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快速流體接頭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尤指一種可將二側的接頭快速插接結合使流體流通,而當使用完畢后按壓其中一側接頭上的按壓鍵,即可使二側的接頭馬上分離,使用者可以方便且迅速操作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快速流體接頭組。
(二)先前技術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流體接頭組,乃于接通后可供氣體或液體流通。有些流體接頭組雖然外觀設計非常精致,但往往構造復雜,致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一般人在使用流體接頭組來達到所要的作用(例如洗澡、洗手、澆花、洗車、噴氣、噴高壓蒸氣……等)時,無非是希望能方便且快速接通,以及快速解除流通,若是構造及操作過程皆過于復雜,使用者往往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操作,如此一來,不但浪費流體接頭組的制造成本,也浪費了使用者的時間。
(三)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能供使用者迅速操作接通或停止流體流通之快速流體接頭組。
本實用新型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是由一第一接頭與一第二接頭所組成,其中,該第一接頭是由一接頭座、一外接合管、一按壓鍵、一承置體、一彈性體及一擋體所組成;該接頭座的一端為一插接管,另端則為環狀內凹之承接槽,該承置體容置于該承接槽內,再依序設一彈性體抵住該承置體,及一擋體抵住該彈性體的另端,該擋體為由大小外徑的部位組成,該較大外徑端即抵住該彈性體,該大小外徑之交接頭部圈設一止水圈;該外接合管內部由一壁體區隔形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該壁體中間則開設一穿孔,該外接合管的二端皆為開口,其中一端插置入該承接槽內結合,且該承置體、彈性體及該擋體的較大外徑部位即停留于該端的第一腔室內,而其較小外徑部位則自該穿孔伸出進入第二腔室停留,并因該彈性體的作用力迫使該止水圈抵住該區隔第一、二腔室壁體的側面;該第二腔室內有一擴大內徑之擋緣,其一側有一自上方深入的卡槽;該第二腔室的開口底部壁體上設有一插槽;該按壓鍵有一平面狀之按壓面及一設于該按壓面下方的插環,該插環的中央為一大穿孔,底部壁體上開設一長穿槽,該插環即插置入該卡槽內,并于該按壓面的下方與該外接合管的外壁間設一彈性體,以使該按壓鍵有上移之力量;該長穿槽則對應該插槽,而可以一插桿插設定位,使該按壓鍵受該長穿槽的高度限制作一定范圍內的上下移位;該第二接頭是由一接頭座、一內接合管、一承置體、一彈性體及一擋體所組成;該接頭座的一端為一插接管,另端為環狀內凹之承接槽,該承置體容置于該承接槽內,可依序設一彈性體抵住該承置體,及一擋體抵住該彈性體的另端,該擋體為大小外徑的部位組成,該較大外徑端即抵住該彈性體,該大小外徑的交接頭部圈設一止水圈;該內接合管內部由一彎折擋部區隔形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該內接合管的二端皆為開口,其中一端插置入該承接槽內結合,且該承置體、彈性體及該擋體的較大外徑部位即停留于該端的第一腔室內,并因彈性體的作用力迫使該止水圈抵住該彎折擋部,而該擋體的較小外徑部位則伸入該第二腔室內停留;該內接合管的外壁上圍設一止水圈及環設一卡環,其一側形成孤度狀,是配合該第一接頭的擋緣的形狀,該卡環的一側為一卡槽;持該第二接頭令其內接合管對正第一接頭的外接合管的一側開口插置入,并使該等彈性體皆壓縮,且第二接頭的卡環會頂推該第一接頭的插環的底內緣下降而越過,而該插環上升回位時即抵入該卡槽內,形成第一、二接頭的插接組合。
其中,該第一、二接頭之承置體一端為圓形面具有一圓孔,側面具有缺口供流體流通經過,而另一端設容置空間,供彈性體的端頭置入。
其中,該第一、二接頭的擋體一端設容置空間,供彈性體之端頭置入,而且表面上皆設凹槽,供流體流通經過。
其中,該第一、二接頭之第一腔室內環周壁設有通槽,供流體流通。
其中,該第一接頭的外接合管外壁上設有一凹槽,其內更設有環槽,該環槽即提供該按壓面下方的彈性體容置,而該凹槽可增加該彈性體存在的空間。
其中,設于該按壓面下方的彈性體是渦形彈性體。
本實用新型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在使用時至少具有下列之優點及功效1.快速流體接頭組使用時,只要將接頭2插入接頭1并作確實接合,則流體即會自動從接頭1流入接頭2,并由插接管211流出,使用上極為方便。
2.使用完畢以後,只要按下接頭1上的按壓鍵13,則接頭2即可馬上與接頭1斷開流通,使流體僅停留於接頭1,而不到達接頭2,操作上極為容易。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未使用狀態之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未使用狀態之側面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側面分解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狀態之立體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狀態之側面剖視圖圖7是圖6中之部分放大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解除使用狀態之立體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解除使用狀態之側面剖視圖圖10是圖9中的部分放大圖圖中標號如下接頭1、2 接頭座11、21 插接管111、211 管路A、B承接槽112、212 隔環113,213 通槽114、214 外接合管12內接合管22 腔室121、122、221、222開口1211、1221、2211、2221 壁體123 穿孔1231彎折擋部223 通槽1212、2212 擋緣1222 卡槽124、226插槽125 插桿1251 凹槽126、162,163、262、263環槽1261 止水圈164、264、224 卡環225 按壓鍵13按壓面131 突桿1311 插環132 大穿孔1321底內緣132A 長穿槽1322 渦形彈性體133 承置體14、24缺口141、241 圓孔142、242 容置空間143、243、161、261彈性體15、25 擋體16、26(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實施例是由分位二側的接頭1、2所組裝而成,該二接頭1、2相互間可為插接組合及拆解分離,接頭1或2可選擇其中任一者與流體來做管路連接,然后另一接頭2或1則是于使用時再再與之相結合,再由另一管路連接出,形成連通的作用使用。
接著,請配合參閱圖3、4所示,該接頭1主要系由一接頭座11、一外接合管12、一按壓鍵13、一承置體14、一彈性體15及一擋體16所組成;該接頭座11一端為一插接管111,供與管路A連接,另瑞則為環狀內凹之承接槽112,於其內側與插接管111接合處有一由若干縱向片體組成之隔環113,該隔環113內即具有多數通槽114,可供流體於插接管111與承接槽112間流通,該承接槽112內可供一承置體14擺置入,且即抵於該隔環113的側面,該承置體14為側面形成數道缺口141,圓形面中心有一圓孔142,及另端為一容置空間143;該承置體14的容置空間143內即供一彈性體15的一端置入,而該彈性體15的另一端則抵入該擋體16一側的容置空間161內,該擋體16於設有該容置空間161之端外環上設有數凹槽162,另端則為縮小外徑之實體桿,而於外環上亦設有若干凹槽163,并在大小外徑的交接頸部圈設一止水圈164。
該外接合管12內部由一壁體123區隔而形成二腔室121、122,在該壁體123中間開設一穿孔1231,系可連通二腔室121、122;該外接合管12的二端皆設為開口1211、1221,分別與腔室121、122相通,該設有開口1211之端系可插置入該承接槽112內,并使外接合管12之端壁與接頭座11形成穩固接合,而該等承置體14、彈性體15及擋體16的大外徑端(含止水圈164)即停留於該腔室121內,而擋體16的較小外徑實體桿則穿過該穿孔1231而可進入腔室122內;該腔室122內有一稍為擴大內徑之擋緣1222(如第2圖所示),其前方有一自上方深入之卡槽124,乃除二側壁體連接外(二側壁體亦作深入之切削),上下系通至外界,而於該開口1221側之正面壁體下方設有一插槽125,乃穿設經過該卡槽124并抵於後方的壁體內(如圖2所示),該腔室121的內環周壁上更系設有若干切削咸較為低下之通槽1212;該擋體16的大外徑瑞之外徑系較該腔室121的內徑為小些,故系可在該腔室121內移動,而不會有窒礙之情形。
該外接合管12的頂面上先成型一稍微低下的凹槽126,其內更有二再更為低下之環槽1261;該按壓鍵13則有一形狀與該凹槽126相當的按壓面131,其底部有二處突桿1311,前方處向下垂直延伸一插環132,該插環132的中央為一大穿孔1321,底部壁體上則開設有一長穿槽1322;組裝時有二渦形彈性體133分別置入該等環槽1261內,然後持該按壓鍵13使其插環132對準該外接合管12的卡槽124,及其底部二突桿1311分別對準該等渦形彈性體133的頂端,再作壓下之動作,則該等突桿1311會分別抵入該等渦形彈性體133的頂端圈口內,形成夾合作用,而且該插環132即插進該卡槽124內,直至該長穿槽1322對正插槽125,然後藉一插桿1251自前瑞插進該插槽125,并穿經該長穿槽1322後進入後方壁體的插槽125內定位,并藉鉚合或膠合等加強手段令該插桿1251無法再脫出。因此該按壓鍵13整體受該插桿1251所掣肘,系僅能於該長穿槽132的高度范圍內作上下移動的動作而已,而且受該等渦形彈性體133的彈力作用,故若放手不對該按壓鍵13施力時,該按壓鍵13系停留於其長穿槽1322的底內緣受該插桿1251抵住之狀態,此即為該按壓鍵13上死點的位置。而因尺寸計算的關系,在該按壓鍵13處於上死點位置時,該大穿孔1321的底內緣132A(如圖3所示)系會較該擋緣1222的位置高(如圖2所示),然後若按壓該按壓鍵13抗拒該等渦形彈性體133之彈力,而使該插環132下移時,當該長穿槽1322的頂內緣抵到該插桿1251十(即為下死點位置),該大穿孔1321的底內緣132A的位置必須較該擋緣1222的位置低,其作用極重要,後會詳述。
接著,請繼續參閱圖1~4所示,另側之接頭2主要系由一接頭座21、一內接合管22、一承置體24、一彈性體25及一擋體26所組成;該接頭座21一端為一插接管211,該管路B插接連設,另端則為環狀內凹之承接槽212,其內側與插接管211接合處有一由若干縱向片體組成之隔環213,該等縱向片體間即為通槽214,供流體可流經通過,該承接槽212內供該承置體24置入,且抵於該隔環213的側面,該承置體24在側面形成數道缺口241,圓形面中心有一圓孔242,及另端為一容置空間243;該容置空間243內供該彈性體25的一端置入,而該彈性體25的另一端則抵入該擋體26一側的容置空間261內,該擋體26上設有該容置空間261之端外環上設有數凹槽262,另端則為縮小外徑之實體桿,而於其外環上設有若干凹槽263,并在大小外徑的交接頸部圈設有一止水圈264。
該內接合管22內部以一彎折擋部223區隔而形成二腔室221、222,且腔室222的內徑較小,該內接合管22的二端皆設為開口2211、2221,分別與腔室221、222相通,該設有開口2211之端系可插置入該承接槽212內,并使內接合管22之端壁與接頭座21形成穩固接合,而該等承置體24、彈性體25與擋體26的大外徑端(含止水圈264)即停留於該腔室221內,而擋體26的較小外徑實體桿則伸入該腔室222內,且因該彈性體25的彈力作用,致使該擋體26的大小外徑的交接頸部處的止水圈264即抵到該彎折擋部223處;該腔室221的內環周壁上更設有若干切削成較為低下之通槽2212,該擋體26的大外徑端之外徑則較該腔室221的內徑為小一些,故可在該腔室221內移動,而不會有窒礙之情形。
如圖2所示,該擋體26的較小外徑實體桿的長度系不會穿出該腔室22的開口2221;另在該內接合管22的外壁上接近前端緣處圈設一止水圈224,及在稍後方適當位置處環設一圈卡環225,其前緣形成弧度狀,系配合前述擋緣1222的形狀,而該卡環225的後方即形成一圈卡槽226。
根據上述構造組成,當接頭1、2間未插接組合成接頭組之前,系為各自獨立且分離的物件(如圖1、2示)而當使用者要令管路A、B間導通時,即必須將接頭1、2相互插接組合使作連接動作,而其插接完成之狀態即如圖5、6所示。其插接組合的過程系將該接頭2的內接合管22對正接頭1的外接合管12的開口1221并插接進去,首先,該內接合管22的止水圈24會受擠壓并貼著腔室122的內壁前進,直至該等擋體16、26的端頭相互抵接到為初步階段,此時之狀態先參考圖9所示;然後必須稍加用力再推壓該接頭2前進,則因該等擋體16、26的相互抵觸,會迫使該等彈性體15、25皆壓縮,且擋體16、26會相對於該等外、內接合管12、22皆作後退動作,并且該接頭2的卡環225的弧度狀前緣會頂推該插環132的底內緣132A下降而越過,然後該底內緣132A再上升回位時即抵入該卡槽226內,形成如圖7所示之卡掣作用,如此該接頭1、2即形成圖5、6所示完成插接組合之狀態。在此時,因該等擋體16、26皆已壓迫彈性體15、25而後退,亦即止水圈164、264皆已離開原先止水之作用,故接管A的流體將可經由①通槽114、②圓孔142、③缺口141、④通槽1212、⑤凹槽162、⑥凹槽163、⑦穿孔1231、⑧凹槽263、⑨凹槽262、⑩通槽2212、(11)缺口241、(12)圓孔242、(13)通槽214的順序進入接合管B內,因此接頭1、2即組合成可供流體自由流通的接頭組。
而當使用者要停止接管A的流體流到接管B,則其只需按壓該按壓鍵13的按壓面131,使該插環132抗拒渦形彈性體133的彈力而下降,使其底內緣132A低於該卡環225的外環(如圖10所示,此即為解除卡掣的動作),則在二彈性體15、25的彈力作用下,瞬間即迫使該接頭2相對於接頭1退出,而形成圖8、9所示之狀態,作此動作時該接頭1的擋體16系迅速前進去由該止水圈164抵住壁體123的側面,故流體即無法再到達凹槽163處,故接頭1本身即已阻斷流體的流通,同時,該接頭2內的擋體26亦迅速前進去由其止水圈264抵到該彎折擋部223的壁體,故接頭2本身亦完成阻斷流體的流通,故縱接管B內的流體瞬間有負壓而反向推來,亦僅到達該凹槽263之處而已,無法越過該止水圈264,接著只需將接頭1、2相互間平移移動,使該內接合管22離開該外接合管12的腔室122,即完成接頭1、2約分離,而可隨時等待再插接組合。
權利要求1.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所組成,其中,該第一接頭是由一接頭座、一外接合管、一按壓鍵、一承置體、一彈性體及一擋體所組成;該接頭座的一端為一插接管,另端則為環狀內凹之承接槽,該承置體容置于該承接槽內,再依序設一彈性體抵住該承置體,及一擋體抵住該彈性體的另端,該擋體為由大小外徑的部位組成,該較大外徑端即抵住該彈性體,該大小外徑之交接頭部圈設一止水圈;該外接合管內部由一壁體區隔形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該壁體中間則開設一穿孔,該外接合管的二端皆為開口,其中一端插置入該承接槽內結合,且該承置體、彈性體及該擋體的較大外徑部位即停留于該端的第一腔室內,而其較小外徑部位則自該穿孔伸出進入第二腔室停留,并因該彈性體的作用力迫使該止水圈抵住該區隔第一、二腔室壁體的側面;該第二腔室內有一擴大內徑之擋緣,其一側有一自上方深入的卡槽;該第二腔室的開口底部壁體上設有一插槽;該按壓鍵有一平面狀之按壓面及一設于該按壓面下方的插環,該插環的中央為一大穿孔,底部壁體上開設一長穿槽,該插環即插置入該卡槽內,并于該按壓面的下方與該外接合管的外壁間設一彈性體,以使該按壓鍵有上移之力量;該長穿槽則對應該插槽,而可以一插桿插設定位,使該按壓鍵受該長穿槽的高度限制作一定范圍內的上下移位;該第二接頭是由一接頭座、一內接合管、一承置體、一彈性體及一擋體所組成;該接頭座的一端為一插接管,另端為環狀內凹之承接槽,該承置體容置于該承接槽內,可依序設一彈性體抵住該承置體,及一擋體抵住該彈性體的另端,該擋體為大小外徑的部位組成,該較大外徑端即抵住該彈性體,該大小外徑的交接頭部圈設一止水圈;該內接合管內部由一彎折擋部區隔形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該內接合管的二端皆為開口,其中一端插置入該承接槽內結合,且該承置體、彈性體及該擋體的較大外徑部位即停留于該端的第一腔室內,并因彈性體的作用力迫使該止水圈抵住該彎折擋部,而該擋體的較小外徑部位則伸入該第二腔室內停留;該內接合管的外壁上圍設一止水圈及環設一卡環,其一側形成孤度狀,是配合該第一接頭的擋緣的形狀,該卡環的一側為一卡槽;持該第二接頭令其內接合管對正第一接頭的外接合管的一側開口插置入,并使該等彈性體皆壓縮,且第二接頭的卡環會頂推該第一接頭的插環的底內緣下降而越過,而該插環上升回位時即抵入該卡槽內,形成第一、二接頭的插接組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二接頭之承置體一端為圓形面具有一圓孔,側面具有可供流體流通經過的缺口,而另一端設有可供彈性體端頭置入的容置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二接頭的擋體一端設有可供彈性體端頭置入的容置空間,而且表面上皆設有供流體流通經過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二接頭之第一腔室內環周壁設有可供流體流通的通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接頭的外接合管外壁上設有一可增加該彈性體存在空間的凹槽,其內更設有可供該按壓面下方之彈性體容置的環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其特征在于設于該按壓面下方的彈性體是渦形彈性體。
專利摘要一種快速流體接頭組,它由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組成,該第一接頭由接頭座、外接合管、按壓鍵、承置體、彈性體及擋體組成;該第二接頭由接頭座、內接合管、承置體、彈性體及擋體組成;該內接合管內分成二腔室,而該擋體有不同外徑及在大小不同外徑的交接頭部圈設有止水圈,因該彈性體的彈力推使止水圈抵住區隔腔室的壁體時即形成流體被止住的作用,故第一、二接頭間可分離,而當第二接頭的內接合管插置進入第一接頭的外接合管內并迫使二接頭彈性體壓縮時,該止水圈即離開與壁體的抵住作用,使流體流經第一、二接頭而導通,同時在第一接頭上所設的按壓鍵卡掣住第二接頭,使第一、二接頭間達穩固插接組合的狀態,在需要分離時按壓該按壓鍵即可使第一、二接頭間釋放開。
文檔編號F16L37/32GK2859167SQ20052012788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7日
發明者高大海 申請人:高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