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絲網塑料復合管,特別涉及的是一種纏繞帶增 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屬管材管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塑料管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塑料管以其耐腐蝕、 耐磨損、衛生性好、流通性好、節能環保等諸多優點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但同時塑料管的不耐老化、強度低、使用溫度不高、熱穩定性差以及易環 境應力開裂等弱點往往限制了其使用領域和范圍。因此近年來對塑料管性 能和結構的改進得到了業界人士的重視,大量鋼塑復合管道不斷涌現,其 中鋼絲網增強復合管最為典型。
目前鋼絲網增強復合管以增強體的結構分有鋼絲經緯焊接和鋼絲交叉
纏繞兩種。由于鋼絲網增強復合管耐壓強度的設計預期60% 80%是由增 強體結構貢獻,因此增強體結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將決定復合管的耐壓可 靠性和穩定性。而目前應用的兩種鋼絲網增強復合管在增強結構上或多或 少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鋼絲經緯焊接結構的鋼絲網增強復合管增強結 構比較合理,耐壓性能比較優越,但是由于鋼絲經緯焊接工藝使得其整個 增強體結構上存在無數個焊接點,每個焊接點的焊接強度都將直接影響增強體的強度。因此從技術上分析其工藝風險比較大,往往一個焊接點虛焊 或者漏焊將可能導致整個復合管的整體失效。鋼絲交叉纏繞結構的鋼絲網 增強復合管工藝比較簡單,但是鋼絲纏繞會受到纏繞鋼絲本身的應力以及 外層塑料管壁復合時候模頭的推力的影響,使得鋼絲纏繞排布局部不均勻,
鋼絲分布密度最小的地方為增強體的最薄弱點,如圖1中的A區域。這大 大降低了增強體的整體強度。鋼絲纏繞的不均勻也將可能導致整個復合管 的整體失效。因此上述兩種鋼絲網增強復合管僅僅起到了結構增強作用, 增強體的增強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增強體沒有和復合管整體結構融為 一體,也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復合管。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發生的一些 問題也反映了以上的事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鋼絲纏繞 分布均勻、增強體結構更為合理的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 復合管,所述復合管由內層胚管、纏繞帶增強體和外層管自內至外復合而 成,
所述纏繞帶增強體是由多層纏繞帶在內層胚管上作左、右旋交叉纏繞 而形成的纏繞帶增強體結構,
所述纏繞帶有n層,n為》2的自然數,
所述纏繞帶是通過預先包覆粘接劑或粘接劑與塑料的共混物的多根鋼 絲或鋼絲編制帶形成的增強帶。本實用新型避免了鋼絲纏繞由于本身應力和加工外層塑料管導致的分 布不均勻,提高了復合管的安全性,大大增強了復合管內層胚管、纏繞帶 增強體和外層管的復合強度,提高了復合管的承壓能力。通過纏繞帶的多 層纏繞還可以制造出承壓能力更大的復合管。
圖1為以往鋼絲交叉纏繞結構的鋼絲網增強復合管中的鋼絲網排布示 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鋼絲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縱截面 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鋼絲纏繞帶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B-B剖示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鋼絲編制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縱 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鋼絲編制纏繞帶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C-C剖示圖。
圖中A區域、內層胚管l、纏繞帶增強體2、外層管3、高頻加熱圈 4、纏繞帶2.1、粘接劑或粘接劑與塑料的共混物2丄1、鋼絲2丄2和鋼絲 編制帶2丄3。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由內層胚管l、纏繞帶增強體2和外層管3自內至外復合而成。所述纏繞 帶增強體2是由多層纏繞帶2.1在內層胚管1上作交叉纏繞而形成的纏繞 帶增強體結構,所述纏繞帶有n層,n為^2的自然數。
所述纏繞帶2.1是通過預先包覆粘接劑或粘接劑與塑料的共混物2丄1 的多根鋼絲2丄2的增強帶,如圖3、 4和5。
所述纏繞帶2.1也可以是通過預先包覆粘接劑或粘接劑與塑料的共混 物2丄1的鋼絲編制帶2丄3的增強帶,如圖6、 7和8。
包覆鋼絲或鋼絲編制帶的粘接劑或粘接劑與塑料的共混物使纏繞帶增 強體與內外層塑料管完全復合為一體,如圖2。
權利要求1、一種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由內層胚管(1)、纏繞帶增強體(2)和外層管(3)自內至外復合而成,所述纏繞帶增強體(2)是由多層纏繞帶(2.1)在內層胚管(1)上作左、右旋交叉纏繞而形成的纏繞帶增強體結構,所述纏繞帶有n層,n為≥2的自然數,所述纏繞帶(2.1)是通過預先包覆粘接劑的多根鋼絲(2.1.2)或鋼絲編制帶(2.1.3)形成的增強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纏繞帶增強結構的鋼絲網塑料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由內層胚管(1)、纏繞帶增強體(2)和外層管(3)自內至外復合而成,所述纏繞帶增強體(2)是由多層纏繞帶(2.1)在內層胚管(1)上作左、右旋交叉纏繞而形成的纏繞帶增強體結構,所述纏繞帶有n層,n為≥2的自然數,所述纏繞帶(2.1)是通過預先包覆粘接劑或粘接劑與塑料的共混物(2.1.1)的多根鋼絲(2.1.2)或鋼絲編制帶(2.1.3)形成的增強帶。本實用新型避免了鋼絲纏繞由于本身應力和加工外層塑料管導致的分布不均勻,提高了復合管的安全性,大大增強了復合管內層胚管、纏繞帶增強體和外層管的復合強度,提高了復合管的承壓能力。
文檔編號F16L9/00GK201159343SQ20072004243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9日
發明者衛 王, 陳品正 申請人:江蘇法爾勝新型管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