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向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向離合器,尤其涉及具有防止滾子(roller)和施力部 件從槽部(日文求亇y卜部)脫落的脫落防止部的單向離合器。
背景技術:
單向離合器包括外軸、滾子和施力部件、蓋子、以及板。外軸配置在軸部件的外周側,并具有多個槽部。滾子和施力部件被收納在多個槽部內。蓋子 以將槽部的軸向上的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另外,板以將槽部的軸向上的 另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在這種單向離合器中,當軸部件朝著第一方向旋轉時,滾子因槽部和施力 部件等而處于無法移動的狀態,軸部件的動力通過該滾子傳遞給外軸。另一方 面,當軸部件朝著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時,滾子成為可在槽部的內部移動的狀 態。因此,滾子空轉,來自軸部件的動力并不傳遞給外軸。在將這種單向離合器安裝到曲軸上時,滾子和施力部件可能會從槽部脫落。因此,在專利文獻l所記載的單向離合器中,在外軸的槽部形成有保持部, 利用該保持部來防止滾子和施力部件從槽部脫落。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172377號公報 發明內容在以往的單向離合器中,由于在外軸的槽部設置有保持部,因此外軸 的槽部的形狀變得復雜,外軸變得很難加工。因此,外軸的加工成本上升。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簡化外軸的形狀來使外軸的加工變 得容易,并使滾子和施力部件不容易從外軸的槽部脫落。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單向離合器是一種設置在軸部件上的單向離合器,包括外軸、滾子、施力部件、蓋子、以及板。外軸是配置在軸部件 外周側的環狀部件,并具有多個槽部,該槽部以從內周部向外周側凹陷的 形態進行設置。滾子以可沿周向自由移動的形態收納在多個槽部內。施力 部件收納在多個槽部內,對滾子朝著周向的一側施力。蓋子以將槽部的軸 向上的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板以將槽部的軸向上的另一方覆蓋的形 態進行配置。在蓋子和板雙方或其中一方上設置有脫落防止部,該脫落防 止部用于防止滾子和施力部件從槽部脫落。在該單向離合器中,滾子始終受到施力部件的朝著周向的一個方向(第 一方向)的施力。另外,當軸部件朝著第一方向旋轉時,隨著軸部件的旋 轉,使滾子繼續朝著第一方向移動。在此狀態下,滾子在槽部內陷入軸部 件與外軸之間而無法移動,來自軸部件的動力通過該滾子傳遞給外軸。另 一方面,當軸部件朝著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時,在軸部件的旋轉下, 滾子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向施力部件側移動。在此狀態下,滾子在槽部 內在軸部件與外軸之間空轉,動力并不從軸部件傳遞給外軸。在此,在安裝該單向離合器時,可利用脫落防止部來防止滾子和施力 部件從槽部脫落。另外,由于在蓋子和板雙方或其中一方上配置有脫落防 止部,因此無需在外軸上設置突起等保持部,外軸的形狀變得簡單,從而 加工變得容易。技術方案2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1的單向離合器中,脫落防止 部是突起部,該突起部在蓋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上以朝著另一方側突出的 形態設置,并與滾子和施力部件的軸部件側抵接。在此,滾子和施力部件與突起部抵接,從而不容易從槽部脫落。另外, 由于脫落防止部是設置在蓋子上的突起部,因此結構簡單,加工容易。技術方案3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2的單向離合器中,蓋子和板 具有將外軸的軸向上的大致整個側面覆蓋的環狀部分,脫落防止部的突起 部在槽部內周端部以與周向兩端部分別對應的形態進行設置。在此,由于在槽部的入口的兩端部設置有突起部,因此滾子和施力部件與 突起部接觸,不容易從槽部脫落。另外,與上面一樣,由于脫落防止部是設置在蓋子上的突起部,因此結構簡單,加工容易。技術方案4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3的單向離合器中,脫落防止部的突起部設置在蓋子和板雙方上。技術方案5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2的單向離合器中,突起部是 通過對蓋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沖壓加工而形成的。在此,可用結構簡單的突起部來獲得本發明的效果。技術方案6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1的單向離合器中,外軸具有 在外周部形成的三個安裝用孔。另外,板在外周端部具有三個安裝用突起 部,這三個安裝用突起部與三個安裝用孔嵌合。技術方案7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6的單向離合器中,板具有多 個裝配用孔,這些裝配用孔在比安裝用孔更向內周側的位置沿周向等間隔 地排列形成,多個槽部配置在相鄰的兩個裝配用孔之間。技術方案8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1的單向離合器中,槽部具有 第一表面 第七表面。第一表面是從外軸的內周端起朝著大致徑向外側延 伸的表面。第二表面是可與滾子的外周側接觸的沿周向延伸的表面。第三 表面是將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平滑連接的表面。第四表面是支撐施力部件 的一端、從外軸的內周端起朝著徑向外側延伸的表面。第五表面是沿周向 延伸的表面,形成在第二表面的內周側。第六表面是將第四表面與第五表 面平滑連接的表面。第七表面是將第二表面與第五表面平滑連接的表面。 另外,第二表面從配置有施力部件的一側朝著配置有滾子的一側傾斜,槽 部的徑向空間隨著從施力部件離開而逐漸變窄。技術方案9的單向離合器,在技術方案l的單向離合器中,蓋子包括 將外軸的軸向側面大致整個覆蓋的環狀的板狀部、以及設置在環狀的板狀 部外周并沿軸向延伸的圓筒部。
圖l是單向離合器的俯視圖。 圖2是槽部的放大圖。圖3是槽部附近的剖視圖。 圖4是動力切斷狀態的槽部的圖。 圖5是動力傳遞狀態的槽部的圖。 圖6是另一實施形態的突起部的例子。 圖7是另一實施形態的突起部的例子。 圖8是另一實施形態的突起部的例子。 圖9是另一實施形態的突起部的例子。 圖10是另一實施形態的突起部的例子。 圖11是另一實施形態的突起部的例子。 (符號說明) 1單向離合器 3外軸 6滾子7波形板彈簧 8板 11槽部 30突起部具體實施方式
圖1表示的是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單向離合器的俯視圖。 圖1 圖3所示的單向離合器1是在自動兩輪車等的驅動系統中使用 的離合器,該單向離合器1設置在軸部件2上。該單向離合器l包括設 置在軸部件2外周的外軸3、配置在外軸3內部的多個滾子6、以與配置在 外軸3內部的多個滾子6分別接觸的形態設置的作為施力部件的多個波形 板彈簧7、將外軸3的軸向上的一側的側面覆蓋的板8、以及將外軸3的軸 向上的另一側的側面覆蓋的蓋子9。孔12,在比安裝用孔12更向內周側的位置沿周向等間隔地排列配置有六個 孔13。孔13是為了將所述單向離合器1安裝在驅動系統的其它部件上而供 螺栓貫穿的部件。另外,槽部11配置在相鄰的兩個孔13之間。由于六個 槽部11分別是相同形狀的部分,因此下面僅對一個槽部11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槽部11以從內周端向外周側凹陷的形態設置在外軸3的 內周端,并具有第一表面21 第七表面27。第一表面21是從外軸3的內 周端起朝著大致徑向外側延伸的表面。第二表面22是與滾子6的外周側接 觸的部分,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該第二表面22從配置有波形板彈簧7的 一側朝著配置有滾子6的一側傾斜,由于該傾斜,第二表面22與軸部件2 的外周面之間的距離隨著從波形板彈簧7離開而逐漸變短。即,槽部ll的 徑向空間隨著從波形板彈簧7離開而逐漸變窄。第三表面23是將第一表面 21與第二表面22平滑連接的部分。第四表面24是支撐著后述的波形板彈 簧7的一端的部分,從外軸3的內周端起朝著徑向外側延伸。第五表面25 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形成在比第二表面22更向內周側的位置。第六表面 26是將第四表面24與第五表面25平滑連接的部分。第七表面27是將第二 表面22與第五表面25平滑連接的部分。滾子6是可沿周向自由移動地收納在多個槽部11內部的圓柱狀的部 件,是用于將從軸部件2傳遞來的動力向外軸3傳遞的部件。另外,滾子6 被波形板彈簧7朝著槽部11的第一表面21側施力。波形板彈簧7被收納在多個槽部11中,是對滾子6朝著周向施力的部 件。波形板彈簧7的一端與滾子6接觸,另一端支撐在槽部11的第四表面 24上。板8是將外軸3的軸向上的一個側面大致整個覆蓋的環狀的板部件, 槽部11的軸向上的一個側面也被該板8覆蓋,從而防止滾子6和波形板彈 簧7從槽部ll朝著軸向上的一側飛出。另外,板8在內周端部具有多個第 一突起部30,并在外周端部具有三個第二突起部15。多個第一突起部30是為了在所述單向離合器1未安裝在軸部件2上時 防止滾子6和波形板彈簧7從槽部11向內周側脫落而設置的。更具體而言,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第一突起部30是在槽部11內周端部的周向兩端 部上以朝著后述的蓋子9側突出的形態分別形成的突起。另外,當滾子6 因波形板彈簧7而朝著槽部11的第一表面21側移動時,各第一突起部30 與滾子6和波形板彈簧7分別接觸。另外,第一突起部30通過對板8的一 部分進行沖壓加工而在半球上形成。另外,第二突起部15通過將板8的外周端部的一部分朝著外軸3側折 彎而形成,以與外軸3的安裝用孔12嵌合。該第二突起部15的寬度形成 為與安裝用孔12的直徑大致相同的尺寸。蓋子9包括將外軸3的軸向上的另一個側面大致整個覆蓋的環狀的 板狀部、以及設置在環狀的板狀部外周并沿軸向延伸的圓筒部。槽部ll的 軸向上的另一個側面也被所述蓋子9覆蓋,從而防止滾子6和波形板彈簧7 從槽部ll朝著軸向上的另一側飛出。另外,如圖3所示,在蓋子9的與板 8的第一突起部30對應的位置上以朝著板8側突出的形態設置有第二突起 部33。下面對動作進行說明。當軸部件2相對于外軸3朝著圖1所示的R方向相對旋轉時,在軸部 件2的旋轉下,滾子6朝著槽部11的第一表面21側移動。這樣,如圖5 所示,滾子6嚙入槽部11的第二表面22與軸部件2的外周面之間,滾子6 的移動被限制。由此,軸部件2的轉矩可通過滾子6傳遞給外軸3。相反地,當軸部件2相對于外軸3朝著R方向的反方向相對旋轉時,在軸部件2的旋轉下,滾子6克服波形板彈簧7的施力而朝著槽部11的第四表面24側移動。這樣,如圖4所示,便在槽部11的第二表面22與軸部件2的外周面之間形成間隙,滾子6在軸部件2與外軸3之間成為自由狀態。由此,來自軸部件2的轉矩并不傳遞給外軸3。在將所述單向離合器1安裝在軸部件2上時,即在將單向離合器i安裝在軸部件2上之前,由于板8的第一突起部30和蓋子9的第二突起部33 與滾子6和波形板彈簧7接觸,因此可防止滾子6和波形板彈簧7向內周 側脫落。下面對其它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置在板8和蓋子9上的第一突起部30和第二突 起部33形成為從板8朝著蓋子9側突出的半球狀,但突起部的形狀并不局 限于半球狀。例如,也可以是如圖6所示地將一部分剪斷而使其一側形成 為凹狀的突起部47、如圖7所示的圓錐臺形狀的突起部42、如圖8所示的 通過沖裁形成的突起部43、如圖9所示的通過擠壓成形形成的突起部44、 如圖10所示地使一部分朝著外軸側折彎而形成的突起部45、或如圖11所 示地在朝著徑向折彎后對折彎的根部實施了缺口加工(日文77$)的 突起部46。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將第一突起部30和第二突起部33 設置在了板8和蓋子9雙方上,但也可將第一突起部30和第二突起部33 設置在其中一方上。工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使滾子和施力部件不容易從外軸的槽部脫 落,而且外軸的形狀簡單,從而容易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單向離合器,設置在軸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軸,該外軸是配置在所述軸部件外周側的環狀部件,并具有多個槽部,該槽部以從內周端部向外周側凹陷的形態進行設置;滾子,該滾子以可沿周向自由移動的形態收納在所述多個槽部內;施力部件,該施力部件收納在所述多個槽部內,對所述滾子朝著周向的一側施力;蓋子,該蓋子以將所述槽部的軸向上的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以及板,該板以將所述槽部的軸向上的另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在所述蓋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上設置有脫落防止部,該脫落防止部用于防止所述滾子和施力部件從所述槽部脫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脫落防止部是 突起部,該突起部在所述蓋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上以朝著另一方側突出的 形態設置,并與所述滾子和施力部件的所述軸部件側抵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和板具有將所述外軸的軸向上的大致整個側面覆蓋的環狀部分, 所述脫落防止部的突起部在所述槽部內周端部以與周向兩端部分別對 應的形態進行設置。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脫落防止部的 突起部設置在所述蓋子和板雙方上。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是通過 對所述蓋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沖壓加工而形成的。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軸具有在外周部形成的三個安裝用孔,所述板在外周端部具有三個安裝用突起部,這三個安裝用突起部與所 述三個安裝用孔嵌合。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有多個裝配用孔,所述裝配用孔在比所述安裝用孔更向內周 側的位置沿周向等間隔地排列形成,所述多個槽部配置在相鄰的兩個裝配用孔之間。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包括第一表面,該第一表面從所述外軸的內周端起朝著大致徑向外側延伸-, 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可與所述滾子的外周側接觸,且沿周向延伸; 第三表面,該第三表面將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平滑地連接; 第四表面,該第四表面支撐所述施力部件的一端,且從所述外軸的內周端起朝著徑向外側延伸;第五表面,該第五表面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形成在比所述第二表面 更向內周側的位置;第六表面,該第六表面將所述第四表面與所述第五表面平滑地連接;以及第七表面,該第七表面將所述第二表面與所述第五表面平滑地連接, 所述第二表面從配置有所述施力部件的一側朝著配置有所述滾子的一 側傾斜,所述槽部的徑向空間隨著從所述施力部件離開而逐漸變窄。
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子包括環狀的板狀部,該環狀的板狀部將所述外軸的軸向側面大致整個覆蓋;以及圓筒部,該圓筒部設置在所述環狀的板狀部外周并沿軸向延伸。
全文摘要
一種設置在軸部件(2)上的單向離合器(1),包括外軸(3)、滾子(6)、波形板彈簧(7)、板(8)、以及蓋子(9)。外軸(3)具有多個槽部(11),這些槽部(11)配置在軸部件(2)的外周側,并以從內周部朝著外周側凹陷的形態設置。滾子(6)被收納在多個槽部(11)內。波形板彈簧(7)被收納在多個槽部(11)內,并對滾子(6)朝著周向的一側施力。板(8)以將槽部(11)的軸向上的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蓋子(9)以將槽部(11)的軸向上的另一方覆蓋的形態進行配置。在板(8)和蓋子(9)雙方或其中一方上設置有脫落防止部,該脫落防止部用于防止滾子(6)和波形板彈簧(7)從槽部(11)脫落。
文檔編號F16D41/06GK101238303SQ200680028899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5日
發明者米山弘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艾科賽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