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減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減震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減震器。
背景技術:
懸架是車架與車身(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其質量的好壞直
接影響著整車行駛的平順性、舒適性。現代汽車的懸架盡管有各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但是一
般由彈性元件、減震器和導向機構三部分組成,其中,減震器是最精密的部件。據統計,減震
器質量問題中的漏油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車輛在運行過程中,泥漿、灰塵和沙粒等雜質
侵襲入減震器內部,極大地損傷連桿和油封而最終導致漏油。這其中,有部分因素是防塵罩
等減震器的外圍保護部件設計裝配不合理,造成外界的雜物顆粒容易侵入。 現有技術中的一種轎車用減震器,該減震器包括缸體、活塞桿、防塵罩、彈簧、彈簧
上座組合、襯管組合和外聯接套。外聯接套上固接有螺栓。活塞桿的一端插入缸體內,另
一端與彈簧上座相連接;活塞桿上附有緩沖體組合,緩沖體一端連接在襯管組合上;防塵
罩包括具有一內腔的本體,以及本體上端與緩沖體組合中的緩沖體相嵌套的內彎部。這其
中,由于緩沖體組合中的緩沖體對減震器起緩沖作用,在活塞桿快壓縮到極限位置時起限
位作用,所以材質較軟,所以防塵罩上端內彎部與緩沖體組合中材質較軟的緩沖體的嵌套
將會是軟接觸,同時由于防塵罩下端與缸筒之間有一定的間隙。當車輛發生震動防塵罩向
下移動時,防塵罩將會偏移,從而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防塵罩下端內圈一邊與缸筒發生
干涉,另一邊與缸筒間隙變大,造成外界的雜物顆粒容易從間隙變大處侵入,影響了減震器
的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減震器外界雜物顆粒容易從防塵罩
與缸筒之間的間隙進入減震器內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新的減震器,使得外界雜物顆粒
不容易從防塵罩與缸筒之間的間隙進入減震器內部,延長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震器,包括缸體、一端插入所述
缸體內且可相對缸體移動的活塞桿、與所述活塞桿另一端連接的外聯接套、套設在活塞桿
上且與外聯接套連接的緩沖體、一端內嵌于緩沖體上且另一端自由延伸并套設在所述缸體
上的防塵罩、以及套設于防塵罩外端且一端與外聯接套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缸體相連的彈
簧,其中,沿緩沖體的外圍設置有與緩沖體連接的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材質比緩沖體硬,
所述防塵罩通過所述連接體與緩沖體相連接。 與現有的減震器相比,本實用新型減震器的防塵罩通過一較硬質材料的連接體與 緩沖體相連接,當車輛發生震動防塵罩隨緩沖體一起向下移動時,防塵罩不會相對緩沖體 發生偏移,使得外界的雜物顆粒不能侵入減震器的內部,延長了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減震器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 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 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減震器包括缸體7、一端插入所述缸體7內且可相對缸體7移動的活 塞桿4、與所述活塞桿4另一端連接的外聯接套1、套設在活塞桿4上且與外聯接套1連接 的緩沖體2、一端內嵌于緩沖體2上且另一端自由延伸并套設在所述缸體7上的防塵罩5、 以及套設于防塵罩5外端且一端與外聯接套1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缸體7相連的彈簧6,其 中,沿緩沖體2的外圍設置有與緩沖體2連接的連接體3,所述連接體3的材質比緩沖體2 硬,所述防塵罩5通過所述連接體3與緩沖體2相連接。 所述連接體3設置在緩沖體2軸向的中間位置處,所述連接體3朝向緩沖體2的 一端設有連接部31,所述連接部31為凸出端面的半圓弧結構,所述緩沖體2設置有與所述 連接體3過盈配合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容納所述連接體3設有連接部31的端面。所述 凹槽21的底部設有配合所述連接部31的裝配槽211。當緩沖體2與缸體7發生柔性碰撞 時,凹槽21外圍受到的沖擊力平衡地作用于連接體3,使得連接體3不易相對緩沖體2發生 偏移;所述連接體3還設有與防塵罩5密閉配合的裝配部32,所述裝配部32呈現"L"型, 與防塵罩5的與緩沖體2所連接的端部內壁配合,裝配部32與防塵罩5配合防止外界雜質 進入減震器內部。 所述防塵罩5、緩沖體2可以由本領域公知的各種緩沖材料形成,例如橡膠、塑料、 聚氨酯等;而連接體3的材料優選為P0M,又稱賽鋼、特靈。POM材料的硬度大于橡膠、塑料、 聚氨酯的硬度,當防塵罩5隨緩沖體2 —起相對活塞桿4軸向移動時,防塵罩5不會相對緩 沖體2發生偏移,防塵罩5自由端內圈不會與缸體7發生干涉,也使得外界的雜物顆粒不能 通過防塵罩5與缸體7之間的間隙侵入減震器的內部。 防塵罩較寬松地套在該活塞桿4上。而緩沖體2與該活塞桿4之間的間隙較小。 在工作時,防塵罩5可以沿活塞桿4的軸向伸縮。所述防塵罩5的自由端延伸并套裝在所 述缸體7上,在工作時,防塵罩5沿缸體7的軸向在缸體7外移動,而且,通常防塵罩5的該 自由端與缸體7的外周緣之間具有一定間隙,以利于散熱。 使用時,通常將外聯接套1安裝到車輛的車身上,將缸體7安裝到車輛的扭轉梁 上,并在缸體7內注入壓力油。當車輛受到震動時,彈簧6壓縮,使得活塞桿4在缸體7內 作活塞運動,壓力油反復地從缸體7的一個內腔通過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個內腔中,孔隙 壁與壓力油間的磨擦以及油液分子間的摩擦便形成了對車架震動的阻尼力,使車架、車身 的震動能量轉化為熱能,并被油液和殼體所吸收,然后散發到大氣中,并且緩沖體2與缸體 7發生柔性碰撞,從而減震器會消除震動。 與現有的減震器相比,本實用新型減震器的防塵罩5通過一較硬質材料的連接體 3與緩沖體2相連接,當車輛發生震動防塵罩5隨緩沖體2 —起向下移動時,防塵罩5不會相對緩沖體2發生偏移,使得外界的雜物顆粒不能侵入減震器的內部,延長了減震器的使 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減震器,包括缸體、一端插入所述缸體內且可相對缸體移動的活塞桿、與所述活塞桿另一端連接的外聯接套、套設在活塞桿上且與外聯接套連接的緩沖體、一端內嵌于緩沖體上且另一端自由延伸并套設在所述缸體上的防塵罩、以及套設于防塵罩外端且一端與外聯接套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缸體相連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沿緩沖體的外圍設置有與緩沖體連接的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材質比緩沖體硬,所述防塵罩通過所述連接體與緩沖體相連接。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設置在緩沖體軸向的中間 位置處。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朝向緩沖體的一端設有連 接部,所述連接部為凸出端面的半圓弧結構。
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體設置有與所述連接體過盈 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容納所述連接體設有連接部的端面。
5. 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設有配合所述連接部 的裝配槽。
6.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設有與防塵罩密閉配合的 裝配部,所述裝配部呈現"L"型,與防塵罩的與緩沖體所連接的端部內壁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器,包括缸體、一端插入所述缸體內且可相對缸體移動的活塞桿、與所述活塞桿另一端連接的外聯接套、套設在活塞桿上且與外聯接套連接的緩沖體、一端內嵌于緩沖體上且另一端自由延伸并套設在所述缸體上的防塵罩、以及套設于防塵罩外端且一端與外聯接套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缸體相連的彈簧,其中,沿緩沖體的外圍設置有與緩沖體連接的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材質比緩沖體硬,所述防塵罩通過所述連接體與緩沖體相連接。與現有減震器相比,本實用新型減震器的防塵罩通過一較硬質材料的連接體與緩沖體相連接,車輛發生震動防塵罩隨緩沖體一起向下移動時,防塵罩不會相對緩沖體發生偏移,使得外界的雜物顆粒不能侵入減震器的內部。
文檔編號F16F9/32GK201437835SQ200920133389
公開日2010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葉文周, 呂高峰, 王宇飛, 王洪春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