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特別是指針對于滑軌、套合滑軌的滑塊與二接合刮油片的端蓋所形成供多數滾動體滾動循環的回流空間,特別設計一種結合交叉式回流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路徑為一體的回流結構。
背景技術:
線性滑軌是一種滾動導引的機構,其結構包括有滑軌、套合滑軌的滑塊、連接滑塊兩端的端蓋、貼合端蓋的刮油片及設于滑軌、滑塊與端蓋間的多數滾動體,主要為通過多數滾動體在滑塊與滑軌之間至端蓋處的轉向中作無限滾動循環,使得負載平臺能通過滑塊沿著滑軌輕易的以高精度作線性運動。
目前已知的線性滑軌,其供多數滾動體滾動循環的回流轉向設計,一般區分有分開式(滾珠)與交叉式(滾柱)兩種型式,如圖1(分開式)、圖2(交叉式)所示。然而,無論是分開式(滾珠)或交叉式(滾柱)的回流轉向型式,其每一回流路徑皆各自分開獨立,等于有四個獨立的回流系統,以致各式的線性滑軌在生產制造及實際使用中,存在有下列缺點或不便之處1、安裝滾動體不便上述線性滑軌均有四個獨立的回流系統,在生產制造時,需做四次裝珠動作。
2、滾動體的潤滑不均勻上述線性滑軌的技術要同時均勻潤滑四個獨立的回流系統,比較困難,由于重力的緣故,下排滾動體通常會留有較多潤滑油脂,造成上、下兩排的油量不均。
3、滾動體的受力不均勻上述線性滑軌受到正向負荷時,會嚴重造成上、下排滾動體的受力不均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在滑軌、套合滑軌的滑塊與二接合刮油片的端蓋的兩側間,分別設計有結合交叉式回流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路徑為一體的回流空間,構成兩個獨立而路徑相反的回流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端蓋中能在將交叉式回流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路徑結合成一體的回流空間的同時,再在端蓋內搭配簡單的油路設計,可達到有效均勻潤滑滾動組件的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在滑軌、套合于所述滑軌上的滑塊與二組設于所述滑塊兩端的端蓋的兩側間分別形成有上回路空間、下回路空間,供多數滾動體無限滾動循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的一側設有上轉向通道及下轉向通道,另一側具有斜式轉向通道及U型轉向通道,形成一種將交叉式回流轉向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轉向路徑結合為一體的回流系統。
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由端蓋本體及蓋板所組成,且所述端蓋的一側設有上轉向通道及下轉向通道,另一側具有斜式轉向通道及U型轉向通道,所述蓋板的一側對應所述端蓋本體的上轉向通道、下轉向通道方位設有上轉向部及下轉向部,并在對應所述端蓋本體的斜式轉向通道方位設置斜式轉向部。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本體設有連接上轉向通道、斜式轉向通道的油路,以及設于所述油路間的油孔,潤滑油脂從所述油孔經所述油路導入所述上轉向通道、斜式轉向通道內。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蓋板設有連接上轉向部、斜式轉向部的油路,以及設于所述端蓋本體的油孔,潤滑油脂從所述油孔經所述油路導入所述上轉向部、斜式轉向部內。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蓋板的上轉向部、下轉向部與斜式轉向部為一體成形。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蓋板的上轉向部、下轉向部與斜式轉向部為分別分開獨立的結構,再與所述蓋板組合為一體。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進一步包括有外端蓋,所述外端蓋將所述端蓋本體在U型轉向通道所透空的后側進行封閉,供方便安裝多數滾動體。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外端蓋在對應所述端蓋本體的U型轉向通道方位形成有斜式轉向部。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本體的上轉向通道或下轉向通道在后側開設透空部,所述外端蓋再在對應所述透空部的方位設置轉向部,且所述轉向部與所述斜式轉向部通過連結部相接為一體。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本體的上轉向通道或下轉向通道在后側開設透空部,所述外端蓋再在對應所述透空部的方位設置轉向部,且所述轉向部與所述斜式轉向部為各自獨立的結構。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只有兩獨立回流系統,故只需兩次安裝滾動體的操作,可有效提高生產制造中的裝配效率。由于本發明只有兩個獨立回流系統,因此滾動體可上下循環,只需采用簡單的油路設計,即可使同一回流系統內的多數滾動體潤滑均勻。而且本發明上、下兩列的滾動體可交換循環,滾動體受力均勻,并可增加循環滾動體的數目,有效提高線性滑軌的可靠度。
圖1是一種習用線性滑軌的示意圖;圖2是另一種習用線性滑軌的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線性滑軌的組合外觀圖;圖4是本發明的線性滑軌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本發明的線性滑軌的端視剖面圖;圖6是本發明的端蓋的元件分解圖;圖7是本發明的端蓋的組合剖視圖;圖8為本發明的端蓋組合于線性滑軌的動作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結構及所達到的功效,現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
下。
如圖3~圖5所示,為本發明所提供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主要包括有一滑軌1、一套合滑軌1的滑塊2、二靠合滑塊2兩端的端蓋3、二接合端蓋3的刮油片4及多數滾動體5。在滑軌1、滑塊2與端蓋3的兩側間形成有上、下回路空間(圖中無編號,如圖5所示),供多數滾動體5無限滾動循環。
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端蓋的組件分解圖。本發明主要的重點特征在于端蓋3由端蓋本體31、蓋板32及外端蓋33構成,其中端蓋本體31的一側設有上轉向通道311及下轉向通道312,二轉向通道311、312呈相互分開狀。另一側具有斜式轉向通道313、與斜式轉向通道313呈交叉式對應的U型轉向通道314,對U型轉向通道314朝刮油片4方位的后側呈透空狀,可方便安裝多數滾動體5。另在端蓋本體31朝滑塊2方位的表面設有可連接上轉向通道311、斜式轉向通道313的油路315,以及設于油路315間的油孔316,供潤滑油脂從油孔316經油路315導入上轉向通道311、斜式轉向通道313內。
蓋板32的一側對應端蓋本體31的上轉向通道311、下轉向通道312方位設有上轉向部321、下轉向部322,二者呈相互分開狀,并在對應端蓋本體31的斜式轉向通道313方位設置斜式轉向部323。
外端蓋33為將端蓋本體31在U型轉向通道314所透空的后側予以封閉,并在對應端蓋本體31的U型轉向通道314方位形成斜式轉向部331。
再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的端蓋的組合剖視圖。
將端蓋3所具有的端蓋本體31、蓋板32及外端蓋33組設運用于線性滑軌的實施方式,可先取兩相同的蓋板32分別固定于滑塊2的兩端,接著再取兩相同的端蓋本體31分別以其上轉向通道311、下轉向通道312與斜式轉向通道313對應蓋板32的上轉向部321、下轉向部322與斜式轉向部323蓋合固定,此時各端蓋本體31的U型轉向通道314在前側的兩端正好分別對應滑塊2上方的滾動通道21及滑軌1與滑塊2結合時位于下方的滾動空間(如圖6、圖8所示)處,且每一蓋板32及端蓋本體31結合后的兩側分別形成交叉狀、分開狀的回路轉向走勢,而使其一蓋板32及端蓋本體31的交叉狀的轉向位置與另一蓋板32及端蓋本體31的分開狀的轉向位置相連接,相對地其一蓋板32及端蓋本體31的分開狀的轉向位置則與另一蓋板32及端蓋本體31的交叉狀的轉向位置相連接,使線性滑軌的兩側均具有形成交叉狀、分開狀結合為一體的回路空間。最后,取外端蓋33對應端蓋本體31的U型轉向通道314所形成透空的后側在安裝多數滾動體5之后,進行封閉固定,即完成端蓋3的組設。
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的端蓋組合于線性滑軌的動作示意圖。由端蓋本體31兩側的上轉向通道311、下轉向通道312、斜式轉向通道313,對應蓋板32的上、下(分開狀)轉向部321、322、斜式轉向部323的蓋合,以及利用外端蓋33對應端蓋本體31的U型轉向通道314的封閉,使端蓋3的兩側分別具有交叉式回流轉向路徑、分開式回流轉向路徑,更使二相同結構的端蓋3在分別組設于套合滑軌1的滑塊2兩端后,其中一端蓋3的回流轉向路徑與另一端蓋3的回流轉向路徑呈相反方位。
即,當多數滾動體5從端蓋3的上轉向通道311流至另一端蓋3時,即通過另一端蓋3的U型轉向通道314產生由上而下的回轉流向至其中一端蓋3的下轉向通道312,再順勢流至另一端蓋3的斜式轉向通道313,利用另一端蓋3的斜式轉向通道313產生由下而上的回轉流向,將多數滾動體5再次回流至端蓋3的上轉向通道311,繼而不斷在滑塊2與滑軌1之間作無限滾動循環。
由此,通過本發明端蓋3將交叉式回流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路徑結合為一體構造的設計,使線性滑軌在生產制造及使用中,與前述分別具有交叉式回流系統、分開式回流系統的線性滑軌的習知技術相比,明顯具有如下的特點1、本發明只有兩獨立回流系統,故只需兩次安裝滾動體的操作,可有效提高生產制造中的裝配效率。
2、本發明只有兩個獨立回流系統,多數滾動體5可上下循環,且只需采用簡單的油路設計,即可使同一回流系統內的多數滾動體5潤滑均勻。
3、本發明上、下兩列的多數滾動體5可交換循環,多數滾動體5受力均勻,也可增加循環滾動體5的數目,可有效提高線性滑軌的可靠度。
另外,本發明為了使端蓋3的各結構能有更多種制作形式的選擇,還設計了端蓋本體31、蓋板32及外端蓋33其它使用型態的實施例,列舉說明如下1、如圖9所示,端蓋本體31的油路315由蓋板32取代,即在蓋板32上開設油路324,油路324與上轉向部321、斜式轉向部323相接,使外部引進的潤滑油脂可由端蓋本體31的油孔316帶入蓋板32的油路324,再導入上轉向部321、斜式轉向部323至多數滾動體5。
2、如圖10所示,蓋板32的上、下轉向部321、322與斜式轉向部323除了可采用一體成形的形式以外,也可采用分別分開獨立再組合為一體的結構,使上、下轉向部321、322與斜式轉向部323可分別單獨生產制作,再與蓋板32組設。
3、如圖11所示,端蓋本體31的上轉向通道311或下轉向通道312可在朝向刮油片4的后側開設透空部317,再在外端蓋33對應透空部317的方位設置轉向部332,且轉向部332與斜式轉向部331通過連結部333相接為一體。
4、如圖12所示,端蓋本體31的上轉向通道311或下轉向通道312可在朝向刮油片4的后側開設透空部317,再在外端蓋33對應透空部317的方位設置轉向部332,且轉向部332與斜式轉向部331為各自獨立的結構,可采用分別分開制作的方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的,凡依據本發明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及附圖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在滑軌、套合于所述滑軌上的滑塊與二組設于所述滑塊兩端的端蓋的兩側間分別形成有上回路空間、下回路空間,供多數滾動體無限滾動循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的一側設有上轉向通道及下轉向通道,另一側具有斜式轉向通道及U型轉向通道,形成一種將交叉式回流轉向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轉向路徑結合為一體的回流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由端蓋本體及蓋板所組成,且所述端蓋的一側設有上轉向通道及下轉向通道,另一側具有斜式轉向通道及U型轉向通道,所述蓋板的一側對應所述端蓋本體的上轉向通道、下轉向通道方位設有上轉向部及下轉向部,并在對應所述端蓋本體的斜式轉向通道方位設置斜式轉向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本體設有連接上轉向通道、斜式轉向通道的油路,以及設于所述油路間的油孔,潤滑油脂從所述油孔經所述油路導入所述上轉向通道、斜式轉向通道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設有連接上轉向部、斜式轉向部的油路,以及設于所述端蓋本體的油孔,潤滑油脂從所述油孔經所述油路導入所述上轉向部、斜式轉向部內。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的上轉向部、下轉向部與斜式轉向部為一體成形。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的上轉向部、下轉向部與斜式轉向部為分別分開獨立的結構,再與所述蓋板組合為一體。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進一步包括有外端蓋,所述外端蓋將所述端蓋本體在U型轉向通道所透空的后側進行封閉,供方便安裝多數滾動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蓋在對應所述端蓋本體的U型轉向通道方位形成有斜式轉向部。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本體的上轉向通道或下轉向通道在后側開設透空部,所述外端蓋再在對應所述透空部的方位設置轉向部,且所述轉向部與所述斜式轉向部通過連結部相接為一體。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本體的上轉向通道或下轉向通道在后側開設透空部,所述外端蓋再在對應所述透空部的方位設置轉向部,且所述轉向部與所述斜式轉向部為各自獨立的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性滑軌的回流系統,其在滑軌、套合于滑軌上的滑塊與二組設于滑塊兩端的端蓋的兩側間分別形成有上回路空間、下回路空間,供多數滾動體無限滾動循環,其中端蓋的一側設有上轉向通道及下轉向通道,另一側具有斜式轉向通道及U型轉向通道,形成一種將交叉式回流轉向路徑與分開式回流轉向路徑結合為一體的回流系統。由此,設置于回流空間內的滾動體只需進行兩次安裝操作,可提高生產制造的裝配效率。此外,位于上、下排的滾動體在作回流運動時,可上下交換循環及順利轉向,使滾動體的受力及油路潤滑均勻,也可增加循環滾動體的數目,有效提高線性滑軌的可靠度。
文檔編號F16C29/06GK101025193SQ20061005802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4日
發明者陳錦盛, 蔡玉文 申請人: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