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金屬擠壓襯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機械傳動裝置中的軸套,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輪
船、飛機及其余機械傳動裝置中要求強度高并且耐磨又好的雙金屬擠壓襯套。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國內外機械行業里,為了節約貴重的有色金屬銅,又要保證軸套的高耐 磨性和低磨擦系數和承載能力強要求,開發應用了鋼基銅合金雙金屬軸套,該種軸套將鋼 的高承載性和銅的耐磨性較好地結合在一起。但現有生產鋼基銅合金雙金屬軸套技術中, 因工藝不同,產品的性能有很大的差異;通常有(1)采用在鋼板上燒結一層銅合金層,經軋 制、切斷、巻圈、制成帶開口縫的軸套;(2)采用整體式鋼套內孔表面上燒結一層銅粉層,再 經機械加工后可做成精度高的軸套;(3)采用整體鋼套內熔結一層厚度為1-2毫米的銅合 金層,加工成為整體式軸套。但經上述工藝生產的軸套由于存在鋼和銅合金結合力差,而且 因厚度不均勻、承載能力不強、精度不高而難用于高精度和大載荷的機械上或因工藝復雜、 成本高而難于真正形成生產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度高并且耐磨又好的雙金屬擠壓襯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達到,即這種雙金屬擠壓襯套,包括
鋼外套和銅合金內套,其特征在于銅合金內套是一個用錫磷青銅合金制成的內套。 為了提高的鋼外套和銅合金內套相互結合的緊密性和可靠性,兩者之間可以通過
擠壓的方式靜配合或過渡配合加螺釘或定位銷固定。 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銅合金,內套壁厚度在0. 5-1. 5mm為佳; 當雙金屬擠壓襯套用于軸與軸套之間處于高速運動的場合時,為了減少摩擦、提 高兩者的使用壽命,可在襯套上設油槽和油孔。 按照上述組裝而成的雙金屬擠壓襯套,經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所進 行的耐磨、耐溫性試驗證明平均體積磨損率有潤滑脂時為3. 645X 10—6cm/s,無潤滑脂 時為6. 498X 10—6cm/s ;有油脂潤滑,膠合負荷為44kg/cm2,無油脂潤滑,膠合負荷為30kg/ cm2 ;有油潤滑時,摩擦系數為0. 00965,無油潤滑時,摩擦系數為0. 022。上述試驗數據表 明,本實用新型的耐磨性,特別是抗粘附磨損能力較好,抗膠合能力較強,允許使用溫度較 高,可達216°C ,許用PV值在有油脂潤滑條件下可達97kgf/cm2,m/S,無油潤滑時的PV可達 44kgf/cm2, m/s。又經重慶大學材料力學實驗室對樣品進行的拉伸、扭轉、硬度等項目的測 試表明其抗拉、抗扭能力強,平均布氏硬度高達HBS170。 綜上所述,本發明制作的產品其抗疲勞性能好,彈性好,耐磨耐溫度高,耐腐蝕能 力強,可廣泛適用于汽車、船舶、飛機及其余機械中的相關場合的軸套使用。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1、圖2中1為鋼外套,2為銅合金內套,3為油孔,4為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一種雙金屬擠壓襯套,包括鋼外套1和銅合金內套2,其特征在于銅 合金內套2是一個用錫磷青銅合金制成的內套。 參見圖l,為了提高的鋼外套l和銅合金內套2相互結合的緊密性和可靠性,在本 實施例中兩者之間通過過渡配合的方式連接。該實施例作為剎車轂的軸套使用,銅合金內 套2的壁厚在0. 5mm。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是在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增設了油槽4和油 孔3,該實施例主要用于汽車牙包中的軸套使用。
權利要求一種雙金屬擠壓襯套,包括鋼外套(1)和銅合金內套(2),其特征在于銅合金內套(2)是一個用錫磷青銅合金制成的內套;鋼外套(1)和銅合金內套(2)之間可以通過擠壓的方式靜配合或過渡配合或在過渡配合基礎上加螺釘或定位銷的方式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雙金屬擠壓襯套,其特征在于銅合金內套(2)壁厚在0. 5-1. 5mm為佳。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金屬擠壓襯套,其特征在于襯套上設油槽(4)和油 孔(3)。
專利摘要一種強度高并且耐磨性又好的雙金屬擠壓襯套,包括鋼外套和銅合金內套,其特征在于銅合金內套是一個用錫磷青銅合金制成的內套;兩者之間可以通過擠壓的方式靜配合或過渡配合加螺釘或定位銷固定。其抗疲勞性能好,彈性好,耐磨、耐溫度高,耐腐蝕能力強,可廣泛適用于汽車、船舶、飛機及其余機械中的相關場合的軸套使用。
文檔編號F16C33/10GK201461740SQ20092012726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1日
發明者封儀 申請人: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