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盤離合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盤離合器裝置,該多盤離合器裝置包括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入側,即發動機側相連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盤以及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出側,即輪側相連且與所述離合器盤交替層壓布置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板。
背景技術:
:通常,多盤離合器裝置用于諸如摩托車的車輛,其旨在將發動機的驅動力傳遞至傳動裝置或驅動輪或者從該處切斷驅動力,并包括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入側,即發動機側相連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盤以及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出側,即輪側(驅動輪側)相連且與離合器盤交替層壓布置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板。由例如軟木材料形成的摩擦部件剛性粘附在離合器盤的面向離合器板的相鄰表面的表面上,并形成有通過成形模具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沖壓形成為徑向延伸的突起的抵接部,并且該抵接部適于抵靠離合器板的表面。所述摩擦部件形成有在抵接部之間沿離合器盤的徑向延伸的溝槽,從而所述溝槽可具有排油通道的功能,用于從該處排放留在離合器盤和離合器板之間的油。已經提出了一種在抵接部中形成的傳統排油通道,其具有比溝槽淺的深度(參見日本專利申請特開146018/1989號公報)。在這樣的多盤離合器裝置中,在該多盤離合器裝置是新的且各排油通道保持足夠深時,除了從溝槽排油以外還可從淺的排油通道排油。有待本發明解決的問題然而,根據現有技術的多盤離合器裝置,在抵接部中形成的淺排油通道在離合器的預定使用期后被磨損,因而排油效果也降低。排油效果的降低致使,當離合器盤和離合器板在離合器脫離的情況下松開時,在該離合器盤和離合器板之間留有油,從而由于油的粘性,殘留的油會致使阻力矩增大。
發明內容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盤離合器裝置,其可提高排油效果,從而防止在離合器裝置長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實現該目的的手段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以上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多盤離合器裝置,該多盤離合器裝置包括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入側,即發動機側相連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盤;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出側,即輪側相連且與所述離合器盤交替層壓布置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板;摩擦部件,所述摩擦部件剛性粘附在所述離合器盤的面向所述離合器板的相鄰表面的表面上,并適于與所述離合器板的表面壓接觸或從該表面松幵;抵接部,所述抵接部通過成形模具被沖壓形成為在所述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徑向延伸的突起,并適于抵靠所述離合器板的表面;以及徑向延伸的溝槽,在形成所述抵接部的同時,通過所述成形模具在相鄰抵接部之間在所述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溝槽,該多盤離合器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離地布置的所述抵接部以及與所述溝槽共面的寬凹部,各寬凹部的周向寬度均大于所述溝槽的周向寬度。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優選的是,所述寬凹部沿所述摩擦部件的周向基本上等距離地布置。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還優選的是,所述溝槽相對于所述離合器盤成螺旋形布置。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由于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離地布置的抵接部以及與溝槽共面且周向寬度均大于溝槽的寬凹部,因此能夠改善排油效果,從而防止在離合器裝置長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離地布置,因此既能夠實現摩擦部件和離合器板之間的均勻接觸又能實現均勻排油。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溝槽相對于離合器盤成螺旋形布置,因而能夠實現根據離合器盤的旋轉沿一個方向進行排油。結合附圖從以下描述和所附權利要求將會清楚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和特征,其中圖1是本發明的多盤離合器裝置的縱剖視圖;圖2是表示多盤離合器裝置的離合器板和離合器盤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離合器盤的平面圖;圖4是沿圖3的線W-IV剖取的剖面圖;圖5是沿圖3的線V-V剖取的剖面圖;圖6是沿圖3的線VI-VI剖取的剖面圖;圖7是表示用于形成離合器盤的摩擦部件的成形模具以及未形成有寬凹部的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圖;圖8是表示用于形成離合器盤的摩擦部件的成形模具以及形成有寬凹部的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圖;圖9是表示襯墊面積和阻力矩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以及圖IO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離合器盤的平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多盤離合器裝置安裝在車輛或摩托車上,以任選地將發動機或傳動裝置的驅動力傳遞至驅動輪或者從該處切斷驅動力。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多盤離合器裝置主要包括離合器殼體2,其具有形成輸入側,即發動機側的齒輪l;與形成輸出側,即輪側的軸3相連的離合器部件4;在離合器部件4的右端(根據圖l)安裝在該離合器部件上的壓板5;與離合器殼體2相連的離合器盤6;以及與離合器部件4相連的離合器板7。齒輪1通過從發動機傳遞的驅動力(旋轉力)繞軸3旋轉并經由鉚釘8等與離合器殼體2相連。離合器殼體2為在其右端開口的筒狀殼部件并且在其內周面上設有多個驅動離合器盤6。各個離合器盤6均形成為大致環形的板件,并裝配在離合器殼體2上,從而使離合器盤可與離合器殼體2—起旋轉。離合器部件4形成為在其右端開口的筒狀殼部件并適于被容納在離合器殼體2內。軸3穿過離合器部件4的中央并經由花鍵聯接與其相連,從而通過離合器部件4而旋轉。在離合器部件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軸向延伸的花鍵,離合器板7裝配在所述花鍵上。這些離合器板7與離合器盤6交替布置,使得相互鄰接的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可彼此壓接觸或彼此松開。也就是說,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都可軸向滑動,從而當被壓板5朝左側方向(根據圖1)推動時它們彼此壓接觸,使得離合器殼體2的旋轉力可傳遞給離合器部件4和軸3。反過來說,當解除壓板5的壓力時,它們也彼此松開,因而離合器部件4不能跟隨離合器殼體2的旋轉,且因此動力不能傳遞至軸3。如圖2所示,在各個離合器盤6的面向離合器板7的相對表面上,剛性粘附有由例如具有大摩擦阻力的軟木材料制成的摩擦部件10。摩擦部件10的暴露表面形成有均具有突起外形的抵接部10a、在相鄰的抵接部10a之間徑向延伸的溝槽10b、以及起特定排油通道作用的寬凹部11(下面會更詳細描述)。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之間的壓接觸可通過抵接部10a與離合器板7的表面的接觸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注意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的"松開"是指其中失去壓接觸且離合器部件4因此不跟隨離合器殼體2的旋轉的狀態(即,離合器盤6在離合器板7上滑動的狀態),因而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之間不可能有間隙。壓板5具有大致盤狀的外形,從而關閉離合器部件4的開口(右端),并且在一般情況下通過離合器彈簧"S"朝左側方向被推動。也就是說,通過布置在從離合器部件4伸出并延伸穿過壓板5的凸臺部4b與擰在凸臺部4b中的離合器螺栓"B"的頭部之間的離合器彈簧"S"來實現對壓板5的推動。因而,壓板5的周緣部5a抵靠定位在最右位置處的離合器板7,從而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在一般情況下通過離合器彈簧"S"而彼此壓接觸。因此,離合器殼體2和離合器部件4在一般情況下保持連接狀態,從而當旋轉力被輸入給齒輪1時,齒輪1可使軸3旋轉。當車輛的駕駛者操作以朝右側方向(根據圖1)移動推桿9從而克服離合器彈簧"S"的推動力而朝右側方向移動壓板5時,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之間的壓接觸力可以被解除。當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之間的壓接觸力被解除時,輸入給齒輪1且因而輸入給離合器殼體2的旋轉力被切斷,因此不會傳遞給軸3。也就是說,可通過推桿9的軸向運動,并因此通過壓板5的軸向運動可實現離合器盤6和離合器板7之間的壓接觸或松開。壓板5形成有從其伸出的若干止動部5b,用于限制壓板5相對于離合器部件4的旋轉。各止動部5b具有突起外形,并裝配在形成在離合器部件4的內周面上的凹槽4a中,以限制壓板5和離合器部件4之間的相對旋轉。如圖3至圖6所示,各離合器盤6包括金屬或塑料制成的芯部件"W"以及剛性粘附在芯部件"W"的相對表面上的摩擦部件10,并且各摩擦部件10的暴露表面上形成有抵接部10a、溝槽10b以及寬凹部11。各離合器盤6如下制造首先將任何合適的粘合劑涂敷在芯部件"W"的相對表面上,然后將平坦的摩擦部件10粘附在芯部件"W"的各表面上。在粘合劑固化之后,如圖7和圖8所示,將成形模具"P"按壓到摩擦部件10的各表面上。這樣,抵接部10a可通過成形模具"P"的凹部Pa形成,溝槽10b可通過成形模具"P"的突部Pb形成。在位于成形模具"P"的預定位置處的一些凹部Pa中嵌入填料"N"(圖8),使得填料"N"的暴露表面Na基本上與成形模具"P"的相鄰突部Pb的頂面共面。因此,可形成寬凹部ll,該寬凹部的寬度遠大于溝槽10b的寬度并用作特定排油通道。填料"N"的布置位置確定成使得它們沿摩擦部件10的周向基本上等距離間隔開地分布。由于摩擦部件10形成有底面與溝槽10b的底面基本上共面的寬凹部11,在多盤離合器裝置的使用期間,油除了從溝槽10b排放之外,當然也可從寬凹部ll排放。因此,可顯著改善排油效果,從而防止在多盤離合器長期使用之后阻力矩增大。僅通過在傳統成形模具"P"的預定位置處添加填料"N"而對該成形模具"P"稍加改進,就可利用其形成寬凹部11。此外,由于寬凹部11沿摩擦部件10的周向基本上等距離分布,還可實現摩擦部件10和離合器板7之間的均勻壓接觸以及均勻排油。以下通過將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與一個對比實施例進行對比來描述本發明的改進效果。表1利用在摩擦部件10中等距離地形成48個抵接部10a的對比實施例以及在摩擦部件10中形成8個寬凹部(即,去除了8個抵接部10a)的本發明實施方式,示出了關于襯墊面積(摩擦部件10和離合器板7之間的壓接觸面積)與阻力矩的實驗結果。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從表1可清楚,雖然襯墊面積仍然減少了16.6%,但是本實施方式的離合器盤可使阻力矩下降24.2%。通過改變摩擦部件10中形成的抵接部和寬凹部的數量進行實驗來研究襯墊面積與阻力矩之間的關系。實驗結果如表2和圖9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從表2和圖9可清楚,當具有相同的襯墊面積時,對于降低阻力矩來說,具有6至10個寬凹部的離合器盤比其他離合器盤更有效。盡管已參照優選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所例示的說明。例如,如圖10所示,可相對于離合器盤6成螺旋形布置溝槽10b'和寬凹部ll',即它們可相對于離合器盤6的半徑傾斜。該布置能夠沿著離合器盤6的一個旋轉方向(正轉)排油。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當離合器盤6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時油可被有效排放。在本發明的多盤離合器裝置中除軟木材料以外還可使用任何摩擦材料,例如在傳統濕式多盤離合器裝置中所用的紙基或橡膠基摩擦材料。本發明的多盤離合器裝置可應用于摩托車、汽車、三輪或四輪車或者任何其他通用動力機械。工業應用性本發明可用于除本說明書中所述的多盤離合器以外的任何其他多盤離合器,雖然它們具有不同的結構或附加功能。權利要求1、一種多盤離合器裝置,該多盤離合器裝置包括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入側,即發動機側相連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盤(6);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出側,即輪側相連且與所述離合器盤(6)交替層壓布置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板(7);摩擦部件(10),所述摩擦部件剛性粘附在所述離合器盤(6)的面向所述離合器板(7)的相鄰表面的表面上,并適于與所述離合器板(7)的表面進行壓接觸或與該表面松開;抵接部(10a),所述抵接部通過成形模具(P)被沖壓形成為在所述摩擦部件(10)的表面上徑向延伸的突起,并適于抵靠所述離合器板的表面;以及徑向延伸的溝槽(10b),在形成所述抵接部(10a)的同時,通過所述成形模具(P)在相鄰的抵接部(10a)之間在所述摩擦部件(10)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溝槽;該多盤離合器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10)具有沿周向等距離地布置的所述抵接部(10a)以及與所述溝槽(10b)共面的寬凹部(11),各寬凹部的周向寬度均大于所述溝槽(10b)的周向寬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盤離合器裝置,其中,所述寬凹部(11)沿所述摩擦部件(10)的周向基本上等距離地布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盤離合器裝置,其中,所述溝槽(10b)相對于所述離合器盤(6)成螺旋形布置。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多盤離合器裝置,改善排油效果,防止離合器裝置長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該裝置包括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入側,即發動機側相連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盤;與動力傳動系的輸出側,即輪側相連且與離合器盤交替層壓布置的多個大致環形的離合器板;摩擦部件,剛性粘在離合器盤的面向離合器板的相鄰表面的表面上,并與離合器板的表面壓接觸或松開;抵接部,由成形模具沖壓形成為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徑向延伸的突起并抵靠離合器板表面;和徑向延伸的溝槽,形成抵接部的同時,由成形模具在相鄰抵接部之間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溝槽,特征在于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布置的抵接部和與溝槽共面的寬凹部,各寬凹部的周向寬度大于溝槽的周向寬度。文檔編號F16D13/64GK101117984SQ20071013972公開日2008年2月6日申請日期2007年7月27日優先權日2006年8月2日發明者平井啟司,熊岡朝雄,鈴木裕介申請人:株式會社F.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