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活動式注油杯及注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路編組站駝峰調車上的減速頂殼體的潤滑裝置,具體涉 及一種活動式注油杯及注油方法。
背景技術:
減速頂是一種用于鐵路編組站駝峰調車上的液壓制動裝置,殼體組件安裝 在道軌上,油缸組件在殼體組件做往復和旋轉運動。每天車輛運行頻繁,每天 可達上千次,對潤滑要求很高。而殼體內原有的貯油槽內的滑潤脂貯備量很少, 經常出現潤滑不好,造成干磨現象。長期這樣會導致油缸不能及時回程,甚至 不能回程,無法起到制動的作用,會造成車輛的安全隱患。而添加潤滑脂的工 作量會很大,需要拆下很多零件,不能滿足繁忙的站場編組的要求。為此,提 供一種潤滑裝置,對于提高減速頂的工作質量和增加減速頂的工作性能十分必 要。
以前的減速頂曾設計過在殼體上增加鑄造油杯的結構,在站場進行過試驗, 成本較高。原有的30多種殼體的鑄模要報廢,并且增加了油堵、油嘴、毛坯重 量、鉆孔和攻絲工序,且對正在使用的減速頂無法改造,可行性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活動式注油杯及注油方法,只需在減速頂相應的 殼體上鉆孔即可安裝使用,成本低,使用安裝方便。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活動式注油杯,其組成包括杯體,所述的杯體對應連接杯蓋,所述的杯 體連接通油管和固定柱,所述的通油管和固定柱插入減速頂外殼上對應的孔內, 所述的油杯具有通風孔。
所述的活動式注油杯,所述的杯蓋具有防護沿。
活動式注油杯的注油方法,將杯體所連接的通油管和固定柱插入減速頂外 殼上對應的孔內,當油缸在殼體內腔往復運動,形成內壓,油杯內油脂被吸入 到貯油槽內,在杯體上留通風孔,使油脂順利流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 本產品從結構、材料、防護方式、加注方式上進行了創新,解決了已有 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可隨時方便加油,節約成本,并方便了在用減速頂的改造, 緩解了鐵路運營中的問題。
2. 本產品每臺的加工費用比已有的鑄造式注油杯節約8元,按年產3萬臺 計算,可節約毛坯費用24萬元。油杯體和油杯蓋制造采用一次鑄造成形技術,節 省加工成本,可以大量制造、安裝,將通油管和固定柱鑄成光孔,然后攻絲后 與殼體配合。
3. 本產品采用與減速頂殼體分離的方式。注油杯與殼體的固定采用無螺栓 方式的兩柱定位。在杯體上側增加了一個固定柱,將固定柱插入殼體上孔內; 通油管既能通油,又起到定位作用,具有雙層功能,通油管的位置合理,能保 證通油管與殼體的貯油槽相通。在固定柱和通油管的外側用密封緊固膠粘住, 即能固定又能密封。兩個銷軸共同固定位置,能保證油杯不會上下竄動。考慮 到與大氣的連通性,在油杯體上側設計通風孔,位置在油杯蓋的沿下側,可以 防止進入油脂中水和灰塵,進而污染油脂;在殼體與油杯連接處加膠粘合,既 能密封又能緊固,并且殼體毛坯不用重新開模,與普通殼體相同,鑄造上不用 改動,只需在原殼體上用專用工具鉆兩孔,采用鑄塑成型,可大量生產,周期 短,減少加工過程,質量易于保證,可保證最低的使用壽命為3年。
4. 油缸在殼體內腔往復運動,形成內壓,則吸入油杯內油脂到貯油槽內, 杯體上的通風孔,可達到連通器效果,保證油脂順利流動,油脂流動性好,則 達到在各種環境下都能流動。本實品對貯油槽內能實現自動添加油脂,當油脂 不足時,向注油杯添加油脂,不必拆下油缸組件。同時取消常用的油嘴加油脂 方式,而采用開蓋加油方式,降低了成本。由于防護沿的設計方便了開蓋。并 且防護沿在通風口上側起到了防護作用。
5. 本產品與減速頂殼體的接觸面與殼體面相配合為大弧形,能起到周向的 固定作用,保證本產品不會圓周轉動。注油杯與殼體的固定采用無麵栓方式, 在杯體上側增加了一個固定柱,將固定柱插入殼體上孔內,外側用密封緊固膠
粘住,即能固定又能密封,與通油管共同固定位置,能保證油杯不會上下竄動。本產品加大了貯油量,可容納容積為64561立方毫米,原有固定式注油杯的設 計容積為34482立方毫米,增大了 30079立方毫米。
6. 杯蓋考慮到防雨雪和灰塵,設計出在通風口上側起到了防護作用的防護 沿,同時方便加油時開啟。
7. 本產品可以推廣到各類內腔是封閉的往復運動裝置。具有安裝方便、結 實,裝油方便,油量大,防污染性能好的特點。應用于其它減速頂或機構上時。 可做部分改進接觸面形狀、通油管安裝高度和通油孔的大小;調整油杯的容 積,以滿足不同的潤滑條件;進行材料的調整以保證可靠性;調整緊固密封膠, 供不同環境使用。
附圖l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產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產品安裝于減速頂殼體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
活動式注油杯,其組成包括杯體l,所述的杯體對應連接杯蓋2,所述的
杯體連接通油管3和固定柱4,所述的通油管和固定柱插入減速頂外殼上對應的 孔內,所述的油杯具有通風孔5。殼體與杯體的連接通過在所述的通油管和固定
柱與外殼的連接處加膠粘合,本產品與殼體的接觸面相對應配合,為大弧形, 油杯體通油管為錐形管狀。通過設計出合理的油杯體壁厚,能達到結實,防損
壞,最常用的壁厚為L5 3亳米。本產品中壁厚可選為2毫米。所述的通油管 和固定柱借鑒膨脹螺栓的結構,設計出螺紋槽,與殼體過盈配合,保障緊固連 接,以防止振動中脫落,同時螺紋槽又增大了粘接面積。 實施例2:
所述的活動式注油杯,所述的杯蓋具有防護沿6。為保證封嚴性,設計出嵌 入式槽沿。杯體與杯蓋的封嚴方式借鑒國外的方法,采用了槽密封,在杯體上 口4mm范圍增加向外的5。拔模角。
本產品在室外工作,工作環境十分的惡劣,灰塵、雨水、雪都有,而油杯
5內的油脂要求不受到腐蝕,因此要求油杯應有防塵杯蓋,保證油脂不與其它物 質混合。
為保證油脂在各類季節的流動性,通過試驗,設計出專用的滑潤脂。由10 號航空潤滑油和3號鋰基脂1: l配合使用。
油缸在殼體內高速運動,磨擦產生大量熱量,造成零件的溫度十分高,能 達到100度。并且室外冬夏兩季溫差很大,這就要求油杯有良好的伸縮率。不
能變形很大,否則影響油杯的牢固。油杯的材料要能耐高溫,可選杜邦尼龍。 在運輸中要做好防護,防止磕傷。
實施例3:
活動式注油杯的注油方法,將杯體所連接的通油管和固定柱插入減速頂外 殼上對應的孔內,當油缸在殼體內腔往復運動,形成內壓,油杯內油脂被吸入 到貯油槽內,在杯體上留通風孔,使油脂順利流動。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動式注油杯,其組成包括杯體,其特征是所述的杯體對應連接杯蓋,所述的杯體連接通油管和固定柱,所述的通油管和固定柱插入減速頂外殼上對應的孔內,所述的油杯具有通風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式注油杯,其特征是所述的杯蓋具有防護沿。
3. —種活動式注油杯的注油方法,其特征是將杯體所連接的通油管和固 定柱插入減速頂外殼上對應的孔內,當油缸在殼體內腔往復運動,形成內壓, 油杯內油脂被吸入到貯油槽內,在杯體上留通風孔,使油脂順利流動。
全文摘要
活動式注油杯及注油方法,以前的減速頂曾設計過在殼體上增加鑄造油杯的結構,但對正在使用的減速頂無法改造,可行性不大。活動式注油杯,其組成包括杯體(1),所述的杯體對應連接杯蓋(2),所述的杯體連接通油管(3)和固定柱(4),所述的通油管和固定柱插入減速頂外殼上對應的孔內,所述的油杯具有通風孔(5)。本產品用作鐵路編組站駝峰調車上的減速頂殼體的潤滑裝置。
文檔編號F16N19/00GK101670840SQ200810137070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8日
發明者孔令軍, 寧士才, 邱洪濤 申請人:哈爾濱東安液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