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齒隙去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齒隙去除裝置,該裝置在減小損失的同時去除齒輪傳動 系中的齒隙。
背景技術:
當一對齒輪相互嚙合時,它們理論上應當形成正確的相互嚙合運動。但 是,因為存在細微的齒距誤差、熱膨脹、齒部變形、軸變形、油膜厚度等, 所以齒部彼此會產生摩擦,使得該運動無法進行,造成振動或者產生噪音。 因此,為了使得相互嚙合運動順利地進行,需要在齒輪對的齒部側面之間設 置預定量的間隙(齒隙)。
當載荷間斷地施加在具有這種順序嚙合的齒輪的齒輪傳動系上時,不論 該載荷何時降低至零,積聚在該齒輪傳動系中的彈性能量都被釋放。但是, 當該彈性能量較大時,齒部側面會由于其間具有齒隙而在齒部側面之間產生 齒部側面分離,導致不正確地傳遞旋轉。尤其地,在機械工具中,諸如滾壓 機或者研磨機,其以高精確度指引工件和刀具之間的相對旋轉位置,在齒輪 傳動系中的齒部側面分離,如果存在的話,將導致所指引位置中產生對應的 偏差。這將不可能判定(指引)旋轉臺的精確旋轉位置,并且可能對工件的 機制精確度產生直接的影響。
在這些條件下已經提出各種齒隙去除裝置,防止即使在載荷施加在齒輪 傳動系上時的齒部側面分離。在例如專利文件1中公開這種傳統的齒隙去除 裝置。
專利文檔1: JP-A-7-180749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
上述傳統齒隙去除裝置裝配有連接至原動機的輸出軸的輸入軸,用于固 定旋轉位置待指引的指引物體的輸出軸,以及夾置在輸出軸與輸入軸之間的減速機構,并且具有齒輪傳動系,使得將減速機構的中間齒輪夾置在輸出軸 的驅動齒輪與輸出軸的從動齒輪之間。通過沿軸向方向推動中間齒輪以允許 中間齒輪的齒部側面沿相對方向嚙合,產生齒隙去除力從而去除齒輪傳動系 中的齒隙。
上述傳統齒隙去除裝置釆用校正力矩引入系統等,由此能夠獲得低的損 失。但是,這一齒隙去除裝置沒有考慮到中間齒輪上的推動力,導致無法使 損失進一步減小。
本發明已經嘗試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齒隙去除裝 置,能夠以低損失去除齒隙同時減小齒隙去除力以削減摩擦和產生的熱量。 解決上述問題的裝置
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的一種齒隙去除裝置是使用 螺旋齒輪的齒輪傳動系,
所述齒隙去除裝置包括 連接至原動機并具有驅動齒輪的輸入軸;
設置成平行于所述輸入軸的輸出軸,將工件固定在所述輸出軸上,并且 具有從動齒輪;以及
設置成平行于所述輸入軸和所述輸出軸的中間軸,每個中間軸具有與所 述驅動齒輪嚙合的第 一 中間齒輪,以及與所述從動齒輪嚙合的第二中間齒 輪,
所述中間軸其中之一支承為沿軸向方向固定,沿旋轉方向定位所述輸出 軸,其他所述中間軸支承為可沿軸向方向移動,從而去除其他中間軸與所述 輸出軸之間的齒隙,
所述齒隙去除裝置還包括壓制裝置,沿其軸向方向壓制其它中間軸,使 得在工件的機制期間,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第二中間齒輪之間的齒隙去除力 所施加的方向相同于沿工件的周向方向產生切割載荷的產生方向。
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的齒隙去除裝置是根據本發 明第 一方面的齒隙去除裝置,還包括根據切割載荷的大小使得壓制裝置的壓 制力可變的壓制力改變裝置。
本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齒隙去除裝置,從動齒輪與第二中間齒輪之間的齒隙去除 力所施加的方向相同于在工件機制期間產生在工件周向方向中的切割載的產生方向,由此可減小齒隙去除力。因此,可抑制摩"^察和生熱,并且可在 低損失下實現齒隙去除。
圖1是裝配根據本發明的一項實施例的齒隙去除裝置的滾壓機的旋轉臺 的側面剖視圖。
圖2是圖1中沿線A-A所做的剖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齒隙去除裝置的齒輪傳動系的示意圖。
圖4 ( a)是當切割載荷扭矩沿著相對于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的向左旋 轉方向產生作用時的齒輪傳動系的平面圖,圖4 (b)是沿圖4 (a)中的線 B-B所做的剖視圖,圖4 ( c )是沿圖4 ( a)中的線C-C所做的剖視圖。
圖5 ( a )是當切割載荷扭矩沿著相對于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的向右旋 轉方向產生作用時的齒輪傳動系的平面圖,圖5 (b)是沿圖5 (a)中的線 D-D所做的剖視圖,圖5 (c)是沿圖5 (a)中的線E-E所做的剖視圖。
圖6的視圖示出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與滾壓切割器的引導角和待切 割齒輪的齒形的螺旋方向相結合的切割載荷扭矩的產生方向。
圖7(a)的視圖示出沿著與切割載荷扭矩的產生方向相同的方向施加的 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的大小,圖7(b)的視圖示出沿著與切割載荷扭矩的 產生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的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的大小。
附圖標記的說明
2旋轉臺 4 滾刀 14 輸出軸 15 輸出軸
16 固定中間軸 17 活動中間軸 18 殼體
20驅動馬達 24 上部活塞部件 25 下部活塞部件
26、 27 氣腔29。 30 氣道31 切換調節閥
42從動齒輪 51、 61、 71 軸部 52 驅動齒輪
62、 72 大中間齒輪 63、 73 小中間齒輪W 待切割齒輪
R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 Tw切割載荷扭矩
Tb 輸入軸側齒隙去除扭矩 Ts 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
F 軸壓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根據本發明的齒隙去除裝置。本發明具有應 用至滾壓機器的旋轉臺的根據本發明的齒隙去除裝置。
圖1是裝配根據本發明的一項實施例的齒隙去除裝置的滾壓機的旋轉臺
的側面剖視圖。圖2是圖1中沿線A-A所做的剖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 實施例的齒隙去除裝置的齒輪傳動系的示意圖。圖4 ( a)是當切割載荷扭矩
系的平面圖,圖4 (b)是沿圖4 (a)中的線B-B所做的剖視圖,圖4(c) 是沿圖4 (a)中的線C-C所做的剖視圖。圖5 (a)是當切割載荷扭矩沿著 相對于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的向右旋轉方向產生作用時的齒輪傳動系的 平面圖,圖5 (b)是沿圖5 (a)中的線D-D所做的剖視圖,圖5(c)是沿 圖5(a)中的線E-E所做的剖視圖。圖6的視圖示出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 與滾壓切割器的引導角和待切割齒輪的齒形的螺旋方向相結合的切割載荷 扭矩的產生方向。圖7(a)的視圖示出沿著與切割載荷扭矩的產生方向相同 的方向施加的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的大小,圖7(b)的^L圖示出沿著與切 割載荷扭矩的產生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的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的大小。 下面將參照圖1至3說明齒隙去除裝置的構造。
如圖1所示,旋轉臺2設置在滾壓機器(未示出)的機床1上,待切割 齒輪W經由裝配件3安裝在旋轉臺2的上表面上。滾刀4支承在滾刀頭(未 示出)上,滾刀頭設置在機床l上,從而可以幾乎圍繞水平軸線旋轉。在待 切割的齒輪W中通過滾刀4產生齒形。
筒狀基部la設置在機床1的上表面上,旋轉臺2的輸出軸14可旋轉地 支承在基部la中。安裝部分41設置在輸出軸14的上端,從動齒輪42裝配 在輸出軸14的下端。待切割齒輪W經由裝配件3安裝在安裝部分41的上 表面上。
安裝支座lb形成在機床1的側部。殼體18設置在安裝支座lb上,該 殼體容納輸入軸15、固定中間軸16和可旋轉的活動中間軸17 (這些軸將在 隨后進行說明)。輸入軸15、固定中間軸16和活動中間軸17布置成平行于 輸出軸14。
如圖1至3所示,輸出軸15具有平行于輸出軸14設置的軸部51,和軸 部51的形成在外周表面上的驅動齒輪52,在沿軸向方向的幾乎中間部分處。 凹入部分51a、 51b形成在軸部51的外周表面,在驅動齒輪52的上方和下方。由殼體18支承的徑向軸承19裝配至凹入部分51a、 51b。即,輸出軸 15被支承從而可相對于殼體18旋轉,并且被抑制不能沿其軸向方向移動。 驅動馬達20被支承為向上地穿透殼體18的底部分,驅動馬達20的輸出軸 20a裝配入輸入軸15的下端。
固定中間軸16具有平行于輸出軸14設置的軸部分61,裝配至軸部分 61上的大中間齒輪62,以及形成在軸部61的外周表面中的小中間齒4侖63, 在大中間齒輪62的下方,并且具有小于大中間齒輪62的較小直徑。固定中 間軸16的大中間齒輪62與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嚙合,同時小中間齒輪 63與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嚙合。
凹入部分61a、 61b形成在軸部61的外周表面,在大中間齒輪62的上 方,小中間齒輪62的下方。由殼體18支承的徑向軸承21裝配至凹入部分 61a、 61b。即,固定中間軸16被支承為可相對于殼體18旋轉,并且被抑制 不能沿其軸向方向移動。
該活動中間軸17具有平行于輸出軸14設置的軸部分71,裝配至軸部分 71上的大中間齒輪72,以及形成在軸部71的外周表面中的小中間齒輪73, 在大中間齒輪72的下方,并且具有小于大中間齒輪72的較小直徑。該活動 中間軸17的大中間齒輪72與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嚙合,同時小中間齒 輪73與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嚙合。
上部活塞部件24和下部活塞25設置在軸部71的上方和下方。該上部 活塞部件24和下部活塞部件25具有柱狀部分24a、 25a,移動成可滑動入形 成在殼體18中的上孔18a和下孔18b,以及形成在柱狀部分24a、 25b的近 端的凸緣部分24b、 25b。形成空腔26、 27,具有預定量的間隙,在殼體l8 的上孔18a與上部活塞部件24的柱狀部分24a之間以及殼體18的下孔18b 與下部活塞部件25的柱狀部分25a之間。
壓制部件28設置在上部活塞部件24與軸部分71的上端之間。壓制部 件28具有覆蓋軸部分71的上端的柱狀部分28a,以及形成在柱狀部分28a 的近端處的凸緣部分28b。
徑向軸承22設置在大中間齒輪72的上方,沿著壓制部件28的凸緣部 分28b設置。止推軸承23設置在上部活塞部件24的凸緣部分24b與壓制部 件28的凸緣部分28b之間。另一方面,徑向軸承22設置在小中間齒輪73 下方,止推軸承23設置在徑向軸承22的內座圈與下部活塞部件25的凸緣部分25b之間。即,活動中間軸17被支承為可相對于殼體18轉動,并且可 沿其軸向方向移動。
氣道29、 30與氣腔26、 27相連通,切換調節閥(壓制裝置,壓制力改 變裝置)31設置在氣道29、 30上。切換調節閥31將空氣經由氣道29、 30 供給至氣腔26、 27,并且具有將空氣供給至氣腔26和27其中的任何一個的 切換功能,以及使得所供給空氣的氣壓可發生變化的氣壓調節功能。
構成齒輪傳動系的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 固定中間軸16的中間齒輪62 、 63 ,以及活動中間軸17的中間齒輪72 、 73 形成為具有螺旋齒輪的齒形。預定量齒隙設置在各個齒輪所嚙合的齒部側面 之間。
因此,當使用滾壓工具在待切割齒輪W中產生齒形時,驅動馬達20被 驅動沿著正常或倒轉方向旋轉,由此旋轉輸出軸15。其驅動力從驅動齒輪 5 2傳送至固定中間軸16的大中間齒4侖6 2和活動中間軸17的大中間齒輪7 2 , 然后被小中間齒輪63和小中間齒輪73減小。然后,所減小的驅動力被傳送 至從動齒輪42,由此旋轉該輸出軸14,并且幾乎圍繞豎直軸線旋轉該待切 割齒輪W。與幾乎圍繞豎直軸線所進行的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一致地,滾 刀4由驅動裝置(未示出)旋轉驅動。在滾刀4和待切割齒輪W同步旋轉 期間,滾刀4被切割為待切割齒輪W,由此,待切割齒輪W的外周表面被 滾刀4的切割部分切掉從而形成齒形。
而且,當待切割齒輪W由滾刀4機制時,活動中間軸17向上或向下移 動從而去除齒輪傳動系中的齒隙。
當切換調節閥31被致動從而切換以將空氣經由氣道29供給至氣腔26 時,向下移動該活動中間軸17的軸壓制力F向下作用,如圖4 ( b )和4 ( c ) 所示,由此,該活動中間軸17的大中間齒輪72和小中間齒輪73向下移動。
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的齒部側面。同時,小中間齒輪73的齒部側面在 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的作用下接觸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的齒部側 面。
因此,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和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在相對的齒 部側面處與活動中間軸17的小中間齒輪73和大中間齒輪72同時接觸。同 時,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和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同時接觸固定軸16的小中間齒輪63和大中間齒輪62,在與由活動中間軸17的小中間齒 輪73和大中間齒輪72接觸的齒部側面相對的那側上,并且在相對的齒部側 面處。
另一方面,當切換調節閥31被致動從而切換以將空氣經由氣道30供給 至氣腔27時,向上移動該活動中間軸17的軸壓制力F向上作用,如圖5(b) 和5 ( c )所示,由此,該活動中間軸17的大中間齒輪72和小中間齒輪73 向上移動。因此,大中間齒輪72的齒部側面在輸入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b的 作用下接觸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的齒部側面。同時,小中間齒輪73的 齒部側面在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的作用下接觸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 的齒部側面。
因此,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和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在相對的齒 部側面處與活動中間軸17的小中間齒輪73和大中間齒輪72同時接觸。由 此同時,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和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同時接觸固定 中間軸16的小中間齒輪63和大中間齒輪62,在與由活動中間軸17的小中 間齒輪73和大中間齒輪72接觸的齒部側面相對的那側上,并且在相對的齒 部側面處。
因此,齒隙去除在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與固定中間軸16的大中間 齒輪62之間,在固定中間軸16的小中間齒輪63與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 之間,在輸入軸15的驅動齒輪52與活動中間軸17的大中間齒輪72之間, 以及活動中間軸17的小中間齒輪73與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之間。
氣壓調節而受到控制。通過調節軸壓制力F,輸入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b和 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的大小可以改變。
接下來,將使用圖4(a)、 5(a)、 6和7(a)、 7(b)描述設定壓制活 動中間軸17的方向和力的方法,即,施加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的方向 和這一^L矩的大小。
一般地,在滾壓機器中,旋轉臺的旋轉方向,即,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 向,通過滾刀的導入角確定。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滾刀導入角形成為右手 螺旋,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以向左的方向設定。如果滾刀的導入角形成為 左手螺旋,那么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以向右的方向設定。
在機制期間,待切割齒輪受到來自于待切割齒輪的軸向方向的滾刀的間,當待切割齒輪是螺旋齒輪時,施加在其上的切 割載荷沿待切割齒輪的周向方向轉換為切割載荷扭矩。產生這一切割載荷扭 矩的方向是由待切割齒輪中機制的齒形的螺旋方向確定的。如果,在這種情 況下,右手螺旋的齒形在待切割齒輪中被機制,沿右旋方向的切割載荷扭矩 相對于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產生。如果左手螺旋的齒形在待切割齒輪中^皮 機制,那么沿左旋方向的切割載荷扭矩相對于待切割齒輪的旋轉方向產生。
因此,滾刀的導入角是右手螺旋或左手螺旋,在待切割齒輪中機制的齒 形采用右手螺旋構造或者左手螺旋構造。因此,滾刀的導入角和待切割齒輪
的螺旋方向的組合可被分為如圖6的U)至(d)所示的四種組合。
圖6, (a)示出左手螺旋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機制的情況,采用 具有右手螺旋的導入角的滾刀4。在這種情況下,滾刀4的導入角形成為右 手螺旋,使得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R (旋轉臺2的輸出軸14)設定為 向左旋轉。而且,由于左手螺旋結構中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進行機 制,所以切割載荷扭矩Tw產生于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的向左旋 轉方向。
圖6, (b)示出左手螺旋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進行機制的情況, 采用具有左手螺旋導入角的滾刀4。在這種情況下,滾刀4的導入角形成為 左手螺旋,使得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R設定為向右旋轉。而且,由于 在左手螺旋結構中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進行機制,所以切割載荷扭 矩Tw產生于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的向左旋轉方向。
圖6, (c)示出右手螺旋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機制的情況,使用 具有右手螺旋的導入角的滾刀4。在這種情況下,該滾刀4的導入角形成為 右手螺旋,使得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R被設定為向左旋轉。而且,由 于在右手螺旋結構中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機制,所以切割載荷扭矩 Tw產生于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向右旋轉方向。
圖6, (d)示出右手螺旋的齒形將機制在待切割齒輪W中的情況,使用 具有左手螺旋的導入角的滾刀4。在這種情況下,滾刀4的導入角形成為左 手螺旋,使得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R設定為向右旋轉。而且,由于在 右手螺旋結構中的齒形將在待切割齒輪W中機制,所以切割載荷扭矩Tw產 生于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的向右旋轉方向。
當切割載荷扭矩Tw產生于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的向左旋轉方向時,如圖6, (a)和6, (b)所示,軸壓制力F向下施加,如圖4(b)、 4(c)所示,從而向下移動活動中間軸17。由此,沿向左旋轉方向通過小中 間齒輪73產生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該向左旋轉方向是相對于待切割 齒輪W的旋轉方向的切割載荷扭矩Tw的產生方向。
另 一方面,當切割載荷扭矩Tw產生于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向右旋轉 方向時,如圖6, (c)和(d)所示,軸壓制力F向上施加,如圖5 (b)、 5 (c)所示,,人而向上移動該活動中間軸17。由此,沿向右i走轉方向通過小 中間齒輪73產生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該方向是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 的旋轉方向的切割載荷扭矩Tw的產生方向。
如上所述,在機制期間,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所施加的方向與切 割載荷扭矩Tw的產生方向相同。如果相對于待切割齒輪W的旋轉方向產生 切割載荷扭矩Tw的旋轉方向被作為正,那么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也是 正的。
因此,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可通過允許輸出側齒隙去除扭矩Ts沿 與切割載荷扭矩Tw的產生方向相同的方向作用而形成為較小值,如圖7(a) 所示。在這里假定,如圖7(b)所示,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沿與產生 切割載荷扭矩Tw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旋轉方向施加。在這種情況下,輸出軸 側齒隙去除扭矩Ts需要形成為大于切割載荷扭矩Tw,導致損失增加。
此外,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總是施加。因此,即使當切割載荷扭 矩Tw由于滾刀4的間斷切割而不會產生(附圖中的At)時,活動中間軸17 的小中間齒輪73的齒部側面不斷地與輸出軸14的從動齒輪42的齒部側面 接觸。因此,在旋轉傳送中沒有誤差。
而且,通過調整切換調節閥31,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的大小可根 據切割載荷扭矩Tw的大小設定為適當的值。因此,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 Ts被高效地施加,不會超過所需值太多或太少。
因此,根據與本發明相關的齒隙去除裝置,活動中間軸17的小中間齒 輪73的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施加至安裝有待切割齒輪W的輸出軸14 的從動齒輪42,并且被允許沿著與在機制期間沿待切割齒輪W的周向方向 產生切割載荷扭矩Tw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作用。這樣,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 矩Ts可形成為較小。因此,用于移動該活動中間軸17的軸壓制力F可形成 為較小。因此,可抑制與活動中間軸17的活動相關聯的摩擦或生熱,并且可在低損失下執行齒隙去除。
而且,可通過切換調節閥31改變氣腔26、 27的氣壓從而使得活動中間 軸17上的軸壓制力F可調節。因此,輸出軸側齒隙去除扭矩Ts可根據切割 載荷扭矩Tw的大小進行控制。因此,可施加適當大小的輸出軸側齒隙去除 扭矩Ts,使得齒隙去除可高效地執行。
工業實用性
本發明的齒隙去除裝置可應用至具有下述這種傳動齒輪系的可變速度 傳動裝置,該傳動齒輪系的旋轉方向可在操作期間被切換至正常方向或反向 方向,并且在操作期間施加的載荷扭矩不會改變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齒隙去除裝置,該齒隙去除裝置是使用螺旋齒輪的齒輪傳動系,所述齒隙去除裝置包括連接至原動機并具有驅動齒輪的輸入軸;設置成平行于所述輸入軸的輸出軸,將工件固定在所述輸出軸上,并且具有從動齒輪;以及設置成平行于所述輸入軸和所述輸出軸的中間軸,每個中間軸具有與所述驅動齒輪嚙合的第一中間齒輪,以及與所述從動齒輪嚙合的第二中間齒輪,所述中間軸其中之一支承為沿軸向方向固定,沿旋轉方向定位所述輸出軸,其他所述中間軸支承為可沿軸向方向移動,從而去除其他中間軸與所述輸出軸之間的齒隙,所述齒隙去除裝置還包括壓制裝置,沿其軸向方向壓制其它中間軸,使得在工件的機制期間,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第二中間齒輪之間的齒隙去除力所施加的方向相同于沿工件的周向方向產生切割載荷的產生方向。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隙去除裝置,還包括壓制力改變裝置,該 裝置根據所述切割載荷的大小使得所述壓制裝置的壓制力可變。
全文摘要
一種齒隙去除裝置能夠通過減小齒隙去除力在抑制摩擦和生熱的同時以低損失去除齒隙。該齒隙去除裝置包括連接至驅動馬達(20)并具有驅動齒輪(52)的輸入軸(15);設置成平行于輸入軸(14)的固定對軸(16),將待機制的齒輪(W)固定在其上,并且具有從動齒輪(4)及具有與驅動齒輪(52)嚙合的大對重齒輪(62、72)和與從動齒輪(42)嚙合的小對重齒輪(63、73)以及可動對軸(17)。該齒隙去除裝置還包括選擇控制閥(31),沿軸向方向壓制可動對軸(17),使得在齒輪(W)的機制期間,從動齒輪(42)與小對軸齒輪(73)之間的輸出側齒隙去除扭矩(Ts)所施加的方向相同于沿齒輪(W)的周向方向產生的切割載荷扭矩(Tw)的產生方向。
文檔編號F16H57/12GK101529127SQ20078004006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27日
發明者增尾光一, 石津和幸 申請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