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雜質分離氣壓卸載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汽車用雜質分離氣壓卸載閥。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上使用的氣壓卸載閥,是采用一塊上面有許多小孔的金屬薄片,對其壓縮空氣中的雜質進行過濾。如果這塊金屬薄片上的孔太小,壓縮空氣中的雜質,容易將其小孔堵塞,影響氣流;如果這塊金屬薄片上的孔偏大,則根本起不到壓縮空氣中的雜質過濾作用,因此,空氣中和空壓機工作中產生的油、水、積碳等雜質,順利的進入到汽車氣壓制動管路當中。導致相關氣制動元件產生漏氣、提前損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將汽車壓縮空氣中的油、水、積碳等雜質分離的氣壓卸載閥,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濾芯罩內裝入多層濾芯,組成多層濾芯分總成,置入閥體中。在閥體側面連接一個再生儲氣罐。[0005]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兩大特點 其一 .本卸載閥工作時,壓縮空氣中的油、水、積碳等雜質經多層濾芯分總成過濾后,被阻止進入汽車氣壓制動管路;然后在卸載閥氣壓卸載的同時,通過再生儲氣罐的氣壓反沖,將其排入大氣。多層濾芯分總成始終保持自身清潔,既具有良好的過濾作用而又不被堵塞。 其二 .本卸載閥雖然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增加了上述功能,但安裝尺寸與現有卸載閥一致,因此結構緊湊、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特別適用于輕型汽車和農用汽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0009] 圖2 、為圖1的G-G剖視圖[0010] 圖3、為圖2的L-L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氣壓卸載閥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如圖1、圖2、圖3所示挺桿IO上依次裝有閥門12、回位彈簧11、彈簧座8、皮碗9及蓋板7。挺桿10上有一小槽,用彈性擋圈6卡住,組成皮碗分總成,置入閥體36中,在皮碗分總成上依次裝有平衡彈簧座5、平衡彈簧4、平衡彈簧壓板3、調節螺母2、調整螺釘1和上體37,并用四顆螺釘38固定在閥體36上。 閥體36的下端裝有活塞16,活塞16上裝有密封圈15、排氣閥門17 ;活塞16底部裝有排氣彈簧20、排氣彈簧座21、密封圈18和下體39。閥體36下部有一槽,用彈性擋圈19將上述各件固定在閥體36上。 閥體36的左端,裝有單向閥門13,套在錐型彈簧14小端上。錐型彈簧14的大端卡在閥體36槽內。 如圖3所示濾芯罩33內裝入多層濾芯35,組成多層濾芯分總成,置入閥體36中。多層濾芯分總成上有一圓弧,位于閥體36的D腔內壁直徑上。在多層濾芯分總成上面裝有網板34。閥體36上面有一槽,用彈性擋圈32將上述各件固定在閥體36內。然后在其上面裝有密封圈27、密封圈28和氣罐底座24并用螺釘23將其固定在閥體36上。在氣罐底座24上面裝有密封圈31和氣罐22,用螺釘29和螺母30將其連為一體,組成再生儲氣罐。序號25、26為堵頭。 下面結合圖1、圖2、圖3簡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由空壓機輸出的壓縮空氣,從進氣口 E處進入D腔,經過濾芯分總成過濾后,通過氣道M處,從出氣口 F處輸出,進入汽車氣壓制動管路。同時部分壓縮空氣分別到達B腔和C腔(再生儲氣罐)。當B腔壓力達到810-830kpa時,皮碗分總成克服平衡彈簧4預壓力而上移,打開閥門12,氣壓推動活塞16下移,打開排氣閥門17。此時單向閥門13關閉,來自空壓機的壓縮空氣,經排氣口H處直接排入大氣。與此同時,C腔(再生儲氣罐)的氣壓也向過濾分總成反沖,將滯留在D腔和粘附在濾芯分總成上的油、水、積碳等雜質,經排氣口 H處排入大氣。 當出氣口 F處的壓力下降60-130kpa時,B腔壓力同時下降.皮碗分總成下移,將閥門13關閉,活塞16在排氣彈簧20的作用下將排氣閥門17關閉,空壓機恢復向汽車氣壓制動管路供氣。 當上述過程失效,導致系統壓力過載時,卸載閥內部的活塞16在1300kpa左右將排氣閥門17打開,從而實現過載保護。
權利要求一種雜質分離氣壓卸載閥,其特征在于閥體內裝有多層濾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質分離氣壓卸載閥,其特征是在其閥體側面連接著一個再生儲氣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雜質分離氣壓卸載閥,其特征是將濾芯罩內裝入多層濾芯,組成多層濾芯分總成,置入閥體中。在閥體側面連接一個再生儲氣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是1、能將壓縮空氣中的油、水、積碳等雜質經濾芯分總成過濾后,被阻止進入汽車氣壓制動管路;然后在卸載閥氣壓卸載的同時,通過再生儲氣罐的氣壓反沖,將其排入大氣。濾芯分總成始終保持自身清潔,有良好的過濾作用而又不被堵塞。2、本實用新型,雖然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增加了上述功能,但安裝尺寸、與現有卸載閥一致,因此結構緊湊、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特別適用于輕型汽車和農用汽車。
文檔編號F16K17/04GK201487328SQ200920162960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1日
發明者黃斌 申請人: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