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側護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護板。
背景技術:
如圖5所示,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側護板結構的局部示意圖,該側護板由主板1' 和位于該主板1'兩側的邊柱2'組成,該側護板的邊柱2'包括有相互連接的第一側邊 21'、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其中,第一側邊21'和第三側邊23'相對,第二側邊 22'位于主板1'的一側,并且,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之間圍成一 橫向設置且呈U形截面的柱體結構,沿第二側邊22'的縱向還開設有一可加強承載力的凹 槽221 ‘。但是,上述結構側護板邊柱是采用沖壓成型的,各側邊和彎折部的厚度相同,第一 側邊21'和第二側邊22'在交界線處形成直角24',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而且,邊柱2'的 三條側邊只有在第二側邊22'上開設有凹槽221'作為加強結構,在第一側邊21'和第二 側邊22'的交界處,以及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的交界處都是彎折成型,沒有其他 加強筋結構,使用時,邊柱2' —旦受到擠壓,相鄰側邊交界處很容易發生扭曲變形,使得邊 柱的結構不穩定,進而降低側護板的承載力和抗壓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可減小邊柱在彎折部的應力集中且能有效防止邊柱變形的側護板,該側護板具有更高的承載能力和 抗變形能力。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側護板,包括有主板和連 接在該主板兩側的邊柱,所述的邊柱包括有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并且,所述第 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形成一橫向設置的且截面為U形的柱體結構,所述第三側邊 的縱向邊沿朝所述第一側邊彎折形成有L形翻邊,所述主板的側面和背面的結合部抵靠連 接在對應側的L形翻邊而使主板和兩邊柱互成一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邊、第二側 邊和第三側邊為壓鑄成型的一體件,所述第二側邊內側和第三側邊內側之間沿縱向還壓鑄 成型有一截面呈L型的加強筋,該加強筋沿縱向的一邊沿和所述第二側邊的內側相連,該 加強筋沿縱向的另一邊沿和所述第三側邊的內側相連,并且,所述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的 交接部內側為圓弧過渡面。為了提高邊柱側邊的強度,所述第二側邊沿縱向還成型有向所述主板側凹陷的燕尾槽。為了進一步提高邊柱側邊的強度,所述第三側邊沿縱向還成型有向所述第一側邊 側凹陷的凹槽。作為優選,所述的凹槽有兩排,分別沿所述第三側邊的縱向并排設置,并且,所述 凹槽的橫截面為方形或半圓形。為了提高側邊在交接處的強度和抗變形能力,所述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的交接部為圓弧過渡邊,該圓弧過渡邊的外表面沿縱向成型有向所述加強筋側凹陷的狹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邊柱采用壓鑄成型,邊柱相鄰側邊的交界處可形成圓弧過渡,避免了應力集中,而且,壓鑄成型的邊柱各側邊的厚度可以加工成不 同的尺寸,實現在彎角處加厚,避免了沖壓成型的邊柱各側邊和彎角處均等厚的缺陷;并 且,在邊柱的其中兩個相鄰側邊之間還設置了加強筋,能夠提高側邊的抗變形和抗壓能力, 增強了邊柱的承載能力,側邊上還增設有凹槽,以提高側邊的剛度與機械強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圖1所示裝配結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圖3所示裝配結構的俯視圖。圖5為現有技術中的側護板立體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2 該側護板采用分體式結構,包括有主板1和連接在該主板1兩側的邊柱2,邊柱2 由壓鑄成型為一體件的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組成,并且,第一側邊21、 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形成一橫向設置的U形截面,第三側邊23的縱向邊沿朝第一側 邊21彎折形成有L形翻邊24,主板1的側面和背面的結合部抵靠連接在對應側的L形翻邊 24而使主板1和兩邊柱2互成一體件。其中,第一側邊21和第二側邊22的交接部呈圓角,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的 交接部也為圓角,由于本實施例采用壓鑄成型工藝,相鄰側邊在圓角處的厚度大于側邊的 厚度,增強了相鄰側邊在圓角交接處的強度,并且,第二側邊22沿縱向還成型有一開口向 外的燕尾槽221,第三側邊23沿縱向還成型有兩排并行設置的凹槽231,凹槽231的開口向 外且橫截面為方形(該凹槽的橫截面也可以為半圓形或弧形)。第二側邊22內側和第三側邊23內側之間沿縱向還設置有一截面呈L型的加強筋 25,該加強筋25沿縱向的一邊沿和第二側邊22的內側相連,該加強筋25沿縱向的另一邊 沿和第三側邊23的內側相連,并且,第一側邊21和第二側邊22的交接部內側為圓弧過渡 面,于是,加強筋25、第二側邊22和第三側邊23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空腔A,該空腔A結構 增強了邊柱2的整體剛性,提高了邊柱2的機械強度與抗變形能力,使用穩定性優良,使得 側護板的使用壽命更長。實施例二,參見圖3、圖4 本實施例的側護板也包括有主板3和連接在該主板兩側的邊柱4,邊柱4由壓鑄成 型為一體件的第一側邊41、第二側邊42和第三側邊43組成,并且,在第二側邊42內側和 第三側邊43內側之間沿縱向還壓鑄成型有一截面呈L型的加強筋44,加強筋44、第二側邊 42和第三側邊43之間形成封閉的空腔B,該空腔結構增強了邊柱的整體剛性,提高了邊柱 的機械強度與抗變形能力,使得側護板的穩定性優良,使用壽命更長。[0022] 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第三側邊43沿縱向成型有兩排并排設置的凹 槽431,該凹槽431的開口向外且橫截面為半圓形,并且,在第二側邊42和第三側邊43的交 接部圓角的外側沿縱向還成型有一狹槽45,該狹槽45的橫截面由一段圓弧451和兩段彎鉤452組成,其中,彎鉤452分別由圓弧451的兩端朝該圓弧外凸的反向彎折而成,該狹槽45 結構可以進一步提高邊柱在圓角處的強度,提高圓角的抗變形能力。
權利要求一種側護板,包括有主板和連接在該主板兩側的邊柱,所述的邊柱包括有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并且,所述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形成一橫向設置的且截面為U形的柱體結構,所述第三側邊的縱向邊沿朝所述第一側邊彎折形成有L形翻邊,所述主板的側面和背面的結合部抵靠連接在對應側的L形翻邊而使主板和兩邊柱互成一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為壓鑄成型的一體件,所述第二側邊內側和第三側邊內側之間沿縱向還設置有一截面呈L型的加強筋,該加強筋沿縱向的一邊沿和所述第二側邊的內側相連,該加強筋沿縱向的另一邊沿和所述第三側邊的內側相連,并且,所述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的交接部內側為圓弧過渡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邊沿縱向還成型有向所述 主板側凹陷的燕尾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側邊沿縱向還成型有向所述 第一側邊側凹陷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側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有兩排,分別沿所述第三側 邊的縱向并排設置,并且,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方形或半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側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邊和 第三側邊的交接部為圓弧過渡邊,該圓弧過渡邊的外表面沿縱向成型有向所述加強筋側凹 陷的狹槽。
專利摘要一種側護板,包括有主板和邊柱,邊柱的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形成一橫向設置的且截面為U形的柱體結構,第三側邊形成有L形翻邊,主板的側面和背面的結合部抵靠連接在對應側的L形翻邊,其特征在于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為壓鑄成型的一體件,第二側邊內側和第三側邊內側之間沿縱向還設置有一截面呈L型的加強筋,加強筋沿縱向的一邊沿和第二側邊的內側相連,該加強筋沿縱向的另一邊沿和第三側邊的內側相連,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的交接部內側為圓弧過渡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邊柱采用壓鑄成型,邊柱相鄰側邊的交界處可形成圓弧過渡,避免了應力集中,邊柱兩個相鄰側邊之間還設置了加強筋,能夠提高邊柱抗變形和抗壓能力。
文檔編號F16S5/00GK201550910SQ20092019837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4日
發明者朱建華 申請人: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