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 置,特別涉及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 構改良。
背景技術:
原有的釜用機械密封裝置一般為非接觸式密封裝置,動環 上在與靜環靠近的一側端面上采用激光雕刻技術刻有導風槽, 在使用過程中動環與靜環分離,兩者不接觸,無摩擦,然而采 用激光雕刻技術雕刻導風槽技術要求高,成本高。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接觸式空氣潤 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該密封裝置的動環 的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且使用可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 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包 括動環和靜環,動環包括大氣端動環和介質端動環,靜環包括 大氣端靜環和介質端靜環,大氣端動環與大氣端靜環接觸,介 質端動環與介質端靜環接觸,動環相對定位于主軸上,靜環固 設于機體上,動環接觸靜環的一側端面上沿軸向延伸有一環狀 冷卻槽,該冷卻槽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 風口。通風口將冷卻槽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穿透,使冷卻槽內部空氣與外部空氣連通,在使用過程中動環與靜環始終接 觸,當動環隨主軸旋轉時冷卻槽內空氣在冷卻槽內流動,并通 過通風口將外部冷空氣吸入,將內部熱空氣排出,通過空氣流 動帶走動環與靜環摩擦產生的熱量。
所述冷卻槽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上均勻間隔設有八個 通風口。
所述通風口為凹槽狀切口。
所述通風口為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動環接觸靜 環一側端面上沿軸向延伸有一環狀冷卻槽,該冷卻槽遠離軸心 線一側的槽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風口 。通風口將冷卻槽遠離 軸心線一側的槽壁穿透使冷卻槽內部空氣與外部空氣連通,使 用過程中通過空氣流動快速有效的帶走動環與靜環摩擦產生 的熱量,使用可靠,結構簡單且成本較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動環朝向靜環面視圖; 圖3為圖2的A-A向剖面圖; 圖4為圖3的B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 的結構改良,包括動環1和靜環2,動環包括大氣端動環11
和介質端動環12,靜環包括大氣端靜環21和介質端靜環22, 大氣端動環與大氣端靜環接觸,介質端動環與介質端靜環接觸,動環1相對定位于主軸3上,靜環2固設于機體4上,動 環1接觸靜環2的一側端面上沿軸向延伸有一環狀冷卻槽5, 該冷卻槽5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風口 6。通風口 6將冷卻槽5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穿透,使冷卻 槽5內部空氣與外部空氣連通,在使用過程中動環1與靜環2 始終接觸,當動環1隨主軸3旋轉時冷卻槽5內空氣在冷卻槽 內流動,并通過通風口 6將外部冷空氣吸入,將內部熱空氣排 出,通過空氣流動帶走動環與靜環摩擦產生的熱量。
所述冷卻槽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上均勻間隔設有八個 通風口。
所述通風口為凹槽狀切口。
所述通風口為孔。
權利要求1.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包括動環(1)和靜環(2),動環(1)相對定位于主軸(3)上,靜環(2)固設于機體(4)上,其特征是動環(1)接觸靜環(2)的一側端面上沿軸向延伸有一環狀冷卻槽(5),該冷卻槽(5)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風口(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 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其特征是冷卻槽遠離軸心線 一側的槽壁上均勻間隔設有八個通風口 。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 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其特征是通風口為凹槽狀切口。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其特征是通風口為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接觸式空氣潤滑型釜用機械密封裝置的動環的結構改良,包括動環和靜環,動環相對定位于主軸上,靜環固設于機體上,動環接觸靜環的一側端面上沿軸向延伸有一環狀冷卻槽,該冷卻槽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風口。通風口將冷卻槽遠離軸心線一側的槽壁穿透使冷卻槽內部空氣與外部空氣連通,使用過程中通過空氣流動快速有效的帶走動環與靜環摩擦產生的熱量,使用可靠,結構簡單且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F16J15/16GK201330845SQ20082021794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4日
發明者吳建明, 朱素梅, 王黎明 申請人:昆山市釜用機械密封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