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動力傳輸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傳輸結構,更特別地是涉及一種適合于用在 推進器軸中的動力傳輸結構。
背景技術:
在JP-A-2004-359100公報中公開了一種傳統的動力傳輸結構。
該動力傳輸結構包括凸軛、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蓋構件。所述 凸軛包括軸部和一體地形成在該軸部的一端上的連接部。所述凸軛的 軸部與所述第一套筒通過花鍵相互配合以便于在軸向上相對于彼此滑 動。所述第一套筒的遠離所述連接部的軸向端部的外周面通過焊接固 定到所述第二套筒的一個軸向端部的內周面。
所述蓋構件配合并固定在第一套筒的遠離所述連接部的軸向端部 的內周面上。潤滑油密封在由所述軸部的軸向端面、蓋構件和第一套 筒形成的潤滑油密封空間中。以這種方式將潤滑油涂敷到所述軸部與 第一套筒的滑動接觸部的整個區域上,從而防止在所述軸部與所述第 一套筒的滑動接觸部上形成卡死。
軸向上通過所述蓋構件的中心部形成有通氣孔。因此,在該動力 傳輸結構中,所述通氣孔形成為通過所述蓋構件。所以,當所述軸部 關于所述第一套筒在軸向上滑動以向所述蓋構件移動從而使所述潤滑 油密封空間內的空氣壓力增加時,空氣從該潤滑油密封空間排到所述 第二套筒的內部。另一方面,當所述軸部關于所述第一套筒在軸向上 滑動以遠離所述蓋構件從而使所述潤滑油密封空間內的空氣壓力變成 負壓時,空氣從所述第二套筒被引入到所述潤滑油密封空間中。從而防止了所述潤滑油密封空間內的空氣壓力發生過大的變化以便于所述 軸部能夠容易地在軸向上關于所述第一套筒滑動。
但是,在上面的傳統的動力傳輸結構中,上面所述的滑動接觸部 與通氣孔之間的距離很小,因此潤滑油很可能通過所述通氣孔泄漏到 所述第二套筒中。所以當潤滑油流入所述第二套筒內時,偏心載荷作 用在所述第二套筒上,這引起了所述動力傳輸結構很可能被迫旋轉的 問題。此外,因為潤滑油通過所述通氣孔泄漏到所述第二套筒中,所 以存在潤滑油不可能長時間足夠地分配到所述滑動接觸部整個區域上 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動力傳輸結構,其中潤滑油不可能 流出潤滑油密封空間,并且外來物質也不可能從外部流入潤滑油密封 空間,同時不可能發生滑動接觸部的卡死,此外所述動力傳輸結構不 可能被迫旋轉。
解決所述問題的手段
已經通過一種動力傳輸結構實現了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該結構
包括
凸軛,該凸軛包括軸部、通孔和連接部,所述軸部具有花鍵,所 述通孔在軸向上基本在所述軸部的中心部延伸通過所述軸部,所述連 接部一體地形成在所述軸部的一端上;
套筒,所述套筒具有花鍵,所述套筒的花鍵與所述軸部的花鍵進 行花鍵配合以使得所述凸軛與所述套筒之間能夠滑動;
第一蓋構件,該第一蓋構件封閉所述套筒的遠離所述凸軛的連接
部的開口端并且固定到所述套筒;和
第二蓋構件,該第二蓋構件封閉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連接部的開 口端并固定到所述凸軛;
5所述通孔包括 第一通道部;和
第二通道部,該第二通道部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 一蓋構件的一側上,所述第二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部的端部的 內徑小于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并且
所述第二蓋構件具有在軸向上延伸通過所述第二蓋構件的通氣 孔,該通氣孔設置成在軸向上與所述第一通道部的內周面部分地重疊。
順便地,在本說明書中,術語"通道部"(第一通道部、第二通 道部、第三通道部(下面描述的)和向外展開的通道部(下面描述的)) 意思是具有平滑內周面的孔部。
在本發明中,所述套筒的遠離所述凸軛的連接部的開口端由所述 第一蓋構件封閉或密封,因此甚至當所述凸軛在軸向上滑動到與所述 套筒在很大程度上重疊從而使由所述凸軛的軸向端面、所述第一蓋構 件和所述套筒形成的潤滑油密封空間的體積減小時,密封在所述潤滑 油密封空間內的潤滑油也不會從所述套筒的遠離所述連接部的開口端 泄漏。因此,可以使防止所述凸軛和套筒的滑動接觸部卡死的足夠量 的潤滑油在這些滑動接觸部附近存在一段長的時間,從而可以長時間 有效地防止所述滑動接觸部的卡死。
此外,例如在通過焊接或其它方式將第二套筒固定到所述套筒的 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軸向端部的外周面上的情形中,與傳統的結構 形成對比,潤滑油不會泄漏到所述第二套筒中,因此不會發生由于潤 滑油泄漏到所述第二套筒中而引起的所述動力傳輸結構的旋轉。
此外,在本發明中,所述第二蓋構件具有在軸向上延伸通過所述 第二蓋構件的通氣孔,該通氣孔設置成在軸向上與所述第一通道部的 內周面部分地重疊。因此,可以使空氣從外部通過該通氣孔流入所述 第一通道部,也可以使空氣從所述第一通道部流到外部。所以,所述潤滑油密封空間內的空氣壓力不會發生過大的變化,從而所述凸軛能 夠關于所述套筒平滑地滑動。
另外,所述通孔具有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 件的一側上的第二通道部,該第二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部的端 部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 因此,甚至當泥和水從外部通過所述通氣孔侵入所述凸軛內時,所述 泥和水也不可能侵入到所述第二通道部內,從而抑制所述泥和水到達 所述凸軛與套筒的滑動接觸部。此外,水和泥在比重上大于諸如油脂 的潤滑油,因此潤滑油不可能通過所述通氣孔泄漏到外部,這種水和 泥一旦侵入到所述第一通道部內也能由所述凸軛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 通過所述通氣孔排到外部。因此,能夠防止水和泥使涂敷到所述滑動 接觸部的潤滑油劣化。
在所述動力傳輸結構的一個優選形式中,所述通孔具有設置在所 述第二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一側上的第三通道部,所述第 三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通道部的 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
在本發明的該形式中,所述通孔具有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部的靠 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一側上的第三通道部,所述第三通道部的靠近所 述第二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 件的端部的內徑,因此,存在于所述第三通道部內的潤滑油不可能流 入所述第二通道部。所以,能夠抑制潤滑油通過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通 氣孔泄漏到外部,由泥漿劣化的潤滑油的量也能夠顯著地減少。
在所述動力傳輸結構的另一個優選的形式中,第二和第三通道部 中的至少一個是內徑在軸向上朝所述第一蓋構件逐漸增加的向外展開 的通道部。在本發明的該形式中,第二和第三通道部中的至少一個是內徑在 軸向上朝所述第一蓋構件逐漸增加的向外展開的通道部,因此所述向 外展開的通道部中的潤滑油被由所述凸軛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在軸向 上向所述第一蓋構件移動。因此,進一步抑制了潤滑油通過所述第一 通道部的通氣孔泄漏到外部,由泥漿劣化的潤滑油的量也能夠進一步減少。
在所述動力傳輸結構的另一個優選的形式中,所述第一通道部的 內徑在軸向上遠離所述第二通道部逐漸增加。
在本發明的該形式中,所述第一通道部的內徑在軸向上遠離所述 第二通道部逐漸增加,因此一旦由所述凸軛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侵入 所述通孔中的泥漿能夠被移向所述通氣孔,并能夠通過所述通氣孔排 到外部。因此,能夠抑制泥漿將(所述通孔中的)潤滑油劣化。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中,所述套筒的遠離所述凸軛的連接部 的開口端由所述第一蓋構件封閉或密封,因此密封在由所述凸軛的軸 向端面、第一蓋構件和套筒形成的潤滑油密封空間內的潤滑油不會從 所述套筒的遠離所述連接部的開口端泄漏。所以,可以使防止所述凸 軛與套筒的滑動接觸部卡死的足夠量的潤滑油在這些滑動接觸部中存 在一段長的時間,因此可以長時間有效地防止所述滑動接觸部的卡死。
此外,例如在通過焊接或其它方式將所述第二套筒固定到所述套 筒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外周面的情形中,潤滑油不會泄漏到所述 第二套筒中,因此不會發生由于潤滑油泄漏到所述第二套筒中而導致 的所述動力傳輸結構的旋轉。
此外,在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中,所述第二蓋構件具有在軸向 上延伸通過所述第二蓋構件的通氣孔,該通氣孔設置成在軸向上與所
8述第一通道部的內周面部分地重疊。因此,通過使空氣經由該通氣孔 流入或流出所述第一通道部,潤滑油密封空間內的空氣壓力可以被保 持基本恒定,所述凸軛從而可以關于所述套筒平滑地滑動。
i屮々k龍太紫昍的效+佑鉿結始由.Wf;未誦71且右沿罟龍W汰笛
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一側上的第二通道部,該第二通道 部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 述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因此甚至當泥和水從外部通過所述通氣 孔侵入所述通孔時,所述泥和水也不可能侵入到所述第二通道部內, 從而抑制所述泥和水到達所述凸軛與套筒的滑動接觸部。此外,水和 泥在比重上大于潤滑油,因此這種水和泥一旦侵入到所述通孔內也能 由所述凸軛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通過所述通氣孔排到外部,能夠防止 水和泥將潤滑油劣化。
圖l是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軸向剖視圖。 圖2是示出圖1的第一通道部及其附近區域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軸向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軸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圖l是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軸向剖視圖。
該動力傳輸結構構成了推進軸的一部分。該動力傳輸結構包括凸 軛l、套筒2、第一蓋構件3、第二蓋構件4和油封5。
凸軛1包括軸部11和一體地形成在軸部11的一端上的連接部10。軸部11的外周面18上形成有在軸向上延伸的花鍵(未示出)。另一方面,
萬向接頭(未示出)適合于連接到連接部io。傳動或差動齒輪適合于
經由萬向接頭和其它部件連接到連接部IO。
凸敏i目.右龍袖向h3if油通;寸沐A飾的誦刃」s.該誦; i is且有^軸
部ll的中心軸線一致的中心軸線。通孔15具有第一通道部20和第二通 道部21。第一通道部20和第二通道部21經由大致圓錐形(或錐形)的 階梯部16相互連通。第一通道部20比第二通道部21在軸向上設置得更 靠近凸軛I的連接部IO。如圖1所示,第一通道部20的靠近第二通道部 21的端部24的內徑大于第二通道部21的靠近第一通道部20的端部25的 內徑。
套筒2配合在凸軛1上以便于在軸向上關于凸軛1滑動。更具體地 說,套筒2具有形成在其內周面上的花鍵(未示出),并且套筒2的花 鍵與凸軛l的花鍵進行花鍵配合。第二套筒35的一端部通過焊接固定到 套筒2的遠離連接部10的軸端部的外周面上。
第一蓋構件33包括接合部40和基本上徑向延伸為一體地連接到接 合部40的盤狀本體部41。接合部40配合并固定在套筒2的遠離連接部10 的端部的外周面上。第一蓋構件3完全封閉或密封套筒2的遠離連接部 IO的開口端(開口)。
第二蓋構件4具有大致圓盤的形狀,其封閉通孔15的遠離第一蓋構 件3的開口端。第二蓋構件4通過配合或堵縫(caulking)而固定到通孔 15的遠離第一蓋構件3的軸向端部的內周面上。
油封5包括管狀的核心金屬部(core metal portion) 44和彈性部45。 彈性部45配合在核心金屬部44的一個軸向端部的內周面內。彈性部45 自核心金屬部44的內周面徑向向內突出。核心金屬部44的中心軸線基 本與軸部ll的中心軸線一致。核心金屬部44的另一軸向端部配合并固定到軸部ll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另一方面,核心金屬部44的的一個 軸向端部通過彈性部45與套筒2的圓柱形外周面保持接觸。彈性部45具 有密封唇緣,該密封唇緣與套筒2的圓柱形外周面保持滑動接觸以便于 在軸向上關于圓柱形外周面滑動。潤滑油填充在由凸軛l的端面、套筒 2的內周面和第一蓋構件3形成的空間內,還填充在通孔15內。從而使 潤滑油存在于凸軛1與套筒2的滑動接觸部之間,因此防止了這些滑動 接觸部的卡死。油封5用于防止潤滑油(該潤滑油防止滑動接觸部的卡 死)泄漏到外部。
圖2是示出圖1的第一通道部20及其附近區域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第二蓋構件4具有多個在軸向上延伸通過該第二蓋構件的通氣孔 55。每個通氣孔55設置成在軸向上與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56的一 部分(端部)部分地重疊,通氣孔55與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的端 部之間在軸向上沒有形成間隙。更具體地說,如圖2所示,每個通氣 孔55的內周緣的徑向上的最外部徑向地設置在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 面56外,而通氣孔55的內周緣的徑向上的最內部設置在第一通道部 20的內周面56內。即,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56的端部的周緣設置 成與每個通氣孔55的開口在軸向上重疊。形成為通過第二蓋構件4的 所述多個通氣孔55在圓周方向上以預定間隔布置。
在圖2中,附圖標記A表示第二通道部21的內徑,附圖標記B 表示第一通道部20的內徑,附圖標記C表示通氣孔55的節距圓的直 徑,附圖標記D表示的長度是每個通氣孔55的內周緣的徑向上的最外 部與通孔15的中心軸線P之間的距離的兩倍。如圖2所示,建立了 A<C<B<D的關系。
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套筒2的遠離凸軛1的連接 部10的開口端由第一蓋構件3封閉或密封,因此甚至當凸軛l在軸向 上滑動到在很大程度上與套筒2重疊從而使由凸軛1的軸向端面、第一蓋構件3和套筒2形成的潤滑油密封空間50的體積減小時,潤滑油
(例如油脂)也不會通過第一蓋構件3泄漏到第二套筒35中。因此, 可以使防止凸軛1和套筒2的滑動接觸部卡死的足夠量的潤滑油在這 些滑動接觸部附近存在一段長的時間,從而可以長時間有效地防止滑 動接觸部的卡死。此外,因為潤滑油不會泄漏到第二套筒35中,因此 不會發生由于潤滑油泄漏到第二套筒35中而引起的動力傳輸結構的旋 轉。
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二蓋構件4具有在 軸向上延伸通過該第二蓋構件的通氣孔55,通氣孔55設置成在軸向上 與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56的端部重疊。因此,可以使空氣從外部通 過這些通氣孔55流入第一通道部20,也可以使空氣從第一通道部20流 到外部。所以,可以將潤滑油密封空間50內的空氣壓力保持基本恒定, 凸軛1從而可以關于套筒2平滑地滑動。
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動力傳輸結構中,通孔15具有設置在 第一通道部20的靠近第一蓋構件3的一側上的第二通道部21,第二通 道部21的靠近第一通道部20的端部25的內徑小于第一通道部20的 靠近第一蓋構件3的端部24的內徑。因此,甚至當泥和水從凸軛l的 外部通過通氣孔55侵入通孔15時,泥和水也不可能侵入到第二通道 部21內,從而抑制泥和水到達凸軛1與套筒2的滑動接觸部。此外, 通氣孔55設置成在軸向上與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部分地重疊,通 氣孔55與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之間在軸向上沒有形成間隙,因此 水和泥一旦侵入到第一通道部20內也能由凸軛1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 通過通氣孔55排到外部。因此,能夠防止水和泥將潤滑油劣化。
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一通道部20的內周面是圓 柱形表面。但是,在本發明中,第一通道部的內周面可以具有這種形 狀(例如大致圓錐形),即其使得該內周面的內徑遠離第二通道部逐 漸增加。使用這種結構,外來物質(例如泥漿等) 一旦侵入到凸軛,可以通過由凸軛1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而獲得的抽吸作用以加速的方 式使外來物質穿過通氣孔流到外部,從而可以防止潤滑油的劣化。
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盡管第一蓋構件3配 合并固定到套筒2的軸向端部的外周面上,但是可以將第一蓋構件修 改成配合并固定到套筒的軸向端部的內周面上。此外,第一蓋構件可 以通過壓配合固定到套筒上,或者可以通過壓配合和堵縫固定到套筒 上。第一蓋構件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固定方式固定到套筒上,只要第 一蓋構件可以將套筒的遠離連接部的開口端密封即可。
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一通道部20與第二 通道部21通過大致圓錐形(錐形)的階梯部16相連續。但是,在本 發明中,第一與第二通道部可以通過非圓錐形的其它任何合適形狀的
修改階梯部相互連接,例如基本上垂直于凸軛軸部的中心軸線延伸的 平面狀階梯部。
第二實施方式
圖3是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軸向剖視圖。
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系統的 不同在于通孔115的第二通道部121的軸向長度小于第二通道部21的 軸向長度,并且通孔115具有設置在第二通道部121的靠近第一蓋構 件3的一側上的第三通道部122,第三通道部122的內徑大于第一通道 部20的內徑。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那些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 傳輸結構相同的組成部分分別由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將省略對它們 的描述。還有,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那些與第一實施 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類似的有益效果和修改示例的描述將會省略,僅 描述那些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不同的有益效果和修改示例。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三通道部122形成在第二
通道部121的靠近第一蓋構件3的一側上,經由大致圓錐形(或錐形) 的階梯部106與第二通道部121的靠近第一蓋構件3的端部相連續, 第三通道部122的內徑大于第一通道部20的內徑。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通孔115具有設置在第二通 道部121的靠近第一蓋構件3的一側上的第三通道部122,第三通道部 122的靠近第二通道部121的端部的內徑大于第一通道部20的靠近第 一蓋構件3的端部的內徑。因此,存在于凸軛101的第三通道部122 內的潤滑油不可能流入第二通道部121。所以,能夠抑制潤滑油通過第 一通道部20的通氣孔泄漏到外部,由泥漿劣化的潤滑油的量也能夠顯 著地減少。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二通道部121與第三通道 部122經由大致圓錐形的階梯部106彼此相連續。但是,在本發明中, 第二與第三通道部可以通過非圓錐形的其它任何合適形狀的修改階梯 部相互連接,例如基本上垂直于凸軛軸部的中心軸線延伸的平面狀階 梯部。
此外,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三通道部122的靠 近第二通道部121的端部的內徑大于第一通道部20的靠近第一蓋構件 3的端部的內徑。但是,在本發明中,第三通道部的靠近第二通道部的 端部的內徑可以小于第一通道部的靠近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只 要第三通道部的靠近第二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大于第二通道部的靠近 第三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即可。只需僅滿足第三通道部的靠近第二通 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大于第二通道部的靠近第三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 就能夠抑制潤滑油從第三通道部移動到第二通道部。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第二通道部121具有圓柱形 的內周面。但是,在設有第一通道部、比第一通道部更靠近第一蓋構 件設置的第二通道部、以及比第二通道部更靠近第一蓋構件設置的第 三通道部的本發明的結構中,第二和第三通道部中的至少一個的內周 面可以是在軸向上朝第一蓋構件向外展開的(即,內徑可以是逐漸增 加的)。在這種情形中,由凸軛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可以使第二和第 三通道部的至少一個中的潤滑油在軸向上朝第一蓋構件移動,因此能 夠進一步抑制潤滑油通過第一通道部的通氣孔泄漏到外部,并且能夠 減少被泥槳劣化的潤滑油的量。
第三實施方式
圖4是本發明的動力傳輸結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軸向剖視圖。 第三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系統
(其中第二通道部具有圓柱形的內周面)的不同在于通孔215的第二 通道部221具有大致圓錐形的內周面240,其內徑在軸向上朝第一蓋構 件3逐漸增加。
在第三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那些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 傳輸結構相同的組成部分分別由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將省略對它們 的描述。還有,在第三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那些與第一實施 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類似的有益效果和修改示例的描述將會省略,僅 描述那些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不同的有益效果和修改示 例。
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凸軛201的通孔215的第二通道部221具有 大致圓錐形的內周面240,其內徑在軸向上朝第一蓋構件3逐漸增加。
在第三實施方式的動力傳輸結構中,由凸軛201的旋轉產生的離 心力可以使第二通道部221中的潤滑油在軸向上朝第一蓋構件3移動,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潤滑油通過第一通道部20的通氣孔泄漏到外部, 并且能夠減少被泥漿劣化的潤滑油的量。
權利要求
1. 一種動力傳輸結構,包括凸軛,該凸軛包括軸部、通孔和連接部,所述軸部具有花鍵,所述通孔在軸向方向上大致在所述軸部的中心部處延伸通過所述軸部,所述連接部一體地形成在所述軸部的一端處;套筒,該套筒具有花鍵,該套筒的花鍵與所述軸部的花鍵進行花鍵配合,以便允許所述凸軛與所述套筒之間的滑動運動;第一蓋構件,該第一蓋構件封閉所述套筒的遠離所述凸軛的連接部的開口端,并且固定到所述套筒;和第二蓋構件,該第二蓋構件封閉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連接部的開口端,并固定到所述凸軛;其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該第二通道部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一側,所述第二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一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蓋構件具有通氣孔,該通氣孔在軸向方向上延伸通過所述第二蓋構件,并且設置成在軸向方向上與所述第一通道部的內周面部分地重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動力傳輸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通道部是 內徑在軸向方向上朝所述第一蓋構件逐漸增加的向外展開的通道部。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動力傳輸結構,其中所述通孔包括設置 在所述第二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一側的第三通道部,并且 所述第三通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通道部的端部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通 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蓋構件的端部的內徑。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力傳輸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通道部和第三通道部的至少一個通道部是內徑在軸向方向上朝所述第一蓋構件 逐漸增加的向外展開的通道部。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傳輸結構,其中所述第 一通道部的內徑在軸向方向上遠離所述第二通道部逐漸增加。
全文摘要
套筒配合在凸軛上,套筒的與凸軛相連的部分的相反側上的開口由第一蓋構件密封。在凸軛中形成有通孔,該通孔具有圓形的中空第一通道和圓形的中空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蓋構件側上并且其內徑小于第一通道的內徑。還設有第二蓋構件以封閉通孔的位于第一蓋構件相反側上的開口。通氣孔形成在第二蓋構件中以在軸向上與第一通道的內周面部分地重疊并在軸向上延伸。
文檔編號F16D3/06GK101512172SQ20078003266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13日
發明者水野浩一郎 申請人:株式會社捷太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