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水閥按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水閥按鈕,特別排水閥按鈕中傳動機構的結構有關。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排水閥按鈕的結構如圖1所示,由殼體1’、按鍵2’、曲柄3’及彈簧(圖中未示出)組成,曲柄3’通過轉軸5’樞設在殼體1’上,轉軸5’上套置一個彈簧,彈簧的兩端抵在曲柄3’和殼體1’上,曲柄3’的一邊在彈簧的作用下與按鍵2’相接觸,曲柄3’的另一邊與鋼絲6’的一端相連,鋼絲6’的另一端與排水閥7’的開啟扣71’相連,通過此鋼絲6’將按鈕和排水閥7’聯接,由此實現排水功能。
這種排水閥按鈕,由于按鍵2’對排水閥7’的動作是借助曲柄3’和鋼絲6’的傳遞來實現,所以,對鋼絲6’長度的精度要求較高,當鋼絲6’過長時,過長的鋼絲6’會推動曲柄3’先行發生偏轉,再按壓按鍵2’時,則不能完全實現排水功能,造成沖水不徹底,;若將此排水閥按鈕運用于雙排式排水閥中,當鋼絲6’過長時,因排水量太小,不能實現半排功能,當鋼絲6’過短時,又可能實現全排功能,引起功能混淆。
總之,現有技術中的排水閥按鈕無法彌補鋼絲尺寸誤差,難以實現準確的排水功能,確實有待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排水閥按鈕,以克服鋼絲尺寸誤差,準確實現排水功能。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排水閥按鈕,由殼體、按鍵、轉動桿、轉動臂、擺臂及彈簧組成;轉動桿和轉動臂通過轉軸樞設在殼體上,轉軸上套置兩個彈簧,兩個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在轉動桿和殼體上、轉動臂和殼體上,轉動桿受彈簧的作用上方與按鍵相接觸,轉動桿的下方形成傳動齒;轉動臂受彈簧的作用復位;擺臂通過軸樞設在轉動臂上、處于轉動桿和轉動臂之間,擺臂與鋼絲的一端相連,擺臂的上方形成與傳動齒嚙合的排齒,擺臂的排齒和轉動桿的傳動齒相對且存有一段間隙。
上述擺臂的排齒呈弧形排列。
上述擺臂的排齒形成在漸開的弧形面上。
上述殼體上還對應轉動臂的轉動上限位置設有限位塊,由此限位塊進一步限制轉動臂上轉位置,確保轉動桿的傳動齒和擺臂的排齒之間存有一段間隙。
上述殼體上還形成弧形導槽,此導槽為擺臂與轉動臂之間樞軸的運動軌跡,借助此導槽與樞軸配合,擺臂的樞軸可以繞以轉動桿的轉軸為圓心的圓弧轉動,使其運動更平穩。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由于利用轉動桿、轉動臂和擺臂代替現有技術中的曲柄,使按鍵對排水閥的動作是借助轉動桿、轉動臂、擺臂和鋼絲的傳遞來實現,所以,當鋼絲過長或過短時,鋼絲都會帶動擺臂在轉動臂上發生偏轉,從而克服鋼絲尺寸誤差,再按壓按鍵時,按鍵帶動轉動桿向下轉,使轉動桿的傳動齒和擺臂的排齒嚙合,擺臂的樞軸可以繞以轉動桿的轉軸為圓心的圓弧轉動,再由擺臂帶動鋼絲,即可以帶動排水閥開啟,準確實現排水功能。
本實用新型不僅適用于單排式排水閥,更適用于雙排式排水閥,同樣通過擺臂的排齒和轉動桿的傳動齒之間的嚙合,準確實現排水功能,避免引起功能混淆。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運用于兩按式排水閥中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組合剖視圖;圖4是圖3的側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絲偏長時的靜止狀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絲偏長時的半排狀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絲偏短時的靜止狀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絲偏短時的半排狀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運用于扳鈕雙排式排水閥中的立體分解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組合剖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運用于兩按式排水閥中的立體分解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組合剖視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運用于扳鈕雙排式排水閥中的立體分解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組合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揭示的排水閥按鈕運用于兩按式排水閥中的實施列,由殼體1、按鍵(包括半排按鍵和全排按鍵)2、轉動桿3、轉動臂4、擺臂5及彈簧6組成。
其中,配合圖3、4所示,轉動桿3和轉動臂4通過轉軸7樞設在殼體1上。轉軸7上套置兩個彈簧6,兩個彈簧6的兩端分別抵在轉動桿3和殼體1上、轉動臂4和殼體1上,受彈簧6的作用轉動桿3的上方與按鍵2相接觸,轉動桿3的下方形成傳動齒31。擺臂5通過軸8與轉動臂4上的軸孔41配合樞設在轉動臂4上,圖2中所示軸孔41呈圓形,軸孔41也可以如圖11所示呈“C”型,擺臂5處于轉動桿2和轉動臂3之間,且鋼絲9的一端相連在擺臂5的孔51中,鋼絲9的另一端與排水閥的開啟扣相連(圖中未示出,參見圖1),擺臂5的上方也形成可與傳動齒31嚙合的排齒52,在按鍵2不動作(靜止)的狀態下,如圖3所示,轉動臂4受彈簧6的作用復位,此時,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和擺臂5的排齒52相對且存有一段間隙。
為了傳動更準確,擺臂5的排齒52呈弧形排列,進一步可將排齒52形成在漸開的弧形面上。
此實施例在殼體1上還對應轉動臂4的轉動上限位置設有限位塊11,由此限位塊11進一步限制轉動臂4上轉位置,確保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和擺臂5的排齒52之間存有一段間隙。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如圖11、12所以,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在殼體1上還對應擺臂5與轉動臂4之間樞軸8的運動軌跡形成導槽12,借助此導槽12與樞軸8配合,擺臂5的樞軸8可以繞以轉動桿5的轉軸7為圓心的圓弧轉動,使擺臂5的運動更平穩。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按鍵2對排水閥的動作是借助轉動桿3、轉動臂4、擺臂5和鋼絲9的傳遞來實現,按壓按鍵2,按鍵2帶動轉動桿3向下轉,使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和擺臂5的排齒52嚙合,再由擺臂5拉動鋼絲9,即可以帶動排水閥開啟,準確實現排水功能,同時,轉動桿3壓縮彈簧6儲能,擺臂5還帶動轉動臂4壓縮彈簧6轉動并儲能,當停止按壓按鍵2后,轉動桿3在彈簧6的作用下回轉復位,其上方仍與按鍵2相接觸,轉動臂4在彈簧6的作用下回轉復位,并帶動擺臂5回轉至擺臂5的排齒52與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又存有一間隙。
如圖5所示,當鋼絲9偏長時,擺臂5自動繞軸8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不影響按鍵2和轉動桿3的行程,如圖6所示,按壓半排按鍵2時,按鍵2帶動轉動桿3向下轉,使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和擺臂5的排齒52嚙合,再由擺臂5帶動鋼絲9,即可以帶動排水閥準確實現半排,保證排水量。
如圖7所示,當鋼絲9偏短時,擺臂5自動繞軸8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也不影響按鍵2和轉動桿3的行程,如圖8所示,按壓半排按鍵2時,按鍵2帶動轉動桿3向下轉,使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和擺臂5的排齒52嚙合,再由擺臂5帶動鋼絲9,即可以帶動排水閥準確實現半排,控制排水量,避免出現超量排水甚至全排的功能混淆現象。
又請參見圖9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揭示的排水閥按鈕運用于扳鈕雙排式排水閥中的實施列,與實施例一相同,也由殼體1、按鍵2、轉動桿3、轉動臂4、擺臂5及彈簧6組成。
配合圖10所示,轉動桿3和轉動臂4通過轉軸7樞設在殼體1上。轉軸7上套置兩個彈簧6,兩個彈簧6的兩端分別抵在轉動桿3和殼體1上、轉動臂4和殼體1上,轉動桿3受彈簧6的作用,其上方與按鍵2相接觸,轉動桿3的下方形成傳動齒31。擺臂5通過軸8與轉動臂4上的軸孔41配合樞設在轉動臂4上,圖9中所示軸孔41呈圓形,軸孔41也可以如圖13所示呈“C”型,擺臂5處于轉動桿2和轉動臂3之間,且鋼絲9的一端相連在擺臂5的孔51中,鋼絲9的另一端與排水閥的開啟扣相連(圖中未示出,參見圖1),擺臂5的上方也形成可與傳動齒31嚙合的排齒52,在按鍵2不動作(靜止)的狀態下,轉動臂4受彈簧6的作用帶動擺臂5轉動,使轉動桿3的傳動齒31和擺臂5的排齒52相對且存有一段間隙。
本實用新型同樣可以如圖13、14所以,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在殼體1上還對應擺臂5與轉動臂4之間樞軸8的運動軌跡形成導槽12,使擺臂5的運動更平穩。
使用時,扳動按鍵2,使其一端按壓轉動桿3向下轉,令傳動齒31和排齒52嚙合,再由擺臂5拉動鋼絲9,即可以帶動排水閥開啟,準確實現排水功能。此實施例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一相似,故不細述。
總之,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是采用轉動桿3、轉動臂4和擺臂5代替現有技術中的曲柄3’,利用擺臂5的排齒52和轉動桿3的傳動齒31之間的間隙來克服鋼絲9尺寸誤差,從而彌補了傳動誤差,所以,可以準確實現排水功能。本實用新型運用于單排式排水閥工作原理也與上述實施例相似,故不贅述。
權利要求1.排水閥按鈕,其特征在于由殼體、按鍵、轉動桿、轉動臂、擺臂及彈簧組成;轉動桿和轉動臂通過轉軸樞設在殼體上,轉軸上套置兩個彈簧,兩個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在轉動桿和殼體上、轉動臂和殼體上,轉動桿受彈簧的作用上方與按鍵相接觸,轉動桿的下方形成傳動齒;轉動臂受彈簧的作用復位;擺臂通過軸樞設在轉動臂上、處于轉動桿和轉動臂之間,擺臂與鋼絲的一端相連,擺臂的上方形成與傳動齒嚙合的排齒,擺臂的排齒和轉動桿的傳動齒相對且存有一段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閥按鈕,其特征在于擺臂的排齒呈弧形排列。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閥按鈕,其特征在于擺臂的排齒形成在漸開的弧形面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閥按鈕,其特征在于殼體上還對應轉動臂的轉動上限位置設有限位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閥按鈕,其特征在于殼體上還形成弧形導槽,此導槽為擺臂與轉動臂之間樞軸的運動軌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排水閥按鈕,由殼體、按鍵、轉動桿、轉動臂、擺臂及彈簧組成;轉動桿和轉動臂通過轉軸樞設在殼體上,轉軸上套置兩個彈簧,兩個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在轉動桿和殼體上、轉動臂和殼體上,轉動桿受彈簧的作用上方與按鍵相接觸,轉動桿的下方形成傳動齒;轉動臂受彈簧的作用復位;擺臂通過軸樞設在轉動臂上、處于轉動桿和轉動臂之間,擺臂與鋼絲的一端相連,擺臂的上方形成與傳動齒嚙合的排齒,擺臂的排齒和轉動桿的傳動齒相對且存有一段間隙。此結構可以克服鋼絲尺寸誤差,準確實現排水功能。
文檔編號F16K31/44GK2886263SQ20052012124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3日
發明者李偉敏 申請人:廈門尼松塑膠工業有限公司