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型汽車變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汽車工程技術領域的裝置,具體是一種重型汽車變速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主副箱結構雙中間重型汽車變速器檔位大部分為12檔, 其結構一般是主箱6個前進檔、l個倒檔,副箱2個檔位。在該結構的變速器中, 倒檔單獨占用一個撥叉,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總成布置的特點增加檔位,致使速比 范圍較窄,級差較大,不能有效的降低整車油耗。另外,常見的十二檔以上的雙 中間軸變速器多為半檔箱加主副箱結構,使得整個變速器總長變長,并且由于半 檔箱的存在,整個操縱機構變得十分復雜。
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申請號200620136335. 7,授權公告號 CN200978917Y,記載了一種"一種16檔雙中間軸汽車變速器",該技術主要由主 箱和副箱組成,所述的主箱采用雙中間軸結構,由副變速系統和主變速系統構成, 副變速系統有兩個檔位,主變速系統有4個檔位;副箱有兩個檔位,形成2X 4X2 即16個檔位結構;主箱的副變速系統包括一軸、第一分速齒輪、第二分速齒輪和 一軸同步器;主變速系統包括與一軸同心的二軸,二軸上分別裝有三檔齒輪、二 檔齒輪、 一檔齒輪、三四檔同步器、一二檔同步器、滑套、倒檔齒輪,副箱驅動 齒輪; 一軸和二軸兩側有兩根中間軸,中間軸上有中間軸分速齒輪、中間軸傳動 齒輪、中間軸三檔齒輪、中間軸二檔軸齒、中間軸一檔軸齒和中間軸倒檔軸齒, 以及換檔操縱機構,能夠實現車輛需要的多檔位。然而該現有技術在氣動控制系 統上要多增加一個半檔換檔汽缸和半檔控制閥,另外在操縱手柄上也要相應增加 一個半檔控制開關。不僅使整個結構復雜、成本增加,還使駕駛者在高低檔切換 時,既要使用高低檔控制開關、同時又要注意是否需要同時使用半檔控制開關, 使得操縱變得復雜,并且容易出錯。
又經檢索發現,中國專利申請號200520079599. 9,授權公告號CN2835704Y,記載了一種"主副箱結構的雙中間軸十二檔汽車變速器",該技術由主箱與副箱組 成。主箱內有主動軸、二軸10、 二軸兩側有對稱的中間軸14, 二軸與中間軸有 相應齒輪傳動,二軸上有6個齒輪,每個齒輪是獨立定位,二軸上有三個同步器 4,同步器上的撥叉5由撥叉軸16與操縱機構及變速桿連接。副箱內有主軸20、 中間軸22,齒輪29與齒輪28嚙合,齒輪25軸齒30嚙合,齒輪25與齒輪29之 間有同步器9,撥叉15及撥叉軸31,同步器是倒錐齒自鎖,撥叉軸由彈簧18與 鋼球19組成的自鎖機構自鎖。但是該現有技術在該結構的變速器中,倒檔單獨占 用一個撥叉,不能充分利用己有總成布置的特點增加檔位,致使速比范圍較窄, 級差較大,不能有效的降低整車油耗。
再經檢索發現,中國專利申請號200720031006. 0,授權公告號CN200993201Y, 記載了一種"多檔機械式雙中間軸汽車變速器",該技術包括主箱以及主箱上的二 軸,二軸與副箱驅動齒輪相連,副箱驅動齒輪與副箱主軸之間安裝副箱同步器, 副箱同步器上有檔位撥叉,副箱主軸上安裝副箱減速齒輪,副箱同步器的兩側有 低檔結合齒圈和高檔結合齒圈,副箱同步器的低檔側由外至內徑方向安裝同步器 外錐、同步器錐體、同步器內錐構成兩個摩擦錐面,副箱同步器的同步器齒轂和 同步器外錐上有同步器滑移齒圈;副箱減速齒輪與同步器的低檔結合齒圈之間通 過花鍵常嚙合;副箱同步器的高檔側的高檔同步環內側設有高檔結合齒圈,高檔 結合齒圈與高檔同步環形成摩擦副,副箱驅動齒輪與高檔結合齒圈之間通過花鍵 常嚙合。但是在主副箱結構的重型汽車變速器中,副箱中齒輪所承受的扭矩最大, 所需的同步器容量也很大,另外副箱的換檔由換檔汽缸執行,相比人工換檔,對 同步器的沖擊也很大。因此將主箱中常用的雙錐面鎖環式同步器應用到副箱中, 無法帶來技術上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重型汽車變速器,本發明 對現有技術的布置結構做出了重大改進,通過在倒檔齒輪的左側增加一對齒輪并 與倒檔共用同一個撥叉,在不改變原有操控方式的前提下增加了檔位,提高了整車 的燃油經濟性。相比現有技術在結構上則大為簡化,更能體現性能與經濟的高度 協調。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主動軸、主動齒輪、傳動軸、7個傳動齒輪、主箱中間軸、8個從動齒輪、副箱驅動齒輪、減速齒輪、副箱 和副箱輸出軸,其中主動軸依次與傳動軸和副箱輸出軸相串連,兩根結構相同 的主箱中間軸對稱分布在傳動軸兩側,主動齒輪固定設置于主動軸上,主箱傳動 齒輪設置于傳動軸上,主動齒輪和7個主箱傳動齒輪依次分別與8個主箱從動齒 輪一一嚙合構成一擋至七擋以及一個倒檔,副箱位于傳動軸末端,副箱驅動齒輪 固連于傳動軸末端對應副箱位置,減速齒輪設置于副箱輸出軸。
所述的副箱包括副箱中間軸、副箱主動齒輪和副箱從動齒輪,其中傳動 軸上的副箱驅動齒輪與副箱中間軸上的副箱主動齒輪嚙合,副箱從動齒輪與減速 齒輪相嚙合。
所述的副箱驅動齒輪和減速齒輪之間設有副箱同步器和副箱撥叉,其中副 箱撥叉設置于副箱同步器上,副箱撥叉固定在換檔汽缸的撥叉軸上并通過操縱機 構與變速桿連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檔位增加,速比范圍寬,速比級差小, 燃油經濟性高;采用主副箱結構,操控簡單,制造成本降低。
圖1為本發明的軸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副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 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包括主動軸l、傳動軸2、主箱中間軸3、主
動齒輪4、 8個主箱從動齒輪5、 7個主箱傳動齒輪6、副箱7、副箱驅動齒輪8、 副箱輸出軸9和減速齒輪10,其中主動軸1依次與傳動軸2和副箱輸出軸9相 串連,兩根結構相同的主箱中間軸3對稱分布在傳動軸2兩側,主動齒輪4通過 花鍵固定于主動軸l上,主箱傳動齒輪6以浮動方式安裝于傳動軸2上,主動齒 輪4和7個主箱傳動齒輪6依次分別與8個主箱從動齒輪5 —一嚙合構成一擋至 七擋以及一個倒檔,副箱7位于傳動軸2末端,副箱驅動齒輪8通過花鍵固連于傳動軸2末端對應副箱7位置,減速齒輪10通過浮動方式安裝于副箱輸出軸9。 副箱驅動齒輪8和減速齒輪10之間設有副箱同步器11,在所述副箱同步器 11上設有副箱撥叉12,副箱撥叉12固定在換檔汽缸的撥叉軸上并通過操縱機構 與變速桿連接。
所述的副箱輸出軸9的后端連接有凸緣13,副箱輸出軸9的右端通過凸緣 13與整車傳動軸相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的副箱7包括副箱中間軸14、副箱主動齒輪15和副箱 從動齒輪16,其中兩根完全相同的副箱中間軸14對稱設置于副箱輸出軸9的 兩側,傳動軸2上的副箱驅動齒輪8與副箱中間軸14上的副箱主動齒輪15嚙合, 副箱從動齒輪16與減速齒輪10相嚙合。所述的副箱主動齒輪15和副箱從動齒輪 16是直接在副箱中間軸14上機加工成型。
本實施例工作過程如下
當變速器處于空檔時位置時,發動機動力經離合器、主動軸l、主動齒輪4 和主箱從動齒輪5傳遞到兩根主箱中間軸3上,由主箱中間軸3傳遞來至發動機 的動力,主箱中間軸3上的各檔位從動齒輪又帶動各自嚙合的傳動齒輪一起轉動, 此時傳動軸2上的動力并未傳遞至傳動軸2。
當駕駛者欲將變速器掛入某一檔位如三檔時,先通過分離離合器切斷發動機 動力,再將變速桿推入三檔位置,此時變速桿通過操縱機構使傳動軸2轉動,并 將來自發動機的動力就通過傳動軸2及其上的副箱驅動齒輪8傳遞到副箱7。
當副箱同步器11在氣動控制閥作用下向右與減速齒輪10固連在一起,則檔 位為三檔的發動機動力就經兩根副箱中間軸14通過副箱輸出軸9及凸緣13輸出 到整車傳動軸;
當副箱同步器11在氣動控制閥的作用下向左與副箱驅動齒輪8固連在一起, 則檔位為十檔的發動機動力就直接通過副箱輸出軸9及凸緣13輸出到整車傳動 軸。
權利要求
1、一種重型汽車變速器,包括主動軸、主動齒輪、傳動軸、7個傳動齒輪、主箱中間軸、8個從動齒輪、副箱驅動齒輪、減速齒輪、副箱和副箱輸出軸,其中主動軸依次與傳動軸和副箱輸出軸相串連,兩根結構相同的主箱中間軸對稱分布在傳動軸兩側,主動齒輪固定設置于主動軸上,主箱傳動齒輪設置于傳動軸上,主動齒輪和7個主箱傳動齒輪依次分別與8個主箱從動齒輪一一嚙合構成一擋至七擋以及一個倒檔,副箱位于傳動軸末端,副箱驅動齒輪固連于傳動軸末端對應副箱位置,減速齒輪設置于副箱輸出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箱包括副箱中間軸、副箱主動齒輪和副箱從動齒輪,其中兩根完全相同的副箱中間軸對稱設置于副箱輸出軸的兩側,傳動軸上的副箱驅動齒輪與副箱中間軸上的副箱主動齒輪嚙合,副箱從動齒輪與減速齒輪相嚙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車變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副箱驅動齒 輪和減速齒輪之間設有副箱同步器和副箱撥叉,其中副箱撥叉設置于副箱同步 器上,副箱撥叉固定在換檔汽缸的撥叉軸上并通過操縱機構與變速桿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車變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副箱輸出軸 的后端連接有凸緣,副箱輸出軸通過凸緣與整車傳動軸相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車變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副箱主動齒 輪和副箱從動齒輪是直接在副箱中間軸上機加工成型。
全文摘要
一種汽車變速器技術領域的重型汽車變速器,包括主動軸、主動齒輪、傳動軸、7個傳動齒輪、主箱中間軸、8個從動齒輪、副箱驅動齒輪、減速齒輪、副箱和副箱輸出軸,副箱包括副箱中間軸、副箱主動齒輪和副箱從動齒輪,本發明具有速比范圍寬,速比級差小,燃油經濟性高,操控簡單,制造成本降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F16H3/08GK101446329SQ200810204559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5日
發明者呂立表, 鵬 黃 申請人: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