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磁控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輪的剎車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磁控輪。
技術背景常用的磁控輪,如圖1所示,其主要包括輪座組1和彈片體3,其中該輪 座組1的適當位置上設有若干柱體101和111、容置部102、凸柱113、內壁104、 側壁106和116以及貫穿孔107和117。通過螺栓17將貫穿柱體101和111內 后使兩座體10和11組設在一起,且使兩座體10和11上的凸柱113之間夾置 有中空狀的滾動體,并且中空狀的滾動體能在113之間滾動;所述容置部102 與內壁104之間適當位置上設有缺口 105,且使缺口 105能與剖槽1061相連邋 供剎車線(圖中未示)能由剖槽1061進入并組設于彈片體3的活動端33上; 該輪座組1的適當位置上至少組設有一彈片體3,并使彈片體3的活動端33彼 此間通過線體5相連接組設,從而使剎車線拉動其中一個彈片體3轉動時,也 能帶動其它彈片體3及其上的磁4失31 —同轉動。上述磁控輪在使用中,發現尚存在如下問題1、 由于輪座組是由兩個圓形的座體相互組設而成,并且必需在座體適當位 置上設置有柱體、容置部、凸柱、內壁、側壁以及貫穿孔,因此,其不但會使 座體的開模的技術難度大幅提高外,同時,也會提高其開模成本。2、 上述磁控輪由于其所需的零件相當多,其不但需要較多的人力組裝、也 無法提高其組裝效率,而且,也會使其組裝成本高居不下。3、 上述磁控輪在組裝時,由于剎車線尚未組設在彈片體的一端,從而使得 該彈片體及其上的磁鐵會凸出于圓形座體的最外側,致使在欲將座體及彈片體 組設于輪體內側時,會產生已組設在彈片體上的磁鐵會先吸附于輪體內側,導致必需重新拔出彈片體,或是在組裝前必需先按壓彈片體后再組裝至輪體內, 而造成組裝操作上的麻煩及不便。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磁控輪, 該磁控輪結構簡單、便于安裝。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磁控輪,至少包括座體及活動體, 其中該座體上設有接合部,所述活動體一端的軸部組設于所述接合部上,所述活動體與座體間形成可活動狀態,并于活動體與座體之間組設有彈性體;所述活動體的一端設有軸部,其靠近另一端處設有定位部,其中所述軸部與接合部相互組設,所述定位部供撓性件組設;所述活動體外側組設有磁吸件,在所述活動體及座體之間組設有導體組,該導體組限制活動體左右搖晃及朝向外側所能移動的最外端距離或者位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控輪通過其座體上設有接合部,通過活動體一端的軸部與活動體形成可活動狀態,而現有的磁控輪的輪座組必須通過若千柱體、容置部、凸柱、內壁、側壁以及貫穿孔與相當于活動體的彈片體形成可活動狀 態,因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控輪的座體結構簡單,在生產所述磁控輪的座 體時,能大幅降低所述座體的開模技術難度;在組裝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控 輪時,使得組裝效率提高、節省了人力資源,并且能夠做到組裝位置準確。
圖1為現有技術的磁控輪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磁控輪構造的組合局部剖面狀態圖;圖3為圖2動作后的組合局部剖面狀態圖;圖4為圖2所示的磁控輪構造的另一組合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組合局部剖面狀態動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磁控輪至少包括座體1和活動體2,其中該座 體1上設置有軸孔10,通過軸桿7將座體1組設于輪體4上;并且該座體l的一端設 置有接合部ll,并且其適當位置上設置有導部12,通過桿體5作用將活動體2— 端的軸部20組設于接合部11上,且使活動體2與座體1間形成可活動狀,并使已 位于活動體2與座體1之間的導體組3—端能與導部12相對活動;該座體l另一側 可形成有支撐部13,且于所述支撐部13內形成有孔130,通過所述孔130可以將 固定座85組設在支撐部13上,撓性件80能穿入所述孔130內活動;而上述導部12 可為長條孔、橢圓孔、圓孔(即其直徑必需大于導體30的直徑)、長弧形孔、凸 塊等。活動體2呈彎弧狀,其中該活動體2的外表面上組設有若干個磁吸件6,且于 活動體2—端形成有軸部20,并在其另一端形成有定位部21,撓性件80的一端組 設在定位部21上,通過拉動該撓性件80改變活動體2的位置;并且該活動體2的 適當處組設有導體組3。導體組3至少由導體30、控制件31及彈性體32所組成,其中該導體30的一端 可組設于活動體2上,導體30的另一端(即具有螺紋部301的一端)恰能穿過座 體1的導部12內后與控制件31相組設,通過控制件31鎖固在導體30上的位置來決 定活動體2朝向外側所能移動的距離;上述導體30可為螺桿、螺栓、桿、線等; 上述控制件31可為螺帽、扣環、兩組件所相互組合而成的調整組裝置等;上述 導體組3與座體1或活動體2間為一體狀態或者為分離的組件。當進行半成品的組裝時,僅需先將已組設有磁吸件6的活動體2的軸部20與座體l的接合部ll對齊,然后利用桿體5同時穿入軸部20及接合部11內,即可將 活動體2組裝于座體1上,并且^f吏活動體2與座體l間形成可活動狀;此時,由于 活動體2的適當處已組_沒有導體組3的導體30,將彈性體32套置于該導體30上, 4吏得該導體30的螺紋部301端恰能穿入座體1的長條孔狀的導部12內后與控制件 31相互組設,即可調整控制件31位于導體30上的位置,利用控制件31組設于導 體30的位置改變來作為控制活動體2朝向外側所能移動的最外端距離或位置的 依據;通過上述方法,即已完成半成品的組裝,以作為供應給成品廠所需的半 成品。如圖3所示,使用時必需將撓性件80調至或拉動至最緊狀態,此時,會因撓 性件80受拉力作用而強迫帶動活動體2以桿體5或軸部20為旋轉中心向內側轉動 (即磁吸件6遠離輪體4內壁緣),由于導部12為長條孔狀,因此,使得已位于活 動體2上的導體30受導部12的限制及引導作用而局限于其內活動,同時,使活動 體2內緣壓迫彈性體32呈收縮狀,從而使輪體4得以輕易的被轉動。反之,當撓性件80調整至最松狀態時,該活動體2會受彈性體32自身的反彈 力作用、磁吸件6的磁力作用及導體30于導部12內的限制引導作用,而迫使活動 體2僅能朝向外側移動(即磁吸件6系靠近輪體4內緣),直至已組設于活動體2上 的導體組3的控制件31抵頂于座體1的壁緣為止(如圖3,即便是擾性件80的長度 過長時,也無法使活動體2被往外側吸引出去);因此,則會因為已位于活動體2 上的磁吸件6與輪體4間的距離最近,而產生較大的磁力線阻力,從而達到使轉 動體4制動的目的。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圖,該實施例與圖2所示的實施例 主要改變在于將原來導體組3上的導體30組設于活動體2上改變為組設于座體 l上,并且將原來導部12設置于座體1上改變為將導部12設置于活動體2上,其中,該導體組3的導體30—端能穿伸于活動體2的導部12內與控制件31組設,且 使導體組3的彈性體32恰能位于活動體2與座體1之間,并通過改變控制件31組設 于導體30的位置來作為控制活動體2朝向外側所能移動的最外端距離或位置的 依據;其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及原理均已于上述內容中詳加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 一種磁控輪,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座體及活動體,其中該座體上設有接合部,所述活動體一端的軸部組設于所述接合部上,所述活動體與座體間形成可活動狀態,并于活動體與座體之間組設有彈性體;所述活動體的一端設有軸部,其靠近另一端處設有定位部,其中所述軸部與接合部相互組設,所述定位部供撓性件組設;所述活動體外側組設有磁吸件,在所述活動體及座體之間組設有導體組,該導體組限制活動體左右搖晃及朝向外側所能移動的最外端距離或者位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體上形成有導部, 該導部與導體組間呈相對性活動狀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組與活動體間 呈一體狀態,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組與活動體間呈 分離的組件.
5、 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組至少由 導體及控制件所組成,且該導體為螺桿、螺栓、桿或者線,所述控制件為螺帽、 扣環或者兩組件所相互組合而成的調整組裝置。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組至少由導體 及控制件所組成,且該導體為螺桿、螺栓、桿或者線,所述控制件為螺帽、扣 環或者兩組件所相互組合而成的調整組裝置。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迷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體上形成有導 部,該導部與導體組間呈相對性活動狀態。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組與座體間呈一體狀態。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組與活動體間 呈分離的組件.
10、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磁控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組至少 由導體及控制件所組成,且該導體為螺桿、螺栓、桿或者線,所述控制件為螺 帽、扣環或者兩組件所相互組合而成的調整組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磁控輪,涉及車輪的剎車裝置,為解決現有磁控輪座體結構以及安裝復雜的問題而設計。本實用新型磁控輪,至少包括座體及活動體,其中該座體上設有接合部,所述活動體一端的軸部組設于所述接合部上,所述活動體與座體間形成可活動狀態,并于活動體與座體之間組設有彈性體;活動體的一端設有軸部,其靠近另一端處設有定位部,其中所述軸部與接合部相互組設,所述定位部供撓性件組設;所述活動體外側組設有磁吸件,在所述活動體及座體之間組設有導體組,該導體組限制活動體左右搖晃及朝向外側所能移動的最外端距離或者位置。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車輪的剎車裝置。
文檔編號F16D65/28GK201090644SQ20072015542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9日
發明者賴文清 申請人:賴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