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鈕式閥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龍頭閥芯,尤其是帶有冷熱進水通道的旋鈕式閥芯。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銷售的閥芯一般包括閥芯殼體和底蓋,閥芯殼體和底蓋包圍形成的內腔內設置定閥片和動閥片,動閥片配置有配置有搖桿控制水溫和水量,一般所涉及的動閥片只有一個,通過設置在動閥片上的水槽導引水流和控制冷熱水的出水量。但是這種閥芯由于結構限制一般只能在閥芯的上端設置可轉動和擺動的手柄控制龍頭,因此占用的空間較大,而且這種結構經人們長期使用,在外形設計上很難做出突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完全由旋鈕控制的旋鈕式閥芯,該閥芯涉及的控制旋鈕占用空間極小。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包括閥芯殼體和底蓋,閥芯殼體和底蓋包圍形成的內腔內設置定閥片和動閥片,動閥片配置有控制旋鈕,定閥片上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冷進水孔、熱進水孔和朝上開口的中轉盲孔,定閥片上還開設有與中轉盲孔導通的出水盲孔,動閥片包括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配備有控制旋鈕,水量調節動閥片上開設有水量調節槽,水溫調節動閥片上開設有水溫調節槽,閥芯殼體上帶有與出水盲孔導通的出水孔。
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旋鈕式閥芯包括分別由調節旋鈕控制的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當水流進入冷進水孔和熱進水孔時,首先可以同中轉盲孔、出水盲孔一道經過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的水溫和水量調節,最后由出水孔排出,因此使用者可以通過調節旋鈕分別旋動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分別進行水量和水溫的調節,而且調節旋鈕無需進行擺動調節,因此有條件直接設置在水龍頭殼體上進行旋動調節,這種調節旋鈕占用的空間極小,可以完全打破傳統水龍頭的外形設計限制,便于設計出更加新穎獨特的水龍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3圖1中的定闊片的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6為圖4中的定閥片的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8為圖7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9為圖7中的定閥片的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0中的定閥片的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五種實施例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15為圖13中的定閥片的結構平面示意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六種實施例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17為圖16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18為圖16中的定閥片的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19為出水孔設置于底蓋上的旋鈕式閥芯的結構分體示意圖。
圖20為圖19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鈕式閥芯的第一種實施例中包括閥芯殼體和底蓋,閥芯殼體和底蓋包圍形成的內腔內設置定閥片和動閥片,動閥片配置有控制旋鈕,定閥片1上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冷進水孔2、熱進水孔3和朝上開口的中轉盲孔4,定閥片1上還開設有與中轉盲孔4導通的出水盲孔5,所述動閥片包括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配備有控制旋鈕,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開設有水量調節槽8,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開設有水溫調節槽9,閥芯殼體上帶有與出水盲孔導通的出水孔18。其中,中轉盲孔4包括冷中轉盲孔10和熱中轉盲孔11,冷中轉盲孔10與冷進水孔2成對設置,熱中轉盲孔11與熱進水孔3成對設置,出水盲孔5包括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冷出水盲孔12與冷中轉盲孔10通過設置于定閥片1內的暗通道14溝通,熱出水盲孔13與熱轉中盲孔11通過設置于定閥片1內的暗通道14溝通,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的水量調節槽8包括冷水量調節槽15和熱水量調節槽16,冷水量調節槽15與冷進水孔2和冷中轉盲孔10匹配,熱水量調節槽16與熱進水孔3和熱中轉盲孔11匹配,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開設有一個上下貫通的水溫調節槽9,水溫調節槽9與熱出水盲孔13和冷出水盲孔12匹配,水量調節動閥片6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呈圓環狀,水溫調節槽9設置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環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包括一體成型的圓柱體6A和半圓基座6B,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圓柱體6A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重疊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其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的圓柱體6A插入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孔內,冷中轉盲孔IO、冷進水孔2、熱中轉盲孔11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的位置,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帶有向下的延伸部21A,該延伸部21A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混合出水孔17。
如圖4、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例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設置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7A和延伸部7B,水溫調節槽9設置于中心的延伸部7B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呈圓環狀分布,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圓環上,水溫調節動閥片7重疊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其中延伸部7B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內部的圓孔匹配并穿過該圓孔,冷中轉盲孔10、冷進水孔2、熱中轉盲孔11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位置,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闊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混合出水孔17。
如圖7、圖8、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例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設置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同一平面上,兩者各設置于定閥片1的兩個扇形面上,冷中轉盲孔10、冷進水孔2、熱中轉盲孔11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一個扇形區域,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另一個扇形區域,水量調節動闊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混合出水孔17。
如圖、10、圖ll、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例包括閥芯殼體和底蓋,閥芯殼體和底蓋包圍形成的內腔內設置定閥片和動閥片,動閥片配置有控制旋鈕,定閥片1上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冷進水孔2、熱進水孔3和朝上開口的中轉盲孔4,定閥片1上還開設有與中轉盲孔4導通的出水盲孔5,所述動閥片包括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配備有控制旋鈕,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開設有水量調節槽8,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開設有水溫調節槽9,閥芯殼體上帶有與出水盲孔導通的出水孔18。其中定閥片1上設置有一個中轉盲孔4,中轉盲孔4與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成套設置,定閥片l上設置有一個出水盲孔5,出水盲孔5通過暗通道14與中轉盲孔4溝通,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設置一個上下貫通的水量調節槽8,水量調節槽8與出水盲孔5匹配,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開設有一個水溫調節槽9,水溫調節槽9與成套的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匹配。水量調節動閥片6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呈圓環狀,水溫調節槽9設置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環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包括一體成型的圓柱體6A和半圓基座6B,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圓柱體6A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重疊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其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的圓柱體6A插入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孔內,出水盲孔5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的位置,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帶有向下的延伸部21A,該延伸部21A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混合出水孔17。
如圖13、圖14、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五種實施例與第四種實施例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設置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7A和延伸部7B,水溫調節槽9設置于中心的延伸部7B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呈圓環狀分布,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圓環上,水溫調節動閥片7重疊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其中延伸部7B與水量調節動閥片6內部的圓孔匹配并穿過該圓孔,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位置,出水盲孔5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混合出水孔17。
如圖16、圖17、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第六種實施例與第四種實施例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設置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同一平面上,兩者各設置于定閥片1的兩個扇形面上,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一個扇形區域,出水盲孔5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另一個扇形區域,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混合出水孔17。
在上述六種實施例中出水孔18的設置位置可以有兩種一種是如圖1所示設置于閥芯殼體的上端,經調節的冷熱水直接從該出水孔18排出,另一種是如圖19、圖20所示出水孔18設置于閥芯底蓋19上,底蓋19上設置該出水孔18的位置設置有與出水孔18導通的導管20,導管20穿過定閥片1、動閥片和密封閥片21,在本實施例中從混合出水孔17流出的混合水進入密封閥片21和閥芯殼體上部密封形成的空腔內,由于導管20穿過密封閥片21后就進入到該空腔內,因此經調節后的混合水最終由該導管20排向底蓋19上的出水孔18。
在上述六種實施例中,動閥片均包括動閥片本體和基座兩個部分,動閥片本體由陶瓷材料制成,可以作為調節水溫或水量的用途,而基座可以用塑料等制成,作為動閥片本體的固定架, 一般動閥片本體被基座包裹著。
在上述第三和第六種實施例中,處于同一平面且相對分置的兩個動閥片一般具有其交匯的位置,該兩動閥片在該交匯處都帶有耳孔22,而且閥芯底蓋19上一般會固定有軸桿23,軸桿23可以穿過定閥片1、兩動閥片的耳孔22和密封閥片21,兩動閥片可以繞軸桿23轉動。
權利要求1、一種旋鈕式閥芯,包括閥芯殼體和底蓋,閥芯殼體和底蓋包圍形成的內腔內設置定閥片和動閥片,動閥片配置有控制旋鈕,其特征是所述定閥片(1)上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冷進水孔(2)、熱進水孔(3)和朝上開口的中轉盲孔(4),定閥片(1)上還開設有與中轉盲孔(4)導通的出水盲孔(5),所述動閥片包括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水量調節動閥片(6)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配備有控制旋鈕,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開設有水量調節槽(8),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開設有水溫調節槽(9),閥芯殼體上帶有與出水盲孔(5)導通的出水孔(1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中轉盲孔(4)包 括冷中轉盲孔(10)和熱中轉盲孔(11),冷中轉盲孔(10)與冷進水孔(2) 成對設置,熱中轉盲孔(11)與熱進水孔(3)成對設置,所述出水盲孔(5) 包括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冷出水盲孔(12)與冷中轉盲孔(10) 通過設置于定閥片(1)內的暗通道(14)溝通,熱出水盲孔(13)與熱轉中盲 孔(11)通過設置于定閥片(1)內的暗通道(14)溝通,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上的水量調節槽(8)包括冷水量調節槽(15)和熱水量調節槽(16),冷 水量調節槽(15)與冷進水孔(2)和冷中轉盲孔(10)匹配,熱水量調節槽(16) 與熱進水孔(3)和熱中轉盲孔(11)匹配,所述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開設 有一個上下貫通的水溫調節槽(9),水溫調節槽(9)與熱出水盲孔(13)和冷 出水盲孔(12)匹配。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 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呈圓環狀,水溫調節槽(9)設置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 的圓環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包括一體成型的圓柱體(6A)和半圓基座(6B),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圓柱體(6A)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重疊 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其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的圓柱體(6A)插入 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孔內,冷中轉盲孔(10)、冷進水孔(2)、熱中轉盲 孔(11)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 中心的位置,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 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 閥片(21),密封閥片(21)帶有向下的延伸部(21A),該延伸部(21A)上開 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混合出水孔(17)。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 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7A)和延伸部(7B),所述水 溫調節槽(9)設置于中心的延伸部(7B)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呈圓環狀 分布,所述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圓環上,所述水溫 調節動閥片(7)重疊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其中延伸部(7B)于水量調 節動閥片(6)內部的圓孔匹配并穿過該圓孔,冷中轉盲孔(10)、冷進水孔(2)、 熱中轉盲孔(11)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 的邊緣位置,冷出水盲孔(12)和熱出水盲孔(1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 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位置,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 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溫調節動閥片(7) 的混合出水孔(17)。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同一平面上,兩者各設置于定閥片(1)的兩個 扇形面上,冷中轉盲孔(10)、冷進水孔(2)、熱中轉盲孔(11)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一個扇形區域,冷出水盲孔(12) 和熱出水盲孔(1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另一個扇 形區域,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 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混合出水孔(17)。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定閥片(1)上設 置有一個中轉盲孔(4),中轉盲孔(4)與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成套 設置,所述定閥片(1)上設置有一個出水盲孔(5),出水盲孔(5)通過暗通 道(14)與中轉盲孔(4)溝通,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設置一個上下貫 通的水量調節槽(8),水量調節槽(8)與出水盲孔(5)匹配,,所述水溫調節 動閥片(7)上開設有一個水溫調節槽(9),水溫調節槽(9)與成套的中轉盲 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匹配。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 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呈圓環狀,水溫調節槽(9)設置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環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包括一體成型的圓柱體(6A)和半圓基 座(6B),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圓柱體(6A)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重疊 于水溫調節動閥片(7)上,其中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的圓柱體(6A)插入 水溫調節動閥片(7)的圓孔內,出水盲孔(5)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 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的位置,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所述水量調節 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帶有向下的延伸部(21A),該延伸部(21A)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混 合出水孔(17)。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對準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對準定閥片(1)的中心位 置,水溫調節動閥片(7)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7A)和延伸部(7B),所述水 溫調節槽(9)設置于中心的延伸部(7B)上,水量調節動閥片(6)呈圓環狀 分布,所述水量調節槽(8)設置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圓環上,所述水溫 調節動閥片(7)重疊于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其中延伸部(7B)與水量調 節動閥片(6)內部的圓孔匹配并穿過該圓孔,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 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靠近中心位置, 出水盲孔(5)對應水量調節動閥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邊緣位置,所述 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 上下貫通并貼緊水量調節動閥片(6)的混合出水孔(17)。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 和水溫調節動閥片(7)設置于同一平面上,兩者各設置于定閥片(1)的兩個 扇形面上,中轉盲孔(4)、冷進水孔(2)和熱進水孔(3)對應水溫調節動閥 片(7)設置于定閥片(1)的一個扇形區域,出水盲孔(5)對應水量調節動閥 片(6)設置于定閥片(1)的另一個扇形區域,所述水量調節動閥片(6)上方 還設置有密封閥片(21),密封閥片(21)上開設有上下貫通并貼緊水量調節動 閥片(6)的混合出水孔(17)。
10、 根據權利要求1至9其中之一所述的旋鈕式閥芯,其特征是所述出 水孔(18)設置于閥芯底蓋(19)上,底蓋(19)上設置該出水孔(18)的位 置設置有與出水孔(18)導通的導管(20),所述導管(20)穿過定閥片(1)、 動閥片和密封閥片(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鈕式閥芯,其閥芯殼體和底蓋包圍形成的內腔內設置定閥片和動閥片,動閥片配置有控制旋鈕,定閥片上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冷進水孔、熱進水孔和朝上開口的中轉盲孔,定閥片上還開設有與中轉盲孔導通的出水盲孔,動閥片包括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配備有控制旋鈕,水量調節動閥片上開設有水量調節槽,水溫調節動閥片上開設有水溫調節槽,閥芯殼體上帶有與出水盲孔導通的出水孔。使用者可以通過調節旋鈕分別旋動水量調節動閥片和水溫調節動閥片分別進行水量和水溫的調節,而且調節旋鈕無需進行擺動調節,因此有條件直接設置在水龍頭殼體上進行旋動調節,這種調節旋鈕占用的空間極小,可以完全打破傳統水龍頭的外形設計限制,便于設計出更加新穎獨特的水龍頭。
文檔編號F16K11/22GK201301983SQ20082013190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2日
發明者焦合金, 鄒建仁 申請人:鄒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