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釜用減速機行星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減速機,尤其是一種釜用減速機行星傳動機構。
二背景技術:
現有反應釜配套使用的擺線行星減速機,它有傳動效率高,噪聲低,結構緊湊等優點,但是由于擺線行星傳動結構上的原因,要達到130轉/分以上的輸出轉速是困難的;因此長期以來中高速反應釜仍然使用落后的中轉速LC型兩級圓柱齒輪減速機和P型三角帶減速機配套,這兩種減速機的共同缺點是體積大,傳動效率低,噪聲大,輸出轉速不穩定等不足之處。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采用漸開線行星齒輪傳動機械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技術方案是,包括有螺栓穿過上箱體的下端面法蘭盤的孔與下箱體上端面內螺紋嚙合,螺栓穿過電機法蘭盤的孔與上箱體連接座內螺紋嚙合,其電機的輸出軸軸上套有連接齒套一端,連接齒套的另一端內齒輪與雙聯齒輪的小齒嚙合,雙聯齒輪的大齒與行星齒輪嚙合,行星齒輪與固定在下箱體箱內內齒圈嚙合,行星齒輪兩端軸上裝配有行星架軸承,行星架軸承裝在行星架上,行星架上部外圓套有上軸承,螺栓穿過主軸法蘭盤的孔與行星架下端面內螺紋嚙合,主軸與下箱體之間軸上依次裝配有軸承和油封。
本實用新型,行星架架上均勻裝配有三個行星齒輪。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電機軸的旋轉運動通過連接齒套帶動雙聯齒輪轉動,雙聯齒輪與行星架架上三個均布的行星齒輪同時嚙合,使載荷由三個行星齒輪均衡承擔,三個行星齒輪的外側又同時與下箱體連在一起的內齒圈相嚙合,于是雙聯齒輪帶動三個行星齒輪作自轉的同時,繞雙聯齒輪軸線作公轉運動,行星齒輪的公轉運動帶動行星架轉動,而行星架與主軸的法蘭盤用螺栓連接在一起,因而使主軸減速轉動,通過主軸的輸出軸頭帶動聯軸器及反應釜攪拌桿相連,實現反應釜攪拌運動。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制作裝配方便,體積小,傳動效率高,噪聲小,輸出轉速穩定等特點。廣泛用于農藥、醫藥、化工等行業。
四以下結合附圖
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 2-連接齒套 3-上箱體 4-雙聯齒輪 5-上軸承 6-行星架軸承 7-行星齒輪 8-內齒圈 9-主軸 10-行星架 11-下軸承12-下箱體 13-油封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包括有螺栓穿過上箱體3的下端面法蘭盤的孔與下箱體12上端面內螺紋嚙合,螺栓穿過電機1法蘭盤的孔與上箱體3連接座內螺紋嚙合,其電機1的輸出軸軸上套有連接齒套2一端,連接齒套2的另一端內齒輪與雙聯齒輪4的小齒嚙合,雙聯齒輪4的大齒與行星齒輪7嚙合,行星齒輪7與固定在下箱體12箱內內齒圈8嚙合,行星齒輪7兩端軸上裝配有行星架軸承6,行星架軸承6裝在行星架10上,行星架10上部外圓套有上軸承5,螺栓穿過主軸9法蘭盤的孔與行星架10下端面內螺紋嚙合,主軸9與下箱體12之間軸上依次裝配有軸承11和油封13。行星架10架上均勻裝配有三個行星齒輪7。
權利要求1.一種釜用減速機行星傳動機構,包括有螺栓穿過上箱體(3)的下端面法蘭盤的孔與下箱體(12)上端面內螺紋嚙合,螺栓穿過電機(1)法蘭盤的孔與上箱體(3)連接座內螺紋嚙合,其特征是電機(1)的輸出軸軸上套有連接齒套(2)一端,連接齒套(2)的另一端內齒輪與雙聯齒輪(4)的小齒嚙合,雙聯齒輪(4)的大齒與行星齒輪(7)嚙合,行星齒輪(7)與固定在下箱體(12)箱內內齒圈(8)嚙合,行星齒輪(7)兩端軸上裝配有行星架軸承(6),行星架軸承(6)裝在行星架(10)上,行星架(10)上部外圓套有上軸承(5),螺栓穿過主軸(9)法蘭盤的孔與行星架(10)下端面內螺紋嚙合,主軸(9)與下箱體(12)之間軸上依次裝配有軸承(11)和油封(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釜用減速機行星傳動機構,其特征是行星架(10)架上均勻裝配有三個行星齒輪(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減速機。針對現有擺線行星減速機,存在著要達到130轉/分以上輸出轉速困難;中轉速LC型兩級圓柱齒輪減速機和P型三角帶減速機,均存在著體積大,傳動效率低,噪聲大,輸出轉速不穩定等不足,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采用漸開線行星齒輪傳動機械結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機1的輸出軸軸上套有連接齒套2一端,連接齒套2的另一端內齒輪與雙聯齒輪4的小齒嚙合,雙聯齒輪4的大齒與行星齒輪7嚙合,行星齒輪7與固定在下箱體12箱內內齒圈8嚙合,行星齒輪7兩端軸上裝配有行星架軸承6,行星架軸承6裝在行星架10上,行星架10上部外圓套有上軸承5,螺栓穿過主軸9法蘭盤的孔與行星架10下端面內螺紋嚙合,主軸9與下箱體12之間軸上依次裝配有軸承11和油封13。
文檔編號F16H1/28GK2903576SQ200620110578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6日
發明者謝宗福, 楊啟榮 申請人:重慶減速機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