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水控制裝置以及使用該裝置的醫療用注入回路的制作方法
通水控制裝置以及使用該裝置的醫療用注入回路
技術區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水控制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在向患者注入輸液或 給予藥劑時作為防自由流動機構而發揮作用的通水控制裝置以及使用該裝 置的注入回路。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規定向患者注入的輸液的流量而使用輸液泵。輸液泵安裝 在連接輸液袋和穿刺針的輸液回路上,通過對構成輸液回路的輸液管賦予 蠕動運動,將輸液以設定的流量送出。并且, 一般地,已知的輸液泵有指 式輸液泵和滾輪式輸液泵。
指式輸液泵具有沿著輸液管設置成一列的多個指,通過使多個指分別 往復運動,對輸液管賦予蠕動運動。并且,滾輪式輸液泵具有一對旋轉滾 輪,通過使這些旋轉滾輪進行圓周運動,而對輸液管賦予蠕動運動。
但是,在使用這樣的輸液泵注入輸液時,存在自由流動的問題。所謂 自由流動是指在輸液結束后,在忘記關閉輸液管的穿剌針附近設置的夾具 的狀態下取下輸液泵,而將所需量以上的輸液注入到患者的體內。
并且,自由流動的問題在通過注射器泵進行藥劑給予的情況下也會發 生。例如,在患者拉伸藥劑管等時注射器從泵主體脫離的情況下,規定量 以上的藥劑被注入給患者。甚至,在藥劑給予時,當給予所需以上的藥劑 時,存在危及患者生命的情況。因此,在藥劑給予時防止自由流動比在輸 液的情況下更重要。
為了解決這樣的自由流動問題,例如提出了 一種具有防自由流動機構 的輸液泵(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該專利文獻l中公開的防自由流動機構 由開閉預先安裝在輸液管上的專用夾具的開閉裝置構成。開閉裝置被內置 在輸液泵主體中,當使用者為了取出輸液管而打開輸液泵的開閉門時,自 動地關閉上述專用夾具并弄碎輸液管,使輸液的注入停止。
因此,如果使用專利文獻1公開的輸液泵,在忘記關閉夾具的狀態下 即使要從輸液泵取下輸液管,也能夠通過防自由流動機構防止向患者注入 所需量以上的輸液。
并且,除此之外,作為用于實現防止自由流動的方法,可以考慮在注
入回路中組裝閥裝置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該閥裝置在沒有達到 設定壓力以上時使流體不能通過。在組裝有該閥裝置的注入回路中,因為 在自由流動發生時的低壓力(落差壓)下游體不能流動,所以能夠防止自 由流動。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738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表2004-501686號公報
但是,因為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防自由流動機構內置于輸液泵中, 所以存在不能適用于已有的其它輸液泵的問題。并且,為了使用上述專利 文獻l中公開的防自由流動機構,需要預先安裝專用夾具的輸液管,因此, 存在無法利用已有的輸液管的問題。
這樣,為了使用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防自由流動機構,需要重新購 入輸液泵和輸液管,增加了治療成本。并且,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防自 由流動機構中,存在結構上不能適用于注射器泵的問題。
另一方面,上述專利文獻2公開的閥裝置能夠適用于已有的各種泵, 因此能夠將治療成本抑制在最小限度。但是,當將上述專利文獻2公開的 閥裝置組裝在注入回路中時,不可能利用落差壓進行起動加注。因此,在 起動加注結束后需要安裝閥裝置,使起動加注作業繁雜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通水控制裝置以及使用該裝 置的注入回路,該通水控制裝置能夠不受泵的種類和結構影響而使用,另 外,不會使起動加注作業繁雜化并能夠防止自由流動的發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其特征為,具有筒狀 的外側部件、被插入到上述外側部件內部的筒狀的內側部件、以及閥部件, 上述內側部件,在沿著從上述內側部件的一方的開口朝向另一方的開口的 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上述內側部件的側壁的貫通孔、和與
上述外側部件密合的密合部,上述閥部件設置在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 方的開口上,僅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被供給的流體,從上述內側部件 的上述一方的開口向上述另一方的開口通過,上述外側部件形成為,能夠 彈性變形且因而在與上述密合部之間生成與上述貫通孔連通的間隙,上述 間隙與上述貫通孔共同形成流體流路。
并且,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醫療用注入回路,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有上述權利要求1 8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第1管和 第2管,上述第1管與上述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一方的開口相連接, 上述第2管與上述通水控制裝置的外側部件的另一方的開口相連接。 發明效果
通過以上的結構,根據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以及注入回路,例如, 通過將閥部件的設定壓力設定成比自由流動發生時的通水壓力高的值,能 夠抑制自由流動的發生。并且,根據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以及注入回路, 通過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能夠形成不經由閥部件的其它的流路。這 樣,通過利用其它流路,能夠由落差壓進行起動加注,也能夠防止起動加 注作業繁雜化。另外,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能夠簡單地組裝到注入回路 中,能夠不受泵的種類或結構影響而使用。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觀的圖示,圖1A 為俯視圖、圖1B為側視圖。
圖2為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結構的截面圖,圖2A為沿著圖1A 中的剖線A-A'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2B為沿著圖1B中的剖線B-B'剖開 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3為表示構成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側部件的截面圖。
圖4為表示構成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圖,圖4A為側 視圖,圖4B為沿著圖4A中的剖線C-C'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5為表示構成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閥部件的圖,圖5A為俯視 圖,圖5B為沿著圖5A中的剖線D-D'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5C為沿著 圖5A中的剖線E-E'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6為表示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中閥部件打開狀態的截面圖。 圖7表示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中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的狀態 的截面圖。
圖8為表示使用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為輸液回路的例子的圖。 圖9為表示使用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為藥劑注入回路的例子的圖。
圖10為表示使用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為采血回路的例子的圖
圖1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裝置的截面結構的截面 圖,圖11A以及圖11B分別表示剖開方向不同的截面。
圖12為表示構成圖1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圖,圖12A 為側視圖,圖12B為沿著圖12A中的剖線F-F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13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觀的圖,圖13A 以及B各自的觀察方向不同。并且,圖13A的觀察方向和圖13B的觀察方 向相互垂直。
圖14為表示圖13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結構的截面圖,圖14A為沿 著圖13B中的剖線G-G'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14B為沿著圖14A中的 剖線H-H'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15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裝置的結構的截面圖,圖 15A以及圖15B分別表示剖開方向不同的截面。圖15A的剖開方向和圖15B 的剖開方向相互垂直。
圖16為沿著圖15A中的剖線I-r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16A表示外 側部件沒有發生彈性變形的狀態,圖16B表示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的狀 態。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其特征為,具有筒狀的外側部件、被插入 到上述外側部件內部的筒狀的內側部件、以及閥部件,上述內側部件,在 沿著從上述內側部件的一方的開口朝向另一方的開口的方向上依次具有 在厚度方向上貫通上述內側部件的側壁的貫通孔、和與上述外側部件密合 的密合部,上述閥部件設置在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開口上,僅使 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被供給的流體,從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一方的開口 向上述另一方的開口通過,上述外側部件形成為,能夠彈性變形且因而在 與上述密合部之間生成與上述貫通孔連通的間隙,上述間隙與上述貫通孔 共同形成流體流路。
在上述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中,沿著上述內側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凸 部,上述凸部的頂部成為上述密合部。該情況下,在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 形時,能夠簡單地形成構成流路的間隙。
并且,優選在上述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中,上述內側部件在位于上
述貫通孔的上述一方側的部分上,還具有與上述外側部件密合的第2密合 部,上述外側部件形成為,相比與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在與上 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產生更大的彈性變形。根據上述 方式,即使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因為內側部件通過第2密合部分與 外側部件密合,所以流體很難泄露到通水控制裝置之外。
在上述方式中,優選在上述外側部件的外表面的、上述外側部件的與 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和除其以外的部分之間,沿著上述外側部件 的外周形成有槽。由此,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時,能夠使內側部件的 第2密合部分和外側部件的密合更加牢固。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優選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 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具有薄壁部,該薄壁部的厚度相比與上述第2密合部 密合著的部分較薄。該情況下,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時,也能夠使內 側部件的第2密合部分和外側部件的密合更加牢固。
并且,在上述方式中,優選在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 著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設置有從上述外側部件的外表面突出的部件。該 情況下,通水控制裝置的使用者使用該突出的部件能夠簡單地使外側部件 發生彈性變形。
另外,優選上述外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側的部分形成為前端細的形狀, 在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的上述另一方側的部分上, 設置向上述另一方側突出的一對部件,上述一對部件配置為,其中的一方 與另一方隔著上述形成為前端細的形狀的部分并相對。該情況下,通水控
制裝置的使用者使用該突出的一對部件也能夠簡單地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 變形。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中,上述閥部件具有傘狀的閥 部,該傘狀的閥部形成為覆蓋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開口并能夠封 閉該開口;以及突出部,該突出部從上述閥部突出、且從上述內側部件的
上述另一方的開口插入到上述內側部件內部,上述突出部形成為,在被插 入到上述內側部件內部時,在該突出部與上述內側部件的內表面之間存在 成為流體流路的間隙,并且,在通過上述閥部使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 方的開口封閉后的狀態下,該突出部被固定在上述內側部件上,而且,當 通過以上述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經由上述內側部件的內表面與上述突出部 之間的上述間隙而供給的流體推壓上述閥部時,該突出部發生彈性變形并 解除由上述閥部進行的封閉。。在該情況下,能夠提高設定壓力的精度,并 能夠提高以設定壓力供給流體的情況下的動作的可靠性。
并且,本發明的注入回路至少具有上述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第1
管和第2管,上述第1管與上述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一方的開口相 連接,上述第2管與上述通水控制裝置的外側部件的另一方的開口相連接。 實施方式l
以下參照圖1 圖IO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裝置以及注入 回路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1 圖7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裝 置進行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觀的圖,圖1A為 俯視圖,圖1B為側視圖。圖2為圖l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結構的截面圖, 圖2A為沿著圖1A中的剖線A-A'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2B為沿著圖1B 中的剖線B-B'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1以及圖2中箭頭(箭頭X和Y除 外)表示流體的流動方向。
圖3為表示構成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側部件的截面圖。圖4 為表示構成圖l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圖,圖4A為側視圖,圖 4B為沿著圖4A中的剖線C-C'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5為表示構成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閥部件的圖,圖5A為俯視 圖,圖5B為沿著圖5A中的剖線D-D'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5C為沿著
圖5A中的剖線E-E'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圖6為表示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中閥部件打開的狀態的截面圖。 圖7表示圖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中使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的狀態的截 面圖。另外,圖6以及圖7與圖2A相同,為沿著圖1A中的剖線A-A'剖開 而得到的截面圖。
如圖1A以及圖1B所示,通水控制裝置1上安裝有用于供給流體的管 2和用于排除流體的管3。通水控制裝置1進行對從管2供給的流體的通水 控制。本說明書中的「通水控制」是指控制流體的流動情況。
通水控制裝置1在不受外力的狀態下以以下方式構成僅使以設定壓 力以上的壓力向箭頭方向(參照圖1B)供給的流體通過,使以低于設定壓 力的壓力供給的流體不能通過。另一方面,當受到外力并且外側部件4發 生彈性變形時,通水控制裝置1使以低于設定壓力的壓力供給的流體也通 過。關于這一點在下面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2A以及圖2B所示,通水控制裝置1具有外側部件4、內側部件 10以及閥部件20。外側部件4呈筒狀,具有上游側的開口 5和下游側的開 口6(參照圖3)。同樣,內側部件10也呈筒狀,具有上游側的開口16和 下游側的開口 17 (參照圖4)。
并且,內側部件10被插入外側部件4的內部。閥部件20設置在內側 部件10的下游側的開口 17上。在本實施方式1中,內側部件10的上游側 的開口 16上連接有管2,外側部件4的下游側的開口 6上連接有管3。
并且,如圖2A和圖2B、圖4A和圖4B所示,內側部件10在沿著從 上游側的開口 16向下游側的開口 17的方向(流體的流動方向)上依次具 有貫通孔14和與外側部件密合的第1密合部11。貫通孔14在厚度方向上 貫通內側部件10的側壁。另外,圖4B中的「U」表示從貫通孔14到內 側部件10的下游側的開口 17的長度。
在本實施方式l中,沿著內側部件10的外周形成2個凸部(肋)12。 凸部12的截面形成為臺形狀,凸部12的頂部成為第1密合部11。并且, 位于內側部件10的貫通孔14的上游側(開口 16側)的部分13以密合在 外側部件的內表面的方式形成。該部分13作為第2密合部發揮作用。在以 下的說明中,稱作第2密合部13。 通過該結構,在本實施方式l中,當內側部件10插入外側部件4的內 部時,該內側部件10通過上述第1密合部11和第2密合部13緊密附著在 外側部件4的內表面。因此,如圖2A以及圖2B所示,只要外側部件4不 變形,流體不通過外側部件4和內側部件10之間。
在本實施方式1中,內側部件10上形成2個凸部12,但凸部的數量沒 有限定。凸部12的數量只要對應第1密合部11要求的密閉性設定即可。 即,如果要盡可能提高外側部件4和第1密合部11的密閉性,凸部12的 數量多較好。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容易進行后述第1密合部11和外側部件 4的密合的解除,凸部12的數量少較好。并且,在本實施方式l中,凸部 12的截面形成臺形狀,但凸部12的截面形狀并不受特別限定。凸部的截面 形狀也可以為臺形以外的三角形或半圓形。
并且,如圖2A和圖2B、圖5A 圖5C所示,閥部件20構成為僅 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從內側部件10的上游側的開口 16向下游側的開 口 17進行供給的流體通過閥部件20。在本實施方式l中,閥部件20具有 傘狀的閥部21和突出部22并由這些部件構成。
閥部21和突出部22由各種橡膠材料或各種稱為熱可塑性彈性聚合物 的彈性優良的材料一體地形成。具體為,作為橡膠材料,有例如天然橡膠、 異戊二烯橡膠、順丁橡膠、丁苯橡膠、丁腈橡膠、氯丁橡膠、丁基橡膠、 丙烯酸酯橡膠、乙丙橡膠、氯醇橡膠、聚氨酯橡膠、硅橡膠以及氟橡膠等。 作為熱可塑性彈性聚合物,有例如苯乙烯類、聚烯烴類、聚氯乙烯類、聚 氨酯類、聚酯類、聚酰胺類、聚丁二烯類、反式聚異戊二烯類、氟橡膠類、 氯化聚乙烯等熱可塑性彈性聚合物。另外,在這些材料中,作為最好的材 料,有硅橡膠。并且,閥部件20的制作可通過模具成型來進行。
閥部21形成為覆蓋內側部件10的下游側的開口 17, gp、傘的直徑比 開口 17的直徑大。并且,在閥部21的上游側(傘的里面)形成環狀的接 觸面25。因此,閥部21與內側部件10的開口 17的周邊區域密合,能夠封 閉開口 17。
突出部22以從閥部21的傘的里側部分突出的方式構成。并且,如圖2 所示,突出部22從內側部件10的下游側的開口 17插入到內側部件10的 內部,進而,在通過閥部21封閉下游側的開口 17的狀態下,被固定在內
側部件10上。
具體為,在突出部22的表面上形成突起24,通過將該突起24掛在設 置于內側部件10的內部的臺階15上,突出部22被固定在內側部件10上。 并且,在將突起掛在臺階15上時,調整突起24和臺階15的位置,以使閥 部21的接觸面25與內側部件IO的開口 17的周邊區域密合。
并且,如圖2A、圖5A以及圖5C所示,突出部形成為,在插入內側 部件10的內部時,在突出部22與內側部件10的內表面之間存在構成流體 的流路的間隙。具體為,突出部22在側面具有凹部23,通過該凹部23, 形成成為流體的流路的間隙。
這樣,從管2供給的流體通過凹部23與內側部件10的內表面之間的 間隙,之后,推壓閥部21。此時,當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供給該流體時, 如圖6所示,通過突出部21的彈性變形,由閥部21進行的密封被解除。 具體為,當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供給流體時,隨著閥部21的接觸面25 與內側部件10的開口 17的周邊區域之間密合的解除,突出部22在伸長方 向上發生彈性變形。其結果是,流體流過閥部21的接觸面25和內側部件 IO的開口 17的周邊區域之間。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l中,由于閥部件20被安裝在內側部件IO上, 所以能夠僅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供給的流體通過通水控制裝置1 ,而阻 止以比設定壓力低的壓力供給的流體的通過。并且,在從圖2表示的箭頭 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供給流體的情況下,閥部20被推壓向內側部件的開口 17,使閥部21的接觸部25與內側部件10的開口 17的周邊區域之間的密 合更加牢固。即,閥部件20作為單向閥發揮作用,阻止來自與圖2A以及 圖2B所示箭頭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流體的通過。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1中,上述設定壓力的設定能夠通過適當選定閥 部件20的構成材料或凹部23與內側部件10的內表面之間出現的間隙的截 面積等方式進行。對應通水控制裝置1的用途或泵的壓力來決定設定壓力 的大小即可。另外,有時在注入回路的內壓為一定值以上的情況下,使輸 液泵或注射器泵具有發出警報功能。在該情況下,必須調整上述設定壓力 從而使警報不會發生。
另外,當流體的壓力沒有達到設定壓力以上時,流體不能通過通水控
制裝置1時,在將通水控制裝置1組裝到輸液回路(參照下述圖8)或藥劑 注入回路(參照下述圖9)的情況下,起動加注變得困難。因此,如圖7 所示,外側部件4 (參照圖3)形成為,因受外力而發生彈性變形,由此, 在該外側部件4與第1密合部11之間生成與貫通孔14相連通的間隙18。
此時,由于間隙18與貫通孔14 一起形成不經由閥部件20的新流路, 所以以比設定壓力低的壓力供給的流體也能夠通過通水控制裝置1。因此, 在將通水控制裝置1組裝到輸液用或藥劑給予用回路中的情況下,由落差 壓產生的起動加注變為可能。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l中,通過使用者施加使外側部件4發生彈性變 形的外力。在本實施方式1中,假想的外力的大小為一般人能夠施加的力 的程度。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即為了使使用者容易地向外側部件4 施加外力,在外側部件4的外表面上設置操作部8以及9 (參照圖1A及圖 1B)。
具體為,操作部8以及9為從外側部件4的外表面突出的部件,設置 在外側部件4的與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4A以外的部分,即部分4b(參 照圖3)。使用者用手指夾住操作部8和操作部9,只需要將兩者分別向圖 1A所示箭頭V以及箭頭W的方向移動就能夠使外側部件4發生彈性變形。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1中,為了使使用者能夠容易地用手指夾住,操作部8 以及9形成翼狀,并配置為各自的翼面與流體的流動方向平行。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l中,在外側部件4的外表面上,在部分4a與部 分4b之間,沿著外側部件4的外周形成有槽7。這樣,在使用者向操作部 8以及9施加外力時,外側部件4為,以槽7為界,部分4b(參照圖3)相 比部分4a發生較大的彈性變形。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l,即使在使外側 部件4發生彈性變形時,也能夠確保內側部件的第2密合部13和外側部件 4之間的密合,抑制流體從外側部件4和內側部件10之間泄漏。
在本實施方式1中,從上面觀察通水控制裝置1時的操作部8和操作 部9所成的角沒有特殊限定。考慮外側部件4的大小等考慮來適當設定操 作部8和操作部9所成的角即可。并且,操作部8以及9的數量沒有特殊 限定,可以考慮使用者的操作性并適當設定。另外,操作部8以及9的形 狀也可以為翼狀以外的形狀。
并且,在外側部件4發生彈性變形時,從確保第2密合部13和外側部 件4之間的密合的觀點出發,優選內側部件10的構成材料的彈性系數比外 側部件4的構成材料小,且為難以發生彈性變形的材料。在本實施方式1 中,作為外側部件4的構成材料,例如有與上述閥部件20同樣的材料,艮P, 各種橡膠材料或各種被稱為熱可塑性彈性聚合物的彈性優良的材料。并且, 作為構成內側部件10的構成材料,例如有聚丙烯(PP)樹脂、聚碳酸酯樹 脂、ABS樹脂、滌綸(PET)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樹脂 等。
并且,上述材料中,作為外側部件4的構成材料,優選使用聚氯乙烯 類熱可塑性彈性聚合材料以及聚氨酯類熱可塑性彈性聚合材料,作為內側 部件10的構成材料,優選使用聚碳酸酯樹脂。
接下來,使用圖8 圖10對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進行說明。本實 施方式l的注入回路具有使用圖1 圖7進行說明的本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 制裝置1。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可以使用例如輸液回路、藥劑注入回路、 觀血式血壓測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線)等。關于這點在以下進行說 明。另外,在圖8 圖10中,附有圖1 圖7中使用的符號的裝置表示與 圖1 圖7中附有該符號的裝置相同的裝置。
圖8為表示將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為輸液回路使用的例子的圖。 如圖8所示,輸液回路30具有輸液袋31、點滴塔32、夾具33、通水控制 裝置1以及穿刺針34。并且,與通水控制裝置1的流入側相連接的管2與 點滴塔32相連接。另外,在管2上沿著輸液的流動方向,依次安裝有輸液 泵36和夾具33。并且,與通水控制裝置1的排出側相連接的管3與穿刺針 34相連接。另外,管35與點滴塔32和輸液袋31相連接。
這樣,如果在輸液回路30中使用通水控制裝置1,即使在忘記關閉夾 具33的狀態(打開狀態)下將輸液泵36取出,因為輸液不會通過通水控 制裝置1而進一步向前流動,抑制了自由流動的發生。并且,在通過落差 壓進行起動加注的情況下,通過如圖7所示使外側部件4發生彈性變形, 能夠使輸液通過通水控制裝置l,因此在安裝有通水控制裝置1的狀態下能 夠完成起動加注。
另外,在圖8的例子中,通水控制裝置1被設置在夾具33的下游,但
不僅限定于該例子的裝置。通水控制裝置1也可以設置在輸液泵和點滴塔
32之間的位置上。
圖9為表示將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為藥劑注入回路使用的例子 的圖。圖9所示的注入回路具有藥劑注入回路40和輸液回路30這兩者, 藥劑注入回路40和輸液回路30經由三方活栓41被連接。因此,根據圖9 所示的注入回路,能夠同時進行輸液的注入和藥劑給予。另外,根據圖9 所示的注入回路,能夠同時進行輸液的注入和藥劑給予。而且,如圖9所 示,藥劑注入回路40與輸液回路30相同,具有本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 裝置l。另外,在藥劑注入回路40中連接有注射器泵45。
具體為,藥劑注入回路40具有通水控制裝置1、與通水控制裝置l的 流入側相連接的管44以及與排出側相連接的管43。管44上連接有注射器 泵45。并且,注射器泵45上組裝的注射器中填充有例如被稱作抗癌劑、抗 生劑、脂肪乳劑、鎮靜劑的需要微量投放的藥劑。管43上安裝有用于提高 操作性的夾具33。另外,輸液回路30為與圖8所示回路一樣的回路,具有 通水控制裝置1。
并且,輸液回路30的通水控制裝置1的排出側的管3與三方活栓41 的相對的端口中的一方相連接,穿刺針34經由管42與相對的端口中的另 一方相連接。并且,在三方活栓41的余下的端口上連接有藥劑注入回路40 的管43。
這樣,根據圖9所示的注入回路,通過三方活栓41的把手的切換,能 夠同時進行輸液的注入和藥劑的給予,并且在進行輸液的注入的同時間歇 地進行藥劑投放。并且,如上述那樣,藥劑投入回路40具有通水控制裝置 1。因此,在注射器泵45中,即使將注射器從泵主體上取下等,也能夠通 過通水控制裝置1阻止給予所需量以上的藥劑。通過通水控制裝置1,也能 夠抑制使用注射器泵45的藥劑投放時的自由流動的發生。
并且,與圖8的例子相同,通過使外側部件4發生彈性變形(參照圖7), 也能夠簡單地進行藥劑注入回路40的起動加注。另外,在藥劑注入回路40 中,利用注射器泵45的快速輸送功能也能夠進行起動加注。
圖IO為表示使用本實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為采血回路的例子的圖。 如圖10所示,采血回路50為觀血式血壓測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采血 回路50具有通水控制裝置1、血壓傳感器56、混注端口 51和52、以及穿 刺針55。穿刺針55被留置在患者的動脈59內。
在采血回路50中,血壓傳感器56和穿刺針55經由混注端口 51、管 53、混注端口 52以及管54相連接。并且,通水控制裝置1的排出側直接 與血壓傳感器56相連接。與通水控制裝置1的流入側相連接的管2與注射 器泵58相連接。在注射器泵58的注射器內,填充有生理鹽水。另外,在 管2上安裝有用于提高操作性的夾具33。
并且,在采血回路50上,在從血壓傳感器56到穿刺針55的流路內, 填充有生理鹽水。這樣,流過動脈59的血液的血壓經由流路內填充的生理 鹽水被傳達到血壓傳感器56。血壓傳感器56將對應所傳達的血壓的大小的 電信號輸出到計算機57。當血壓傳感器56輸出電信號時,計算機57在畫 面上顯示通過電信號決定的測定值(血壓值)。
并且,在血液測定過程中,通過注射器泵58,在從血壓傳感器56到穿 刺針55的流路內,以一定的流量(例如3ml/h)供給生理鹽水。另外,注 射器泵58的注射器內填充的生理鹽水中添加有抗凝固劑。其作用是在血液 從動脈59流入穿剌針55內的情況下,防止因流入的血液在穿刺針55內凝 固而無法進行血液測定。
作為抗凝固劑,例如有肝磷脂等。在圖IO的例子中,注射器泵58的 注射器中填充的生理鹽水為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在以下的說明中,稱為 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
并且,在血液測定開始前,通過注射器泵58,在從血壓傳感器56到穿 剌針55的流路內,預先填充有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另夕卜,在圖10的例 子中,向流路內填充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利用注射器泵58的快速輸送功 能來進行。
另外,在圖10的例子中,當血液測定中注射器泵58的注射器從泵主 體取下吋,以恒定的流量供給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變得困難。此時,當沒 有安裝通水控制裝置〗時,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通過落差壓被供給。而且, 在落差壓比血壓低的情況下,血液流入流路內。并且,在落差壓比血壓高 的情況下,存在患者的動脈59內被注入多量的抗凝固劑(圖10的例子中, 肝磷脂)的可能性。另外,在沒有安裝通水控制裝置1的情況下,當注射
器從泵主體被取下時,因為傳達來的壓力向注射器泵58側轉移,血壓測定 的測定精度降低。
為了回避這樣的問題,在本實施方式l中,如圖10所示,安裝有通水 性控制裝置l。即,在圖10的例子中,在注射器泵從泵主體被取下的情況 下,通水控制裝置1抑制血液向流路內逆流、抗凝固劑(在圖10的例子中, 肝磷脂)向人體流入以及測定精度的降低。
在采血回路50中,在血液測定過程中進行釆血的情況下利用混注端口 51以及52。具體為,首先,通過與位于距穿刺針55較遠的位置的混注端 口51相連接的注射器(未圖示)賦予負壓,使血液流入流路內。接下來, 通過與位于距穿刺針55較近的位置的混注接口 52相連接的注射器(未圖 示)進行流入的血液的采樣。另外,在采樣血液后,利用注射器泵58的快 速輸送功能進行流路內的清洗。
在圖10的例子中,可以使用輸液袋和輸液泵代替注射器泵58。在該情 況下,如圖7所示使外側部件4發生彈性變形,通過利用落差壓向流路內
填充肝磷脂添加生理鹽水。 (實施方式2)
接下來,參照圖11及圖12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裝置以 及注入回路進行說明。圖1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裝置的 截面結構的截面圖,圖IIA以及圖IIB分別表示剖開方向不同的截面。圖 12為表示構成圖11表示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圖,圖12A為側視 圖,圖12B為沿著圖12A中的剖線F-F'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另外,本實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觀與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1 的通水控制裝置的外觀相同。圖IIA與圖1中的沿著剖線A-A'剖開而得到 的截面圖相當,圖11B與圖1B中的沿著圖1B中的剖線B-B'剖開而得到的 截面圖相當。并且,在圖11以及圖12中,附有與圖1 圖7中表示的符號 相同的符號的部分,表示與圖1 圖7中附有該符號的部分相同的部分。
如圖IIA、圖IIB、圖12A以及圖12B所示,本實施方式2的通水控 制裝置與實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裝置(參照圖2)在內側部件60的結構上 不同。除此以外,本實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裝置具有與實施方式1的通水 控制裝置相同的結構。并且,本實施方式2的注入回路具有本實施方式2
的通水控制裝置。本實施方式2的注入回路也可以作為例如輸液回路、藥 劑注入回路、觀血式血壓測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線)等使用。以下, 對不同點進行具體的說明。
如圖11A以及圖11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2中,與實施方式l不同, 內側部件60的貫通孔14形成為,其開口面向安裝在內側部件60上的閥部 件20的突出部22的位置上。另外,如圖12B所示,本實施方式2中,從 內側部件60的貫通孔14到下游側的開口 17的長L2比從內側部件10的貫 通孔14到下游側的開口 17的長L1 (參照圖4B)短。并且,突出部22的 突起24被掛在貫通孔14的內壁61上并被固定在內側部件60上。
通過這樣的內側部件60的結構,根據本實施方式2,令在使外側部件 4發生彈性變形并進行起動加注時在突起24附近滯留的空氣的量,可以比 實施方式1少。因此,在起動加注結束后以設定的壓力進行送液的情況下, 能夠減少管3中混入的氣泡的量。其結果,根據使用本實施方式2的通水 控制裝置構成的輸液回路或藥劑注入回路,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2中,與實施方式1相同,能夠僅使以設定壓力 以上的壓力供給的流體通過通水控制裝置,阻止以比設定壓力低的壓力供 給的流體的通過。另外,如上所述,通過外側部件4的彈性變形,形成用 于使設定壓力以下的流體流過的流路。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2中,如上所述,從內側部件60的貫通孔14到 下游側的開口 17的長L2比實施方式1短,因此如圖12A以及圖12B所示, 凸部12的數量變為1。但是,在本實施方式2中,與實施方式l相同,凸 部12的數量沒有被限定。并且,作為內側部件60的構成材料,也可以使 用實施方式1中所述的內側部件10的構成材料。 (實施方式3)
接下來,參照圖13以及圖14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裝置 以及注入回路進行說明。圖13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裝置 的外觀的圖示,圖13A以及圖13B各自的觀察方向不同。并且,圖13A的 觀察方向和圖13B的觀察方向相互垂直。圖14為表示圖13表示的通水控 制裝置的結構的截面圖,圖14A為沿著圖13B中的剖線G-G'剖開而得到的 截面圖,圖14B為沿著圖14A中的剖線H-H'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
如圖13以及圖14所示,本實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裝置具有閥部件20、 內側部件60以及外側部件70,外側部件70與實施方式1和2所示的部件 不同。另外,在圖13以及圖14中,附有與圖11以及圖12中使用的符號 的裝置,表示與圖11和圖12中附有該符號的裝置相同的裝置。
如圖14A以及圖14B所示,外側部件70的下游側的部分73形成為前 端細的形狀。管3插入在該前端細的形狀的部分(以下稱為「嘴部」。)73 的內部。并且,在外側部件70上,在與第1密合部密合的部分的下游側的 部分上,設置有操作部72a以及72b。操作部72a以及72b與實施方式1 以及2的操作部8以及9不同,是向下游側突出的一對部件。另外,操作 部72a以及72b被設置成兩者隔著噴嘴73并相對的方式。
并且,外側部件70為,在與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 本實施方式3中,與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和操作部72a及72b之間的 部分)上,具有薄壁部71。薄壁部71形成為,其厚度比與第2密合部13 密合的部分的厚度薄,容易發生彈性變形。另外,內側部件60以各貫通孔 14的位置整合在操作部72a或操作部72b的位置上的方式設置。
通過該結構,使操作部72a以及72b分別向著圖13A以及圖14A中的 箭頭X以及Y的方向移動,位于操作部72a以及72b的基端附近的薄壁部 71向外側方向彈性變形。而且,在外側部件70和第1密合部11之間,形 成與實施方式1中圖7所示的間隙18相同的間隙。其結果,在本實施方式 3中,形成不經由閥部件20的新流路,與實施方式1以及2相同,能夠由 落差壓產生起動加注。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3中,為了在使用者施加外力時外側部件70簡單 地發生彈性變形,考慮外側部件70的構成材料來決定薄肉部71的厚度tl 即可。例如,外側部件70如果由聚氯乙烯類熱可塑性彈性聚合材料、聚丁 二烯類熱可塑性彈性聚合材料、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形成,厚度tl設定 為0.1mm lmm左右即可。
在本實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裝置中,在外側部件70不發生彈性變形的 情況下,與實施方式1以及2相同,僅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供給的流 體能夠通過通水控制裝置,阻止以比設定壓力低的壓力供給的流體的通過。 另外,本實施方式3的注入回路具有本實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裝置。本實
施方式3的注入回路也可以作為輸液回路、藥劑注入回路以及觀血式血壓 測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線)等使用。 (實施方式4)
接下來,參照圖15以及圖16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裝置 以及注入回路進行說明。圖15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裝置 的結構的截面圖,圖15A以及圖15B分別表示剖開方向不同的截面。圖15A 的剖開方向和圖15B的剖開方向相互垂直。
圖16為沿著圖15A中的剖線I-r剖開而得到的截面圖,圖16A表示外 側部件沒有發生彈性變形的狀態,圖16B表示外側部件發生彈性變形的狀 態。
如圖15所示,本實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裝置具有閥部件20、內側部件 60以及外側部件80,外側部件80與實施方式1 3所示的部件不同。另外, 在圖15以及圖16中,附有與圖11以及圖12中使用的符號的裝置,表示 與圖11和圖12中附有該符號的裝置相同的裝置。
如圖15A以及圖15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4中,與實施方式3相同, 外側部件80的下游側的部分83形成前端細的形狀,管3插入該前端細的 形狀的部分(嘴部)83的內部。并且,在本實施方式4中,與實施方式3 相同,外側部件80在與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具有薄壁 部81。
但是,在本實施方式4中,與實施方式3不同,在外側部件80上,和 第2密合部13緊密附著的部分與嘴部83之間全部為薄壁部81。并且,在 本實施方式4中,與實施方式1 3不同,在外側部件80上沒有設置操作 部,因為薄壁部81的面積變廣,所以使用者能夠簡單地使外側部件80發 生彈性變形。
如圖16A以及圖16B所示,使用者通過在外惻部件80的半徑方向上 推壓與貫通孔14的開口不重合的區域82 (參照圖15A),能夠在外側部件 80和第1密合部11之間形成間隙(參照圖7)。其結果,在本實施方式4 中,形成不經由閥部件20的新流路,與實施方式1以及2相同,能夠由落 差壓產生起動加注。這樣,通過本實施方式4,與實施方式1 3不同,在 外側部件80上不設置操作部,而能夠簡單地使外側部件80發生彈性變形。 這樣,能夠實現減低外側部件80的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4中,考慮外側部件80的構成材料來決定薄壁部 81的厚度t2即可。例如,外側部件80如果由聚氯乙烯類熱可塑性彈性聚 合材料、聚丁二烯類熱可塑性彈性聚合材料、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形成, 厚度t2設定為0.1mm lmm左右即可。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4中,為了確保薄壁部81的面積,優選薄壁部81 為滿足以下條件的圓柱狀或圓錐狀。即,當設定在外側部件80的中心軸 方向(流動方向)上,從薄壁部81的上游側端部到下游側端部的長度為M, 薄壁部81的最大內徑為D時,優選長度M相對最大內徑D的比(M/D) 為1 5。
本實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裝置中,在外側部件80不發生彈性變形的情 況下,與實施方式1以及2相同,僅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供給的流體 能夠通過通水控制裝置,阻止以比設定壓力低的壓力供給的流體的通過。 并且,本實施方式4的注入回路具有本實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裝置。本實 施方式4的注入回路也可以作為輸液回路、藥劑注入回路以及觀血式血壓 測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線)等使用。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本發明的通水控制裝置以及注入回路能夠作為輸液回路或藥液 注入回路的結構部件而使用,是具有產業上可利用性的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通水控制裝置,其特征為,具有筒狀的外側部件、被插入到上述外側部件內部的筒狀的內側部件、以及閥部件,上述內側部件,在沿著從上述內側部件的一方的開口朝向另一方的開口的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上述內側部件的側壁的貫通孔、和與上述外側部件密合的密合部,上述閥部件設置在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開口上,僅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被供給的流體,從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一方的開口向上述另一方的開口通過,上述外側部件形成為,能夠彈性變形且因而在與上述密合部之間生成與上述貫通孔連通的間隙,上述間隙與上述貫通孔共同形成流體流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沿著上述內側部件的外周形成 有凸部,上述凸部的頂部成為上述密合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上述內側部件在位于上述貫通 孔的上述一方側的部分上,還具有與上述外側部件密合的第2密合部,上述外側部件形成為,相比與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在與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產生更大的彈性變形。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在上述外側部件的外表面的、 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和除其以外的部分之間, 沿著上述外側部件的外周形成有槽。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在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第2 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設置有從上述外側部件的外表面突出 的部件。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上述閥部件具有傘狀的閥部, 該傘狀的閥部形成為覆蓋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開口并能夠封閉該 開口;以及突出部,該突出部從上述閥部突出、且從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 另一方的開口插入到上述內側部件內部, 上述突出部形成為,在被插入到上述內側部件內部時,在該突出部與 上述內側部件的內表面之間存在成為流體流路的間隙,并且,在通過上述 閥部使上述內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開口封閉后的狀態下,該突出部被固 定在上述內側部件上,而且,當通過以上述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經由上述 內側部件的內表面與上述突出部之間的上述間隙而供給的流體推壓上述閥 部時,該突出部發生彈性變形并解除由上述閥部進行的封閉。
7、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第2密 合部密合著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具有薄壁部,該薄壁部的厚度相比與上述 第2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較薄。
8、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上述外側部件的上述另一方側 的部分形成為前端細的形狀,在上述外側部件的與上述密合部密合著的部分的上述另一方側的部分 上,設置向上述另一方側突出的一對部件,上述一對部件配置為,其中的一方與另一方隔著上述形成為前端細的 形狀的部分并相對。
9、 一種醫療用注入回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上述權利要求1 8 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通水控制裝置、第1管和第2管,上述第1管與上述通水控制裝置的內側部件的一方的開口相連接, 上述第2管與上述通水控制裝置的外側部件的另一方的開口相連接。
全文摘要
使用具有筒狀的外側部件(4)、配置在外側部件(4)的內部的筒狀的內側部件(10)以及閥部件(20)的通水控制裝置。內側部件(10)在沿著從一方的開口(16)朝向另一方的開口(17)的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側壁的貫通孔(14)和與外側部件(14)密合的密合部(11)。閥部件(20)設置在內側部件(10)的開口(17)上。閥部件(20)僅使以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從一方的開口(16)向另一方的開口(17)供給的流體通過。外側部件(4)通過由外力產生的彈性變形,在與密合部(11)之間生成與貫通孔(14)連通的間隙。間隙與貫通孔(14)共同形成流體的流路。
文檔編號F16K15/18GK101374567SQ20078000323
公開日2009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7日
發明者幸毅彥, 藤井亮至 申請人:株式會社J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