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避震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固接于自行車的前叉桿, 其內部是利用一油液空間及一氣體空間相互搭配移動,借以提供避震效果 的避震器。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 一種以往避震器l包含 一缸管單元ll、 一油氣分離閥 12,及一活塞單元13。缸管單元11包括一中空直立的外管111、 一封閉固 結在外管111的底端的聯結座112、 一固定結合在外管111的頂端的油封座113,及一固定地安裝在油封座113下方的培林114。油氣分離閥12是 可軸向移動地氣密塞裝在外管111內,并將外管111分隔界定出一位在下 方的氣體空間115,及一位在上方的油液空間116。活塞單元13包括一可軸向移動地安裝在油液空間116內的活塞131, 及一連接活塞131且穿伸出培林114與油封座113的活塞桿132。活塞131 將油液空間116分隔出一鄰近油氣分離閥12的第一儲油區117,以及一鄰 近培林114的第二儲油區118。當然活塞單元13還包括一些安裝在活塞131 與活塞桿132內,用于調整壓力的控制組件,然而由于其并非本實用新型 的創作重點,所以在此不再多加說明,也不詳細說明活塞131及活塞桿132 的細部構造。當避震器1受到外力時,活塞單元13會如圖2所示,相對于缸管單元 11向下移動,使得第一儲油區117內的油液受到擠壓,并推動油氣分離閥 12朝下移動以壓縮氣體空間115內的氣體,而當外力消失時,就可以借由 氣體空間115內氣體蓄積的復位力,頂推油氣分離閥12復位,同時可透過 第一儲油區117內的油液,帶動活塞單元13向上移動(見圖1),用以緩沖 外力所造成的震動。雖然,上述避震器1可以借由活塞單元13與油氣分離閥12的搭配移 動,改變氣體空間115與油液空間116的大小來緩沖震動,但是由于避震器1并未設置任何阻尼構造,所以活塞單元13向下壓縮與朝上復位,都是 相同的移動速度,所以當避震器l承受較大的震動時,將會快速地反應復 位,進而導致騎乘人員乘坐上的不適,這是以往避震器1在設計上未達理 想的部分,仍有待改善。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緩慢復位以提升使用舒適 性的避震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避震器,包含 一缸管單元、 一油氣分離閥、 一活 塞單元,及一阻尼單元。缸管單元包括一中空外管,外管具有相反的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油氣分離閥可軸向移動地安裝在外管內,以與第一端 界定出一氣體空間,并與第二端界定出一油液空間。活塞單元包括一可軸 向移動地安裝在油液空間內的活塞,及一連接活塞且穿伸出外管的第二端 的活塞桿。阻尼單元位在活塞與第二端間且鄰近第二端,并包括一套置在 活塞單元外圍且具撓性的中空油門片,油門片具有一徑向往外延伸至接近 外管的外周緣,且活塞與油門片將油液空間分隔成一位在油氣分離閥與活 塞間的第一儲油區、 一位在活塞與油門片間的第二儲油區,以及一位在油 門片與第二端間的第三儲油區。活塞單元可相對于缸管單元在一正常位置 與一壓縮位置間移動,當受到外力時,活塞單元會由正常位置往油氣分離 閥的方向移動至壓縮位置,移動的同時油門片受到壓力形變而使得外周緣 翹起遠離外管,令第二儲油區內的油液能快速地經此流入第三儲油區,而 當外力消失時,油門片會回復形狀使外周緣接近外管,同時第一儲油區內 的油液就會推動活塞單元往第二端移動至正常位置,移動的同時,第三儲 油區內的油液會緩慢地經由油門片與外管間的縫隙流回第二儲油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油門片可隨著壓力形變的設計,使 得活塞單元能達到快速壓縮且緩慢伸長的功效,具有較佳的緩沖復位效果, 可提升使用的舒適性。
圖l是一種以往避震器的一組合剖視示意圖,說明一活塞單元位在一正常位置;圖2是類似圖1的視圖,說明活塞單元位在一壓縮位置;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避震器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中的一外管是顯示于組裝前呈尚未被沖壓的狀態;圖4是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組合剖視示意圖,說明一活塞單元位在一 正常位置;圖5是圖4的一局部放大圖;圖6是類似圖5的視圖,說明活塞單元位在一壓縮位置;及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避震器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一局部放大剖視示 意圖,說明一活塞單元位在一正常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為了方便說明,以下的實施例,相同的組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如圖3、圖4與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避震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是固 定地安裝于自行車的一前叉桿(圖未示)上,并包含 一缸管單元2、 一油 氣分離閥3、 一活塞單元4,及一阻尼單元5。缸管單元2包括一直立中空的外管21,外管21具有一位在下方的第 一端211,及一相反于第一端211的第二端212。缸管單元2還包括一封閉 固結在外管21的第一端211的聯結座22、 一固定結合在外管21的第二端 212的油封座23,及一固定地緊鄰安裝在油封座23下方的培林24。油氣分離閥3可軸向移動地安裝在外管21內,以與位在第一端211 的聯結座22間界定出一密閉的氣體空間25,并與位在第二端212的培林 24間界定出一與氣體空間25不相通的油液空間26。活塞單元4包括一可軸向移動地安裝在油液空間26內的活塞41,及 一連接活塞41的活塞桿42。活塞41具有一形成在頂面的承抵面411。活 塞桿42的一底端是穿過第二端212與培林24,且插入承抵面411并固定 在活塞41中。進一步來看活塞41與活塞桿42內的調整壓力構造,活塞41還具有一 軸向形成在底部的軸向流道412、多數個彼此間隔地由軸向流道412往外徑向連通至外周面的徑向流道413,及一由承抵面411中央往下連通至軸 向流道412的穿槽414。活塞桿42還具有一軸向形成在頂部的螺孔421, 及一由螺孔421往下軸向貫穿且連通穿槽414的穿孔422。在設計上徑向 流道413的數量可以為一個、二個或二個以上。活塞單元4還包括一可軸 向移動地安裝在穿槽414內的控制銷43、 一穿伸在穿孔422中且抵靠在控 制銷43上的作動桿44,及一可軸向移動地螺接在螺孔421中且能抵壓帶 動作動桿44的螺絲45。由于調整壓力構造并非本實用新型的創作重點, 所以在此不再詳細說明。阻尼單元5位在活塞41與培林24間且鄰近于培林24,并包括一套置 在活塞桿42外圍且靠置在承抵面411上的中空油門片51、 一套置在活塞 桿42外圍且靠置于油門片51的墊圈52,及一嵌固在活塞桿42上且將墊 圈52抵向油門片51使油門片51定位的C型扣環53。油門片51為一具有 撓性的環形金屬薄片,并具有一被墊圈52抵壓在承抵面411上的內周緣 511、 一由內周緣511徑向往外延伸至接近外管21的外周緣512,及四個 分別由外周緣512徑向往內凹設的通道513。在設計上通道513的數量可 以為一個、二個,或二個以上,當然也可以省略不設置,所以通道513的 設置數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活塞41與油門片51將油液空間26由下而上分隔成一位在油氣分離閥 3與活塞41間的第一儲油區261、 一位在活塞41與油門片51間的第二儲 油區262,以及一位在油門片51與培林24間的第三儲油區263。須再說明 的是,避震器在聯結座22、油封座23、油氣分離閥3、活塞41、活塞桿 42,以及控制銷43等構件的周緣,分別套置有至少一由橡膠或是硅利康制 成的環圈6,用以氣封、油封或防漏,在此不再說明。組裝時,上述構件裝入外管21以后,將外管21的上、下兩端壁徑向 朝內沖壓彎折,并在對應油氣分離閥3的上方與培林24部位往內沖壓定位, 而后在上述氣體空間25中填充空氣,并在油液空間26內灌注油液。使用 前,可先視使用人員體重或路況調整避震器壓力,也就是旋轉螺絲45抵壓 作動桿44,帶動控制銷43移近或移離徑向流道413,用以控制徑向流道 413與軸向流道412間連通間隙的大小,以便調整油液通過第一、二儲油 區261的流量。在此就控制銷43向下完全阻塞徑向流道413與軸向流道412,使其不連通的情況來說明。使用時,活塞單元4可相對于缸管單元2,在如圖5所示的一正常位 置與如圖6所示的一壓縮位置間移動。當避震器受到外力時,活塞單元4 會由正常位置向下移動至壓縮位置,移動的同時油門片51會如圖6所示, 受到油液的阻力與壓力而產生形變,使得外周緣512往上翹起遠離外管21, 令第二儲油區262內的油液能如圖中的箭頭所示,快速地經此向上流入第 三儲油區263。而當外力消失時,油門片51就會回復形狀,使外周緣512向外水平伸 展接近外管21,同時第一儲油區261內的油液就會如圖5中的箭頭所示, 推動活塞單元4往上移動至正常位置,移動的同時,第三儲油區263內的 油液也會經由油門片51與外管21間的縫隙,以及油門片51的通道513(見 圖3),緩慢地向下流回第二儲油區262。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避震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構造大致與第一 實施例相同,不同的部分在于活塞41、活塞桿42與油門片51間的組接 構造不同,本實施例的活塞41還具有一由承抵面411中央往上縮束延伸的 插接部415,油門片51是套置在插接部415外圍且靠置在承抵面411上, 而活塞桿42的底端是穿過底端是穿過第二端212與培林24,且緊套在插 接部415外圍并抵壓固定油門片51。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避震器主要是借由油門片51的設計,使 得活塞單元4相對于缸管單元2壓縮移動時,能透過油門片51的形變而令 油液快速地流出,且當活塞單元4復位移動時,油門片51就會回復原形并 讓油液緩慢地流回,所以能達到快速壓縮且緩慢伸長的功效,故本實用新 型可具有較佳的緩沖復位效果,用以提升使用的舒適性,確實能夠達到本 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避震器,包含一個缸管單元、一個可軸向移動地安裝在外管內的油氣分離閥,及一個活塞單元,缸管單元包括一個中空的外管,外管具有相反的一個第一端及一個第二端,油氣分離閥與第一端間界定出一個氣體空間,并與第二端間界定出一個油液空間,活塞單元包括一個可軸向移動地安裝在油液空間內的活塞,及一支連接活塞且穿伸出外管的第二端的活塞桿,其特征在于避震器還包含一個位在活塞與第二端間且鄰近第二端的阻尼單元,阻尼單元包括一片套置在活塞單元外圍且具撓性而能隨著壓力形變的中空的油門片,油門片具有一圈徑向往外延伸至接近外管的外周緣,且活塞與油門片將油液空間分隔成一個位在油氣分離閥與活塞間的第一儲油區、一個位在活塞與油門片間的第二儲油區,以及一個位在油門片與第二端間的第三儲油區。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油門片還具有至少一 個由外周緣徑向往內凹設的通道。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油門片還具有一圈被 安裝定位在活塞與活塞桿間的內周緣。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活塞具有一個鄰近外 管的第二端且供油門片靠置的承抵面,阻尼單元還包括一片套置在活塞 桿外圍且靠置于油門片的墊圈,及一個嵌固在活塞桿上且將墊圈抵向油 門片使油門片定位的C型扣環。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活塞具有一個鄰近外 管的第二端且供油門片靠置的承抵面,及一個由承抵面中央往第二端縮 束延伸以供活塞桿的一端套置的插接部。
專利摘要一種避震器,包含一缸管單元、一安裝在缸管單元內且界定出一氣體空間及一油液空間的油氣分離閥、一包括一安裝在油液空間內的活塞的活塞單元,及一位在油液空間內的阻尼單元。阻尼單元包括一套置在活塞單元外圍且具撓性的油門片。活塞與油門片將油液空間分隔成三個儲油區。當活塞單元相對于缸管單元壓縮移動時,油門片會隨著壓力形變而令油液快速地移位,且當活塞單元復位移動時,油門片會回復原形并讓油液慢速流回。故本實用新型借由阻尼單元的設置,能達到快速壓縮且緩慢伸長的功效,所以可具有較佳的使用舒適性。
文檔編號F16F9/34GK201090649SQ20072017656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9日
發明者林明正 申請人:億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