐為可相對于渦輪機轂42d軸向移動并且可與渦輪機轂42d —體旋轉。也就是說,鎖定活塞51通過花鍵51d和花鍵42i聯接到渦輪機轂42d,以便可與渦輪機轂42d—體旋轉并且可相對于渦輪機轂42d軸向移動。因而,鎖定活塞51聯接到渦輪機轂42d,使得傳遞到鎖定活塞51的驅動力可傳遞到渦輪機轂42d,并且鎖定活塞51可相對于前蓋30軸向移動。也就是說,鎖定活塞51能夠在軸向方向上接近或遠離前蓋30。注意的是,在鎖定活塞51經由花鍵51d和花鍵42i聯接到渦輪機轂42d以便可一體旋轉和可軸向移動的狀態中,徑向外延伸部51a以預定間隙徑向面對前蓋法蘭32。此外, 在鎖定活塞51經由花鍵51d和花鍵42i聯接到渦輪機轂42d以便可一體旋轉和可軸向移動的狀態中,徑向內延伸部51b面對并接觸渦輪機轂42d的徑向內端的外周表面(與形成
20花鍵42h的表面相對的表面),并且支撐為可軸向滑動。此外,在鎖定活塞51經由花鍵51d 和花鍵42i聯接到渦輪機轂42d以便可一體旋轉和可軸向移動的狀態中,徑向中間階梯51c 以預定間隙徑向面對前蓋本體31的階梯31c。如上所述,摩擦接合表面52由設置用于鎖定活塞51的摩擦材料55和前蓋30的前蓋內壁表面31d形成。前蓋30的前蓋本體31的前蓋內壁表面31d是軸向面對鎖定活塞 51的壁表面。摩擦材料55設置在軸向面對前蓋本體31的鎖定活塞51的壁表面的徑向外端處,即徑向外延伸部51a附近。也就是說,摩擦材料55設置在如下的位置處,在該位置處, 軸向面對前蓋本體31的鎖定活塞51的壁表面最鄰近流體傳動機構40 (輸出軸側)。摩擦接合表面52可以這樣的方式摩擦接合,即前蓋本體31以及設置用于鎖定活塞51的摩擦材料55彼此面對和接觸,即鎖定活塞51的徑向外端和前蓋30可摩擦接合。前蓋本體31和摩擦材料55構成摩擦接合表面52。然后,鎖定活塞51能夠以這樣的方式改變摩擦材料55距前蓋本體31的相對距離,即鎖定活塞51相對于渦輪機轂42d軸向移動以接近或遠離前蓋30的前蓋本體31。然后,鎖定活塞51的此軸向滑動允許摩擦材料55接觸前蓋本體31,用于與前蓋本體31的摩擦接合,并且此外,允許摩擦材料55與前蓋本體31脫離以釋放摩擦接合。注意的是密封構件P布置在鎖定活塞51的徑向內延伸部51b與渦輪機轂42d的徑向內端的外周表面之間。密封構件P抑制液壓流體(液壓油)從渦輪機轂42d的徑向內端的外周表面與在該外周表面上滑動的徑向內延伸部51b之間的泄漏。因而,由前蓋30和流體傳動機構40的泵殼41b限定的變矩器1的內部被鎖定活塞51隔成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 和離合器空間B。流體傳動機構40位于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鎖定離合器機構50的摩擦材料55位于離合器空間B中。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是在軸向方向上相對于鎖定活塞51 設置在輸出軸側的空間,即由鎖定活塞51和泵殼41b軸向限定的空間。離合器空間B是由前蓋30和鎖定活塞51軸向限定的空間。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和離合器空間B可在鄰近摩擦接合表面52的一側經由徑向外延伸部51a與前蓋法蘭32之間的流體連通通道而連通。液壓流體通道53沿軸向方向形成在鎖定活塞51與前蓋30之間,并形成為允許液壓流體(液壓油)自此通過的空間。這里,在變矩器1內部中定位摩擦材料55的離合器空間B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摩擦接合表面52設置在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 中的徑向外部處。然后,如上所述,液壓流體通道53形成為可在鄰近摩擦接合表面52的一側經由徑向外延伸部51a與前蓋法蘭32之間的流體連通通道而與流體傳動機構40內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連通。這里,如上所述,在前蓋30中,前蓋本體31具有階梯31b和階梯31c,該階梯31b 和階梯31c朝著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前蓋法蘭32朝著延伸部31a延伸。另一方面,在鎖定活塞51中,徑向中間階梯51c形成為朝著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徑向外延伸部51a朝著徑向內延伸部51b延伸。然后,在鎖定活塞51中,徑向中間階梯51c以預定間隙徑向面對前蓋本體31的階梯31c。因而,由前蓋30的前蓋本體31和鎖定活塞51限定的液壓流體通道53(離合器空間B)形成為朝著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徑向外側朝著徑向內側延伸。因而,液壓流體通道53 (離合器空間B)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從流體傳動機構 40 (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的內部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液壓流體在軸向方向上的流動形成遠離流體傳動機構40,即朝著發動機側的單向流動。相反,液壓流體通道53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朝著流體傳動機構40的內部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52上游的液壓流體在軸向方向上的流動形成接近流體傳動機構40,即朝著輸出軸側的單向流動。也就是說,液壓流體通道53例如形成為使得沒有被折回以進行軸向回轉的部分。此外,液壓流體通道53 (離合器空間B)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從流體傳動機構40 的內部(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通道橫截面積朝著下游側以階梯方式逐漸增加。相反,液壓流體通道53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流體朝著流體傳動機構40 的內部(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動時,摩擦接合表面52上游的通道橫截面積朝著上游側以階梯方式逐漸增加。活塞液壓室54用于產生用于使鎖定活塞51軸向移動的液壓擠壓力。這里,變矩器1內部定位流體傳動機構40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用作活塞液壓室54。如上所述,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形成在鎖定活塞51與泵殼41b之間。在因而構造的鎖定離合器機構50中,通過供應到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的液壓流體(液壓油)的流體壓力(液壓壓力),鎖定活塞51在軸向方向上朝著前蓋30接近,而構成鎖定離合器機構50的摩擦接合表面52的摩擦材料55與前蓋本體 31的前蓋內壁表面31d接觸并摩擦接合。因而,鎖定離合器機構50接合。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接合時,前蓋30與鎖定活塞51 —體旋轉。然后,鎖定離合器機構50將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前蓋內壁表面31d、摩擦材料55和鎖定活塞51直接傳遞到渦輪機轂42d,然后傳遞到輸出軸60。這里,在變矩器1中,用作液壓流體的液壓油從液壓控制器(未示出)供應到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和離合器空間B中的一個。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形成在鎖定活塞51與泵殼41b之間并用作活塞液壓室54。離合器空間B形成在前蓋30與鎖定活塞51之間并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液壓控制器能夠控制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與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軸向作用于鎖定離合器機構50的鎖定活塞51的輸出軸側表面上的擠壓力。例如,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控制為接合時,液壓控制器將液壓油供應到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使液壓油從流體傳動機構40內部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向離合器空間B,然后將該液壓流體從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排到變矩器1的外部。因而,液壓控制器降低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并使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高于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這樣,鎖定離合器機構50使鎖定活塞51 移動以接近前蓋30 (朝著發動機側),使摩擦材料55與前蓋內壁表面31d形成接觸,然后使前蓋30經由摩擦接合表面52與鎖定活塞51摩擦接合,因而使前蓋30和鎖定活塞51 —體旋轉。此外,例如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控制為釋放時,液壓控制器將液壓油供應到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使液壓油從離合器空間B流向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并將液壓油從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排到變矩器1的外部。因而,鎖定離合器機構50使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高于或等于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這樣,鎖定離合器機構50使鎖定活塞51移動以遠離前蓋30 (朝著輸出軸側),并使與前蓋內壁表面31d摩擦接合的摩擦材料55遠離前蓋內壁表面31d,以釋放該摩擦接合,因而釋放鎖定活塞51與前蓋30之間的一體旋轉。接下來,將對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的運行進行描述。當發動機產生驅動力以使曲軸110旋轉時,該驅動力經由驅動板10從發動機傳遞到減振器機構20,然后從發動機傳遞到減振器機構20的驅動力傳遞到前蓋30。經由減振器機構20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傳遞到與前蓋30相聯的泵輪41的泵殼41b,以使泵輪41旋轉。隨著泵輪41旋轉,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油在泵葉片41a、渦輪機葉片42a和定子43的定子葉片43a之中循環以作為流體聯軸器運行。 這樣,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泵輪41和液壓油傳遞到渦輪機襯套42,然后渦輪機襯套42沿與前蓋30相同的方向旋轉。此時,定子43經由定子葉片43a改變在泵葉片41a與渦輪機葉片42a之間循環的液壓油的流動。因而,變矩器1能夠獲得預定的扭矩特性。然后,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釋放時,前蓋30與設置用于鎖定活塞51的摩擦材料 55之間的摩擦接合釋放。因而,如上所述,經由液壓油從發動機傳遞到渦輪機襯套42的驅動力經由渦輪機轂42d傳遞到輸出軸60。也就是說,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釋放時,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流體傳動機構40傳遞到輸出軸60。另一方面,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接合時,前蓋30與設置用于鎖定活塞51的摩擦材料55摩擦接合,因此前蓋30與鎖定活塞51 —體旋轉。因而,經由減振器機構20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摩擦接合表面52傳遞到鎖定活塞51。從發動機傳遞到鎖定活塞51 的驅動力經由渦輪機轂42d傳遞到輸出軸60。也就是說,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接合時,從發動機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鎖定離合器機構50傳遞到輸出軸60。然后,不管鎖定離合器機構50是接合還是分離,當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經由減振器機構20傳遞到前蓋30時,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順序經由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和內減振器23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也就是說,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驅動板法蘭12傳遞到外減振器 22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然后傳遞到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該驅動板法蘭 12是驅動板10在第一聯接部71處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的驅動力經由外后支撐部25b和外前支撐部26b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21a的驅動力經由外中心支撐部24a傳遞到中心支撐板24。經由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到中心支撐板24的驅動力經由內中心支撐部24b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到內減振器彈簧21b的驅動力經由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部 28b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的驅動力在第二聯接部72處從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傳遞到緊固板29,然后傳遞到前蓋30 的徑向內部。然后,例如,當鎖定離合器機構50從釋放狀態切換成接合狀態或從接合狀態切換成釋放狀態時,或當來自發動機的驅動力波動時,或當從路面傳遞到輸出軸60的阻力波動時,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傳遞的力(從發動機傳遞的驅動力和從路面傳遞的被驅動力)波動。因此,相對于減振器機構20分別位于驅動側和從動側的驅動板10和前蓋30趨于相對彼此旋轉。此時,由于驅動側驅動板10和從動側前蓋30根據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 之間傳遞的力的波動而相對彼此旋轉,所以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在外后支撐
23板25與中心支撐板24之間以及外前支撐板26與中心支撐板24之間彈性變形,而減振器機構20的內減振器彈簧21b在中心支撐板24與內后支撐板27之間以及中心支撐板24與內前支撐板28之間彈性變形。這樣,例如,由于發動機燃燒而導致的振動被外減振器彈簧 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吸收,所以當經由減振器機構20傳遞驅動力時,能夠減小振動,諸如壓抑音。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中,當驅動力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前蓋30 的徑向內部時,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經由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地傳遞到前蓋30。因而,能夠增加能夠存儲在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能量,并且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特性,諸如防止減振器機構20中的壓抑音,即減振器性能。也就是說,因為可提高減振能力,所以能夠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等的出現。此外,能夠擴展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接合的旋轉速度范圍,因此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在較低的旋轉速度范圍中接合。因而,能夠改進燃料經濟性。然后,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中,構成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在第一聯接部71處聯接到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以便可一體旋轉和軸向移動,而構成減振器機構20的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在第二聯接部 72處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29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 這樣,能夠通過緊固板29確保第二聯接部72處的足夠剛度,該第二聯接部72是徑向內側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聯接部并且當減振器機構20接收軸向載荷時,該第二聯接部72趨于具有大的變形(位移)。這能抑制內聯接突出部27a和 28a的變形。然后,減振器機構20可在第一聯接部71處軸向移動,該第一聯接部71是減振器機構20的徑向外側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之間的聯接部。因而,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使得減振器機構20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而,例如,當因為流體傳動機構40側由于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而膨脹,所以軸向載荷作用于減振器機構20時,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使得減振器機構20 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而,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諸如減振器機構20整體彎曲和扭曲的變形,并且能夠減小減振器機構20中由于該變形而導致的摩擦。因此,能夠進一步大大提高減振器性能,諸如相應地防止減振器機構20中的壓抑音。也就是說,例如,在不增加軸向方向上的長度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等的出現。此外,能夠擴展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接合的旋轉速度范圍,因此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在較低的旋轉速度范圍中接合。因而,能夠改進燃料經濟性。由此,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設備尺寸的增加。特別地,如上所述,當外減振器22布置在減振器機構20的徑向外側而內減振器23 布置在減振器機構20的徑向內側時,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在徑向方向上從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連續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 和28a。這趨于容易導致變形,使得外減振器22與內減振器23之間的中間部彎曲和扭曲。 然而,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中,如上所述,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可靠地確保適當的減振器性能,因此可靠性得以提高。附帶地,在上述變矩器1中,可執行所謂的滑移控制來進一步減小振動。變矩器1中的滑移控制執行為使得液壓控制器控制液壓油的供應以便保持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與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之間的預定平衡。也就是說,在該滑移控制中,例如,液壓控制器將液壓油供應到用作活塞液壓室54的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使液壓油從該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向離合器空間B以將液壓油從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排到變矩器1的外部并且將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和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保持處于預定平衡。當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和離合器空間B中的液壓壓力保持處于預定平衡時,構成鎖定離合器機構50的摩擦接合表面52的前蓋內壁表面31d和摩擦材料55處于滑移狀態(半接合狀態)。因而,在前蓋內壁表面31d與摩擦材料55之間的接觸表面處建立介于釋放與接合中間的動力傳遞狀態。由此,當執行滑移控制以將前蓋內壁表面31d和摩擦材料55置于滑移狀態時,能夠進一步減小不能通過鎖定離合器機構50中的減振器機構20完全消除的振動寸。然后,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中,當液壓油在滑移控制中從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向離合器空間B時,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形成為使得摩擦接合表面 52下游的液壓流體在軸向方向上沿單向朝著發動機側流動。因而,能夠防止形成液壓油的流動不穩定的部分,諸如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液壓油在液壓流體通道53 (離合器空間B) 中的流動被折回以軸向回轉的部分,或液壓油的流動停滯的部分。這使液壓油的流動穩定。 由此,例如,能夠抑制由于氣穴現象而導致的液壓油中的氣泡或漩渦的出現,因此在摩擦接合表面52上,油膜狀態是均勻的。此外,摩擦接合表面52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是穩定的,因此能夠使摩擦接合表面52的摩擦系數穩定。因而,可提高滑移控制的可控性,并因此可精確地執行滑移控制。因而,可進一步減小振動,可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可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注意的是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1中,當液壓油在滑移控制中從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向離合器空間B時,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形成為使得摩擦接合表面 52下游的液壓流體通道53的通道橫截面積朝著下游側以階梯方式逐漸增加。因而,能夠防止形成由于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通道容積的急劇膨脹而導致液壓油流動不穩定的部分。因此,可進一步提高滑移控制的可控性,并且可進一步精確地執行滑移控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1包括減振器機構20。該減振器機構20具有多個減振器彈簧21、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以及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所述減振器彈簧21設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驅動力從發動機傳遞到該驅動板10,該前蓋30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機構40,所述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聯接到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以便可一體旋轉,而所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經由多個減振器彈簧21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然后傳遞到前蓋30。在減振器機構20中,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緊固板29固定地聯接,而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沿著旋轉軸線 X可軸向移動地聯接。因而,在減振器機構20的徑向內側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第二聯接部72處,通過緊固板29確保足夠的剛度,同時減振器機構20可在徑向外側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之間的第一聯接部71處軸向移動。因此,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并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由此,能夠抑制振動,諸如壓抑音的出現。此外,能夠擴展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接合的旋轉速度范圍,因此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在較低的旋轉速度范圍中接合。因而,能夠改進燃料經濟性。也就是說,在該預減振器式變矩器1中能夠實現尺寸的減小、減振器性能的提高和燃料經濟性的改進。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1包括驅動板10、減振器機構20、前蓋 30、第一聯接部71和第二聯接部72。驅動板10從發動機接收驅動力。減振器機構20包括外減振器22、內減振器23和中心支撐板24。外減振器22包括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并具有徑向外側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其聯接到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內減振器23設置在所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徑向內側,并且包括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中心支撐板 24將外減振器彈簧21a聯接到內減振器彈簧21b。前蓋30具有聯接到內減振器23的徑向內側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的徑向內部,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機構40。第一聯接部71將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以便可一體旋轉和沿著旋轉軸線X軸向移動。第二聯接部72將前蓋30的徑向內部經由緊固板29固定地聯接到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以便可一體旋轉。換句話說,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1包括減振器機構20、第一聯接部 71和第二聯接部72。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設置在徑向外側的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的驅動力傳遞到外減振器22的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將傳遞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的驅動力經由中心支撐板24傳遞到設置在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徑向內側的內減振器23的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然后將傳遞到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的驅動力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第一聯接部71將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22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可沿著旋轉軸線X軸向移動,驅動力從發動機傳遞到該驅動板10。第二聯接部72將前蓋30的徑向內部經由緊固板29聯接到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該前蓋30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機構40。因而,在減振器機構20中,外減振器22布置在徑向外側,而內減振器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且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 中心支撐板24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 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能夠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能夠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然后,在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第二聯接部72 處,通過緊固板29充分地確保減振器機構20的剛度,同時減振器機構20在徑向外側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之間的第一聯接部71處可軸向移動。因而,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由此,減振器機構20將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因而,設備的尺寸進一步減小并且減振能力進一步提高,然后可減小由于變形導致的減振器機構20中的摩擦。因此,能夠在減振器機構20中進一步提高減振器性能,諸如防止壓抑音。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1的情況下,減振器機構20包括中心支撐板24、外后支撐板25、外前支撐板26、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中心支撐板24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在中心支撐板24的軸向側方上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而外聯接突出部25a和26a設置在外后支撐板25和外前支撐板26的徑向外端處。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在中心支撐板24的軸向側方上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而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設置在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的徑向內端處。因而,減振器機構20能夠將傳遞到外后支撐板25的外聯接突出部25a和外前支撐板26的外聯接突出部26a的驅動力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中心支撐板24和內減振器彈簧21b連續徑向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前支撐板28的內聯接突出部 28a。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1包括鎖定離合器機構50。該鎖定離合器機構50包括驅動板10、減振器機構20、流體傳動機構40、鎖定活塞51、摩擦接合表面52 和液壓流體通道53 (離合器空間B)。驅動力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減振器機構20將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經由多個減振器彈簧21傳遞到前蓋30。流體傳動機構40能夠將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液壓流體(液壓油)傳遞到輸出軸60。鎖定活塞51設置在前蓋30的流體傳動機構40側以便可相對于前蓋30軸向移動。在摩擦接合表面52處, 鎖定活塞51的徑向外端可與前蓋30摩擦接合。液壓流體通道53沿軸向方向形成在鎖定活塞51與前蓋30之間,以便可在鄰近摩擦接合表面52的一側與流體傳動機構40的內部 (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連通。鎖定離合器機構50使液壓油從流體傳動機構40的內部流向液壓流體通道53以使鎖定活塞51接近前蓋30并使鎖定活塞51經由摩擦接合表面52與前蓋30摩擦接合,因而能夠將傳遞到前蓋30的驅動力經由鎖定活塞51傳遞到輸出軸60。 液壓流體通道53 (離合器空間B)形成為使得當液壓油從流體傳動機構40的內部流動時, 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液壓油在軸向方向上沿遠離流體傳動機構40(朝著發動機側)的單向流動。因而,當液壓油在滑移控制中從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流向離合器空間B時,用作液壓流體通道53的離合器空間B形成為使得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液壓油在軸向方向上朝著發動機側沿單向流動。因此,能夠穩定摩擦接合表面52下游的液壓油在液壓流體通道 53 (離合器空間B)中的流動,并可提高滑移控制的可控性,并且可精確地執行滑移控制。因此,在抑制尺寸增加的同時可進一步減小振動,可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可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然后,利用高精度的滑移控制,能夠抑制滑移量(旋轉速度)用于減小振動。此外,這能改進燃料經濟性。此外,可抑制減小壓抑音或振動所需的滑移量(旋轉速度),因此能夠改進摩擦接合表面52的使用壽命。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具有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基本相似的構造;然而,傳動構件的構造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傳動構件的構造不同。除此之外,將盡可能地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構造、功能和有利效果的重復描述,并且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上述實施例的部件基本相似的部件。用作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變矩器201包括作為減振器裝置的減振器機構220,如圖4中所示。
減振器機構220包括多個減振器彈簧21、外聯接突出部225a和內聯接突出部27a 和28a。多個減振器彈簧21用作多個彈性體。外連接突出部225a用作外聯接部。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用作內聯接部。減振器機構220將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25a經由多個減振器彈簧21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然后傳遞到前蓋30。更具體地,減振器機構220包括外減振器222、內減振器223和外后內中心支撐板 224。該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用作傳動構件。外減振器222布置在徑向外側并設有外聯接突出部225a。另一方面,內減振器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設有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 外減振器222通過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聯接到內減振器23。此外,外聯接突出部225a設置在外減振器222的徑向外端處,而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設置在內減振器23的徑向內端處。也就是說,減振器機構220包括在其徑向外端處的外聯接突出部225a,而且包括在其徑向內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然后,在該減振器機構220中,外聯接突出部225a在第一聯接部271處聯接到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和軸向移動,而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在第二聯接部 72處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29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多個減振器彈簧21包括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外減振器彈簧 21a用作多個外彈性體并構成外減振器222的一部分。內減振器彈簧21b用作多個內彈性體并構成內減振器23的一部分。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都通過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支撐,即經由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聯接。這里,減振器機構220將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減振器222的外聯接突出部225a傳遞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將傳遞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 21a的驅動力經由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傳遞到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并將傳遞到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的驅動力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然后傳遞到前蓋 30。外減振器222包括外中心支撐板225、外前支撐板226和上述多個外減振器彈簧 21a。該外中心支撐板225用作外中心支撐構件。內減振器23具有內后支撐板27、內前支撐板28和上述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用作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外中心支撐板225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的形狀,并軸向布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外中心支撐板225布置在驅動板10與前蓋30之間的空間中的徑向外部處。外中心支撐板225具有上述外聯接突出部225a和外中心支撐部225b。每個外中心支撐部225b是以圓弧形狀形成在外中心支撐板225中的狹縫。外減振器彈簧2 Ia插入外中心支撐部225b中。外中心支撐部225b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多個外中心支撐部225b 相對于外中心支撐板225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每個外中心支撐部225b在周向方向上具有這樣的長度,即使得外減振器彈簧21a 可以推壓狀態支撐。因而,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外中心支撐部225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每個外中心支撐部225b的兩個周向端分別與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與外中心支撐部225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個周向端處于接觸,并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兩個周向端之間。外中心支撐板225能夠在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驅動力和從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驅動力,在該接觸部處,
28外中心支撐部225b與外減振器彈簧21a處于接觸。然后,外減振器22的外前支撐板226在外中心支撐板225的軸向側方上,這里發動機側支撐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一部分。外前支撐板226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并軸向布置在外中心支撐板225的驅動板10側(發動機側),即在外中心支撐板225與驅動板10之間。外前支撐板226具有外前支撐部226a。外前支撐部226a容納并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一部分,外減振器彈簧21a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外中心支撐板225支撐。外前支撐部226a設置在外前支撐板226的輸出軸側的壁表面上,即面對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壁表面上。外前支撐部226a形成為使得外前支撐板226的面對外中心支撐板 225的壁表面朝著發動機側(與外中心支撐板225側相對的側)凹進。外前支撐部226a沿外前支撐板226的周向方向以圓弧形狀形成。多個外前支撐部226a沿外前支撐板226的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這里,如上所述,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支撐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也就是說,根據本實施例的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用作支撐外減振器2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構件并且還用作支撐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構件。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成。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具有外后支撐部224a和內中心支撐部224b。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具有階梯224e和階梯224f,該階梯224e和階梯224f形成為朝著驅動板10側即發動機側、以階梯方式從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徑向外端224c朝著其徑向內端224d延伸。階梯224e形成在外后中心支撐板224的徑向外端224c附近并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階梯224f形成在階梯224e與徑向內端224d之間的徑向中間部附近并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具有外后支撐部224a,其徑向設置在階梯224e與階梯224f之間。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還具有內中心支撐部224b,其設置在階梯224f與徑向內端224d之間。也就是說,外后支撐部224a 設置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徑向外側,而內中心支撐部224b設置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 224的徑向內側。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在外減振器222中的外中心支撐板225的軸向側方,即輸出軸側通過外后支撐部224a支撐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部分,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 此外,在內減振器23中,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在軸向方向上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24b支撐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的中心部。也就是說,在外減振器222中,外前支撐板226、外中心支撐板225、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以所述順序從發動機側朝著輸出軸側軸向布置。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以及外中心支撐板225布置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與外前支撐板226之間的軸向空間中。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外前支撐板226將外中心支撐板225和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保持在中間以支撐它們。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外前支撐板226保持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兩個軸向側方以可旋轉地支撐外中心支撐板225。外后支撐部224a容納并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部分,外減振器彈簧21a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外中心支撐板225支撐。外后支撐部224a設置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發動機側壁表面(鄰近外前支撐板226的壁表面)上,即在面對外中心支撐板225 的壁表面上。外后支撐部224a形成為使得,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階梯224e與階梯 224f之間的部分處,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面對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壁表面朝著輸出軸側(與外中心支撐板225側相對的側)凹進。外后支撐部224a沿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 的周向方向形成為圓弧形狀。多個外后支撐部224a相對于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然后,每個外后支撐部224a形成在軸向面對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外中心支撐部 225b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類似地,每個外前支撐部226b形成在軸向面對外中心支撐板 225的外中心支撐部225b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然后,在外減振器222中,外中心支撐板225的每個外中心支撐部225b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中心部(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并且外后內中心支撐板 224的每個外后支撐部224a容納并支撐通過外中心支撐部225b支撐的外減振器彈簧21a 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外中心支撐部225b更靠近輸出軸的部分,而外前支撐板226的每個外前支撐部226b容納并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外中心支撐部225b更靠近發動機的部分。然后,在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外中心支撐部225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的狀態中,每個外后支撐部224a的兩個周向端和每個外前支撐部226a的兩個周向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對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并且可與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兩端接觸。由此,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外前支撐板226能夠在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外減振器彈簧21a 傳遞驅動力和從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驅動力,在該接觸部處,外后支撐部224a和外前支撐部226a與外減振器彈簧21a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外中心支撐部225b、 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外后支撐部224a和外前支撐板226的外前支撐部226a支撐。然后,驅動力可在外中心支撐板225與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之間以及外中心支撐板225與外前支撐板226之間傳遞。這里,在外減振器222中,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徑向外端224c和外前支撐板 226的徑向外端226b在外中心支撐板225插入其間的情況下通過例如鉚釘73成一體。此外,用作間隔器的套管73a設置在通過鉚釘73成一體的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與外前支撐板226之間。此外,外中心支撐板225具有滑動部225c,鉚釘73和套管73a延伸通過所述滑動部225c。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外前支撐板226通過鉚釘73和套管73a組裝在外中心支撐板225的軸向兩側以便可相對于外中心支撐板225旋轉。然后,外中心支撐板225具有在徑向外端(S卩,鄰近外周表面的末端)處的上述外聯接突出部225a。外聯接突出部225a與驅動板10的聯接切口 12a—起構成第一聯接部 271。外聯接突出部225a形成為從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徑向外端朝著徑向外側延伸,以便在外中心支撐板225插入驅動板10中的狀態中徑向面對驅動板10的聯接切口 12a。多個外聯接突出部225a相對于外中心支撐板225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在外中心支撐板225插入驅動板10內部的狀態中,構成第一聯接部271的外聯接突出部225a插入聯接切口 12a中并與聯接切口 12a接合。因而,限制外中心支撐板225相對于驅動板10旋轉,而且允許外中心支撐板225在軸向方向上相對于驅動板10移動。也就是說,外中心支撐板225在由外聯接突出部225a和聯接切口 12a形成的第一聯接部271 處聯接到驅動板10,使得外中心支撐板225可與驅動板10 —體旋轉并且可相對于驅動板 10軸向移動。此外,外中心支撐板225聯接到驅動板10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因而,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在第一聯接部271處傳遞到減振器機構220的外減振器222 的外聯接突出部225a。另一方面,內減振器23的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經由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部28b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軸向側方,這里兩個側方上支撐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的一部分,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也就是說,在內減振器23中,內前支撐板28、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和內后支撐板27從發動機側朝著輸出軸側以所述順序軸向布置。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與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 —起布置在內后支撐板27與內前支撐板28之間的軸向空間中。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將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多個內減振器彈簧 21b保持在中間以支撐它們。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將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兩個軸向側方保持在中間以支撐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使得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可相對于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旋轉。然后,內減振器彈簧21b插入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內中心支撐部224b中,并且內中心支撐部224b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內中心支撐部224b由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 224的階梯224f與徑向內端224d之間形成為圓弧形狀的狹縫形成。多個內中心支撐部 224b相對于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每個內中心支撐部224b具有周向長度,使得內減振器彈簧2 Ib中的對應一個可以推壓狀態支撐。因而,由于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24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所以每個內中心支撐部224b的兩個周向端分別與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與內中心支撐部224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個周向端處于接觸,并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兩個周向端之間。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能夠在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驅動力和從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驅動力,在該接觸部處,內中心支撐部224b與內減振器彈簧21b處于接觸。然后,每個內后支撐部27b形成在軸向面對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內中心支撐部224b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類似地,每個內前支撐部28b形成在軸向面對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內中心支撐部224b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因而,在內減振器23中,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每個內中心支撐部224b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中心部(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并且內后支撐板27的每個內后支撐部27b容納并支撐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24b支撐的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內中心支撐部224b更靠近輸出軸的部分,而內前支撐板28的每個內前支撐部 28b容納并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比內中心支撐部224b更靠近發動機的部分。然后,在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 Ib通過內中心支撐部224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的狀態中,每個內后支撐部27b的兩個周向端和每個內前支撐部28b的兩個周向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對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對應一個的兩端并且可與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兩端接觸。由此, 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能夠在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部28b與內減振器彈簧21b處于接觸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向內減振器彈簧21b傳遞驅動力和從內減振器彈簧21b 傳遞驅動力。也就是說,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通過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內中心支撐部 224b、內后支撐板27的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板28的內前支撐部28b支撐。然后,驅動力可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與內后支撐板27之間以及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與內前支撐板28之間傳遞。然后,內后支撐板27在徑向內端(即,鄰近內周表面的末端)處具有內聯接突出部27a,而內前支撐板28在徑向內端(S卩,鄰近內周表面的末端)處具有內聯接突出部28a。 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29固定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即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使得內聯接突出部27a 和28a不可相對于前蓋30軸向移動。也就是說,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緊固板29 — 起構成第二聯接部72。注意的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緊固板29的徑向內端229a( S卩,內周表面側)徑向面對階梯31b,但不與階梯31b接觸。也就是說,根據本實施例,緊固板29的內徑稍稍大于緊固板29(見圖1)的內徑。因而構造的減振器機構220將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在第一聯接部 271處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外減振器222的外聯接突出部225a,因而將驅動力傳遞到外中心支撐板225。然后,減振器機構220將傳遞到外減振器222的外中心支撐板225 的驅動力從外中心支撐部225b的周向端經由外減振器2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21a。減振器機構220將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21a的驅動力從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另一周向端經由外后支撐部224a和外前支撐部226a的周向端傳遞到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外前支撐板226。然后,減振器機構220將經由外減振器2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傳遞到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外前支撐板226的驅動力從內中心支撐部224b的周向端經由內減振器23 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內減振器彈簧21b。減振器機構220將傳遞到內減振器彈簧21b的驅動力從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另一周向端經由內后支撐部27b和內前支撐部28b的周向端傳遞到內減振器23的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然后,減振器機構220將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的驅動力在第二聯接部72處從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傳遞到緊固板29,然后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201,在減振器機構220的徑向內側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第二聯接部72處,通過緊固板29確保足夠的剛度,同時減振器機構220可在徑向外側外聯接突出部225a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之間的第一聯接部271處軸向移動。因此,減振器機構2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并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201,在減振器機構220中,外減振器222布置在徑向外側,而內減振器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且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25a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此外, 減振器機構2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由此,減振器機構220將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25a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因而,設備的尺寸進一步減小并且減振能力進一步提高,然后可減小由于變形導致的減振器機構220中的摩擦。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器機構220中的減振器性能,諸如防止壓抑音。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201,減振器機構220包括外中心支撐板225、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外中心支撐板225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外聯接突出部225a設置在外中心支撐板225 的徑向外端處。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在外中心支撐板225的軸向側方上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內后支撐板27和內前支撐板28在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的軸向側方上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分別具有在其徑向內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因而,減振器機構220能夠將傳遞到外中心支撐板225的外聯接突出部225a的驅動力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外后內中心支撐板224和內減振器彈簧21b連續徑向傳遞到內后支撐板27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內前支撐板28的內聯接突出部28a。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根據該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具有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構造基本相似的構造;然而,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構造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構造的不同之處在于設有外減振器定位部。除此之外,將盡可能地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構造、功能和有利效果的重復描述,并且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上述實施例的部件基本相似的部件。注意的是,在圖5中,相對于作為中心軸線的旋轉軸線X僅顯示變矩器的一側,而省去另一側。用作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變矩器301包括外減振器定位部381和內減振器定位部382。外減振器定位部381設置用于驅動板10,并且徑向定位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外減振器定位部381包括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和頂出銷 381a。每個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設置用于驅動板10的驅動板本體11。每個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設置在驅動板本體11的輸出軸側壁表面,即面對外前支撐板26的壁表面的徑向外端附近,即驅動板法蘭12附近。每個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在驅動板本體11的面對外前支撐板26的壁表面中形成為圓柱狀的柱形孔。每個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的中心軸線平行于旋轉軸線X形成。多個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相對于驅動板本體11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每個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設置用于外減振器22的外前支撐板26。每個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設置用于外前支撐板26的發動機側壁表面,即面對驅動板本體11的壁表面的徑向外端附近,即外聯接突出部26a附近的延伸部326d。延伸部326d形成在外前支撐板26的外聯接突出部26a附近,使得面對驅動板本體11的壁表面朝著驅動板本體11 延伸。每個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在外前支撐板26的延伸部326d的面對驅動板本體11 的壁表面中形成為圓柱狀的柱形孔。每個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的中心軸線平行于旋轉軸線X形成。多個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相對于外前支撐板26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此外,每個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形成在軸向面對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中的對應一個的位置處。單一頂出銷381a設置用于每對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和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 每個頂出銷318a形成為圓柱形柱的形狀,并且其一端插入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中的對應一個中。然后,外減振器22的外前支撐板26形成為使得每個頂出銷381a的另一端插入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中的對應一個中。因而,外減振器定位部381能夠限制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相對于驅動板本體11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并且還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允許軸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 即頂出銷381a插入驅動板本體11的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和外前支撐板26的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中。也就是說,外減振器定位部381允許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在軸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同時能夠固定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與驅動板本體11之間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然后,如上所述,驅動板本體11通過聯接構件120固定到曲軸110,并且驅動板10 可與曲軸110繞旋轉軸線X —體旋轉。也就是說,限制驅動板10在徑向方向上相對于曲軸 110的相對運動,并且驅動板10與曲軸110之間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固定。由此,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經由驅動板10和外減振器定位部381相對于曲軸110徑向定位,即限制徑向方向上相對于曲軸110的相對運動。內減振器定位部382設置用于前蓋30,并且在徑向方向上定位減振器機構20的內減振器2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聯接部72還用作內減振器定位部382。如上所述,還用作內減振器定位部382的第二聯接部72設置在前蓋30的徑向內部處,并且將內減振器23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緊固板29固定地聯接到前蓋30 的徑向內部。然后,前蓋凸出部33插入曲軸110的裝配部1 IOa中,并且前蓋30通過軸承130相對于裝配部IlOa繞旋轉軸線X,即與曲軸110同軸可旋轉地支撐。也就是說,限制前蓋30 在徑向方向上相對于曲軸110的相對運動,并且固定前蓋30與曲軸110之間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由此,減振器機構20的內減振器23經由軸承130、前蓋30和還用作內減振器定位部382的第二聯接部72相對于曲軸110徑向定位,即限制徑向方向上相對于曲軸110的相對運動。然后,減振器機構20設有中心支撐板24以便將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 聯接到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外減振器定位部381徑向定位。內減振器彈簧21b通過內減振器定位部382徑向定位。因而,減振器機構20能夠精確地確定外減振器22和內減振器23的中心,即將外減振器22的旋轉中心和內減振器23的旋轉中心與旋轉軸線X精確地對準。由此,能夠防止外減振器22的旋轉中心和內減振器23的旋轉中心與旋轉軸線X偏心。此外,能夠防止旋轉期間由于偏心導致的振動的出現。因此,減振器機構20的減振器性能可以穩定。此外,在減振器機構20中,外減振器22和內減振器23通過外減振器定位部381 和內減振器定位部382徑向定位。因而,當因為流體傳動機構40側的由于流體傳動機構空間A中的液壓壓力而導致的膨脹等,所以軸向載荷作用于減振器機構20時,能夠進一步可靠地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諸如使得外減振器22與內減振器23之間的中間部彎曲和扭曲的變形。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301,在減振器機構20的徑向內側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第二聯接部72處,通過緊固板四確保足夠的剛度,同時減振器機構20可在徑向外側外聯接突出部2 和^a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之間的第一聯接部71處軸向移動。因此,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并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301,在減振器機構20中,外減振器 22布置在徑向外側,而內減振器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且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中心支撐板M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和觀^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此外,減振器機構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由此,減振器機構20將驅動力從外聯接突出部2 和26a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a。因而,設備的尺寸進一步減小并且減振能力進一步提高,然后可減小由于變形導致的減振器機構20中的摩擦。因此, 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器機構20中的減振器性能,諸如防止壓抑音。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301,驅動板10固定到曲軸110,該曲軸110輸出從發動機傳遞的驅動力,并且驅動板10設有外減振器定位部381,該外減振器定位部381徑向定位外減振器22。前蓋30通過曲軸110經由軸承130可旋轉地支撐以便與曲軸110同軸,并且設有第二聯接部72,該第二聯接部72還用作徑向定位內減振器23的內減振器定位部382。因而,外減振器22和內減振器23通過外減振器定位部381和內減振器定位部382徑向定位,因此能夠精確地確定外減振器22和內減振器23的中心,并且能夠穩定減振器機構20的減振器性能。因此,能夠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此外, 能夠進一步可靠地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并且能夠進一步可靠地確保適當的減振器性能,因此可靠性得以提高。注意的是在上文的描述中,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外減振器定位部由驅動板側插入孔311a、外減振器側插入孔326c和頂出銷381a形成;然而,本發明的該方面不限于此構造。圖6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代替外減振器定位部381 (見圖5),用作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變矩器301A包括外減振器定位部381A,如圖6中所示。外減振器定位部381A包括驅動板側內下部311b和延伸部326d。如上所述,延伸部326d形成在外前支撐板沈的外聯接突出部26a附近,使得面對驅動板本體11的壁表面朝著驅動板本體11側延伸。驅動板側內下部311b設置在驅動板10的驅動板本體11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相交所在的內角部處。該驅動板側內下部311b形成為使得在驅動板本體11與驅動板法蘭12相交所在的內角部處,驅動板本體11的面對外前支撐板沈的壁表面朝著外前支撐板26延伸。換句話說,驅動板側內下部311b形成為使得在驅動板本體11與驅動板法蘭12相交所在的內角部處,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朝著徑向內側延伸。驅動板側內下部 311b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圓柱形形狀。外減振器定位部381A能夠限制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相對于驅動板本體 11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并且還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允許軸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即延伸部326d插入驅動板側內下部311b內部,并且延伸部326d的外周表面接觸驅動板側內下部31 Ib的內周表面。也就是說,外減振器定位部38IA允許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在軸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同時能夠固定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與驅動板本體11之間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因而,即使當外減振器定位部381A由驅動板側內下部311b 和延伸部326d形成時,也可得到與根據上述第三實施例(見圖幻的變矩器301的有利效果相似的有利效果。圖7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代替外減振器定位部381 (見圖5)或外減振器定位部381A,用作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變矩器301B包括外減振器定位部381B,如圖7中所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本修改例的外減振器定位部381B包括外減振器側內下部 326e。該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設置用于延伸部326d。延伸部326d形成在外前支撐板沈的徑向外端326a附近,使得面對驅動板本體11 的壁表面朝著驅動板本體11延伸。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形成在外前支撐板沈的延伸部326d中的徑向面對驅動板法蘭12的表面上,即延伸部326d的外周表面上。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形成為使得外前支撐板沈的延伸部326d的面對驅動板法蘭12的壁表面朝著驅動板法蘭12徑向延伸。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形形狀。外減振器定位部381B能夠限制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相對于驅動板本體 11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并且還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允許軸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即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插入驅動板法蘭12內部,并且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的外周表面接觸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也就是說,外減振器定位部381B允許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在軸向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同時能夠固定減振器機構20的外減振器22與驅動板本體11之間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因而,即使當外減振器定位部381B由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形成時,也可得到與根據上述第三實施例(見圖幻的變矩器301的有利效果相似的有利效果。注意的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變矩器301B的第一聯接部371B的構造也不同于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變矩器301 (見圖5)的第一聯接部71 (見圖5)的構造。代替聯接切口 12a(見圖幻和外聯接突出部2 和^a(見圖幻,變矩器301B的第一聯接部371B包括驅動板側花鍵312b和用作外聯接部的外減振器側花鍵326f。驅動板側花鍵312b作為凹槽沿軸向方向形成在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上。驅動板側花鍵312b具有多個軸向凹槽,其以預定間隔沿周向方向形成在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上。用作外聯接部的外減振器側花鍵326f設置在外前支撐板沈的延伸部326d的面對驅動板法蘭12的壁表面上,即在延伸部326d的外周表面上。外減振器側花鍵326f在比外減振器側內下部326e更靠近發動機的位置處設置在延伸部326d的外周表面上。外減振器側花鍵326f作為凹槽沿軸向方向形成在延伸部326d的外周表面上。外減振器側花鍵
36326f具有多個軸向凹槽,其以預定間隔沿周向方向形成在延伸部326d的外周表面上。因而,在變矩器301B中,驅動板側花鍵312b花鍵裝配到外減振器側花鍵3^f,因此作為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的驅動板法蘭12的驅動板側花鍵312b在第一聯接部371B處聯接到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側花鍵326f以便可一體旋轉和軸向移動。此外,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變矩器301B不包括鉚釘73(見圖1)、套管 73a (見圖1)、滑動部Me (見圖1)等,但代替地,外后支撐板25的徑向外端32 通過諸如螺栓374的聯接裝置緊固到外前支撐板沈的徑向外端3 ^,因而使外后支撐板25與外前支撐板26成一體。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變矩器的相關部分的橫剖視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變矩器的中心支撐板組件的局部平面圖。根據該第四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具有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構造基本相似的構造;然而,傳動構件的構造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傳動構件的構造不同。除此之外,將盡可能地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構造、功能和有利效果的重復描述,并且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上述實施例基本相似的部件。用作根據第四實施例的驅動力傳遞設備的變矩器401包括作為減振器裝置的減振器機構420,如圖8中所示。減振器機構420包括外減振器422、內減振器423和中心支撐板組件424。該中心支撐板組件4M用作傳動構件。外減振器422布置在徑向外側并且設有作為外聯接部的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另一方面,內減振器4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且設有作為內聯接部的內聯接突出部27a和^a。外減振器422通過中心支撐板組件4 聯接到內減振器423。外減振器422包括外后支撐板425、外前支撐板似6和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外后支撐板425和外前支撐板似6用作外部側方支撐構件。外減振器彈簧21a用作上述多個外彈性體。外后支撐板425和外前支撐板似6設置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的軸向側方上。 這里,外后支撐板425設置在前蓋30側(輸出軸側),而外前支撐板似6設置在驅動板10 側(發動機側)。如在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變矩器301B (見圖7)的情形中那樣,外后支撐板425和外前支撐板426以這樣的方式成一體,即外后支撐板425的徑向外端42 通過諸如螺栓474的聯接裝置緊固到外前支撐板426的徑向外端426a。外后支撐板425具有外后支撐部42 。外前支撐板4 具有外前支撐部426b。外后支撐部42 容納并支撐部分的外減振器彈簧21a,這里,部分的鄰近輸出軸的外減振器彈簧21a,所述外減振器彈簧21a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中心支撐板組件 424支撐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外前支撐部426b容納并支撐部分的外減振器彈簧21a,這里,部分的鄰近發動機的外減振器彈簧21a,所述外減振器彈簧21a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中心支撐板組件4M支撐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然后,外前支撐板似6在延伸部426d處設有用作上述外聯接部的外減振器側花鍵 426f。延伸部426d形成在外前支撐板426的徑向外端426a附近,使得面對驅動板本體11 的壁表面朝著驅動板本體11延伸。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與驅動板側花鍵412b —起構成第一聯接部471。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設置在外前支撐板似6的延伸部426d的面對驅動板法蘭12的壁表面上,即在延伸部426d的外周表面上。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作為凹槽沿軸向方向形成在延伸部426d的外周表面上。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具有多個軸向凹槽,其以預定間隔沿周向方向形成在延伸部426d的外周表面上。驅動板側花鍵412b作為凹槽沿軸向方向形成在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上。驅動板側花鍵412b具有以預定間隔沿周向方向形成在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上的多個軸向凹槽。因而,在變矩器401中,驅動板側花鍵412b花鍵裝配到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因此作為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的驅動板法蘭12的驅動板側花鍵412b在第一聯接部471處聯接到外減振器22的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以便可一體旋轉和軸向移動。此外,第一聯接部 471還用作外減振器定位部481,該外減振器定位部481相對于曲軸110徑向定位減振器機構420的外減振器422。驅動板側花鍵412b和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分別形成在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的整個邊界上和延伸部426d的外周表面的整個邊界上。注意的是第一聯接部471不限于花鍵裝配。例如,也可適用的是設置在驅動板法蘭12的內周表面上的聯接凹口與設置在延伸部426d的外周表面上的聯接突出部接合以將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聯接到外減振器422的徑向外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和軸向移動。在此情形中,設置在驅動板法蘭 12的內周表面上的多個聯接凹口和設置在延伸部426d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聯接突出部沿周向方向設置。內減振器423包括內后支撐板427、內前支撐板4 和內減振器彈簧21b。內后支撐板427和內前支撐板4 用作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內減振器彈簧21b用作上述多個內彈性體。內后支撐板427和內前支撐板4 設置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的軸向側方上。這里,內后支撐板427設置在前蓋30側(輸出軸側),而內前支撐板4 設置在驅動板10側 (發動機側)。內后支撐板427具有內后支撐部427b。內前支撐板4 具有內前支撐部428b。內后支撐部427b容納并支撐部分的內減振器彈簧21b,這里,部分的鄰近輸出軸的內減振器彈簧21b,所述內減振器彈簧21b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中心支撐板組件 424支撐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內前支撐部428b容納并支撐部分的內減振器彈簧21b,這里,部分的鄰近發動機的內減振器彈簧21b,所述內減振器彈簧21b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中心支撐板組件4M支撐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然后,內后支撐板427具有在徑向內端(S卩,鄰近內周表面的末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27a,而內前支撐板4 具有在徑向內端(即,鄰近內周表面的末端)處的內聯接突出部^a。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經由用作高剛性部的緊固板四固定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以便可一體旋轉,即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聯接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使得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不可相對于前蓋30軸向移動。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緊固板四一起構成第二聯接部72。此外,第二聯接部72還用作內減振器定位部482,該內減振器定位部 482相對于曲軸110徑向定位減振器機構420的內減振器423。中心支撐板組件4M支撐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根據本實施例的中心支撐板組件4M用作支撐外減振器4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構件并且還用作支撐內減振器423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組件。中心支撐板組件4M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中心支撐板組件4M具有外中心支撐部42 和內中心支撐部424b。這里,中心支撐板組件4 沒有如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階梯 Mc (見圖1)、階梯Md(見圖1)等。中心支撐板組件4M整體形成為平板狀形狀。這里,如圖9中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中心支撐板組件似4包括外環42 、內環 424d和中心環42 。外環4Mc、內環424d和中心環42 各單獨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外環42 、中心環42 和內環424d以所述順序從徑向外側朝著徑向內側布置。根據本實施例的中心支撐板組件4M相對于減振器機構420中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將外減振器彈簧21a連續聯接到內減振器彈簧21b。此外,中心支撐板組件4 連續聯接多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這里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并且連續聯接多個內減振器彈簧21b, 這里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lb。也就是說,根據本實施例的中心支撐板組件4 進一步將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連續聯接的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連續聯接到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連續聯接的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即,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連續聯接由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形成的一組總共四個減振器彈簧21。 具體地,外環42 聯接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這里, 在下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將通過外環42 聯接的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中的一個稱為“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而將另一個稱為“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這里,外環42 設有三組相聯的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構成的對,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即總共設有六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其中的四個在圖中示出)。外環42 具有外環形部424f和外彈簧聯接部424g。外彈簧聯接部424g用作外彈性體聯接部。外環42 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經由外彈簧聯接部424g聯接到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即相對于減振器機構420中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連續聯接到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外環形部424f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外環聯接部424g形成為使得外環形部424f的內周端的一部分朝著徑向內側延伸。外彈簧聯接部424g朝著旋轉軸線X延伸。每個外彈簧聯接部424g形成為寬度朝著徑向內側的遠端424h逐漸變窄。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布置在作為周向方向上的一端的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第一周向端 424 側,而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布置在作為周向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外彈簧聯接部 424g的第二周向端424j側。三個外彈簧聯接部424g(其中的三個在圖中示出)相對于外環形部424f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內環424d聯接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這里,在下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將通過內環424d聯接的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一個稱為“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ki”,而將另一個稱為“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這里,內環424d 設有三組相聯的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構成的對,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即總共設有六個內減振器彈簧21b (其中的四個在圖中示出)。內環424d具有內環形部424k和內彈簧聯接部4241。內彈簧聯接部4241用作內彈性體聯接部。內環424d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經由內彈簧聯接部4241聯接到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bb,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即相對于減振器機構420中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連續聯接到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內環形部424k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內環形部424k的直徑小于外環形部424f的直徑。內彈簧聯接部4241形成為使得內環形部424k的外周端的一部分朝著徑向外側延伸。內彈簧聯接部4241朝著與旋轉軸線X相對的一側延伸。每個內彈簧聯接部4241形成為寬度朝著徑向外側的遠端42 !逐漸變寬。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 21 布置在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作為周向方向上的一端的第一周向端42 側,而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布置在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作為周向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第二周向端 4Mo 側。此外,每個內彈簧聯接部4241在徑向外端處,即遠端42 !的兩個周向側設有內唇部424p。每個內唇部424p是沿周向方向從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遠端42 !形成的突出部, 并且接收從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或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作用的徑向力分量。三個內彈簧聯接部4241 (其中的三個在圖中示出)相對于內環形部424k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中心環42 徑向設置在外環42 與內環424d之間,使得中心環42 可相對于外環42 和內環424d旋轉。中心環42 將外減振器彈簧21a聯接到內減振器彈簧21b 以便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中心環42 具有中心環形部424q和驅動力傳遞部424r。中心環42 將外減振器彈簧21a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r聯接到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即相對于減振器機構420中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r連續聯接內減振器彈簧 21b。中心環形部424q形成為與旋轉軸線X同軸的環板狀形狀。中心環形部424q的直徑小于外環形部424f的直徑,而大于內環形部424k的直徑。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形成為使得中心環形部424q的外周端的一部分和內周端的一部分分別沿徑向方向延伸。也就是說,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具有外傳遞部424ra和內傳遞部424rb。每個外傳遞部424ra形成為使得中心環形部424q的外周端的一部分朝著徑向外側延伸。每個外傳遞部424ra朝著與旋轉軸線X相對的一側延伸。每個外傳遞部424ra形成為寬度朝著徑向外側的遠端42 逐漸變寬。每個內傳遞部424rb形成為使得中心環形部424q的內周端的一部分,這里,設置外傳遞部424ra的一部分朝著徑向內側延伸。每個內傳遞部424rb朝著旋轉軸線X延伸。 每個內傳遞部424rb形成為寬度朝著徑向內側的遠端424v逐漸變窄。構成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外傳遞部424ra和內傳遞部424rb設置為使得周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基本彼此一致。也就是說,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以這樣的形狀形成,即外傳遞部424ra和內傳遞部424rb整體上作為一個整體徑向延伸。三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 (其中的兩個在圖中示出)相對于中心環形部424q沿周向方向形成在等角位置處。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設置為使得單一外傳遞部424ra位于外環42 的在周向方向上相鄰的兩個外彈簧聯接部424g之間,而單一內傳遞部424rb位于內環424d的在周向方向上相鄰的兩個內彈簧聯接部4241之間。注意的是每個外傳遞部424ra提供在遠端42如與外環形部424f的內周端之間的預定間隙。此外,每個外彈簧聯接部424g提供在遠端424h與中心環形部424q的外周端之間的預定間隙。此外,每個內傳遞部424rb提供在遠端424v與內環形部424k的外周端之間的預定間隙。此外,每個內彈簧聯接部4241提供在遠端424m與中心環形部424q的內周端之間的間隙。這樣,當中心環42 和外環42 或內環424d彼此相對旋轉時,能夠抑制因中心環42 與外環42 或內環424d之間的旋轉而導致的摩擦的出現,因而能夠實現平
滑旋轉。然后,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Iaa布置在每個外傳遞部424ra的第一周向端424t側, 該第一周向端424t是周向方向上的一端,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布置在第二周向端 424u側,該第二周向端42如是周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這里,每個第一周向端424t是在周向方向上面對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一個第一周向端424i的周向端。此外,每個第二周向端 424u是在周向方向上面對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另一第二周向端424j的周向端。此外,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Ih布置在內傳遞部424rb的第一周向端42 側,該第一周向端42 是周向方向上的一端,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布置在內傳遞部424rb的第二周向端42 側,該第二周向端42 是周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這里,每個第一周向端 42 是在周向方向上面對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一個第一周向端42 的周向端。此外,每個第二周向端42 是在周向方向上面對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另一第二周向端424ο的周向端。然后,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中,外環42 的外環形部424f、中心環42 的中心環形部424q、外彈簧聯接部424g和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外傳遞部424ra形成容納并支撐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外中心支撐部42如。更具體地,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中,外環形部424f的內周端、中心環形部424q 的外周端、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第一周向端424i以及外傳遞部424ra的第一周向端424t 形成支撐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外中心支撐部42 的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a。另一方面,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中,外環形部424f的內周端、中心環形部424q的外周端、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第二周向端424j以及外傳遞部424ra的第二周向端42如形成支撐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外中心支撐部42 的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也就是說,中心支撐板組件似4在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外傳遞部424ra的第一周向端424t與周向方向上相鄰的另外的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外傳遞部424ra的第二周向端42 之間支撐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該第一外減振器彈簧 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通過外彈簧聯接部424g連續聯接。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和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形成圓弧形狹縫。 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和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分別容納并支撐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中的對應一個。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 424aa至少具有這樣的周向長度,使得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可以推壓狀態支撐。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至少具有這樣的周向長度,使得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可以推壓狀態支撐。因而,因為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分別通過第一外中心支撐部中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中的對應一個支撐,所以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的第一周向端424i和424t分別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 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而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的第二周向端424j和42如分別與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與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的對應一個的第一周向端424i和424t處于接觸,并且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其兩端之間。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與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的對應一個的第二周向端424j和42如處于接觸,并且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其兩端之間。由此,在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的第一周向端424i (換句話說,每個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第一周向端4Mi)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以及在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的第二周向端424j (換句話說,每個外彈簧聯接部 424g的第二周向端424j)與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中心支撐板組件4 的外環42 能夠在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與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之間傳遞驅動力。此外,在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Maa的第一周向端424t (換句話說,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中的外傳遞部424ra的第一周向端4Mt)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以及在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的第二周向端42 (換句話說,周向方向上相鄰的另一驅動力傳遞部424r中的外傳遞部424ra的第二周向端42 ) 與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中心支撐板組件4M的中心環 424e能夠在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與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之間傳遞驅動力。此外,隨著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外傳遞部424ra和外彈簧聯接部424g 根據中心環42 與外環42 之間的相對旋轉而彼此接近或遠離,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
的周向長度和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Mab的周向長度改變。此時,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支撐在第一周向端424i與424t之間并且彈性變形,而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 21ab支撐在第二周向端424j與42如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注意的是,每個外傳遞部424ra具有在徑向外端、即遠端42如的兩個周向側處的外唇部424y。每個外唇部424y是沿周向方向從外傳遞部424ra的遠端42如形成的突出部,并且接收從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或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作用的徑向力分量。然后,外后支撐板425的每個外后支撐部42 和外前支撐板4 的每個外前支撐部426b以軸向面對中心支撐板組件424的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的對應一個的尺寸和位置形成。因而,每個外后支撐部42 和每個外前支撐部426b共同容納并支撐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構成的對的一部分,該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和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支撐。在每對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通過第一外中心支撐部 424aa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的對應一個支撐的狀態中,每個外后支撐部 425b的一個周向端和每個外前支撐部426b的一個周向端周向面對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 的對應一個的一端并且可與其接觸,而每個外后支撐部42 的另一個周向端和每個外前支撐部426b的另一個周向端周向面對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對應一個的另一端并且可與其接觸。由此,在外后支撐部42 和外前支撐部426b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處于接觸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外后支撐板425和外前支撐板4 能夠向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傳遞驅動力和從其傳遞驅動力。注意的是,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設置為使得彈簧的縱向方向上的中心線 (彈簧縱向中心線)相對于與通過旋轉軸線X處的中心點和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在縱向方向上的中心點的直線垂直的虛線以預定角度θ 11傾斜。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 設置為使得該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一周向端424t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 11傾斜。換句話說,每個第一外中心支撐部424aa形成為能夠支撐第一外減振器彈簧
4221aa的對應一個,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一周向端424t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 11傾斜。此外,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設置為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相對于與通過旋轉軸線X處的中心點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在縱向方向上的中心點的直線垂直的虛線以預定角度θ 11傾斜。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設置為使得該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二周向端42 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 11傾斜。換句話說,每個第二外中心支撐部424ab形成為能夠支撐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對應一個,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二周向端42 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傾斜。也就是說,外環42 將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聯接到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i 的外傳遞部424ra相鄰的第一外減振器彈簧 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12大于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外彈簧聯接部424g相鄰的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13。由此,適當地確保每個外唇部424y的徑向長度,然后可減小從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 2Iab作用于外唇部424y的徑向力分量。因而,能夠相應地相對縮短每個外唇部424y的徑向長度。這樣,能夠減小中心環42 的尺寸和重量。因而,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可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可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類似地,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中,內環424d的內環形部424k、中心環42 的中心環形部4Mq、內彈簧聯接部4241以及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內傳遞部424rb形成容納并支撐內減振器彈簧2 Ib的內中心支撐部424b。更具體地,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中,內環形部424k的外周端、中心環形部424q 的內周端、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第一周向端42 以及內傳遞部424rb的第一周向端42 形成內中心支撐部424b的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其支撐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ba。另一方面,在中心支撐板組件424中,內環形部424k的外周端、中心環形部424q的內周端、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第二周向端424ο以及內傳遞部424rb的第二周向端42 形成內中心支撐部424b的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其支撐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也就是說,中心支撐板組件似4在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內傳遞部424rb的第一周向端42 與周向方向上相鄰的另外的驅動力傳遞部424i 的內傳遞部424rb的第二周向端 42 之間支撐通過內彈簧聯接部4241連續聯接的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 和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1Λ形成為圓弧形狹縫。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 和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1Λ分別容納并支撐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至少具有這樣的周向長度,使得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可以推壓狀態支撐。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1Λ至少具有這樣的周向長度,使得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可以推壓狀態支撐。因而,當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分別通過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對應一個支撐時,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的第一周向端42 和42 分別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而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第二周向端424ο和42 分別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的兩端處于接觸。也就是說,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 21ba與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的對應一個的第一周向端42 和42 處于接觸,并且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其兩端之間。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與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對應一個的第二周向端424ο和42 處于接觸,并且以推壓狀態支撐在其兩端之間。由此,在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 的第一周向端42 (換句話說,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第一周向端424η)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以及在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第二周向端424ο (換句話說,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第二周向端424ο)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中心支撐板組件424的內環424d能夠在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之間傳遞驅動力。此外,在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的第一周向端42 (換句話說,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中的內傳遞部424rb的第一周向端424w)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以及在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第二周向端42 (換句話說, 周向方向上相鄰的另一驅動力傳遞部424r中的內傳遞部424rb的第二周向端424x)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處于接觸的接觸部處,中心支撐板組件4 的中心環42 能夠傳遞驅動力。此外,隨著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內傳遞部424rb和內彈簧聯接部4241 根據中心環42 與內環424d之間的相對旋轉而彼此接近或遠離,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 424ba的周向長度和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1Λ的周向長度改變。此時,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支撐在第一周向端42 與42 之間并且彈性變形,而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 21bb支撐在第二周向端424ο與42 之間并且彈性變形。然后,內后支撐板427的每個內后支撐部427b和內前支撐板4 的每個內前支撐部428b以軸向面對中心支撐板組件424的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對應一個的尺寸和位置形成。因而,每個內后支撐部427b和每個內前支撐部428b共同容納并支撐該對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一部分,該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心部通過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ba和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1Λ支撐。在每對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通過第一內中心支撐部 424ba的對應一個和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bb的對應一個支撐的狀態中,每個內后支撐部 427b的一個周向端和每個內前支撐部428b的一個周向端周向面對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的一端并且可與其接觸,而每個內后支撐部427b的另一個周向端和每個內前支撐部428b的另一周向端周向面對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的另一端并且可與其接觸。由此,在內后支撐部427b和內前支撐部428b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處于接觸的周向端的接觸部處,內后支撐板427和內前支撐板4 能夠向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傳遞驅動力和從其傳遞驅動力。注意的是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設置為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相對于與通過旋轉軸線X處的中心點和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在縱向方向上的中心點的直線垂直的虛線以預定角度θ 21傾斜。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設置為使得該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一周向端42 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21傾斜。換句話說,每個第一內中心支撐部424ki形成為能夠支撐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一周向端42 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 21傾斜。此外,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bab設置為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相對于與通過旋轉軸線X處的中心點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在縱向方向上的中心點的直線垂直的虛線以預定角度θ 21傾斜。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設置為使得該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二周向端424ο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21傾斜。換句話說,每個第二內中心支撐部4241Λ形成為能夠支撐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使得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第二周向端424ο側相對于該虛線朝著徑向內側以預定角度θ 21傾斜。也就是說,內環424d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聯接到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內彈簧聯接部似4相鄰的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23大于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內傳遞部424rb相鄰的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22。由此,適當地確保每個內唇部424ρ的徑向長度,然后可減小從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 21bb作用于內唇部424p的徑向力分量。因而,能夠相應地相對縮短每個內唇部424p的徑向長度。這樣,能夠減小內環424d的尺寸和重量。因而,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可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可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如圖8和圖9中所示,因而構造的減振器機構420在第一聯接部471處將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作為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的驅動板法蘭12的驅動板側花鍵412b傳遞到外減振器422的外減振器側花鍵4^f,然后傳遞到外后支撐板425和外前支撐板426。然后,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外減振器422的外后支撐板425和外前支撐板 426的驅動力從外后支撐部42 和外前支撐部426b的周向端經由外減振器422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外減振器彈簧421a。注意的是下文的描述將在驅動力從每個外后支撐部42 和每個外前支撐部426b 的周向端經由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與第一周向端424t相鄰的周向端傳遞到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對應一個的情形中進行。減振器機構420將從第一周向端424t側傳遞到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驅動力從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的另一周向端經由第一周向端424i傳遞到外環42 的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對應一個。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每個外彈簧聯接部424g的驅動力從第二周向端424j經由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Iab的對應一個。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驅動力從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另一周向端經由第二周向端42如傳遞到中心環42 的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處的外傳遞部424ra。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外傳遞部424ra的驅動力從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處的內傳遞部424rb的第一周向端42 經由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對應一個。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驅動力從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的另一周向端經由第一周向端42 傳遞到內環424d的內彈簧聯接部4241 的對應一個。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每個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驅動力從第二周向端424ο經由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一個周向端傳遞到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對應一個。然后,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驅動力從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的與第二周向端42 相鄰的周向端經由每個內后支撐部427b和每個內前支撐部428b的周向端傳遞到內減振器423的內后支撐板427和內前支撐板428。然后,減振器機構420將傳遞到內后支撐板427和內前支撐板428的驅動力在第二聯接部72 處從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傳遞到緊固板四,然后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因而,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通過減振器機構420經由外減振器422的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以及內減振器423的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以所述順序傳遞,并且前蓋30沿與驅動板10相同的方向旋轉。在此期間,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支撐在外后支撐部42 的對應一個和外前支撐部426b的對應一個的周向端與第一周向端424i的對應一個周向端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支撐在第二周向端424j與42如之間,并且彈性變形。 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支撐在第一周向端42 與42 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支撐在第二周向端424ο與內后支撐部427b的對應一個和內前支撐部428b的對應一個的周向端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注意的是,當驅動力從每個外后支撐部42 和每個外前支撐部426b的周向端經由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的與第二周向端42 相鄰的周向端傳遞到第二外減振器彈簧 21ab的對應一個時,從發動機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通過減振器機構420經由外減振器 422的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和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以及內減振器423的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和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連續傳遞,然后前蓋30沿與驅動板10相同的方向旋轉。在此期間,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支撐在外后支撐部42 的對應一個和外前支撐部426b的對應一個的周向端與第二周向端424j的對應一個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支撐在第一周向端424i與424t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支撐在第二周向端42 與424ο之間,并且彈性變形。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支撐在第一周向端42 與內后支撐部427b的對應一個和內前支撐部428b的對應一個的周向端之間,并且彈性變形。因而,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變矩器401中,當驅動力從驅動板10的徑向外部傳遞到前蓋30的徑向內部時,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經由外減振器 422的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和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以及內減振器423的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和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連續傳遞到前蓋30。因而,能夠增加能存儲在減振器機構420的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中的能量,并且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特性,諸如防止減振器機構20中的壓抑音,即減振器性能。這里,在中心環42 中,在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之間或在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之間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 424r還用作作用點鄰近部42 。也就是說,如上所述,用作作用點鄰近部42 的驅動力傳遞部424r設置為使得在周向方向上,外傳遞部424ra的中心位置與內傳遞部424rb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而且外傳遞部424ra和內傳遞部424rb整體上作為一個整體徑向延伸。
然后,當中心支撐板組件4M在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 Iab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 Ih 之間傳遞驅動力時,每個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接觸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第二周向端42如,而每個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接觸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第一周向端42#。此外,當中心支撐板組件4M在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 21bb之間傳遞驅動力時,每個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接觸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第一周向端424t,而每個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接觸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第二周向端42虹。也就是說,當中心支撐板組件4M在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與第一內減振器彈簧 21ba之間或在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與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之間傳遞驅動力時,在徑向延伸并且用作作用點鄰近部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處,在周向方向上,力從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或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作用到的作用點定位成鄰近力從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或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作用到的作用點。也就是說,外傳遞部424ra和內傳遞部424rb布置為使得周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彼此基本一致而在徑向方向上重疊。因而,在用作作用點鄰近部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處,力從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 或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作用到的作用點定位成在周向方向上鄰近力從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或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作用到的作用點。由此,在用作作用點鄰近部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處,力從第一外減振器彈簧21aa或第二外減振器彈簧21ab作用到的作用點定位成在周向方向上盡可能地鄰近力從第一內減振器彈簧21 或第二內減振器彈簧211Λ作用到的作用點。因而,能夠盡可能地縮短傳遞驅動力的中心環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周向長度。然后,在中心環 42 中,不傳遞驅動力的中心環形部424q可形成為使得徑向厚度可減小到能確保承受離心力的強度的厚度。也就是說,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周向長度可盡可能地減小,因此傳遞驅動力的中心環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i 的徑向厚度相對增加以確保足夠的強度,因此能夠加寬徑向厚度可減小的中心環形部424q的面積。由此,足以確保傳遞驅動力的中心環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剛度,因此能減小中心環42 的重量。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401,在減振器機構420的徑向內側內聯接突出部27a和28a與前蓋30的徑向內部之間的第二聯接部72處,通過緊固板四確保足夠的剛度,同時減振器機構420可在徑向外側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與驅動板10的驅動板法蘭12的驅動板側花鍵412b之間的第一聯接部71處軸向移動。因此,減振器機構4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并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同時抑制尺寸的增加。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401,在減振器機構420中,外減振器422布置在徑向外側,而內減振器423布置在徑向內側,并且傳遞到驅動板10的驅動力從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中心支撐板組件似4和內減振器彈簧21b 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a。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此外,減振器機構420整體變形以基本平行于軸向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削弱減振器性能的變形。由此,減振器機構420將驅動力從外減振器側花鍵426f經由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以所述順序連續徑向傳遞到內聯接突出部27a*^a。因而,設備的尺寸進一步減小并且減振能力進一步提高,然后由于變形導致的減振器機構420中的摩擦可減小。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減振器機構420中的減振器性能,諸如防止壓抑音。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401,中心支撐板組件似4具有驅動力傳遞部424r,該驅動力傳遞部424r用作沿徑向方向形成的作用點鄰近部42 ,并且當驅動力傳遞時,每個外減振器彈簧21a接觸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一個周向端,而每個內減振器彈簧21b接觸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對應一個的另一周向端。因而,在用作作用點鄰近部42 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中,力從外減振器彈簧21a作用到的作用點可定位成在周向方向上盡可能地鄰近與力從內減振器彈簧21b作用到的作用點。因此,能夠盡可能地減小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周向長度。由此,足以確保傳遞驅動力的中心支撐板組件4M的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剛度,因此可加寬不傳遞驅動力的其它部分的面積以減小中心支撐板組件4M的重量。因而,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可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可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401,中心支撐板組件似4包括外環 424c,內環424d和中心環4Me。外環42 經由外彈簧聯接部424g將至少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彼此聯接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內環424d設置在外環42 的徑向內側,并且經由內彈簧聯接部4241將至少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彼此聯接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中心環 424e徑向設置在外環42 與內環424d之間以便可相對于外環42 和內環424d旋轉,并且將外減振器彈簧21a聯接到內減振器彈簧21b以便能夠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r在其間傳遞驅動力。因而,中心支撐板組件4 相對于減振器機構420中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將通過外環42 經由外彈簧聯接部424g連續聯接的至少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通過中心環42 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r連續聯接到通過內環424d經由內彈簧聯接部4241連續聯接的至少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因此,中心支撐板組件4M能夠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連續聯接至少兩個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兩個內減振器彈簧21b,即一組總共四個減振器彈簧21。 由此,因為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所以能夠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此外,能夠擴展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接合的旋轉速度范圍,因此鎖定離合器機構50可在較低的旋轉速度范圍中接合。因而,能夠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此外,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變矩器401,中心環42 具有在遠端42如處的外唇部424y,所述遠端42如是驅動力傳遞部424r的徑向外端,所述外唇部424y接收從外減振器彈簧21a作用的徑向力分量,外環42 聯接外減振器彈簧21a,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r相鄰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12大于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外彈簧聯接部424g相鄰的外減振器彈簧21a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13,而且內環424d具有在遠端42 !處的內唇部424p,所述遠端42 !是內彈簧聯接部4241的徑向外端,所述內唇部 424p接收從內減振器彈簧21b作用的徑向力分量,并且內環424d聯接內減振器彈簧21b, 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內彈簧聯接部4241相鄰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23大于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424ι 相鄰的內減振器彈簧21b的彈簧縱向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θ 22。因而,適當地確保每個外唇部424y的徑向長度和每個內唇部424p的徑向長度,因此可減小從外減振器彈簧21a和內減振器彈簧21b作用于外唇部424y和內唇部424p的徑向力分量。因此,能夠相應地相對縮短每個外唇部424y的徑向長度和每個內唇部424p的徑向長度。這樣,能夠減小中心支撐板組件4M的尺寸和重量。因而,可進一步提高減振能力,可進一步抑制壓抑音的出現等,并且可進一步改進燃料經濟性。注意的是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驅動力傳遞設備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它可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修改成各種形式。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可由多個上述實施例的組合形成。例如,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作用點鄰近部可設置用于根據第一到第三實施例中的任一個的傳動構件。在上文的描述中,在減振器裝置中,內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而外聯接部沿著旋轉軸線可軸向移動地聯接。代替地,也可適用的是,外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而內聯接部沿著旋轉軸線可軸向移動地聯接。在上文的描述中,減振器裝置構造為使得外減振器的外彈性體和內減振器的內彈性體相對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連續布置;然而,該構造不限于此。也可適用的是外減振器的外彈性體和內減振器的內彈性體平行于驅動力的傳遞路徑布置。在上文的描述中,如上所述,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設置為使得在周向方向上, 外傳遞部424ra的中心位置與內傳遞部424rb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并且外傳遞部424ra 和內傳遞部424rb整體上作為一個整體徑向延伸;然而,該構造不限于此。每個驅動力傳遞部424r例如可形成為使得外傳遞部424ra相對于周向方向的中心位置與內傳遞部424rb 相對于周向方向的中心位置偏離。在此情形中,在中心環形部424q中,在外傳遞部424ra 與內傳遞部424rb之間傳遞驅動力的部分的徑向厚度增加。在上文的描述中,在鎖定裝置中,摩擦接合表面由設置用于作為接合構件的鎖定活塞51的摩擦材料55和作為第二構件的前蓋30的前蓋內壁表面31d形成。代替地,也可適用的是摩擦材料陽設置在前蓋內壁表面31 d上,因此摩擦接合表面由軸向面對摩擦材料 55的鎖定活塞51的壁表面以及摩擦材料55形成。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驅動力傳遞設備能夠提高減振能力,并且適合應用于設有減振器裝置的各種驅動力傳遞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所述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 減振器裝置,所述減振器裝置包括多個彈性體,所述多個彈性體設置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并且所述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外聯接部,所述外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地聯接到所述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以及內聯接部,所述內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地聯接到所述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其中所述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的驅動力從所述外聯接部經由所述多個彈性體傳遞到所述內聯接部,然后傳遞到所述第二構件,并且所述減振器裝置的所述外聯接部和所述內聯接部中的一個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并且所述外聯接部和所述內聯接部中的另一個聯接部沿著旋轉軸線軸向可移動地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減振器裝置的所述內聯接部經由所述高剛性部固定地聯接,并且所述減振器裝置的所述外聯接部沿著所述旋轉軸線軸向可移動地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多個彈性體包括多個外彈性體和多個內彈性體,所述多個內彈性體設置在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徑向內側上,并且所述多個內彈性體經由傳動構件聯接到所述外彈性體,其中所述多個外彈性體構成外減振器,并且所述多個內彈性體構成內減振器,并且所述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的驅動力從所述外減振器的所述外聯接部傳遞到所述多個外彈性體,將傳遞到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驅動力經由所述傳動構件傳遞到所述多個內彈性體,并且將傳遞到所述多個內彈性體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內減振器的所述內聯接部,然后傳遞到所述第二構件。
4.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所述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 第一構件,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減振器裝置,所述減振器裝置包括外減振器、內減振器和傳動構件,所述外減振器具有多個外彈性體以及聯接到所述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的徑向外側外聯接部,所述內減振器具有設置在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徑向內側的多個內彈性體,并且所述傳動構件將所述外彈性體聯接到所述內彈性體;第二構件,所述第二構件具有徑向內部,所述徑向內部聯接到設置在所述內減振器的徑向內側的內聯接部,并且所述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所述流體傳動裝置;第一聯接部,所述第一聯接部將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徑向外部聯接到所述外減振器的所述外聯接部,使得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徑向外部和所述外減振器的所述外聯接部能夠一體地旋轉且能夠沿著旋轉軸線彼此相對軸向移動;以及第二聯接部,所述第二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將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徑向內部聯接到所述內減振器的所述內聯接部,使得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徑向內部和所述內減振器的所述內聯接部能夠一體地旋轉。
5.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減振器裝置,所述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設置在徑向外側的外減振器的外聯接部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外減振器的多個外彈性體,所述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所述多個外彈性體的驅動力經由傳動構件傳遞到設置在所述外彈性體的徑向內側上的內減振器的多個內彈性體, 并且所述減振器裝置將傳遞到所述多個內彈性體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內減振器的內聯接部;第一聯接部,所述第一聯接部將第一構件的徑向外部聯接到所述外減振器的所述外聯接部,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使得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徑向外部和所述外減振器的所述外聯接部能夠在其間傳遞驅動力并且能夠沿著旋轉軸線彼此相對軸向移動; 以及第二聯接部,所述第二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將第二構件的徑向內部固定地聯接到所述內減振器的所述內聯接部,所述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使得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徑向內部和所述內減振器的所述內聯接部能夠在其間傳遞驅動力。
6.根據權利要求3到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傳動構件具有沿徑向方向形成的作用點鄰近部,并且,當所述傳動構件傳遞驅動力時,所述外彈性體中的每一個外彈性體接觸所述作用點鄰近部的一個周向端,而且所述內彈性體中的每一個內彈性體接觸所述作用點鄰近部的另一周向端。
7.根據權利要求3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 所述減振器裝置包括外中心支撐構件,所述外中心支撐構件支撐所述外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所述外中心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外端處具有所述外聯接部;所述傳動構件,所述傳動構件在所述外中心支撐構件的軸向側方上支撐所述外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所述傳動構件支撐所述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以及內部側方支撐構件,所述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所述傳動構件的軸向側方上支撐所述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所述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內端處具有所述內聯接部。
8.根據權利要求3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 所述減振器裝置包括所述傳動構件,所述傳動構件支撐所述外彈性體和所述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外部側方支撐構件,所述外部側方支撐構件在所述傳動構件的軸向側方上支撐所述外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所述外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外端處具有所述外聯接部;以及內部側方支撐構件,所述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所述傳動構件的軸向側方上支撐所述內彈性體以便能夠傳遞驅動力,并且所述內部側方支撐構件在其徑向內端處具有所述內聯接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 所述傳動構件包括外環,所述外環經由外彈性體聯接部聯接至少兩個外彈性體,使得所述至少兩個外彈性體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內環,所述內環設置在所述外環的徑向內側,并且所述內環經由內彈性體聯接部聯接至少兩個內彈性體,使得所述至少兩個內彈性體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以及中心環,所述中心環徑向設置在所述外環與所述內環之間,以便能夠相對于所述外環和所述內環旋轉,并且所述中心環經由驅動力傳遞部將所述外彈性體聯接到所述內彈性體,使得所述外彈性體和所述內彈性體能夠向彼此傳遞驅動力。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中心環在驅動力傳遞部的徑向外端處具有外唇部,所述外唇部接收從所述外彈性體中的對應一個外彈性體作用的徑向力分量,所述外環聯接所述外彈性體,使得通過在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相鄰的所述外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大于通過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經由所述外彈性體聯接部相鄰的所述外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并且所述內環在所述內彈性體聯接部的徑向外端處具有內唇部,所述內唇部接收從所述內彈性體中的對應一個內彈性體作用的徑向力分量,并且所述內環聯接所述內彈性體,使得通過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經由所述內彈性體聯接部相鄰的所述內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大于通過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經由驅動力傳遞部相鄰的所述內彈性體的中心線的相交在徑向內側處形成的角度。
11.根據權利要求3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構件設有外減振器定位部,所述外減振器定位部固定到從所述驅動源輸出驅動力的驅動源輸出軸,并且所述外減振器定位部徑向定位所述外減振器;并且所述第二構件設有內減振器定位部,所述內減振器定位部經由軸承由所述驅動源輸出軸可旋轉地支撐以便與所述驅動源輸出軸同軸,并且所述內減振器定位部徑向定位所述內減振器。
12.根據權利要求1到1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流體傳動裝置能夠將傳遞到所述第二構件的驅動力經由液壓流體傳遞到輸出軸, 所述驅動力傳遞設備進一步包括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包括接合構件、摩擦接合表面和液壓流體通道,所述接合構件設置在所述第二構件的流體傳動裝置側,以便相對于所述第二構件可軸向移動,所述摩擦接合表面允許所述接合構件的徑向外端與所述第二構件摩擦接合,而且所述液壓流體通道沿所述軸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接合構件與所述第二構件之間,以便可在鄰近所述摩擦接合表面的一側與所述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連通,其中所述鎖定裝置能以如下的方式將傳遞到所述第二構件的驅動力經由所述接合構件傳遞到所述輸出軸,即隨著所述液壓流體從所述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流向所述液壓流體通道,所述接合構件接近所述第二構件并經由所述摩擦接合表面與所述第二構件摩擦接合, 并且所述液壓流體通道形成為使得當所述液壓流體從所述流體傳動裝置的所述內側流動時,所述摩擦接合表面下游的所述液壓流體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的流動形成遠離所述第二構件的流體傳動裝置側的單向流動。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驅動力傳遞設備,其中所述液壓流體通道形成為使得當所述液壓流體從所述流體傳動裝置的內側流動時,所述摩擦接合表面下游的通道橫截面積朝著下游側以階梯方式逐漸增加。
全文摘要
一種驅動力傳遞設備,包括減振器裝置(20),該減振器裝置包括多個彈性體(21),所述多個彈性體設置在第一構件(10)與第二構件(30)之間,驅動力從驅動源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而所述第二構件將驅動力傳遞到流體傳動裝置(40);外聯接部(25a,26a),所述外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地聯接到所述第一構件(10)的徑向外部(12);以及內聯接部(27a,28a),所述內聯接部可一體旋轉地聯接到所述第二構件(30)的徑向內部。所述減振器裝置(20)將傳遞到所述第一構件(10)的驅動力從所述外聯接部(25a,26a)經由所述多個彈性體(21)傳遞到所述內聯接部(27a,28a),然后傳遞到所述第二構件(30)。所述減振器裝置(20)的所述外聯接部(25a,26a)和所述內聯接部(27a,28a)中的一個聯接部經由高剛性部(29)固定地聯接,而另一個聯接部可沿著旋轉軸線(X)軸向移動。
文檔編號F16F15/129GK102171493SQ200980138692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30日
發明者岡田卓也, 村田清仁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