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軸承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撐軸的零件。
技術背景軸承廣泛用于機械領域中對軸的支承,它可以引導軸的旋轉,也可以承受 軸上空轉的零件,其一般由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和內圈構成,內圈的作用是 與軸相配合,并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生 產中一般會在保持架上等距打孔并通過螺釘與滾動體連接從而將滾動體均勻 的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由此可知軸承的結構使得在使用過程中,軸的高速 運轉帶動軸承旋轉,而保持架與軸承座的直接接觸使得保持架易于被磨損,而 保持架的磨損變形將會造成固連其上的各滾動體運動中心與軸心出現偏差或 者滾動體從保持架上脫落,從而影響軸承正常使用,極大的影響軸承的使用壽 命,另外該種方式還造成各個滾動體之間存在間隙,即滾動體的數量較少,使 得軸承的負荷能力及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局限。 發明內容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軸承以及生產該軸承的方法, 其通過改變傳統軸承外圈的形狀來達成對設置于軸承內外圈之間滾動體的定 位而實現。為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軸承,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和內圈,滾動體均勻排放于軸承外圈與內圈之間,所述軸承外圈為一兩端皆沿其徑向內彎形成攔截滾動體軸向移 動的擋環的外圈,且該徑向內彎所形成擋環的內徑大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 徑,所述滾動體與軸承內圈、外圈滾動配合連接,且所述滾動體兩端與所述外 圈擋環內表面接觸。在軸承外圈內還包括一對槽口相對的環形槽擋圈,滾動體兩端分別放置于 這兩個擋圈的環形槽內,所述擋圈外徑與外圈內徑配合連接。為生產以上的軸承,本發明采用以下的生產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1) 將一擋圈放置于軸承外圈內的一端,所述擋圈為一T形空心圓臺,擋 圈的窄端朝向外圈的內部,而寬端朝向外圈的外部;(2) 沿擋圈窄端的外表面均勻擺放滾動體,且滾動體的端面與擋圈的寬端 內表面接觸;(3) 在軸承外圈內的另一端如步驟(1)所述的方式放置另一擋圈;(4) 將由步驟(3)所得的半成品進行軸向沖壓,放置于軸承外圈兩端的 擋圈大端將因沖擊力的作用徑向內彎使得該T形空心圓臺擋圈成為一環形 槽擋圈,滾動體可以繞軸線沿著該環形槽移動,同時軸承外圈兩端也徑向 內彎形成一擋環,且軸承外圈內彎所產生的徑向力使得軸承外圈與滾動體 所形成的圓筒外徑緊配合連接,所述軸承外圈徑向內彎所形成擋環的內徑 大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徑;(5) 將一配合使用的軸承內圈放置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部,且該軸承 內圈與滾動體滾動配合連接。根據本發明軸承生產方法所得到的軸承,有以下的有益效果l.本發明 通過沖壓實現軸承外圈兩端面內彎所產生的徑向力使其與均勻擺放其內的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外徑緊配合連接,同時內彎所形成的擋環可以攔截滾動體軸 向移動,簡化了傳統生產中需要借助于在保持架上等距打孔并通過螺釘與滾動 體連接才將滾動體均勻的定位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工藝,另外,在軸承使 用過程中,由于滾動體的兩端活動放置于軸承外圈端面內彎形成的擋環內且滾 動題與軸承內圈滾動配合連接,因此,本發明提供的這種軸承的滾動體在軸旋 轉時其也繞軸線沿軸承外圈端面內彎形成的擋環內表面旋轉,則滾動體之間基 本上無縫隙,而眾所皆知,軸承滾動體數量是直接影響軸承負荷能力和使用性 能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發明提供的軸承有效的提高了軸承的負荷能力,并改善其使用性能;另外,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本發明提供的這種軸承無保持架, 從而避免了很多因保持架變形而導致滾動體松動甚至脫落從而造成軸承不可 用的事故發生,即有效的延長了本發明的使用壽命。2.本發明提供的軸承在外 圈內還設置了一對T形擋圈,T形擋圈窄端相對放置,而滾動體的兩端則放置 于擋圈內,沖壓后,軸承外圈內彎形成擋環且外圈與滾動體所形成的圓筒外徑 緊配合連接,而T形擋圈大端也沿徑向內彎而使該T形擋圈變為一環形槽擋圈, 則滾動體的兩端即放置于該環形槽內,因此外圈內彎形成的圓環攔截的是該環 形槽擋圈而不是一個個的滾動體,故加入擋圈可以進一步保障滾動體在軸承中 的定位,防止其脫落而影響軸承的正常使用,即進一步有效的提高軸承的使用 壽命。
圖1是本發明產品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產品的立體圖;圖3是本發明產品未沖壓前擋圈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產品沖壓后擋圈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產品沖壓后擋圈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產品滾動體結構示意圖其中,外圈本體l外圈擋環ll擋圈2擋圈寬端23擋圈窄端21擋 圈槽22內圈3滾動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予以說明。本發明提供的產品為一軸承,如圖1和圖2所示,該軸承包括外圈1、擋 圈2 、內圈3和滾動體4,滾動體均勻排放于軸承外圈1與內圈3之間,所述 軸承外圈1的兩端皆沿其徑向內彎形成攔截滾動體軸向移動的外圈擋環ll,且 該外圈擋環11的內徑大于滾動體4所形成的虛擬圓筒的內徑,所述滾動體4 與軸承內圈3及外圈1滾動配合連接,且所述滾動體4兩端與所述外圈擋環11 內表面接觸,當軸承內圈3隨著軸旋轉時,滾動體4將繞軸沿軸承外圈擋環11 內表面移動。所述滾動體4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本發明所提供軸承的具 體生產方式如下在一兩端為敞口圓筒狀的初始外圈1的兩端放置一對T形空 心圓臺擋圈2,其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擋圈2的窄端21朝內相對 放置,而寬端23則朝外相背放置,并且,在兩擋圈窄端21與外圈1所形成的 間隙中沿該擋圈窄端21的外端面均勻擺放滾動體4,滾動體4的兩端面分別與 該兩擋圈的寬端23內端面接觸,然后,對上述所得半成品進行軸向沖壓,即 對該半成品的兩端面同時施與相對的軸向沖擊力,則由于該沖擊力的作用,所 述擋圈寬端23將會沿徑向內彎使得擋圈2變成一環形槽,該環形槽擋圈2的 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而俯視圖則如圖5所示,同時外圈l的兩端也會沿徑向內彎形成一擋環11來攔截擋圈4的軸向移動,且內彎所產生的徑向力 使得外圈1的內徑與滾動體4所形成的圓環的外徑緊配合連接,最后再將內圈 3放置于滾動體4所形成的圓筒內,而內圈3與滾動體4滾動配合連接,即當 內圈3隨著軸旋轉時,滾動體4將繞軸沿擋圈2環形槽移動,同時再將力傳遞 給軸承外圈l。另外擋圈2在徑向不受力,則在整個軸承結構中其作用只是防 止當將連接有軸的內圈3從軸承中取出時會造成滾動體的軸向定位不穩定,導 致滾動體4的脫落,即防止擋圈2及其內的滾動體4的軸向移動,因此如果外 圈擋環11的內端面徑向寬度若足夠能攔截滾動體4的軸向移動,則可以不再 設置該擋圈2。同時由上可知,本發明提供的這種軸承其外圈1的軸向尺寸應 該比滾動體的軸向尺寸長出少許,且該長度足夠讓外圈1的兩端內彎形成一可 以攔截外圈1內設的擋圈2滑出的擋環,另外,該長度不可太長,其必須保證 外圈1因沖擊內彎形成的擋環的內徑大于滾動體4所形成圓環的內徑。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軸承,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和內圈,滾動體均勻排放于軸承外圈與內圈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外圈為一兩端皆沿其徑向內彎形成攔截滾動體軸向移動的擋環的外圈,且該徑向內彎所形成擋環的內徑大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徑,所述滾動體與軸承內圈、外圈滾動配合連接,且所述滾動體兩端與所述外圈擋環內表面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外圈內還包括一對槽 口相對設置的環形槽擋圈,所述滾動體兩端分別放置于這兩個擋圈的環形 槽內,當軸承內圈隨著軸旋轉時,滾動體將繞軸沿擋圈的環形槽移動。
3. —種生產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產軸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 將一擋圈放置于軸承外圈內的一端,所述擋圈為一T形空心圓臺,擋 圈的窄端朝向外圈的內部放置,而寬端則朝向外圈的外部;(2) 沿擋圈窄端的外表面均勻擺放滾動體,且滾動體的端面與擋圈的寬端 內表面接觸;(3) 在軸承外圈內的另一端如步驟(1)所述的方式放置另一擋圈;(4) 將由步驟(3)所得的半成品進行軸向沖壓,放置于軸承外圈兩端的 擋圈大端將因沖擊力的作用徑向內彎使得該T形空心圓臺擋圈成為 一環形槽擋圈,滾動體可以繞軸線沿著該環形槽移動,同時軸承外圈 兩端也徑向內彎形成一擋環,且軸承外圈內彎所產生的徑向力使得軸 承外圈與滾動體所形成的圓筒外徑緊配合連接,所述軸承外圈徑向內 彎所形成擋環的內徑大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徑;(5) 將一配合使用的軸承內圈放置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部,且使得所 述軸承內圈與滾動體滾動配合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軸承及其生產方法,該軸承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和內圈,滾動體均勻排放于軸承外圈與內圈之間,本發明通過沖壓軸承外圈使其端面沿徑向內彎形成擋環而攔截滾動體軸向移動,滾動體與軸承內圈、外圈滾動配合連接,另滾動體的兩端分別放置于外圈內彎形成的擋環內,當軸承內圈隨著軸旋轉時,滾動體將繞軸沿軸承外圈內彎形成的擋環移動。本發明提供的軸承由于滾動體兩端活動設置,因此,其可以繞軸承軸心線旋轉,使得各滾動體之間不存在間隙,同時,滾動體的定位主要依靠軸承外圈內彎形成擋環時所產生的徑向力以及該擋環的軸向攔截而實現的,從而有效的改善了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以及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C43/00GK101216079SQ20071003298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9日
發明者鄺永富 申請人:鄺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